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与思考_经济特区论文

深圳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与思考_经济特区论文

深圳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的定位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特区论文,深圳论文,进一步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新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新要求。深圳经济特区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效益深圳、和谐深圳的新目标,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综合发展、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面临重大转型,面对中央赋予的新任务,深圳经济特区要如何进一步发展?

一、深圳经济特区发展面临重大转型

深圳经过28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处于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存在着巨大危机和重大机遇。如何转危机为机遇,我们认为应该加快“四个转变”:

(一)功能形态由经济特区功能为主向以国际化城市为主转变

深圳通过经济特区创办与发展,由过去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人口超过千万、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的现代化特大型城市。与此相适应,深圳已由过去一个单纯的综合性经济特区向一个区域性大城市转变,功能由过去单纯的经济特区功能(主要指经济功能)向多元化的城市功能转变;发展路径从主要依靠特殊政策向提高整体素质转变。从一般意义上说,目前深圳与整体上非经济特区的上海、广州等已没有什么差异,要说有差异,也不是经济特区与非经济特区的差异,而是城市与城市、地区与地区的差异。如果仅仅把深圳作为一个经济特区来定位,这不仅不符合深圳的现实,而且也会束缚深圳的发展。深圳的未来发展不应该仅从一个经济特区的角色来筹划,而应该从区域性国际性城市发展角色来筹划。也就是说,深圳未来发展的路径是城市发展的路径,而非经济特区发展的路径。实际上,这不是经济特区特不特的问题,而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城市功能转变的问题,是一个更高层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深圳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大城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问题是深圳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大城市。从世界城市发展史来看,城市的合理定位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深圳把自己定位为“区域性国际化城市”,是现实和可行的。深圳不能仅从珠三角或华南地区角度来定位,而应该从亚太乃至国际范围来定位,要有世界眼光。从这样的发展势头来看,深圳定位为一般的区域中心城市是不够的。深圳综合实力已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是内地唯一海、陆、空国际口岸都具备的城市和商品、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世界市场双向流动的咽喉,已初具国际性城市的雏形。深圳的内外条件足以支撑其发展成为区域性国际化城市。居于这一点,深圳应该咬住“国际化”这个目标不放松,争取在新一轮全方位和深层次对外开放中抢得先机,使自己尽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有港深穗三个特大城市,深圳应该在珠江三角洲寻找自己的位子。在继续巩固工业化和高科技产业方面优势的同时,要在市场化、服务化、国际化方面加大力度,使自己成为内地进入香港、东南亚乃至世界的跳板和香港、东南亚乃至世界进入华南乃至中国的桥梁。深圳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一个,就是按照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去筹划、去发展。

(二)经济形态由以工业经济为主向以服务经济为主转变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经济体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之后,往往是服务业加速发展期,尤其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都将发生重大变化,现代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07年,深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684美元。按照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在这一阶段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休闲时间增加和人均寿命延长,人们开始由物质产品消费为主转向以服务消费为主,深圳的服务业应进入加速发展期。但深圳服务业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2007年,深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9.8%,服务业就业人员比重为45.8%,第三产业对整个经济的支撑作用不足。从世界看,国际化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大多在80%以上,服务业就业人数占70%以上。可见,深圳服务经济发展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未来20年,是深圳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和快速增长期。深圳应抓住服务业快速推进的重要战略机遇,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实现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深圳“三个城市”和“两个中心”建设的过程,就是由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过程。除国际高科技城市外,其他都属于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况且建设国际高科技城市也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高度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提高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动力来源。由于深圳受土地、资金、能源、环保、产能等硬条件约束,制造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到外部资源要素供给能力的制约。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有利于减轻自然环境损害,减少自然资源依赖,发展循环经济,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辐射力和影响力。此外,深圳提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也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高度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主要依靠的是知识和智力,同时拥有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和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而这些都离不开现代服务业。深圳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位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具备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为实现经济结构由工业经济为主向服务经济为主的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发展重点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四位一体”全面发展转变

深圳过去28年经济快速发展,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到现代化的中期阶段。目前深圳人均GDP已超过10000美元,标志着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起飞阶段(现代化原始积累阶段)已经结束,进入全面现代化建设阶段。现代化还不仅仅是经济的现代化,而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方面的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圳还有一段更长的路要走。深圳经济发展快,社会转型早,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更复杂,承受的压力更大。只有坚持“四位一体”综合发展、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克服“短板效应”,增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全面强化和提升城市功能,加快促进城市转型升级,才能真正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的目标。所以,我们要进一步丰富发展的内涵,把发展从偏重经济增长丰富为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把单一目标的最大化变成综合目标的最优化,紧紧抓住现代化这个发展主题,从全面发展和全面现代化这个角度和世界发展水平的高度,来全面筹划深圳的未来发展。与世界先进城市相比,深圳在经济实力、城市建设、法治环境、开放程度、文化软实力、城市辐射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得改革开放之先机,深圳经济较先发展起来了,有必要、也完全有条件争当“四位一体”综合发展、协调发展的先进城市。深圳经济特区要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协调发展上做出新贡献,闯出新路子。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彼此之间联系日渐紧密,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程度加深。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宽广的视野来制订发展规划,从追求“单项冠军”转向追求“综合冠军”,创造各方面都领先的“综合优势”;从相对侧重经济转向更加重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系统性、有机性,创造均衡发展的“协调优势”;继续扩大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开放的优势,紧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新矛盾和新课题,强化“四位一体”全面推进的“创新优势”。

(四)发展模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

一个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不仅是经济总量扩张的过程,更是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在启动经济增长的道路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主要是通过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培植和鼓励主导产业的发展,来诱导资源配置,从而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的。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必由之路。在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建设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纵观深圳经济特区的崛起之路,几乎就是在政府的支持、帮助甚至直接规划、参与下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在深圳经济特区崛起的背后,有一只有形的政府强有力之“手”一直引导着。政府不仅是经济特区建设的整体组织和管理者,是经济特区安全和效率的保障,而且是经济特区开发与建设的直接参与者,是经济特区经济发展和转型的直接动力。可以说,深圳经济特区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或者说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如果说过去深圳经济特区在政府主导下创造了一个经济发展的“深圳速度”,那么未来深圳应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出一条在市场主导下创造出经济发展的“深圳效益”的路子。从目前看,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深圳过去主要靠政府主导,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主要借助外力促进经济发展。现在动力条件已经发展变化。一是过去主要靠经济优惠政策,现在则主要依靠良好的投资环境,包括基础设施、投资软环境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即要苦练内功;二是过去主要靠政府推动,而现在应该转向靠市场运作。如果说在经济起飞阶段需要政府推动的话,那么在经济续航阶段则需要市场来调节。如果这个时候,政府还是过多直接介入和投资,一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二会造成官僚体制的低效率运作,三会造成社会资源低效率配置。政府应该转变职能,从过去的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从过去的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市场追求效率,政府维护公平,如何培植和维护市场,最大限度发挥好社会、私人和市场作用,是深圳下一阶段改革的重点;三是过去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规模,现在主要靠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实践证明,只有市场、创新才是经济发展的永久动力。

所以,深圳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克服经济增长对物质资本积累和自然资源的过分依赖,更多地通过提高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资本的使用效率以及技术进步,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二、未来要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央提出深圳经济特区要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批准深圳进行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这是新时期深圳经济特区的新使命。我们认为,应该在“四个提高”上做文章。

(一)提高知识水平

我们正进入知识社会。知识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知识资本”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有知识的人成为社会的主流。知识的权力正在代替财富的权力成为主宰世界的力量。目前,全球范围内国家财富增长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将越来越表现为知识的积累和创造。这个“知识”是个大概念,包括文化、教育、信息等。从文化教育角度讲,不要说与建成一个国际性城市目标相比,就是与内地的一些中小城市相比,深圳的发展也是滞后的。一个国际性大都市,需要有国际知名的文化教育机构和载体。要发展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带和高科技城,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一个知识和信息中心。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要有发达的科学教育和其他社会事业。深圳不要老沉醉于获得多少奖项,靠高投入获得一时喧闹,这不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深圳为什么在吸引人才方面落在国内先进城市的后面,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由于文化贫瘠所致。由于文化载体和人才载体严重不足,使文化人和高层次人才的吸纳能力逐渐下降。这就造成高层次人才既缺乏,而又严重浪费现象。深圳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和社会事业单位少,特别是文教研究单位少,使高层次人才无处可留。所以说,深圳教育文化建设,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都欠账不少,需要补课。特别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设方面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和投入。因为知识和文化才是深圳未来发展的永久动力和不竭源泉。

(二)提高技术水平

“核心技术买不来”,“核心技术引不来”,“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城市发展的筋骨”。深圳尽管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自主创新方面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深圳的外源型企业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也只是承担了产品增值链中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深圳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够强,科技开发后劲不足,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地位难以牢固确立。高新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仍然牢牢地掌握在外方手中。因此,引进和开发更多的先进技术以至高新技术,以科技进步来推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是深圳未来发展的重点。深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是一种垂直分工,主要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产品的优势正在逐渐被弱化。深圳走重化工业条件不足,只有产业升级,尽快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转化,争取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实行水平分工与合作,参与国际竞争。深圳应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我们认为深圳尤其要加快信息化,全面提升深圳信息化水平。城市的信息化、数字化程度是衡量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快信息化进程,对于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对于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提升整个社会生产效率,对于深圳在新的起点进一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提高管理水平

随着深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问题越来越多,这里存在一个政府管制危机问题,即如何使政府行政管理、市政管理、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更加科学化、现代化和法制化。管理包含服务,可能更多是服务,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要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出发,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过去的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一是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二是全面提升城市依法治理的水平;三是全面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四是政府主要责任在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提高政策水平

政策是政府管理社会事务、控制宏观经济、协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深圳的政策、法规要更好地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一要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做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二是政策取向应该更多关注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确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真正解决为谁施政的问题。三要根据国际化城市建设的要求,全面清理和优化深圳的有关体制、政策和法规,实现与国际惯例的接轨,使经济活动有更大的方便度、开放度和自由度,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水平。四要重视小“经济特区”的优势问题。深圳有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3个国家级保税区和1个国家级保税港区,这些小经济特区还保有某些特殊的经济政策,深圳应该更好地发挥它们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桥头堡作用。五要由过去引进“有形货币”的外资为主转向引进“无形货币”的外智为主,加大引进国内外的技术和人才。六要扩大开放领域,积极推进服务领域的开放。七要鼓励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特别是要加强深圳与香港、台湾的经济合作,继续打好“香港牌”和“台湾牌”。八要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竞争。

标签:;  ;  ;  ;  ;  ;  ;  

深圳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与思考_经济特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