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目前,国内在隧道工程施工中主要采取动态施工法,即根据相关勘探数据与技术资料,确定爆破与支护方法。同时,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对于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要求也较为严格,各项施工工序必须要严格按设计方案执行,否则难以保障施工的效率与质量。
1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工序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
1.1 严格遵守相关的工艺规程与操作要求
在隧道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工序质量控制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与其他项目管理工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进行工序质量控制时,工艺规程、操作要求是开展相关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也是管理人员必须注重的基本内容之一。
1.2 对于工序活动条件进行主动控制
隧道工程的工序质量控制中涉及到施工环境、材料、施工人员 、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等要素,为了达到理想的质量控制效果,必须实现上述控制要素之间的有机协调。在隧道工程项目施工中,有可能受到各种外界及内部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工序质量控制中应合理调节各方面的活动条件,尽量避免系统性因素变异现象的出现,从而切实保障工序质量控制的效果。
2做好隧道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手段
2.1超前地质预报
隧道施工可以采用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地质雷达,红外探测及施作超前探孔等一种或多种手段并用的方式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探明地下水、煤层瓦斯及溶洞、暗河等地质状况,结合设计文件,及时采取相应施工防护措施,避免地质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早做准备,提前介入,确保施工进度和各工序的有序开展,超前制定施工技术方案。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将在今后隧道施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成为今后隧道施工最重要的辅助手段之―。
2.2开挖
在隧道的开挖过程中,积极寻找适合岩质特点的科学施工方法,利用新奥法施工技术,配合大型机械配套施工作业线,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等新技术、新工艺。隧道开挖关键是光面爆破的控制,光爆控制好,可以减少超欠挖,减少对岩体的扰动,减少混凝上回填,节约成本。光爆控制好坏跟开挖方式,钻孔设备及爆破参数的设计等因素有关。开挖Ⅳ、V类(Ⅱ、Ⅲ级)围岩段可以采用全断面法开挖,Ⅱ、Ⅲ类(Ⅳ、V级)围岩段可以采用正台阶法开挖,少数隧道采用中壁法开挖、CRD法或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开挖。钻孔设备的选择对光爆效果起着重要作用,爆破参数设计是光爆控制的最重要环节,应聘请长期从事爆破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来协助完成。在综合考虑围岩状况、岩石整体性好坏、节理裂隙发育规律等多方面因素后,精确合理地进行设计,才能降低工料消耗,提高光面爆破效果。
2.3支护
隧道支护应根据不同的围岩类别及地质状况进行施作,对洞口存在堆积体、滑坡体、浅埋及软弱地层等不良地质的隧道地段,可以用大管棚、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格栅拱架喷锚支、自进式小管棚,地表注浆加固及地面旋喷桩加固等措施。可以在隧道洞口设置抗滑桩保证坡体的整体稳定,进洞后应尽快施作洞门,确保进洞及洞口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洞内存在软弱地层,则该地段以锚、喷,网为主要支护手段,强化支护措施,同时减少对岩体的扰动,抑制围岩过度松弛变形,确保洞内施工安全。应重视隧道的初期支护,可以采用喷、锚,网和工字钢、钢格栅等形式。认真领会:“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l 8字方针,这18字方针是在隧道施工历经多地区实践基础之上提出的具有我国特色的软土隧道施工方法,它的精神实质及要领都融合在这里。不仅是字面上的浅显表达,其领会程度与否决定着对工法的应用程度以及施工效果,反映着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管超前”不仅仅是简单的利用小导管等进行超前预加固支护,其加固效果与小导管直径、长度、间距、安设角度、搭接长度以及浆液等都具有极强的相关关系;“短开挖”不是指台阶长度短,而是指控制循环进尺,少扰动地层,开挖范围小且留核心土;“快封闭”不仅仅是指全断面及早封闭,其意义在于在分部开挖中,每一分部开挖面也能尽快封闭。
2.4仰拱和铺底施工
隧道仰拱和铺底施工采取超前施作的原则。仰拱和铺底超前能较好地防止围岩过度松弛变形,对保证施工安全、消除安全隐患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极大地改善了洞内环境,提高了洞内文明施工程度。仰拱和铺底超前是值得推广的方式方案,关键是采取合适的方案避开与其他工序的干扰。为了控制隧道的变形和位移,应尽快支护形成封闭。目前多采用仰拱超前的施工程序,即在掌予面各作业工序允许的条件下,仰拱尽快施作。为减少作业工序,施工仰拱与部分铺底填充层同时施作。仰拱施工防干扰作业平台很好地解决了仰拱超前施工与开挖出碴运输相互干扰的问题,实现工作业平台仰拱超前施工和隧道底部的快速封闭,提高了周边围岩的可靠度,体现了新奥法施工的理论和思想,同时改善了洞内施工环境。提高了文明施工程度,加快了施工进度。
2.5隧道防排水及防水板施工
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对于防排水处理的质量要求较为严格,必须按照设计方案与相关质量标准做好防排水处理。目前,国内在隧道工程防排水处理中,主要是坚持“以排为主,防、排、堵、截相结合”的质量控制原则。在开挖施工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就要密切关注隧道内的地下水情况,并且按照要求作好相关记录,以便在衬砌施工时可以采取科学、有效的排堵措施。例如:在库俄铁路卡克玛克琪隧道工程施工中,设计图纸中仅是标注了项目所在地基本的地质与水文资料,但是缺乏更为确凿的技术参数和资料,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防排水处理工序的质量效果,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环向盲沟的尺寸,以及防水板的布置形式。另外,隧道工程防排水处理中,还要尽量采用质量达标的防水混凝土,混凝土振捣一定要密实,以保证隧道的防渗与防漏效果。同时防水板的焊接质量一定要满足要求,自动爬焊机规格、型号要满足要求,密闭性检验要全部合格,土工布的挂设方法严格按设计施工。
2.6施工通风
施工通风的目的是冲淡、排除有害气体,降尘、降温、降湿,消除缺氧,保持隧道内空气清新,改善作业环境。同时为降低粉尘污染,初喷砼必须采用湿喷工艺。
2.7衬砌施工
初砌施工前,要对开挖断面、中心位置、超欠挖情况及盲沟、防水板安装,避车洞立模质量进行复核,譬如开挖断面有超欠挖情况应及时处理,超挖的要回填、欠挖的要用爆破或风镐将其清掉,避免出现台车就位后,发现衬砌厚度不够,再来处理超欠挖,这样做是非常麻烦和不安全的,且对衬砌质量造成影响;再如环向盲沟,必须要根据所衬砌段的地下水情况来确定盲沟的环数,又如防水板的安装,必须要提前在工作台架上铺好,经检查合格后,才能衬砌。
2.8施工监测
在隧道控制测量中,可以利用争站仪新设备。可以采取“两种测量、两种平差”的方法,实行“阴档次双保险制”,在隧道上方沿洞身纵向及横向埋设一系列地表下沉监测测点,测量边坡开挖,管棚施工前后以及隧道进涧开挖后的地表下沉值;并在进洞后预埋拱顶下沉及周边位移测点,了解施工动态,掌握围岩变形规律,及时提供信息,调整支护参数,科学指导施工一。
3结语
隧道施工在工程建设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要根据围岩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调整施工方案,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快速,经济,杜绝错误返工。
参考文献:
[1]陈金云.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5.3.
[2]韦益群.浅谈隧道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J].科技与生活,2016.2.
[3]冯旭,特长隧道施工管理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7.5.
论文作者:刘钧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隧道论文; 工序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超前论文; 围岩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地质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