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_农村人口论文

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_农村人口论文

略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剩余劳动力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这一世界性现象,是社会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促进整个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本文试图从中西方农村剩余劳动力比较研究中,就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路谈点管见。

一、中西方农村剩余劳动力之比较

中国和西方国家目前都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现象,都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由此决定两者存在共性的东西,但是,由于国情不同,在这一相同的现象背后又蕴藏着诸多差异。

1.从产生的原因看,二者都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但侧重点不同。一方面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现代化水平及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使得人和土地的结合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超量供给与有限需求的矛盾,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人口增长速度快,劳动力人口大量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日见突出,造成农村劳动力大量闲置,形成剩余。从西方国家看,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是由第一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我国则是两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尤以第二方面占主导地位。

2.从数量上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远远大于西方国家,且文化素质平均较低。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人口基数特别大,目前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拥有的耕地面积仅为4.2亩,根据现有的耕作和经济发展水平推算,农村剩余劳动力占60%左右,约有2.7亿,比美国的总人口还多,而且文化素质较低,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初中。

3.从指向上看,大城市都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指向地,但就中国而言,就地转移“离土不离乡”是一个更为重要的指向地。由农村社会转向城市社会,而且向大城市聚集,这是中西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共同点,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涌向城市,目前人口有四分之三居住在城市地区。中国目前2.7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8000万涌向城市,城镇约有4000万,其中23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便集中了1000多万,但是,中国还有更为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1.2亿)是走的“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之路,这是与西方迥然不同的现象。

4.从分布上看,世界各国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布现状均感到不尽人意,而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转移者的分布存在严重的不平稳现象。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自东向西呈现出梯状结构,使自然资源富集的中西部与生产力要素富集的东部形成强烈反差,造成东部地区在较小的国土面积上居住绝大多数人口、而且生产力不断发展与中西部地区较大的国土面积居住较少人口、生产力发展却缓慢的矛盾。

5.从状态上看,西方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表现的较为稳定、持续,而中国却因社会体制的转轨,呈现出跳越式发展现象,城市人口比重从1952年为12.5%,1978年为17.9%,26年仅提高了5.4个百分点;而1980年到1994年城市人口比重却从19.4%上升到28.6%,14年间提高了9.2个百分点,速度明显快于前30年,并呈跳跃式发展态势。

6.从发展趋势看,中西方都有进一步发展之势,但中国的后劲强于西方。在经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之后,西方国家农村人口比重已经较低,只占总人口的20%左右,且由于农村在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水平上与城市日益接近,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动力大为降低,因而,尽管劳动生产率会进一步提高,但农村人口大规模地涌向城市已不可能。而中国目前尽管已有8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剩余劳动力没有找到出路,困守在家,而我国城乡间的显著差异,无疑在不断强化他们向城市集中的动力,一旦条件成熟,就会加入流动大军。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资本、技术有机构成提高后就业弹性的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将进一步突出,对城乡经济发展构成的潜在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7.从影响上看,中国的负面影响强于西方。西方国家人口基数小,转移时间早,而且持续、稳定,加之政府采取了一定的对策,减少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转移时间晚,来势突猛,区域集中,对城市两方面的影响,特别是负面影响大于西方国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给空间和资源有限的城市带来很大冲击,加大了城市风险,造成城市超负荷运转,且城市化水平较低(1990年的城市百分比为26.4%),经济增长的成果大多被新增人口消耗掉,形成过剩人口和生活资料不足的矛盾;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能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等现象,极大影响了城市的人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西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如上诸多差异,决定了我国不能照搬西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走的是一条以发展大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再进行城市扩展。这条道路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也有历史的条件性和局限性。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点和西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弊端,以及时代条件,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得我们只能借鉴西方的经验,走自己的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二、实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特色道路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

人口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发展经济来实现。笔者认为:与经济全球化伴随的、经济区域化不断加强的趋势相适应,发展区域经济,特别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应既是推动我国经济振兴发展的根本对策,也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所谓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就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以及地理自然特点,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引导地区经济增长、资源开发、人口控制、环境保护等协调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使全国经济布局合理,能够永续发展。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建立城市发展网络,搞好区域间协作,最大化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不仅是区域内的行政管理主体,而且也是区域内的经济活动中心,凭经济实力影响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引导区域经济增长的功能,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场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发展相对平衡,既有利于人口密度、生产要素的合理分布,更有利于最大化地吸收剩余劳动力,使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而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是城市化水平低,且分布不均衡,12亿人口只有3.4亿在城市,沿海12个省市土地只占全国14%,却集中了50%的特大城市和53%的大城市,沿海地区不仅城市数量多,而且人口比重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1%;广大的西南、西北内陆地区不仅大城市比例低,而且中小城市的数量和水平也低于沿海地区。这种状况既影响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又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要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整体水平,就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立城市协作关系,形成城市发展网络:以东南沿海地区的大城市为中心,在继续加强自身建设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在科技、生产力、工业化的龙头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向中部地区城市输送科技、文化、信息、资金和先进的管理方式,给中部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注入活力,进而带动以城市为中心的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以中部地区的城市为中继站,充分发挥其在城市网络中“承东启西”的作用,使其成为东南沿海的科学、技术、文化向西部辐射的中介、桥梁,通过这种递进助推和国家的配套政策,以及制定有效的长远的区域发展战略,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地广人稀、资源富集的西部地区转移,形成适度人口,促进西部地区既建立一些充满现代气息的大城市,又发展起一大批中小城市。为了使之得到合理的开发和使用,必须进行有计划的开采,在能源和资源丰富的地区可建立特色城市,如新疆克拉玛依石油城、四川攀枝花钢城等。依此带动西部经济腾飞,进而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已经开始的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合和技术合作,许多东南沿海地区注意向中西部地区投资,有计划地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既缓解了东部地区劳动力大量闲置与就业岗位紧张的矛盾,又解决了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不足、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初步证明了发展区域经济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2.搞好城市扩展,加速小城镇建设,推动乡镇企业发展,挖掘区域内部潜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大量人口聚集到大城市引起住房紧张、交通拥挤、能源紧张等,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必须使大城市向外延伸扩展,在其周围发展卫星城市。虽然通过城市扩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道路,因我国的国情不同而不能成为如西方国家那样的一条主要途径,但它本身毕竟是一条推动城市化发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有效途径,如青岛市郊的卫星城市的发展和上海浦东开发区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必须认真借鉴西方在这方面的有益经验,搞好我国的城市扩展工作。同时,由于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极其巨大,城市只能吸纳一部分,加之农民对土地的严重依恋心理,需要发挥乡镇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生长点的作用,把乡镇企业建设好,使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非农产业,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依托,加快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发展步伐。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3年底全国乡镇企业工人数为12345万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27.9%,1978年—1991年转移到乡镇企业与乡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部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占总转移劳动力的83.5%,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仅占16.5%,显示了就地转移道路的强大生命力。又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以小城镇建设为基础的,所以,就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为乡镇企业提供了劳动力来源,而且促进了小城镇建设和现代化城市的发展。

3.建立现代化发达型农业,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区域经济基础,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内部消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农村必然继续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现。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农业还没有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村本身消化剩余劳动力的潜力也很大。因此,中国的农村劳动力不是绝对剩余,只是没有很好地开发和利用,没有能够和其他生产资源有机结合,没能成为真正的生产者,只能以消费人口的形式存在。尤其在市场经济下,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受到冲击,出现了由于农业生产率较低和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低,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方式和日趋连通一体的国内外大市场的矛盾。实现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使农业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使生产力要素冲破分散无序的格局,实现重组,走农业产业化之路。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农村和农业产品实行产供销、供养加、贸工农一体化,使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建立农业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现代化的发达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建立,将使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发生质的飞跃,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同时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必然要求建立健全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加入到农民兴办的多种形式的民间服务组织、为农业进行产前产后服务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及集体服务组织和农协会中,从而进一步做到农村剩余劳动力内部消化。

三、持续发展区域经济,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路是历史的必然

持续发展区域经济,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是时代的呼唤,内有动力,外有压力,不仅必要,而且可能,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

首先,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要求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在于它消除了贫富两极分化,富人剥削穷人的制度。“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裕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4页)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带动落后地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实现各民族、各地区的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而社会主义的优势又决定了能够对整个国家经济进行有力的宏观调控,避免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浪费资源,急功近利的现象,做到可持续发展。

其次,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其基点在于通过市场使资源配置合理化,要求人尽其才,地尽其力。若区域经济不能持续发展,地区差距继续拉大,势必会引起地区结构失衡,引发地区冲突,出现自成体系、划地为牢、市场封锁、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不仅影响全国的整体经济效益,而且会妨碍规范化的统一市场的建立;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乡里,人多地少地的矛盾难以解决,农业规模经营也难以形成,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构想也就难以实现。

最后,是解决我国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途径。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居民对“不均”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地区差异过大,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闲置,会引起社会震荡,表现为地区矛盾、民族矛盾的激化,轻进可影响整个国家高效、高速增长;重者有可能导致政治动乱及国家分裂。

因此,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妥善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不仅有巨大的现实经济价值,而且有重大深远的政治意义。为了做到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必须注意防止几种不良倾向:

1.防止区域经济粗放型发展,盲目招用大量低素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避免随意铺摊子,以大量资金和资源的投入作支撑,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作代价求得暂时的高速度发展,使有限的资源和能源很快被消耗尽,区域经济发展难以长久维持,最终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无处安置。

2.防止缺乏统一规划地发展区域经济,避免农村剩余劳动力分布不均衡的进一步扩大。具体一点说就是,一要防止地区间分割、内部平衡、自成体系、自我完善及地方保护主义倾向,避免区域间发展速度的过度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要注意防止出现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区域布局水平低下,资源浪费等现象,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处于无政府状态。二要防止单打一式地发展区域经济,降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力。避免区域经济发展中一轰而上,搞趋同化生产,不考虑各技术层面之间的协调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求单一,不对其培训、开发,造成可胜任需要的劳动力短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闲置的矛盾。因而,必须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适当调控,做好信息传递,组织他们有序转移,将巨大的就业压力转化为现实可利用的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3.防止违反经济规律,区域间搞绝对平衡的平均主义,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在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国力还不很强大的条件下,只能遵循“效率优生,兼顾公平”的原则,而不能搞平均发展,同步前进,延缓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进程。

4.防止过高估计发展区域经济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作用的倾向。可以预见,随着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现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会被大量吸纳。但不能就此认为持续发展区域经济能无限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放松对人口的控制。

标签:;  ;  ;  ;  ;  ;  ;  ;  ;  ;  

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_农村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