浅谈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论文_苏丽艳,王晓凤

浅谈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论文_苏丽艳,王晓凤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 青岛 266003)

【摘要】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安全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根据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可能遇到的职业安全危害因素,制定并落实行之有效的规范化的防护对策。结果:通过学习安全防护知识,加强对锐器伤的防护和处理,对供应中心的内环境进行有效质量控制,增强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1],有效地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对工作人员的伤害。结论:减少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加强职业安全防护,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关键。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安全防护

【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2-0223-01

随着医学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与进步,医院感染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门,承担着全院临床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的发放的部门。因为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工作人员时时刻刻处在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之中。特别是污染区的工作人员每天暴露在致病原,锐器[2],化学消毒剂,噪声等危险因素的环境中进行工作,这些潜在的职业安全隐患,随时可能危害到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对策是保障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护理工作质量的前提。

1.消毒供应中心常见的危害因素

1.1 心理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全院各种诊疗手术器械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及发放工作。临床科室的扩建,手术量的增加,工作量猛增,各类精密器械价格昂贵,处理复杂,工作环节增多,极易出现差错。而且由于各种原因,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不受重视[3],长时间处在高压和心理失衡的状态下,会出现烦躁,焦虑等现象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生物因素

在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污物中,附着有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含有致病微生物。在工作中,操作不当或防护不当就极易感染。(1)污染的刀片未与刀柄分离,导致工作人员被划伤;(2)污染的注射器未与污染的针头分离,工作人员在处理时被刺伤;(3)手术室治疗碗上附着污染的刀片,工作人员在清洗处理时被划伤;(4)清点器械时不慎被滑落的器械砸伤脚趾;(5)处理锐利手术器械时被刺伤等[4]。当伤口未及时处理,可能会有感染上乙肝,艾滋病,丙肝等病毒的危险。

1.3 化学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是使用的酶洗剂,除锈剂,消毒剂等都具有腐蚀性,刺激性,挥发性,污染空气,在工作中呼吸道可能会受到损害,过敏等。

1.4 物理因素

如蒸汽枪,超声设备等,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噪音,长时间处在此环境中,容易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在清洁区从清洗锅卸载器械时,可能会有烫伤的危险。

2.防护对策

2.1 做好心理疏导,经常与工作人员进行交谈,进行有效的沟通。树立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正能量。创造积极乐观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其有归属感,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5]。

2.2 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职业防护的重视程度。护士长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传染病防治法》等知识。定期进行考核,使科室内的工作人员能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及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2.3 做好安全防护措施[6]。勤洗手是预防感染的最简单和有效的措施;口罩能防止微生物吸入的有效屏障;隔离衣,手套能有效地防止皮肤与血液,体液,分泌物及致病感染因子的接触;拖鞋可以保护足部不被砸伤。在工作前戴好帽子,口罩,穿好隔离衣,戴好防护手套。回收器械时工作认真细致,洗刷器械时戴好双层手套,防水围裙等。当手套破损时要及时更换。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防患于未然,加强自身的防护[7]。

2.4 在噪音过大时可带耳塞进行工作。清洁区清洗锅可先让温度降低后再进行卸载器械。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门,在严把质量关的同时要保证工作人员不受到职业危害的侵害,保证身心健康。只有了解职业潜在危险因素存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工作中,在思想上重视它[8],并把防护措施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保护好自己,安全地完成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揭艳芳.浅谈新形势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1):270.

[2]严珍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31(22):4102-4103.

[3]黄淑萍.加强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8):1005

[4]孙雪莹,王华生,宋婉丽.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6):205.

[5]张杰,苏迅,李新华,等.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监测及管理工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7).

[6]李凤娣,王惠珍,陈琼芳.消毒供应中心参与手术室医疗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的效果分析[N].护理学报,2010(21).

[7]吴淑华.县级医院建设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实践思考[J].河北医学,2011(9).

[8]陈少岚,王苓.供应室与临床科室信息沟通的实施过程及效果[J].中外健康文摘.

论文作者:苏丽艳,王晓凤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  ;  ;  ;  ;  ;  ;  ;  

浅谈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论文_苏丽艳,王晓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