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范式意识”到“细观视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思维范式的反思_哲学论文

从“范式意识”到“细观视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思维范式的反思_哲学论文

从“范式觉解”到“中观视界”——对马克思哲学实践思维范式当代性的沉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式论文,马克思论文,视界论文,沉思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活的智慧和方法,马克思哲学注定会不断将人们的理论思考和学术事业带向新境界。但这一点的良好实现,却有赖于人们对其哲学范式的全面和准确把握。日常生活中,对于指引其行为的很多原则、理念,人们往往“日用而不自知”,但对于马克思哲学的精神、范式而言,不可否认确实存在着某种“日‘用’而不自知其‘弊’”的状况或者消极惯习。这种习惯的存在有着多方面原因,马克思哲学的成功当代化,无疑必须首先廓清笼罩在人们哲学致思之上的云雾,而把它最具生命力的东西传承下去。这就需要范式觉解,并在范式觉解的基础上使这些思辨走向中观视界,完整、一体地对待历史变革和人的发展。

       一、范式觉解与“自我扬弃”

       思想创新有赖于范式觉解。范式觉解即人们对其所认同和信仰的哲学,作为智慧和方法之本真精神的自觉、通晓和了悟。觉解的意义在于对这种本真精神的觉悟和贯彻,并使其指导和规范思想事业的全方面与总过程。①一种哲学或者理论的范式或者思维范式,属于其思想的自我反观,从核心观点本身展示出的方法立场和运思模式,②从范式反思自身,往往代表着理论自身发展的一个高度。那么,范式觉解在马克思哲学这里具体又怎么理解?究竟意味着什么?这种觉解是要重新构建一套专门化的哲学知识,还是旨在准确展现其哲学的思想境界与活力,进而使之当代化?其实马克思哲学的活力所在,恰恰不是被动、僵化的知识体系,而是其内在的“自我扬弃”品格,即精神、理念通过否定自身而现实化、特殊化和当代化。马克思哲学作为实践论思维范式,追求的正是其鲜活思想原则的“指导”和“运用”,将原则本身扬弃于对现实问题的回应与阐释。

       马克思哲学的伟大革命意义,既在于对旧哲学本体论范式的彻底终结,更在于以求实态度让人类自己创造自身历史的活动、人的现实世界抑或现实的人本身直接“现身”。在活生生的现实的人的活动和它的历史性发展面前,纯粹概念思辨及其知识建构主义传统将失去用武之地,哲学将作为“科学描述人的发展过程”的思想智慧出现。

       现实世界始终是在现实的人的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过程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作为“如实描述”这种人类世界的哲学,必然也必须将实践观点确立为自身的核心和首要观点,并以这样的核心观念和思维方法为指引为规范,不断揭示特殊现实的特殊逻辑。这是马克思哲学的题中自有之逻辑,否则马克思哲学无以完成哲学的伟大革命和思想创新。现实境况如何、人们的活动具体如何(呈现何种样式、趋势等),则观念和理论必然如何(通过考察特殊现实和对其特殊本质与运动规律的科学概括而获得自身的具体内容)。任何形式的概念虚构或者远离现实的观念建构在这里都没有立锥之地。马克思哲学作为活的精神和思想智慧,本身是、必然是与时俱进的,这是它的范式本能。

       进而言之,时代主题呼唤鲜活的哲学,鲜活的哲学反过来从观念透彻把握时代。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世界,现代价值的美好理念与人的现实际遇形成极大反差。自由平等的现代价值,作为旧等级身份制和神道的尖锐对立面,把人类对幸福生活图景的理解提高到了比较抽象的水平,即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公正对待。这种理想主义精神其实是现实体制与矛盾运动的思想回声。资本主义及其市场体制下,现实个人自由追求私人利益,自由交换和自主奋斗,自由平等价值内涵其中。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物质财富的创造与享有相分离,劳动者与资本家阶级的生存境遇呈现“极化”现象。自由平等理想如何彻底指向“每一个人”,并最终落实于“每一个人”,绝非资本主义体制的自我改良(以不放弃和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前提)或者单纯“暴力反抗”(没有对现实制度体制运动规律的科学解释)所能实现。理论创新或者哲学批判必须先行。在马克思时代,解开“历史之谜”,探求现代社会人类压迫、剥削和不平等之源,就是他的哲学的首要任务。马克思追寻的人道理想是全人类的最终解放,而他面对的特殊逻辑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体制的运动秘密。

       马克思走向和选择哲学,原因也正在于此。在马克思一贯的理解之中,哲学是透视现实的最为锋利的思想武器,与世界互动、互化(互相扬弃)的终极思维力。易言之,这样的哲学必然直面现实,必然从时代发展总体聚焦课题、提取问题和提炼思想,反过来借助对先进阶级意识的“占有”而在有效的革命行动中“改造世界”,朝着人类社会终极理想前行。马克思理论创新的巨任,就是找到或者确立这样的思想武器、新哲学。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③马克思在这里阐述得已经非常明确,今天的研究者必须准确地理解他的哲学的与时俱进本性。这样的哲学的真正的活力就在于,它一旦形成就必然是“自我扬弃”的,是要通过“否定”(具体化)自身而不断改变自身的形态的。这样的哲学只是给人们提供准确、全面认识和理解自身生存世界、寻求价值理想的思想指南、智慧指引。

       对马克思哲学的范式觉解,必须自觉清除传统范式(旧哲学)的残余影响。首先是还原主义立场。其一为时间还原法,即从回溯所谓“发生史”来把握现实事物的矛盾运动。片面地看,这属于研究工作的必要环节,但根本的逻辑必须清楚:马克思哲学把握现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当下世界或者历史的当下存在,现实世界也始终处于正在进行时,这是哲学发问和致思的第一环境、客观语境和意义归宿。其一为物质本体论,这属于另一种形式的还原法,从物质生产劳动出发归结全部社会现象。物质的坚实性当然只有通过劳动的改造才能打破,为人占有和内化,但现实生活的物质性不能盲目夸张。人的生存既要谋求物质资料,同时也旨在过人的生活,这种生活既需要信仰总体导引,又有理想的牵引和价值的引动、规束。单纯的所谓物质与物质的碰撞、对撞,可以是人的思维抽象,但并非人的完整、真实存在方式,更不是共同体运动的真实状态。人的存在的精神与价值特性及其丰富现实内涵,既不可“闲置”更不能抽空。这里还触及一个根本问题,如何完整地把握科学实践观,把握其实践思维的精华,否则摆脱纯粹思辨就是空想。作为实践观点的实践范畴,世界观高度的一般化,属于最高抽象,具有相当高的概括力和指导力。现实实践活动一般分为劳动与交往两个层面、方面。在二者的普遍交互作用下,人类社会的复杂体系由以生成。而从人的主体性追求这个层面看,现实利益始终构成其活动的目的,人类社会也总表现为人们基于利益竞合、协作而致的共同体。人们通过劳动变革物质谋得生存资料,贯穿现实生活始终,对其整体运动发展具有某种深层决定性,这是客观事实。但人的任何活动,同时也是价值创造与享有过程,旨在谋求理想的实现,这一方面要求精神对现实的涵纳、再造(理性认知与价值把握),一方面在确立共同体信仰的基础上,通过严整的制度、规范的整合、约束,而建立成员之间的稳定联结与活动秩序。这说明,作为交互作用的整体,人类现实活动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变革性始终是其运动和存在的常态。

       “认识主义”模式更须谨慎对待。认识主义立场主要表现为两个区分,一是心物二分,一是主客二分。就其实质而言,心物二分只是旧哲学(首先是认识论哲学)制造的观念幻觉。从现代科技而来的人类知识体系,使得哲学在近代成了知识真理性的简单注脚,在这个片面论域中,人始终无法完整地出场。人作为精神存在异化为观念、思维,人作为物质存在归结于物质、实体,人作为制度和文化存在的全部内涵由此消极搁置。可以看出,心物二分模式必然通向机械反映论,其思维范式也必然向体系建构主义(真理大全),或者对于所谓知识进行学科性、教科书式描述。较之心物二分,主客二分模式有一定的合理性。现代实践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类主体性的张扬,主客二分体现的科学态度也无可厚非,但从中生发而来的科学主义却有着明显的短处。科学主义的“观念分析”立场,某种程度上破坏了人与世界的交互融合,人被片面化地处理了,即归结为扁平的主体性。人始终是在世界之中(与共处),而不是在世界之上。哲学不能将世界视为异己对象,进而片面构造人的主体性。客体真理也不应仅仅是关于外部对象的知识学,更应是揭示人和世界完整关系的价值学、社会学。无论如何,主体客体一旦抽象二分,人的完整涵义将难以保留和复现。实践思维既然扬弃了旧哲学,就绝不会允许旧思维方式的任何形式的残留。

       实践思维的良好贯彻还要防止概念空泛化、技术化倾向。对现实世界的多方位思辨,往往要借助概念的能指体系,但在马克思哲学这里,任何概念、范畴的形成、确立和运用,始终都要以如实把握现实事物的现实内容为转移为目标,而不能陷入主观的空洞构造。思想创新的根本在于,思想原则对发展新问题的成功破解与科学解释,新概念、新术语的适度、适当确定和阐释,从这里来看自然有其必然性。但这从来不意味着人们可以离开唯物主义精神,沉溺于新词迭出、花样翻新,这种习惯和倾向无疑只会造成哲学思想说服力与现实性的下降。还要看到,这种不良倾向经常与另一种习惯联系在一起,即文本“倚赖”症。从继承与革新角度看,文本是思想的凝结之地,学术致思的语境前提,也是理论发展相对独立性和自延续性的一个集中体现。但文本并不是凭空而来,一方面属于对自身时代的回应,时代精神的升华、凝练,一方面在当代“提问”和返归中赢得当代性。文本是时代(问题)的相互激活,是文本传承与思想革新的基本方式。人们对经典文本的消极依赖,对经典论述、话语的单纯转述,如果不是在范式觉解和智慧传承的意义上进行,就不能给思想的当代化提供什么实质性助益。归根到底,这里面的问题,还是出在范式觉解的缺位。

       从思想的传承和借鉴来讲,范式觉解的意义还在于超越当代知识低水平转介,把注意力放在对时代思想精华的吸取和内化。这里关联着至少三个关键性问题:从时代的历史性变革理解它的思想回声(思想表现);从思想精华入手如何深入把握其由以生成的时代特质;思想精华作为智慧而不是所谓知识或者知识体系,如何为我吸收。这里我们必须面对自身消化能力潜在不足的问题。严格来讲,一种知识或者知识体系并不直接就是其思想体系的精华。针对特定问题而起、从特定语境出发而形成的分析判断,客观上包含着特殊对象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未必可直接普遍化而成为活的思想指导。而在承接思想传统和破解时代课题的时候,理论体系所倚赖的哲学范式才是最具生命活力的东西,是时代特质在形而上学高度的精神浓缩、升华和凝结。智慧之所以是活的东西,在于它不为思想发展提供现成填充物,而是作为思入当下历史,解决发展课题的方法立场而存在。从这样的理解出发,思想借鉴才可能真正取得成效。应当看到,这样的态度和对待方式,也正是马克思哲学的求实立场本身。因为,对当代思想的把握方式与能力如何,思想碰撞、借鉴和内化的效果如何,根本上取决于我们贯彻与运用其实践思维的意识与能力如何。

       二、中观视界与通贯性描述

       范式觉解的第一步,必须澄清马克思哲学的真精神“不是什么”,进而准确把握其实质“是什么”。但对“是什么”的通透领悟,必须同时解决“如何做”的问题。打破旧的东西往往意味着开始,如何确立或者发现新的东西才是价值和困难所在。范式觉解,这个意义上,从根本上还要求我们的哲学致思超越概念辩证法境界,走出空洞建构立场,而坚持、贯彻实践论思维,开辟理论研究的中观视界及其体制论空间,并最终实现对人的发展问题(不管从何种领域、视角或者层面)的通贯性描述。

       哲学不可能不讲究思辨。思辨的问题在于如何克服远离、脱离现实状况。从柏拉图的理念论肇始,哲学就矢志不渝地寻求超越感性、经验的本体存在,使感性、经验成为可能的永恒、纯粹和稳定之物。康德的知性思维,作为认识论范式的形而上学沉思,只是认知理性的历史性自我总结,而其潜在的突破性意向,则从人的价值和道德关照即实践理性批判,这个实质性的现实论域闪现出来。现代自由平等理念,如果可以归到“人道”理想之下,那么人道理想就是要追求:具有理性精神和道德感的现代人,如何普遍地可过人的生活,即使自己成为人(有德性),也把人当人看(客观法则的有效规范),进而在总体上完成向至善境界的历史性推进。在道义论或者目的论立场下,康德的理想主义精神得到了透彻发挥。康德一方面执着于纯粹概念思辨和逻辑推演,为世俗和感性提供由以规范和成就自身的理念王国,而与此同时也对自由平等的“主体交互性”内涵有所触及。自由平等价值如果指向任何人,这就必然涉及正义问题。但正义问题如何从概念思辨范式中得到完满解决?纯粹概念思辨看重自身的纯洁和严谨,“自下而上”地从平等主体的现实行动阐释正义的历史性内涵,在它这里基本无法完成。康德的概念建构主义严重压抑着其理想主义精神的潜在活力。但在黑格尔看来,康德的致命局限却在于他的概念本身没有“动”起来,概念没有让概念自己运动。黑格尔的思辨视野直接聚焦在人类历史运动,这样的致思语境给予了他洞见现实世界真理性的可能,但其目的却在于真理大全(以知识形态出现),这种终极真理体系就成自于概念辩证法,概念的自己运动,自己否定自己模式下的逻辑往复与上升,外部世界只是经验表征。概念思辨超绝感性,必须抽空一切经验、感觉及其材料内容,即实现思维纯化。概念辩证法的纯形式意义远远大过了实质意义。作为黑格尔的学生,马克思不可谓不精通辩证法,但哲学与世界(时代)的相互扬弃,根本不可能借助概念辩证法实现,其立场方法的自闭和僵化是显而易见的。思辨范式的运用等于绝对原理的自我说明,根本无法与时俱进,更奢谈改造世界。马克思关注和重视的,始终是现实历史活动自身的辩证法或者辩证内容,人类活动(普遍变换、价值创造与交互作用)本身的辩证性质,观念进行如实把握,反过来用于透视现实本身。而辩证法的当下主体即资本主义社会,它的社会经济形式、交往体系均是从历史发展而来,积淀着过往历史活动的精华,表现为全新的运动形式,对其辩证性质的完整描述采取从抽象到具体的原则来进行。这个意义上,从抽象到具体也并不是什么主观方法安排,而是历史运动在当下社会的凝结和体现,进而在哲学上的复现(当然是浓缩式的,经过概念整合的)。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学”铁律,马克思揭示,乃是从其经济矛盾结构的历史性运动造成的一种必然性。应当说,资本批判任务的出色完成,也就意味着马克思的“实践思维”对它的时代的成功把握和洞见(首要从经济学这个深层的“物质”层面)。“资本论”作为马克思的哲学,足以给予我们这样的范式启示。当然这需要深入、细致考察和阐发。

       面向自己时代,范式运用的方式如何与时俱进?马克思的“自上向下”的路径立场,重在找到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终极物质根源,并从这个最深层次向表层透视。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日益呈现为一个多领域、多方向和多层次交互作用的复杂体系,如何坚持马克思哲学的范式立场,在执行方式上应该有审慎的思考。马克思“自上向下”的基本立场当然必须坚持,但这决不等于将社会现象单向化约为纯粹物质性。找到事物由以运动变革的终极根源是一回事儿,如何从根源出发完整地透视现实是一回事儿。这里必须面对如何“自下而上”地描述的问题,努力把哲学思维从“宏观视界”向“中观视界”深入推进。

       无论是宏观、微观还是中观,只是相对的提法,具体意指如何需要进一步阐释和界定。相对而言,宏观视界对应着“规律论”,中观视界为体制论,微观视界为属性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思想变革,在于它抓住了历史运动的根本,发现了意识形态迷雾之后的“物质因”和“经济性”(社会生活的经济性质),在它这里,科学地(像自然科学那样客观地理解和对待人类社会)描述社会历史成为现实。从知识形态来看,其思想体系就表现为某种规律论。但规律探求本身采用的是某种“简化”方式,强调人类活动和历史发展的物质性,但不将全部社会现象归结为某种物质实体。物质因与经济性对社会生活的制约和决定,也不归结为机械决定关系模式。规律与规律实现方式毕竟有所区分。规律与规律如何实现既是一个问题,也是两个问题。规律形成于人类活动的作用总体,为人的活动造成。这使得规律一方面具有统计学特征,一方面从宏观大尺度展现出历史运动的因果律特征。统计学特性使其不宜直接用作归摄特殊现实(将特殊现实作为印证自身真理性的被动材料)的工具。又因为社会生活在中观层面坐落着人的普遍互动及其复杂结构,普遍规律只能通过人们特定文化和制度背景下的活动探索、创造,而最终发挥其作用,或者作为深层制约力存在,或者作为“异己”强制力存在。宏观视界的规律逻辑上相对简约,中观层面的实现方式相对复杂,简约以复杂为存在方式。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斗争和奋斗之路,始终表现为活动的受限与打破、顺从与超越、变革与束缚的持久互搏。这不是要终结或者超离规律,而是通过自身创造性实践,争取使规律朝着其理想诉求、意志选择的方向发挥作用,当然这在根本上取决于其主观努力(共同体奋斗),它的精神创新与体制变革如何及在什么程度上顺应历史发展趋向。易言之,共同体的中观制度和体制系统,构成着宏观普遍规律之实现和发挥作用的中介、情境与载体。人们主观奋斗、拼搏的伟大境界,不止体现为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更体现在对于自身活动体制的能动、有效创造和变革,这种努力所开创的始终是富于多种可能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选择。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就从这里取得其客观根据。随着社会体制的日益复杂化,价值和关系的日益多元、多样与多变,人们发展矛盾和困境的解决也会有更多的可能的解决方式,这考验着人类智慧。

       中观视界由此将哲学思辨指向制度论或者体制论,制度论对于哲学的当代化而言既是艰巨挑战,更是宝贵思想发展空间。制度,作为主体应然性理念、诉求的外化和客观化,表现为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体系。制度规束人们的利益行为,同时协调其利益冲突。作为社会规范,制度一般包涵权力层级协调,责权义配置,监督与问追责,奖惩遴选及教化等几个抽象层面和部分。作为治理体系,制度一般区分为社会经济制度(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政治制度(国家治理中枢)和各项社会制度安排。制度的运行形成体制机制,即社会规范的执行、运作和操作过程及其矛盾结构本身。制度及其体制构成人的行为活动的第一环境和意义情境。哲学对现实的关照,不可能离开对体制问题的沉思。体制论为哲学思辨提供了社会治理视角,而社会治理的首要问题即正义。正义问题的哲学思考,必须摆脱纯粹描述学的陷阱,而坚守理想主义精神和人本关怀。立足客观描述、科学评价与策略性洞见的辩证思考,为时代与人心而谋。正义的通俗理解,即自由平等主体均得其公正待遇和发展环境,自由平等地享有财富、权利和发展机会,而排斥一切非法强制、占夺。共同体的社会经济制度从根本上制约着其正义实现的可能境界与高度,但正义的现实性却直接取决于体制变革和治理创新,这里的关键方面就包括政治文化传统,政党政治形态、结构,政治治理生态及民族精神因素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而言,正义问题其实已经日益凸显,也日益成为国家治理的重大挑战。对此,哲学需要有所作为。

       归根到底,中观视界追求对人的完整把握和通贯性描述。人或者人类的生存,每一步都在朝着理想奋斗,历史也要不断走向发展进步。哲学以现实关怀为本,说到底就是以关怀人的发展进步为本。马克思哲学更不例外。哲学对人的关怀既有抽象的方式,也有具体的方式。在个人主义哲学那里,原子主义范式使其始终无法摆脱对人的抽象理解。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现实个人确实呈现为某种原子式存在,个人是一切价值、理想由以倡导和凝结的最为坚实的载体、单元,理想价值也只有落实在每个“个人”,才最具有常识的说服力和明证。这样的人,从大多数人的大多数合理状态来观察,即是所谓理性人(完整地理解,还包涵道德人的意义在内)。理性人的理性指理性能力,对于生活计划实施和利益满足的合理认同与算计,但这样的人同时还要有最基本的道德感,即正义感和自律品质。这样的抽象把握并没有将人还原为泛化的主体性,无疑有其积极意义。但它的问题在于对人的阶级性的忽略,个人成了所谓均质性“公民”,这种理解往往无法穿透社会变革的深层动力结构,其理论思辨因而大多停滞在理想性建构境界,而很难自我突破。在现代契约论范式里,“每个人”视角得以完整确立。每个人即总体即个体,它指向全部或者针对全部有效;同时也指称个体、个人,真实、独立的主体存在,彼此互不可替代。撇开其依旧忽略人的现实阶级性的不足,“每个人”范畴揭示和体现的正是哲学致思的中观视界,在此视界下,主体具有什么抽象规定并非问题本身,理想价值及其应有状态对于每个人而言如何实现(做成),每个人之间如何竞争、协调,规律性与制度变革如何开展等等,才是问题所在。这个意义上,中观视界代表着哲学思辨的一种高超水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④中观视界下对人的理解,就可以实现逻辑的某种通贯性描述。通贯的意思有三:客观描述事实本身,审慎地思辨(恪守思维的应有边界)和人本关怀立场的彻底化。不离开现实的人的完整存在思考问题,不离开人的交互作用整体思考问题,不离开对人和人性的完整思考问题,就是通贯性描述的实质特性与内在要求。

       当然,对现实的人的不同层面的学科化研究,肯定有其独立价值,也是学术进步的基础性环节。但哲学的形而上学思考,不能因此就受其立场所限而迷途不返。人的方式就是人的方式,哲学的总体观要统领学科立场的片面观,而不能反过来。比如对于各个专业化研究领域,哲学的特点在哪里?我的理解,哲学是讲“人”的某某特性,它的分析固然是种“进入”(破解),但为的是最终完整地把握存在本身,在它这里,抽象是武器,而不是阻隔。科学谈的则是人的“某某”特性,旨在也必须进入片面,对问题进行专门把握,暂时撇开其它,以求得最大限度深入,而且不必担心对象完整性如何保存。哲学不为科学左右,更不为其片面化范式感染。微观视界的属性论,主要就指这种学科性研究,属于片面性思维。属性论未必与哲学致思冲突,而是需要为哲学所用,但原则上不能有害于哲学的形而上学品格。

       中观视界凸显着对人之生存的终极关怀。人和人性的发展进步,是哲学的永恒主题。理论研究者活在自己的时代,如何思人时代而为社会发展进步沉思,是其无可回避的担当。

       注释:

       ①冯友兰先生在其著作《新原人》(三联书店,2007年第1版)中有谈到觉解问题,这里笔者更多的是借用冯先生的思想而给出自己的特殊用意。冯先生指出,觉解的解即了解,“对于一事务有了解,我们亦称之为对之有解。”(第4页)觉即自觉,“人做某事,了解某事是怎样一回事,此是了解,此是解;他于做某事时,自觉其是做某事,此是自觉,此是觉。”(第11页)觉解可以说是自觉了解,自觉其了解。觉解,其实还可以用来说明人的精神的了悟境界。哲学思想从来不是现成知识,摆在那里就可以叫作智慧,活的思想往往有自我返照与审视的本能意识。自觉悟其可贵即具普遍指导力之处,而后乃有得也。范式觉解也即觉解范式,自觉上升到范式高度审视哲学的精华,超越其具体判断的有限效力而抓住具有生命力的东西。

       ②详细参见拙作《马克思哲学思维范式的当代阐释》,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6页。

       ④罗尔斯的《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固然是一部杰作,但作者对于社会发展进步的深沉思索,对人的存在的完整性把握和人类现代价值理念的执着,更值得研究者深思。我们需要暂时撇开其学科属性来谈这一点,学科属性来自于知识论视角,并不直接上到哲学范式或者精神智慧的高度来思考问题。罗尔斯对自由平等精神的彻底觉解,使其不向任何非正义现象妥协。“无知之幕”的抽象设计,并没有超越资本主义体制下个人原子式存在现实,在人的阶级性及由此而来的政治性和利益矛盾隐匿之后,个人就只能抽象为最单纯的道德人与理性人。彼此采取理性冷淡态度,隔绝一切形式的偶然因素的外部影响,平等以待,合理竞争、协作。罗尔斯从其作为现实的人的立场(生存于当代资本主义世界,饱含精神良知、敢于为现代理想而谋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之一员)出发,应该说做到了最好。马克思哲学对中国当代发展和社会主义问题的沉思,应借鉴吸收罗尔斯的中观视界与思想精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为其治下的人民福祉与公正价值提供了最广大空间。对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而言,这是最为凸显的责任和思想创新之地。

标签:;  ;  ;  ;  ;  ;  ;  ;  ;  ;  

从“范式意识”到“细观视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思维范式的反思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