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三学生心理辅导的反思-一例高考焦虑情绪的心理辅导案例论文

对高三学生心理辅导的反思-一例高考焦虑情绪的心理辅导案例论文

对高三学生心理辅导的反思
——一例高考焦虑情绪的心理辅导案例

□ 徐越蕾

〔摘要〕 学生小凌在高三第一学期出现了冲出教室、拒绝上学的情况,反映出焦虑、抑郁等情绪。心理辅导老师采用系统脱敏法,通过认知调整和行为改变技术,鼓励小凌直面高考,缓解焦虑情绪,用积极的态度调整学习方法。高考在即,时间紧迫,心理教师面对学生拒绝上学,是郑重其事上门家访,还是“闲话家常”式寻找机会让学生到校约谈?面对小凌曾经的创伤和缺席带来的焦虑情绪,应该优先哪个?智力测验的结果如何作为一针“强心剂”调整学生认知,又有什么隐患呢?限定的条件如此之多,实战高三心理辅导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高三;焦虑;心理辅导;个案

一、基本信息

小凌(化名),男,17岁,高三学生,独生子,身体健康,未患过重大疾病。在其初一年级时(13岁),因为数学成绩较差,经常被数学老师罚站、批评。在其初一、初二年级时,因为害怕上数学课而逃课、拒绝上学。

从小与父母同住,父母均是普通职员,家庭经济一般,父母工作较忙,较少过问儿子的学业。小凌性格偏内向,与同学相处较融洽,但无特别亲近的朋友。他自幼学习刻苦,成绩优良,目前在班中担任学习委员。

二、问题描述

(一)班主任反映

从高三上学期开始,小凌有多次冲出教室的情况——虽然均在班主任的劝说下重返课堂。同时,在学校时他也常常不交作业。随后几周,就出现拒绝上学、在家自学的情况。后来老师们很担心他这样下去会影响高考成绩,但是又不敢批评他,怕性格内向的他会想不开。班主任希望心理教师能够介入,帮助其回校上学。

(二)当事者反映

每天早上想到要去学校就觉得很累,因为学校一课一课时间安排太紧,我没办法系统地复习,感觉在教室内集中不了精神,老想着复习的内容中还有好多空缺的。有时候感觉没办法忍受自己数学课听不懂,觉得自己太笨,就冲出教室。后来,语文课也会有不再具有优势的感觉,透不过气就冲出教室。加上最近作业总是做不完,想到学校老师“失望的眼神”,就不想去学校了。但是在家我并不感觉轻松,虽然我尽力学习,还是总无法集中精神,觉得自己很笨、很差劲,担心来不及复习,担心考不上理想的大学。一想到几个月后的高考我就坐立不安、睡不好觉,有时候会靠刷微信朋友圈麻醉自己。

三、问题评估

(一)心理评估

(1)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测试结果IQ值为124,表明智力水平优秀。

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公办高职院校的品牌知名度及品牌认可度都不高,这与职业学院的品牌传播缺乏系统性不无关系。虽然一些职业院校有进行品牌宣传,但是在宣传媒介的数量、宣传的方式、宣传的内容上缺乏精心的选择和策划设计,院校并没有建立起规范化的品牌传播系统,宣传主体分散在系部、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等平行部门,很多的宣传推广都是出于管理层的临时授意,也没有配备专门的人员对品牌传播进行管理,所以在操作上严重缺乏规范性。这种缺乏系统性的品牌传播方式导致高职院校的品牌传播效果差,严重制约着学院的品牌提升。

(2)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结果标准分为56分,提示有轻度抑郁。

(3)考试焦虑量表(TAS):测试结果为35分,表明具有较高水平的考试焦虑。

(二)初步分析

根据当事人的陈述结合测验结果,当事人表现出的是焦虑情绪。其焦虑情绪主要由即将到来的高考引发,拒绝上课、上学是其焦虑的表现。伴有情绪低落,对批评过他的教师有敌对情绪,但这不是其主要问题。

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在结肠癌组织中,miR-454-3p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组织。我们对原位杂交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取了5个高倍视野,计算了miR-454-3p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结果显示,结肠癌组织中的miR-454-3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组间差异显著(P<0.05,图1)。

四、成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

一方面,高三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考试、练习、上课环环相扣,休闲娱乐的时间大大减少,这种环境让小凌倍感压抑,而连续几次考试失利则大大打击了他适应高三生活的自信。与此同时,学校老师对小凌抱有较高期待,因此当小凌的学习表现不尽如人意时,老师们的失望和批评会让小凌感觉到挫败感。几次逃课后,老师因为担心内向的小凌承受不住压力,故而强忍批评,老师这种小心翼翼的态度更加大了小凌在学校的压力。

另一方面,小凌的父母虽然从未表现出对小凌学业的强烈期待,但他们在小凌面前都是谨小慎微的样子,每次想要他能够上名校欲言又止,让小凌自觉肩负家庭未来的希望,因此对自己的学习要求十分苛刻。且父母因为忙于工作而无暇过问小凌的学习,只在生活中照料好他,并不理解他的紧张和焦虑。有一次,小凌冲出教室要求回家调整,他父母知晓后让他一人回家。后来父母听从心理教师的意见,为了让他能放松一点,建议他去植物园玩一天。但是他父母并没有陪伴他一起去,是小凌一个人去散心的。同时小凌也没有知心朋友可以倾诉交流,这使得小凌缺乏必要的支持系统,不得不独自承受高考的压力。

(二)内部原因

根据上述评估分析,我与小凌协商,确定如下辅导目标:

去年春节,我开着小汽车带上一家人到兴化桃花岛农业生态园和溱潼古镇去游玩。回来的路上,父亲感慨道:“我一生没走出过东台,这次可是见了世面、开了眼界。”我接上话说:“我们这是赶上了改革开放好时代。”

五、辅导过程

(一)辅导目标

小凌的问题外在表现为焦虑,内在却是由于害怕失败、完美主义倾向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认识不足造成的。一方面,小凌对自己的能力很不自信,认为自己笨,这种内归因使得小凌对未来的预期十分悲观,而这种自我评价与客观实际明显不符,而逃避上学也是他害怕失败的表现;另一方面,他对自我要求过高,要求自己背整本牛津词典、只允许自己睡四个小时等,希望自己做到尽善尽美,这些行为既是焦虑的表现,同时也加重了他的挫败感。

“还有,”坤二少爷进一步说道,“男女姻缘,前世所修;龙来凤舞,相生相克——请老爷把您和两位太太,还有三房的生辰八字写给我看看!”

Hello Time 2 sec Max Age 20 sec Forward Delay 15 sec

在认知上,帮助小凌恰当评估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调整对高考的认知,树立合适的目标,理解机械性抄写的效率并不高,再学习排除杂念,缓解焦虑。

在行为上,协助小凌做好复习时期的时间管理,提高学习效率并学会放松,使其能够回校正常上课,以较轻松的状态迎接高考。

小凌的另一个问题是缺乏合理的学习方法和作息时间。小凌每天放学后一般先做作业,做完作业会睡到凌晨一点,一点起来整理笔记。凌晨的学习效率并不高,而到早上后就感觉很累,无力继续学校的课业。同时,小凌使用的最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抄”“记”“背”,这种方法显然无法应付高三大信息量的学习任务。

(二)辅导计划

辅导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与小凌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收集资料,探寻小凌内心的改变意愿,做出初步的问题分析,能够清晰分析小凌问题形成的原因。

第二阶段:与小凌一起分析他面对“做作业”“数学课”“学校上课”“考试”等压力事件时的想法。帮助小凌分析影响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想法是如何形成的,区分合理和不合理信念,学习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提出质疑;发现自己的优势,增强应对问题的信心。

第三阶段:学习身体放松技术,缓解对上课、上学的焦虑;建立引起焦虑反应的高考相关事件的等级,并进行逐级脱敏;在现实中主动接近脱敏过的事件,缓解对高考的焦虑。

第四阶段:巩固前阶段的咨询效果,学习应考策略,结束辅导。

(三)实际反馈

小凌自我报告:觉得学习效率提升,感觉很好。对高考不会那么恐惧了,现在是全力以赴要改变自己。上课、上学也不需要“挣扎”了,有时候注意力会分散,但是很快也能提醒自己再次集中。失眠得到改善,精神负担小了,能够安心复习。

11.听到别人翻卷子,担心自己答题慢。

某医学院校大学生手机使用健康危害的主观感知评价………………………潘 鸿,张 婷,唐宇宏,李 岩(67)

第三阶段进行了5 次,放松训练效果明显,能够缓解每天上学前的焦虑。

脱敏的焦虑事件如下:

01.数学老师说数学月考将近。

02.看到同学在做高考练习题,并且打钩的很多(准确率高)。

03.看到自己的笔记本还没有整理完,老师又复习了很多新的板块。

04.距离高考5 个月时,春考放榜成绩不是很理想。

在研究温度对stokes光输出特性的影响时,激光器自身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先观察实验用多波长布里渊掺铒光纤激光器在室温下stokes光输出的稳定性。在一小时内间隔10 min连续观察stokes光输出,其中SP功率固定在0.5 mW,得到图5波长稳定性曲线。在实验中观察到从第1阶stokes光BS1到第25阶BS25,未发现明显波长偏移,且功率波动在1 dBm以内。从BS26到BS30,功率波动较大,最高达2.5 dBm。因此,在研究stokes输出特性时只选取稳定部分波长stokes光,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05.距离高考两个月时,模拟考试自己成绩不理想。

06.考试还剩一个星期时,觉得来不及复习了。

07.考试前一天,想到明天要考试。

第二阶段进行了3 次,第一次小凌找出自己的十个优点很困难,在第二次时能够说出十个优点,感觉良好,开始审视自己的内部对话,与自己原先的负面想法“辩论”,觉得“像两个小人在头脑中打架,很累”。他有一个特殊的行为,会把我们对话的内容记录在本子上,他说:“在我脑子里打架的时候,我可以拿出来看一下。”

08.考试当天早上,想到要出门参加考试。

09.坐在考场里,看着其他同学陆续进来。

10.初看试题,感觉自己没信心。

第一阶段进行了4 次,虽然小凌并非主动求助,但是他对心理教师的约谈并不抵触,能够侃侃而谈。但是,对于初中薄弱学科——数学的恐惧,和对数学教师举止的反感,在第三次才说了出来。他能够敞开心扉,把他最脆弱、最无助的状态告诉心理教师。心理教师能够感受到来访者的情感,彼此建立信任感。谈话顺利展开,来访者跟随心理教师返校接受心理测试。当得知自己学习效率不高的原因不是天生的“智力”,而是可以改变的“焦虑”时,小凌主动求助,并初步建立了面对问题的信心。

12.还有5分钟交卷,还有两道题没做。

分三次进行系统脱敏,小凌表现投入,觉得“好像高考进行了很多遍,不那么可怕了”。

2年的甲基硫菌灵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植株中甲基硫菌灵与多菌灵的检出量小于0.01 mg/kg,所以不做评价;甲基硫菌灵在土壤中消解动态满足一级降解动力学方程,山东省济南市2015和2016年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1.5、11.8 d,消解动态方程分别为C=0.046 1e-0.060 3t和C=0.041 4e-0.058 5t,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 5和0.832 2;湖南省长沙市2015和2016年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1.9、11.6 d,消解动态方程分别为C=0.038 4e-0.058 2t和C=0.035 2e-0.059 8t,相关系数分别为0.829 1和0.829 8。

第四阶段进行了3 次,在系统脱敏后,觉得对即将进行的高考已经有把握成功应对,但是对以后的学习依然觉得有些迷茫。后面对于其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对于“记笔记”的策略,推荐他使用康奈尔笔记法(5R 笔记法),对于关键词的记忆能够提高复习效率。

六、辅导成效

辅导的实际情况反馈:

但结局似乎是注定的。当“海战”结束时,挂太阳旗的航模舰艇大多只是带着斑斑点点的颜料,而挂黄龙旗的航模舰艇上已经溅满了五颜六色的彩花……

班主任反映:能够按时来校上课,经常找老师问问题,比以前更积极主动了,作业完成率提高了。人际关系方面有一点变化,虽然依旧较多独来独往,但是在教室里能和同学们说笑了。

心理测评结果:SDS 标准分45,提示没有抑郁;TAS 得分降至10,表明考试焦虑问题得到解决。

回访得知,小凌顺利地参加了高考,并考上了一所民办大学。辅导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消除了小凌对上课、上学和考试的焦虑,使其以较轻松的状态参加了高考。

七、辅导反思

(一)关系的建立

班主任转介案例在学校心理辅导中是很常见的。学生作为被动求助者,可能会有比较强的自我防备,因此,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咨询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李白的《东武吟》改为叙写自己的经历,回顾三年志得意满的翰林生活及离开长安后凄凉的境况,失意中潜藏着一份用舍由时、行藏在我的豁达,昂扬的情感成了诗歌的主旋律。

本案例的首次咨询由心理教师微信预约小凌完成,而此时心理教师对小凌的了解主要来自小凌的班主任和同学。

首次对话如下:

“小凌,你在吗?最近巡山(查出勤的意思,我担任高三年级组长,巡山是当时师生都知道的戏称)都没看到你呢!问了你们陈老师,说你最近身体不舒服。”我开门见山地说。

“嗯,最近状态不太好,感觉自己沉浸在我初中时的那种痛苦……老师对不起,我不是想要冲出教室、故意回家的,真的是控制不住……”小凌内疚的话,让我松了一口气,他其实是希望有人能够帮助他的。因此强化他寻求帮助的意愿很重要。

“没事儿,人总有几天情绪不佳、啥事儿都不想干的时候……老师我经常有不想……你懂的……哈哈!不过,你的初中?这可能是一个非常长的故事……有空当面聊聊吗?可以等你想来学校的时候,我们中午聊聊,也可以你单独来找我,咱先不上课,都可以!”我通过自我暴露的方式,让对话尽可能变得轻松。

“嗯……老师你什么时候有空?我调整两天,我们约个时间……”

选择在一开始就说明自己与班主任的关系,是出于对学生的坦白与尊重,而之后对话展开的顺畅有些出乎我的意料。首先,小凌并不是像班主任描述的那么内向,这说明在与学生接触之前千万不能带着先入为主的判断。当然,小凌的主动也可能和他内心的求助愿望有关。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心理教师平时工作中营造亲和力、包容性非常重要。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因此主动来访,而对于未能主动求助的学生,至少也给他们留下了较好的印象,便于咨询关系的建立。

第二,构建科学完整的环境资源统计体系。实施绿色GDP必须要设计一套完整科学的环境指标体系,为绿色GDP的核算提供科学的依据。环境资源统计体系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模块:第一模块是自然资源的量化指标,主要包括地下资源及生物资源。地下资源即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等;生物资源即各种野生动、植物等。第二模块是环境污染的量化指标,主要涉及到环境检测成本、环境污染的防治成本以及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第三模块是生态环境的量化指标,主要是指土地、森林、水、空气等的质量。

通过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逐步获得学生的信任,激发起学生内心的改变意愿,从而使后期的辅导得以较顺利地进行,这是本次辅导的成功之处。

(1)供应商生产阶段碳足迹 主要包括由自然资源获取原材料、原材料经深加工成成品物料、回收资源中获取原材料3个过程。式(3)为t时期原材料及产品产量关系约束关系,式(4)为t时期原材料产能约束。

(二)目标的商榷

其实小凌一直对数学学习有恐惧感,主要是因为在他初中的时候经常在班级内被数学老师批评,对数学老师有很明显的敌对情绪。由于他是一位高三学生,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帮助他一起疗愈这段心理创伤,但是他马上面临春考和高考,心理教师担心一旦揭开以往的创伤,可能会强化他对于数学学习的不自信和无助。因此,探讨类似于“提高学习效率”等操作性层面的方法并落实,可能更加适用于高三学生。

小凌最初提出的愿望是“希望老师能够帮助我提高学习的效率”,这对还有半年就要参加高考的小凌来说的确是特别迫切的需要。而基于小凌问题的基本分析,最后将目标主要针对高考的焦虑情绪。从小凌的反馈来看,“缓解焦虑”这个目标得到了较好的达成,但是,对于“提高复习效率”似乎并没有产生特别大的影响。分析原因,可能是提高学习效率还需要解决小凌表现出的其他问题,比如时间管理、学习方法的问题,而新的学习方法会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在短期内难以付诸实施。因此,权衡他的诉求之后,我找到效率最低的复习方法——整理笔记,对他进行指导,用反复记忆关键词替代全篇抄书式的整理,并强化这种行为改变。最后,小凌报告学习效率有所提高。如果还有机会对小凌进行后续的辅导,应该帮助小凌分析自己的学习状态,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改进。这样才能帮助他更好地适应高中和今后的学习。

(三)咨询技术的使用

本案例主要运用了认知调整技术和行为改变技术。

认知调整技术的使用主要是帮助小凌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改变对自己的不合理评价,发现自己的优势,增强克服焦虑、面对考试的信心。同时帮助小凌学习自助性的认知调整方法,学习检视引发自己焦虑状态的想法,并对这些想法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以建立起对学校和考试的合理态度。

在行为改变技术的使用上,由于小凌较容易受暗示(这也许和他的年龄有关),他很容易跟随指导语进入放松状态,想象系统脱敏的过程也进行得较为顺利。这也是使小凌的焦虑得到较大缓解的关键原因。

(四)咨询伦理的执行情况

学生的问题不是独立的问题,而往往和学校、家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同时,与老师、家长保持沟通并获得他们的支持,也常常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本案例中,我的做法是对小凌说明我的角色,告知小凌“我会把你的大体情况告诉家长和老师,但会对你的具体想法、咨询过程进行保密。让你的父母、老师不要担心,你看好吗?”由于小凌的问题并非指向具体的老师或者家长的行为,而是指向“高考”,家长在学生发生问题时往往也是焦虑感很高的,他们的焦虑、小心翼翼会给学生带来额外的压力。如果心理教师对此能够给予一个解释,不仅能够缓解老师和家长的压力,而且能够给学生创造有利于其释放紧张的外部环境,帮助其搭起更有力的支持系统。

为进一步验证改进算法可行性,选用较为复杂的真实海洋环境地图对改进算法进行仿真,算法于第50代、第80代左右增加局部网格密度。最终寻优结果见图10。其适应度成长曲线见图11。

另外,在本次辅导中我大胆使用了智力测试。通常使用智力测试是为了鉴别特殊学生,而在本次辅导中是通过智力测试对小凌的归因模式和对自己的不合理评价提出挑战。为了改变小凌认为“自己很笨”“数学很差”这一明显不符合实际的认知,在小凌的许可下,我对他进行了智力测试。这在本次辅导中是成功的,智力测试的结果对于相信“智力决定成绩”的小凌是不小的正向刺激,鼓励他迈出了挑战不合理信念的第一步。但是,在咨询后的反思中,我也觉得这个行为是非常冒险的。如果测试结果不甚理想,我该如何做出解读呢?隐瞒或者欺骗是违反咨询伦理的,唯一的办法是淡化测试结果,但是这肯定会给小凌带来不小的打击。因此,以后在使用智力测试之前,要作更慎重的考虑。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2684(2019)28-0060-04

(作者单位: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上海,200040)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标签:;  ;  ;  ;  ;  

对高三学生心理辅导的反思-一例高考焦虑情绪的心理辅导案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