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中医院放射科 甘肃庆阳 745000)
【摘要】目的:研究对比传统护理与护理干预在磁共振检查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心理波动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60例在我院进行磁共振检查的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并探析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对比无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进行磁共振检查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改善患者心理,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磁共振检查;心理;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7-0169-02
磁共振检查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为氢原子,当人体进入磁体空间,氢原子会根据磁场的方向排列,停止外加磁场后,氢原子回到原状态,通过计算机系统重建人体信息。临床发现对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时,患者依从性较差[1]。本次研究分析对比传统护理与护理干预在磁共振检查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心理波动的影响,详细结果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60例在我院进行磁共振检查的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分布在33~69岁,平均(51.5±3.6)岁;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分布在31~68岁,平均(52.1±2.9)岁。磁共振检查排除标准:有心脏起搏器;手术后动脉夹存留;铁磁性异物;换有人工金属心脏瓣膜;金属假肢、关节;体内置有胰岛素泵或神经刺激器;妊娠≤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同时满足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包括注意事项讲解,在检查前患者必须去除身上的一切金属物品。对过于紧张的患者进行常规心理护理,有恐惧或焦虑心理的患者在进行检查前可闭上眼睛,整个检查过程中不要睁开,必要时可服用抗焦虑药物[2]。
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1)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为患者详细讲解进行磁共振检查的必要性,并向患者讲解在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应对方法;充分利用金属探测器及工作人员认真检查金属物品为磁共振安全检查提供保障,也可消除患者一直担心金属物品未取完而影响检查,以至于影响诊断。(2)在进行检查前,可先将患者带领至磁共振室熟悉环境,可允许患者的家属陪同患者进入磁共振室,让患者适应磁共振检查的噪声。为患者提供磁共振室兼容的耳机,指导患者戴好耳机。进入检查的磁体孔洞,可闭上眼睛克服恐惧;(3)可对患者进行语言、肢体上的安慰,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的情绪。可适当改变患者体位,如仰卧位改为俯卧位,头先进改为脚先进。扫描时与患者保持对讲,或其他类型通讯联系。在磁体孔洞内设置镜片或反光镜,分散患者注意力。检查结束后应稍坐片刻,防止直立性低血压[3]。(4)对于过度紧张的患者可打开磁体上的照明灯和风扇,尤其对于小儿要做好安慰和哄劝工作,争取做到配合检查。(5)新生儿和婴幼儿不能配合检查者应与家长做好解释沟通工作,解释清楚应用镇静药物的必要性和副作用,消除家长的紧张和顾虑。
1.3 判定标准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变化情况,两份表格均由W.K.Zung编制。两份表格均包含20个项目,满分为100分。50分为界限分,50~59分拜师患者轻度焦虑/抑郁;60~69分表示患者中度焦虑/抑郁;≥70分表示患者重度焦虑/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出现的对比数据,采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进行分析,版本为SPSS20.0。当P<0.05,说明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x-±s”,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n(%)]”。
2.结果
本次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结果见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对比无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磁共振检查是根据强磁场中放射波和氢核的相互作用,通过多向平面成像功能,采用高分辨线圈可以将患者各个关节部位的成像质量提供,使神经、肌腱、韧带等其他影像学检查不到的结果显示。磁共振的透射效应是在强磁场作用下使磁性物质以一定的速度投向磁体,磁性物质可以是缝衣针、螺丝刀的小物体,也可以是氧气瓶、吸尘器等大物体。因此投射效应是磁共振检查的安全问题之一,需在磁体室入口安装可调阈值的金属探测器。
磁共振具有梯度场噪声,梯度线圈工作时将产生较强的洛伦兹力,使线圈发生剧烈震荡而产生噪音,若噪音过大,会诱导患者发生癫痫和幽闭恐惧症,或造成患者暂时性听力下降或永久性伤害。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时,需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在磁共振检查中由于磁体孔洞较为狭小,且梯度场噪声干扰,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的心理反应。利用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磁共振检查的特殊性,让患者熟悉磁场空洞大小及梯度场噪声[4]。消除患者恐惧心理,有助于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使患者密切配合检查工作,提高患者检查依从性。本次进行护理的两组患者,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对比无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在磁共振检查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黄庆艳,郭艳爱,乔忆莲.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肝脏MRI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不良反应及图像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1):81-83.
[2]莫莉萍.系统护理干预应用在核磁共振检查患者中对其影响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4):4645-4646.
[3]李双月,刘晓燕.孕产妇在磁共振检查中的心理疏导和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7):224-224.
[4]赖文娟.心理脱敏护理干预在高场磁共振检查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8):141-143.
论文作者:刘姝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患者论文; 磁共振论文; 统计学论文; 磁体论文; 心理论文; 两组论文; 焦虑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9月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