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网络条件下党领导思想工作的能力_网络传播论文

提高网络条件下党领导思想工作的能力_网络传播论文

提高网络条件下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意识形态论文,能力论文,党领导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而且还强调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这表明,提高网络条件下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为了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就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条件下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问题。

一、网络传播给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冲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实现了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革命,使人类文化的交流真正突破了时空边界。网络传播同传统媒介的传播相比,具有全球性、交互性、开放性、多元化和隐蔽性等特点。由于这些特点,网络传播能够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能够使受众变传统的被动式接受教育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能够使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手段多样化,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但是,网络是一柄双刃剑,网络传播也利弊共存。网络传播的出现,不仅给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便利,同时也对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挑战。

一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造成冲击。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使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思潮并存:既有资本主义,又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既有个人主义,又有集体主义;既有激进主义,又有保守主义;既有无政府主义,又有新权威主义。各种思潮的激荡,造成人们信息选择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特别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互联网世界占据着十分明显的优势,他们在网上大肆传播资产阶级价值观念,如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错误思想,甚至使种族主义、宗教仇恨等信息在网上传播,并渗透到网民的思想意识之中,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长期发展下去,这势必对我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造成不容忽视的冲击。

二是向党对意识形态的控制能力提出挑战。网络传播的虚拟性、隐蔽性和开放性使其信息的传递、交流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增加了政府管理和控制舆论传播的难度。过去依靠组织的权威进行意识形态灌输的优势受到冲击。人们不再仅仅听从单方面的报道和阐释,也可能不再追随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要能说服人,为民众所接受,发挥其功能,其难度是越来越大。在网络传播条件下,传统的以新闻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传播的教育色彩被淡化,传播的娱乐价值上升,党对意识形态的控制有所削弱。因为执政党对意识形态的引导是需要中心和集中的,而网络从根本上说是排斥中心的,网络是分散的和发散的传播。

三是抑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防御能力受到冲击。网络传播开放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互联网逐渐深入到人类社会的思想领域,引起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变革。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传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思想渗透,不仅有强大的技术系统,而且研究了各种意识形态的传播理论与方法。目前,互联网恰恰就是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我们不管是为了适应和推进信息社会的发展,还是为了应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都要利用现代传媒特别是互联网,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忽视网络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可能在互联网领域受到攻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就会有所削弱。

四是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增加。尽管网络只是一种传播工具,并不带有社会政治制度的标签,但作为一种全球性的信息传播渠道,它在给我们带来有益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相对立的政治思想文化,向我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宣扬、兜售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而且网络传播具有交互性的特点,增强了个人的信息发布能力,个人、组织的观点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展现和交流。而我国目前对互联网的控制力和信息屏蔽能力还比较薄弱,还缺乏事先干预和滤除这些网上精神垃圾的技术手段。因此,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信息传播和接收中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

五是使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体制、传播手段受到很大冲击。在互联网兴起之前,我国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载体是报纸、书籍、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等,采取的手段是动员集体学习、集体收听收看、面对面地辅导讲授甚至直接对个人进行单独的思想教育等。这种传播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单向式的,执政党是信息的控制者、传播者,民众是信息的接受者,而且这种传播手段还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制约。与这种传播模式相适应,逐渐形成了具有强制性的、集中统一的、自上而下的传播体制。网络传播的发展,则使传统的传播体制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挑战。网络传播是一种双向的、互动的传播模式,这种模式使以前的信息沟通和思想交流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消费者,还是信息的创造者、发布者,可以不经记者或编辑之手自主地参与创造,自由地进行交流讨论,传播有关信息,发表看法,提出建议。所以,在网络传播中,执政党很难再像过去那样对社会信息进行完全的管制,以前那种集中统一的、自上而下的信息管制手段受到挑战。

二、提高网络条件下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

面对网络传播对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党要提高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加强网络先进文化传播阵地建设,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传播和争夺的重要阵地之一。这个阵地,正确的、高尚的、健康的思想不去占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错误的、低俗的、不健康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因此,一要遵循“两个规律”。网络先进文化传播阵地建设既要遵循文化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文化阵地的社会主义性质,又要像其他经济形式的运作一样,遵循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二要创新内容和形式。网络先进文化传播阵地的内容建设,就是要解决网络内容的问题。这个阵地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评析、引导或批驳等;重要社会新闻。此外,可适当建立一些类似报纸副刊的休闲频道或链接,丰富网络的信息容量,满足网民多种阅读需求。在形式上,可尝试开通网上新闻信息发布渠道、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建立网上科学理论研讨阵地、开设宣传热点问题论坛等,使网络先进文化内容既详实又丰富多彩,成为人们重要的新闻和信息源。三要打造名牌网站。应制定相关的战略和政策,扶植和鼓励更多的新闻媒体、宣传文化机构进入网络,集中力量重点扶持、建设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名牌网站。四要提供人才保障。要大力培养一支既忠于社会主义、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又懂信息网络技术的人才队伍。五要提供法规保障。要进一步完善网络文化市场经营和监管等方面的立法,不断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创新网络传播体制和手段,增强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性。从传播机制看,应该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新技术手段,遵循信息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建立和完善网络新闻传播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从传播手段看,要在传统的集体学习、面对面辅导讲授、个别谈心等手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页、论坛、聊天室、甚至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等方式来创新党的意识形态传播手段,增强意识形态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管理体制看,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对网络文化传播效果,要建立专家评议考核制度,定期对网络意识形态传播状况进行评定,对网络文化传播行为和经营行为进行监控和考核,以增进传播效果。

加强网络舆论调控,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舆论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在互联网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既是加强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强团结和促进稳定的迫切要求。加强网络舆论调控,既要发挥传统政治优势,合理运用行政引导、法律引导、技术监控的手段,也要注意通过创新网络文化内容、更新传播等方式方法,有效地引导网络舆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网络空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大力加强和改进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要创新观念,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认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网络传播的特征和方式,把握网民的思想动态及对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的要求,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由单一封闭型向双向开放型转变。要创新内容,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如设计、开发有较强感染力、影响力、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要创新形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通过举行各种网络文化活动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形势任务教育,与网民交流思想,解答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标签:;  ;  ;  

提高网络条件下党领导思想工作的能力_网络传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