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人文主义*-征求于某昌先生的意见*_人类中心主义论文

走进人类中心主义*——兼向余谋昌先生请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义论文,人类论文,中心论文,昌先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 要 在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学术讨论中,有“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论争。著名学者余谋昌先生等主张“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事实上,困扰人类的一系列问题并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物。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使人类体现或实现了价值。人类中心主义的“人类”:①是“类主体”的含义,而不是“群体”或“集团”的;②是“整个地球”的,而不是“个别区域”的;③不仅指“当代”的人类,而且指“后代”的人类。因此,人类中心主义是以兼顾当代和后代的类主体的人类为中心的理论或观念。所以,人类中心主义非但不应该走出,而且应当走进和重建。

引言

工业文明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促进了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以“改造论”和“征服论”来处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类办了一系列违背客观(自然)规律的蠢事,走上了以牺牲良好的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错误道路,并且不得不消耗巨额资金去治理已经被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可以确信,即将跨入21世纪的人类面临着社会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消耗、环境退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对此,人类已经开始了艰辛的理论探讨和大量的实践行为。其中,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中便有了关于“人类中心论”和“非人类中心论”的讨论或论争。就国内而言,存在着以余谋昌和叶平等为代表的“非人类中心论”和以刘湘溶等为代表的“人类中心论”。笔者近年来在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从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的应用理论研究》,在几篇拙论中从地理科学角度探讨过相关的问题, 也提出了一些认识或想法:①人类历史上虽有人类中心论的思想意识(哲学和科学的),但从未曾有过人类中心论的技术体系、生产体系和生活体系;②既然如此,不仅不应当“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而且应当重建,包括具有更坚实科学基础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内涵;③其科学基础或理论核心,在应用理论层面上,应当是人地关系的协调共生;④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是实现人类美好未来的唯一途径,应当施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今将此拙见撰著成此文,诚向余谋昌老师并同仁请教。

1 人类中心主义的历史考察

根据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关于人的成长过程的三形态的思想,可以将作为主体的人区分成三种不同含义:个体的人、群体的人和整体的人(即全人类,类主体)。就人与自然关系而言,人类经历了以个体的人为主体而顺从于自然的时代和以群体的人为主而与自然抗争、对立的时代,现在可能正在开始或处于以类主体为主而实现与自然达到统一的新的时代。而这个新的时代是以全人类为中心的时代。这是深入探讨人类中心主义的出发点。

1.1 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考察

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最初摆脱因生产力低下而受到大自然的困扰之后逐渐产生或形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这种观点在东、西方的古老文化中已经萌生。但作为主导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形成则是在西方完成的。康德提出并论述“人是目的”,即标志着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的形成。

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类自身的利益,完全符合所有物种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然法则。同时,强调自身利益的人类中心主义充分体现了人类价值,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奠定了意识论基础。工业文明即创造了丰实的物资财富,促进了经济发展。或许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工业文明,人类社会的今天将是什么样?!但是,康德构建及其后人诠释的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的理解或界定是不够合理的,只是考虑了“今天时代”的人类而很少考虑或没有考虑“明天时代”的人类;同时,这个“人类”类主体概念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被转变为“群体”或“集团”的群体概念。或许,也正是缺少这种界定,才导致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论争。

1.2 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践考察

确实是培根和洛克将人类中心主义由理论形态推向实践。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确是真理。人类也正是借助不同层次的知识在大自然面前充当着英雄,体现着价值。

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知识是以为实现工业化而构建的哲学体系、科学体系和技术体系的总和。其中很缺乏关于生态环境或地理环境的内涵。这也是有客观基础的。在工业文明的初、中阶段,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负效应尚未充分表现出来。若表现,则主要是地方尺度和局地尺度的。所以,人类尚未充分考虑地理环境问题。同时,人类尚未探寻出比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社会规律更高层次的、更高度综合的、更能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自然─经济─社会”复合规律。不遵循这种复合规律,则必然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对自身行为的异化。

考察工业文明,可以发现,人类的实践中很少存在以真正的类主体(即真正的全人类)的行为。这些行为是群体主体行为。这是个人或集团为自身的眼前利益,对地理环境进行了破坏性的改造。从本质是而言,这并非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中心论,而是“群体中心论”或“个人中心论”或“区域中心论”。显然,将这并非从全人类着想的“人类中心主义”看成真正意义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不妥的。在实践意义上界定出“类主体人类”和“群体主体集团”是十分必要的。前者应当弘扬,后者应当舍弃。

2 人类中心主义的科学基础

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本便在于处理人类与地理(自然)环境的关系。因此,将人类系统和地理环境相结合起来阐述人类中心主义的科学基础。在人类知识体系中,地理科学具有特殊意义。地理科学以地球表层空间系统为研究对象,其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包括空间秩序、时间序列和动因机制三个方面。人类中心主义的科学基础应当是在全球尺度上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共生。其科学基础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协调共生。

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类型

2.1.1 开放系统的熵方程

开放系统遵循方程

ds=ds(,i)+ds(,e)……⑴

ds(,i)——系统内部熵产生,依热力学第二定律dsi≥0;ds(,e)——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熵交换,即熵流,可正可负可零;ds——系统的熵变。ds可以衡量系统的状态,负熵越多,有序性越强,系统也越好;反之亦反之。ds存在三种情况:ds>0,ds=0,ds<0。ds可以表明系统所发生的变化。

2.1.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类型

根据方程⑴人类系统、地理环境系统和人地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标记为d(,人)s、d(,地)s和ds。据方程⑴及有关阐释,人类系统和地理环境系统均分别具备有三种状态,则人地系统则有状态数为·=9即每一种人类系统的状态与每一种地理系统的状态组合成人地系统的状态数是9 (见表1)。

2.2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共生

2.2.1 人地共生的涵义

人类与自然环境共生的涵义远比生物学中的共生要广泛得多。苏联学者И.В.维尔纳茨基在1945年提出的“智慧圈”思想就已比较明确地阐述了人类与地理环境共生的思想。人类始终都在改造着自然,但“技术圈不应该去毁坏而应当遵循生物圈的组织原则,补充生物圈,并作为统一的运动体系的组成部分”,进而形成技术圈与生物圈的共生。

表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苏联地理学家B·B.索恰瓦(COHABA )在《地理系统学说导论》中阐述了人类与地理环境共同创造的思想。他指出:所谓人与自然的共同创造是指人类对于提高自然力的有益作用的努力,使潜藏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有益的可能性得到发挥。英国学者R.J.本耐特(Bennett)和R.J.乔利(R.J.Chorley )合著的(环境系统》有一章专门论述了共生问题。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相互关系分为调节和共生。调节是指短时间和小范围内对小规模的能流和物流进行的人为控制;而人类对长时间、大范围和大规模的能流和物流没有能力调节,而只有通过共生来实现人类与自然界的和平共处,即协调共生。我国生态学家马世俊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思想,也充分体现了共生的思想。

人类系统和地理环境系统构成了更高级的系统。人在这个系统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人类系统从环境系统获得负熵而维持有序结构,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则通过输出来影响地理环境,使其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变化(当然,也客观地存在着向不利于人类方向发展的情况)。因此,人类与地理环境共生应当是人类社会使自然结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互相促进,不断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不应当只顾眼前利益而破坏地理环境的结构和功能。随着人们认识水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从自然界取得更多的物质财富,又不断与自然界一起共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活的次生地理环境。共生就意味着“人与自然界的新的同盟”。

2.2.2 人地系统的调控

人地共生则要求人类系统和地理系统之间及人类系统内部和地理系统内部建立有利于人类的因果反馈关系。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共生构成了复杂的高级系统。自我强化的正反馈作用和自我调节维持稳定的负反馈关系相互耦合决定了系统的行为。而人类与地理环境共生的实现就在于人对其行为干预的成功。地理环境的反馈机制是经过长期进化适应才形成的。人类作用的时间与地理环境演化的时间相比是极短暂的,但作用程度比较深刻、比较强烈。因此,积极干预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已经开始成功地进行景观的生态设计。景观生态设计通过调整系统的结构或输入、输出而使共生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得到协调。第一,尽可能减少人类技术经济系统从地理环境获得的负熵和向地理环境系统输出正熵的量;第二,改变自然的结构,加快其物质、能量流动的速度,提高地理环境的承受、转化能力;第三,在某些情况下,技术系统还应向地理环境系统输送负熵,使共生系统与其外在环境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

遵循共生思想,充分利用人地系统的因果反馈关系,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①负反馈关系占优势是维持人地系统稳定状态的重要条件。对已经处于稳定状态的人地系统,若其功能是良好的,则人类活动就不要破坏其负反馈关系的优势地位;若其功能不好,则有必要打破这个负反馈关系,使其结构改变,并向功能提高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新功能良好的负反馈关系占优势地位的稳定的系统。②正反馈关系自我强化的特性,是人地系统发展的重要条件。这种特性为人类活动积极调节和控制人地关系,以及建立新结构的人地系统提供了可能性。人们常把正反馈关系与恶性循环等同起来,这样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对人地理系统的调节与控制充分利用正反馈关系使新建立的人地系统较迅速地偏离初始状态,向功能提高的方向发展(并且适时掌握其过程)。③依据正、负反馈关系的耦合效应,不仅借助自然的力量,而且依靠人为的力量,建立理想的人工生态系统,充分发挥自然生产潜力,取得最佳的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这便产生理想的社会效益)。

3 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践

人类所选择或施行的可持续发展或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以人类自身为根本利益和出发点的。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中心主义的必然选择。

3.1 时间与空间

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论为科学基础的实践行为,首先面对的是对时间和空间的态度或选择。对于二者的处理,有两种不同思路或方法:①“空间─时间”观点,即在未弄清时间序列基础上就去组织空间,放纵当代人的行为,而损害他人和后人;②“时间——空间”观点,即弄清了事物发展的时间序列基础上,约束当代人的行为,尽可能地兼顾他人和后人,以使人的类得到延续。

工业文明即选择了第一种思路。工业文明以“人是自然的主人”为哲学依据,通过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增强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控制”与“征服”能力,通过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无限度地索取和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不断增加物质生产量,寻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这样的结果,便是人地之间的不协调,出现恶性正因果反馈关系占优势或与不良的负因果反馈关系占优势共存的情况。所以,这样的工业文明远不是人类理想文明。人类已经开始了对第二种思路的选择。

3.2 人类中心主义的觉醒

至60年代,人类已开始醒悟。1972年斯德哥尔摩环境大会明确提出社会发展同环境、生态的协调问题。 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持续发展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根本原则。之后,世界资源研究所(WRI)、 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IIED)、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宣称:“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原则”。1990年英国皇家学会专门组织讨论环境与发展问题,加拿大成立了世界持续发展研究所。1991年在北京召开“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提出《北京宣言》,专门讨论了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问题。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鉴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了十分醒目的口号:“人类要生存,地球要拯救,环境与发展必须协调。”1993年中国政府落实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有关决议,并以联合国的《21世纪议程》为指导原则,在全世界第一个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1993年中国地理学会和《地理学报》编委会组织了《持续发展与地理学》笔谈,表明全人类已经开始了觉醒,并为实践行为确定了方针。

持续发展论是人类自身觉悟的必然产物,要求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

3.3 人类中心主义的施行——可持续发展

3.3.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提出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给出持续发展的完整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其核心内容,就是在协调好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下,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保证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持续发展强调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即应包括自然的持续性、经济的持续性和社会的持续性。自然持续性指维持健康的自然过程,保护自然环境的生产潜力和功能,维持其自然秩序;经济持续性指保证经济稳定的增长,特别是迅速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收入,使环境和资源具有明显的经济内涵;社会持续性是指长期满足社会的基本需要,保证同代人之间的、不同代人之间在资源和收入上的公平分配。可见,持续发展的核心或本质是人地关系的优化。

3.3.2 可持续发展战略

持续发展战略是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为基础和核心的,重在建立起人类系统内部和地理环境内部,以及人类系统和地理系统之间的完善的因果反馈关系网络。

区域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人类系统的熵产生降到最低,并建立起良性正因果反馈和负因果反馈关系相耦合的网络;要求地理系统为人类系统持续提供负熵流的能力达到最高;要求二者之间建立起一定的因果反馈关系网。持续发展应该从不同的空间尺度上研究。地理学可以从地方到全球尺度进行研究,但最主要的是区域尺度问题,包括不同类型区域的持续发展问题、区际关系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世界可以分成落后、发展、发达和过发达四类地区,各有其持续发展战略:⑴落后地区可以通过以工代账,开展各项国土(交通和水利等)工程,并可通过相应的项目资助、发展地方经济和文化,并培养居民的商品经济意识,使之有发展要求,促使其从落后转变为发展地区。⑵后发展地区要利用低工资优势,发挥后发性加速效应,引进科技和管理人才,吸引资金,发展相应适用技术,以出口导向型的替代战略,加速经济开发和建设。顺利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克服通货膨胀,以及如何处理效率与平等竞争或社会合理福利之间的矛盾。⑶发达地区要适应产业结构高级化调整要求,克服高工资的不利条件,及时淘汰夕阳工业,相应发展新型的现代朝阳工业。预防发展危机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其持续发展优先考虑的。⑷过发达地区的发展,其重新发展问题,应当克服发展危机,产业结构转型,才能持续发展。

4 结语

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使人类体现或实现了价值。康德在理论上构建了人类中心主义。培根和洛克以“知识就是力量”将其与人类实践行为衔接起来。然而未出现实践意义上的、强调“类主体”的人类中心主义。当代世界所出现的困扰人类的诸多问题是“个体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或“区域中心主义”的实践行为所致。因此,迄今尚无实践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理论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尚缺少对人的类主体概念的界定。人类中心主义的“人类”:①是“类主体”的含义,而不是“群体”或“集团”的;②是“整个地球”的,而不是“个别区域”的;③不仅指“当代”的人类,而且指“后代”的人类。因此,人类中心主义是以兼顾当代和后代的类主体的人类为中心的理论或观念。人类中心主义的出发点和终结点是相同的,即以使作为类的人类得到延续和发展。就发展模式或思路来看,可持续发展对于“时间和空间”作出了正确的识别,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在全球及各种尺度区域上的协调。这种协调有二种涵义,一个是某具体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即强调某区域内部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协调共生;二是非最高级区域之间的区际联系,即通过区域之间的协调,达到在高级区域上的协调共生。我们不应当一概反对区域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只是反对因强调群体或区域而妨碍全人类或全球的人类中心主义。在全人类或全球框架下,区域中心主义或群体中心主义将能成功地克服过分强调自身利益而有损全人类的行为,也将成功地贡献于全人类或全球。所以,应当走出或自觉或自为地有损于全人类和全球而过分强调群体或区域的误区;应当走进全人类或全球的、以及以此为框架的区域或群体的人类中心主义。

注释: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标签:;  ;  ;  ;  ;  ;  ;  

进入人文主义*-征求于某昌先生的意见*_人类中心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