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与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研究论文_曹景忠

土地整理与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研究论文_曹景忠

郓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菏泽 274700

摘要: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各项需求,增强土地整理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须在不断创新和优化土地整理的理念、方法以及工作思路的前提下,对土地的原有结构、利用性质、整理效益以及生态环境的状况等做好相关的评价,从而保证土地整理工作实现有效性。

关键词:土地整理;农村生态环境;影响;注意问题

1 土地整理的内容

(1)农用地整理。农地整理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其特点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并提高耕地质量为中心,通过对田、水、路、林、村及乡镇企业实行综合整治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居住环境及生态环境。从现阶段土地利用调整所要解决的问题看,农地整理大体可分为农田整理和村庄整理。农田整理主要包括农田利用结构的调整、农田的整治和改造等;村庄整理主要包括村庄改造、归并和再利用,使农村建设逐步集中、集约,以减少对耕地浪费性的占用。按整理的土地类型划分,农地整理又可以分为耕地整理、园地整理、林地整理、牧草地整理和养殖水面整理等,并包括大片农地整理区内零星的农户、零星村镇和工矿用地、小型水利设施、田间路以及零星的废弃地。

(2)市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是指在城镇规划区域内对经过长期历史变迁形成的城镇土地利用布局按城镇发展的规律和新时期城镇发展的要求进行调整和改造。建设用地整理不仅要求调整土地的平面布局,而且要科学调整其三维利用空间,我国目前已开展的旧城改造、开发区建设、闲置土地的盘活等就属于建设用地整理的范畴。按其整理的土地类型划分,市地整理可以分为村镇用地整理、城镇用地整理、独立工矿用地整理、交通和水利设施用地整理等。

(3)土地开发及复垦。土地开发是对目前尚未利用,但其自然条件适宜或允许被开发为某种用途,且有利用潜力和开发价值的土地,采取技术经济手段进行开发利用,包括荒山、荒地、荒水和滩涂等。现阶段我国土地整理中的土地开发主要是指耕地开发。土地复垦是指包括农用地中的废弃土地和工矿、交通、水利、城镇建设、中因挖损、塌陷、压占形成的闲散地、荒地的复垦利用。

2 土地整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客观性影响

在利用耕地资源的过程中,土地整理是优化和重组其利用方式的重要过程,且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等。而目前在整理土地的过程中,由于整理工作会改变地表的生态系统,从而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基于生态学的角度,可以看出,农村生态环境原有的稳定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土地整理工作的影响,同时对于整理区域中的生物、植被、土壤以及水环境等,都会间接的或者直接的产生一些影响。因此在对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将土地整理工作进行更好的实施和开展,这样才能对其所产生的各种影响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并达到对土地整理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的标准体系以及评价指标等的有效构建和完善。

2.2 影响水环境

在整理土地的过程中,通过该工作中的各项工程举措,能对农村区域中的水环境以及水文结构进行有效的改善。分配水资源的格局以及水环境质量的改变,其主要的目标就是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以及优化农业的生态环境。

2.3 影响土地结构

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其对农村生态过程以及土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通过对土地的有效整理,能够促使土壤的结构获得优化,并改善土壤的原有质地,使得土壤肥力能够得到提升,从而为农业生产以及种植作物等提供更好的生存以及发展条件,这样就能确保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与种植的效率。因此必须对土地整理的前期工作加大分析,并在深入调研的前提条件下,采取针对性的整理策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土地整理需要注意的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

事实上,土地整理对于社会形态、经济效益以及生态等方面都起到明显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更为重要,但是在实际的土地整理中,可能会有一些制约因素如没有足够重视设计,忽视环境保护等,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无法追上土地整理的脚步,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负面作用。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工作成为重点,那么在以后的土地整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要重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要将如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土地整理的目标之一,坚决杜绝破坏生态环境而盲目扩大耕地面积,从前的实际的生态灾难相信给大家的教训也足够深刻。在土地整理的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没有预先规划、设施不完备、政策不到位等等。这些问题对保护生态环境非常不利。各级管理部门应该把环保标准列入土地整理的评定系统中,这样才能在土地整理的同时不但经济得到发展,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保护。

因此,在以后对于耕地面积的增加、质量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问题,都要作为土地整理的目标和任务,不能轻视其中任何一项。

3.2 提高农村耕地质量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生产力提高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农村耕地质量的提高,这也是大家所认同的。以往经验也表明,往往在最开始土地进行整理后的两年内,耕地质量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下降。那么这就需要对新增加的耕地进行管理,人们要建立起管理耕地的意识,利用生物、工程等措施的优势,并对其进行结合,从而达到农村耕地质量的提高。

3.3 对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加以重视

地球上的土地、地质面貌、生命体、气候环境等构成了景观。景观和土地生态系统比较类似,对地球上的每一个区域都能够看做一处景观,也可以说景观是土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由于这个因素的存在,景观生态学理论中关于多彩程度、融合程度、混合程度、关联程度、位置分布、多元化等理论对土地整理具有实践意义,同时也可以把这些理论作为土地整理效果的评定标准。

在进行土地整理的过程中,不应该单纯地对土地进行暂时的、简单的整合、调整、改进,更应该以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知识为基础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规划设计,使得农村的自然生态景观能够得以保护并促进地区生态平衡。

目前,我国的许多经济比较超前区域在对土地进行整理的时候都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过度追逐的高品质。例如在农田中过多的设置水泥道路和排水沟,长此以往树木、花草肯定会大幅度减少。这样做不但降低了景观的多元化,也导致了该地区土地生态环境过于简单,对稳定和改善生态环境非常不利。在做土地整理工作时,需要尽量改善目前的农村生态环境过于简单、承受力弱的情况,注重建设丰富的景观,更深入地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多彩性。

结语

土地整理是通过对农村水、田、路等方面的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使农业生态条件和环境得到改善,使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趋于统一。但近年来,随着土地整理工程的增加,从客观上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使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系统遭到破坏。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如何客观评价这种生态效应是一个难点问题,也是一个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军,李正,白中科,等.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340-345.

[2]龚健,张志,刘耀林.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8,26(4):32-35.

[3]罗明,张惠远.土地整理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综述[J].资源科学,2016,24(2):60-63.

论文作者:曹景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  ;  ;  ;  ;  ;  ;  ;  

土地整理与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研究论文_曹景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