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路安全施工控制的对策研究论文_龙华

电力线路安全施工控制的对策研究论文_龙华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 510735

摘要:电力线路施工过程中,员工应当做好现场安全技术措施,配合现场管理人员的要求,使用符合现场使用要求的工器具进行施工,提高安全施工状态。这不仅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也能保证他人的安全。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安全平稳进行,也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基于输电电力线路安全施工控制的对策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电力线路;安全施工;控制;对策研究

引言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据有点多、面广、风险高等特性,同时能给企业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作为施工管理者应当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加强对风险的预估和判断,提高作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避免施工过程中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只有项目管理人员全身心、全方位专注到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履行好自己的管理职责,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预防事故的发生,规避风险,才能使风险管理措施有效的实行。

1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安全管理的作用

电力工程是一个综合类工程,在电力线路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安全风险,最常见的如触电、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火灾、塌方等,这些安全风险的存在使得施工人员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但是当前在我国电力施工行业中还是存在许多电力工程施工单位没有认真执行安全职责划分,没有落实安全生产管控工作,或现场安全管控不到位的等因素。导致电力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此,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的同时,必须以现场安全生产为前提,切实做好现场安全管控,规范生产施工行为,从而提升电力施工企业整体的施工管理水平与竞争力,减少安全事故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推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稳健的发展。

1.1保障施工安全

长期以来,因为电力线路施工监管不到位的问题造成火灾、触电、高处坠落等人身意外安全事故较多,成为电力行业多年的惨痛教训。因此,无论是电力生产工作还是电网架设施工工作,都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预防安全生产事故是施工的重要前提。无论是施工材料、施工机械用具、施工环境还是施工技术安全,都需要得到有效监督,只有保障各项环节都不出现纰漏,才能保障施工安全。

1.2保障施工质量

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对用电质量有了更多的要求与更高的标准,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关键点是电力工程的质量,而电力工程质量需要在施工各环节中进行质量控制,因此,为了给用户带来良好的用电体验,必须加强施工管理,把握各项施工管理要点。

1.3保障施工效率与经济效益

电力施工任重而道远,输电线路的实施不仅极具危险性,而且耗时长、工序多、技术杂,如果没有高效的管理模式,会造成施工的工期受影响,不仅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也会给电力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因此,施工人员必须把握施工管理的要点,加强监督,确保每个施工步骤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继而提高施工效率,将能源消耗降到最低,节省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2输电线路施工中的风险类型

2.1电力施工过程中工器具使用不规范

输电线路施工经常会使用到工器具,在施工过程中,正确使用工器具和对工器具的定期维护保养,当工器具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进行检验和维护,确保施工能够安全有效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如果工器具入场前没有经过检测,不符合标准就进行使用,或没有专业性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导致施工人员对工器具设备不熟悉,就会因操作不当发生安全事故。使用落后的,有缺陷的工器具,都会导致安全生产过程中意外的发生。也会对施工单位造成财产损失。

2.2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在新时代社会发展中,输电线路的出现,极大解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用电量的需求,并且为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这样就需要相关的专业的工作人员,掌握其专业技能和知识。但是,目前我国输电线路建设还处在发展阶段,相关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有限,且施工队伍大量务工作业人员文化水平低,安全意识淡薄。所以,在进行其线路施工时,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未制定专业安全技术措施、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施工作业人员盲目施工、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工器具等,还会增加各种安全风险出现。结合数据分析,当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能符合施工要求时,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不但会出现经济损失,严重时会造成人员伤亡。

3电力线路安全施工控制的对策

3.1防触电对策

(1)在停电之前应办理相应的工作票,在取得运行部门许可令,之后才能开始停电作业。在停电后,应先进行验电、挂接地线;根据工作票提出的安全要求做好各项安全措施,开展各项作业,不得在没有经过调度认可的情况下对安全措施进行工作内容变更和扩大工作范围。(2)对带电线路导线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进行测量时,不可使用线尺与皮尺等设置金属丝线的器具并与带电线路及设备保证安全距离。(3)在登杆作业之前,需要对登杆编号及线路名称等进行核对,确认是否一致,严禁误登带电运行线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防塌坑对策

3.2.1.作业人员必须遵守的安全技术规定

人工挖基槽、基坑时,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挖土应分层自上而地进行,不准掏洞挖土。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运走。

在基坑里作业时,要按规定对边帮设置支撑,不要随便在拆下或移动支撑槽边的支护设施,开挖基坑的人员不得在坑壁下休息。

在基坑里挖土时,要有人经常查看边坡土壤和支护设施的变化。有异常情况,立即通知槽里的作业人员撤出。作业人员发现有大量掉土,支护设施有声响,应马上撤离险区,避免坍塌时造成伤亡。

下基坑作业前,要查看边坡土壤变化。到槽内作业,上下要走扶梯,不要从边坡爬上爬下,防止把边坡蹬塌;也不要从上往下跳,以免跳时发生震动造成塌方。

在挖土作业时,遇有上、下水或煤气等管道时,不要乱动,应及时报告现场负责人,并由有关人员处理,防止发生漏水、漏电、漏气或爆炸、中毒等事故。

3.2.2.材料物品堆放要求

在基坑(坑)边缘1m以内不准推土或堆放物料;距基坑(坑)边缘1~3m间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m;距基坑(坑)边缘3~5m间堆土高度不得超过2.5m;停置车辆、设备、起重机械、振动机械不少于4m;小翻斗车往基坑内卸料时,要设专道,并在距基坑(坑)边缘1m处设限制器。

3.2.3.机械作业要求

基坑开挖时,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m。在挖土机工作范围内,不许进行其他作业;

沟槽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操作时应注意土壁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坍塌现象,应及时放坡或支撑处理,并注意支撑、防护的稳固和土壁的变化,确定安全后,方可进行下道工作,有护坡桩和护坡墙的基坑在开挖时,定人定时对边坡进行检测。

开挖基坑时,要根据土壤、水文等情况,按规定的边坡坡度分层下挖,严禁局部深挖,掏洞开挖。基坑深度超过1.5m不加支撑时,应按标准进行放坡;

挖掘机等机械在坑顶进行挖基出土作业时,机身距坑边的安全距离应视基坑深度、坡度、土质情况而定,一般应不小于1m;

3.2.4.其他要求

基坑开挖中,遇到有流砂、涌水、涌砂及基坑边坡不稳定现象发生时,应立即采取防护加固措施。

4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策略

4.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关系着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由于施工现场的环境比较复杂,因此对施工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在施工开始前,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做好实地考核:在施工前需要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主要对现场的地质进行观察,同时对勘察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对于地质状况复杂的区域,比如土质复杂,软硬土质与淤泥土质混合,需要做好相应安全技术措施及准备,提高铁塔地基的稳定性,避免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2)加强沟通:在施工之前,设计人员与技术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沟通和交底,确保技术人员能够了解设计的意图,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清楚施工的重点,做好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在开工之前做好技术交底。(3)引入新技术: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工法,从而在施工中应用先进、安全、环保的新技术,减少能耗,保证施工安全、提高经济效益。

4.2加强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是输电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行业标准、安全操作规程、规范管理规定、施工方案等相关要求施工,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与监督人员都需要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的要求,并对每个环节的施工步骤和工作开展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安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施工项目全员的安全意识,对施工环节中的重要部分,需要加强现场监督和隐患排查力度,督促整改治理隐患,确保施工安全进行。

结束语

输电线路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是对项目中施工人员状态、物体、环境状态进观察和控制的一种形式,有效的安全管理有助于减少施工作业人员在输电线路施工过程的意外伤害,同时也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的隐患进行排查和治理,使整个施工过程安全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余海.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2):257-258.

[2]籍晋东.35千伏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0):283-284.

[3]廖德胜.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探讨[J].电子世界,2018(19):96+98.

[4]黄大吉.探讨电网建设中如何加强输电线路的电力施工管理[J].数字通信世界,2018(10):238.

论文作者:龙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电力线路安全施工控制的对策研究论文_龙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