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河湖管理模式论文_杨月光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河湖管理模式论文_杨月光

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水务局 云南临沧 677000

摘要:生活中常用的水资源大都来源于江、河、胡、泊,而水资源恰巧是哺育人类、各种植物茂盛生长、各种动物活蹦乱跳的唯一物质,它们也是支撑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物质,然而它在我们的生活是不可代替的,也是不可缺少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水资源正在慢慢减少、污染,我们所依赖的生活环境也在随之恶化。因此我们要树立绿色环保的理念。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蒸蒸日上的同时,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做好水资源的管理。本文就河长制河湖管理进行阐述。

关键词:绿色环保;河长制河湖管理模式;保护水资源;水资源管理

一、前言

早在2016年12月,我国水利部门、环境保护协会等部门就贯彻落实了《关于全面推进河长制的意见》,此次意见的落实,代表着我们国家深刻认识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国家督促相关政府机构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的改善、绿色生活的实现离不开河长制河湖科学正确管理,树立正确的河长制河湖管理观念,认真落实河长制河湖管理制度,治理江河湖泊污染、杜绝江河湖泊污染,为建立一个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而不懈努力。为我们拥有洁净的每一滴水而不断进步。

二、河长制河湖管理推行的意义和目的

2.1 河长制河湖管理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经之路

只有青山绿山才是我们的金山银山,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江河湖泊是我国生态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实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要想获得更多的财富、要想获得更加美好的生活、要想生存环境与社会发展和谐共处,就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让我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得到双提升。所以,我们要发展绿色、环保的方略来推动河长制河湖管理,同时将生态环境修复、破坏生态环境因素的预防、杜绝放在首要位置。从根本上将河长制河湖管理重视起来,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影响我们正常生活的一个重大因素就是水资源问题,当前,在我国,较为明显的就是水资源问题,其中的问题有:水资源的污染、部分地区水资源不足、一些水资源遭到破坏等,而生活中的水资源大都来源于江河湖泊,保护好江河湖泊,就等于保护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也保护了我们的生态环境。当前,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总会有新的问题凸显出来,因此,在进行水资源问题整改的同时,做好足够的防护措施,以备新问题的出现。

我们在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忽略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在利用水资源时忽略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从而造成水资源匮乏;长期的森林植被破坏,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种种严峻的水资源问题的整改已刻不容缓。所以我们要推行河长制河湖管理的政策,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来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2.2河长制河湖管理是完善水生态环境体系的一个重要保障

河长制河湖管理的提出,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其已成为水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河长制河湖管理的实施,从根本上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保护了我国的江河湖泊生态的生命安全,同时也保护了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第二:河长制河湖管理的实施离不开政府的主导、部门的推动、人民群众的重视及配合。为实现最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经济和谐发展而更近一步。

2.3明确河长制河湖管理的要求

2.3.1 强化自我约束,做好合理开发计划、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确保水资源的往复循环。

滴水汇聚成河流,条条河流汇聚成江河,江河汇聚成海洋,只要保证每一滴水的洁净,就能保证每一杯水的健康,可是每一滴水的洁净需要大自然的层层过滤。每一杯健康的水需要生态环境的点点积累,所以,我们要尽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这样才能保护很好我们江河湖泊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节约水资源,做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做到不浪费,不污染、不破坏。合理的开发水资源,加强河长制河湖管理,让每一滴水都能滴到实处,让每一滴水都能发挥自身的作用。建设一个蓬勃发展的社会,营造一个美丽的生态家园。让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充满健康洁净的水资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2 河长制河湖管理要科学合理

江河湖泊作为重要的生活水资源,其管理也需要科学合理,既要满足社会经济增长的需求、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也要满足环境的承载能力,这就需要国家的相关部门对现有的水资源做出合理的使用规划,对各个城市水资源的应用进行分类,对城市的用水量进行评估,同时对工业用水量进行控制和多次重复利用,对每一个用水区域加强管理。让水资源能够得到高效利用。杜绝水资源的浪费、滥用、不合理利用。同时提高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岸线的植被绿化,工厂绿化。让水土流失最小化,让水质最优化。

2.3.3政府和人民同监管、同治理

政府的决策离不开人民的执行,河长制河湖管理的实行离不开政府的决策,更离不开人民的执行和监督,从防治污水到优化清水,从喝上合格的水到喝到健康的水,每一步都需要政府的推动,人民群众的响应监督。从根本上认识问题的本质到解决问题对策的实行,每一步都是相连,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到最后制定完善的河长制河湖管理体系,形成良性循环,让污水不再出现。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态环境才能一点点改善,水资源才能越来越健康,人民的生活才会得到保障,国家的经济才能得到稳定的发展,我们的生态环境才能与社会发展和谐发展。

2.3.4 城乡用水同质化

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南北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经济发展都相差较大,河长制河湖管理模式在全面落实的同时,需要因地制宜,在制定计划策略的同时,在中心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对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应对计划,对不同的水资源进行不同的保护,对不同的河水流域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不同的水质制定不同的水质提升目标节点。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实行现代化和信息化管理。建设网络化的水资源保护。同时机抢农村水质提升建设,确保每一个村庄都有放心安全的优质水源,确保每个人都有安全的饮用水。全力打造洁净、舒适的生活环境,推进城乡文明建设。

2.3.5 实现管理全面化、系统化

山水山水,青山绿水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在加强河长制河湖管理的同时,也要注重青山的建设,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在保护水资源的同时,让退耕还林更加合理化,让青山、绿水形成自然的生态系统,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的自然循环。我们也要保护我们的生态圈,让自然生态系统有足够的能力进行自我恢复,让水资源容量稳步提升,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同时也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

2.3.6 让河长制河湖管理制度成为长期有效的制度

在前面,介绍了因地制宜的管理模式,而这个管理模式则一定要长期适宜,并且在治理过程中能够明显的体现出治理效果,河长制河湖管理制度可以形成办公室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此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定期维护团队,此团队要对负责的区域的水质、水源容量进行检测,形成统计表,并将每次数据与之前进行对比,最后将全国的数据进行统计,让监理的制度成为有理有据、落实实处的制度。在于到困难问题时随时与其他人员进行沟通商议。同时成立监督部门,与群众成为一体共同监督,成立专门的执法机制。让河长制河湖管理制度有法可依,也有相对完善的管理管理体质。让河长制河湖管理制度成为长期有效的制度。

三、结束语

河长制河湖管理模式的实施推广,是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绿色发展、和谐相处也是我们共同的理念。所以,在适合我国水资源匮乏、污染等基本国情的情况下,既要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要保护好水资源不受破坏,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河长制河湖管理体系,让我们的生态环境更加美好,让我们的物质生活更加充裕。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能看的到祖国的青山绿水。

参考文献

[1]王贵作,孟祥龙,郎劢贤,李宏强.利用无人机开展入河排污口清查的思路与建议[J].水利发展研究,2018,18(02):27-29+33.

[2]丁强,任祖春,周冬生,王沙宁.河长制监测督管及考核的研究[J].水利信息化,2017(06):8-11+16.

[3]沈晓梅,姜明栋.基于数据调查的河长制推行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江苏省滨海县为例[J].水利发展研究,2017,17(09):8-10+13.

论文作者:杨月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河湖管理模式论文_杨月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