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同时也对电能计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要确保电能计量的准确性。本文将对电能计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电能计量准确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能计量;准确性;措施
1 电能计量的重要性
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也面临这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在竞争中处于优势的地位,成为电力部分关注的焦点。改善计量,提升效益必须要降低成本与电能损耗,同时要提高营销,管理水平,以可靠的电能计量数据为依据,加强电量的核算管理,用系统的、准确可靠的、最佳的电能计量方式。电能计量准确与否对发电厂,供电部门,用户用电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工业,信息化革命的深入,能源,尤其是电能已成为国家经济人们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并且电气化程度已成为衡量国家发达水平的标志,相关设备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提高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如何进行经济计量,提升计量的准确性,对社会的各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关系到发电,供电及用电三方的切身利益。
2.电能计量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2.1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用电负荷波动十分剧烈,峰谷差愈来愈大,计量系统在大幅度的工况变化中工作,使其计量误差增大,已成为电能计量不可忽视的问题。
2.2由于电力电子技术在各行各业用电设备中的采用,负荷向电力系统注入大量的谐波,引起电力系统波形严重畸变。如何计算谐波电能,如何制定畸变波形作用下的电能计量和计费标准,保证计量的完整性,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2.3工作原理和结构等因素的制约,使感应式电能表存在很多缺陷,己不适应现代电力系统电能计量的要求:
2.4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使电子式电能表迅速发展、日益成熟。微机化使电子式电能表的功能多种多样,并逐步使电能管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成为现实。电能表的电子化和微机化,从而走向电能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己成为必然的趋势。
3.当前影响电力系统电能计量正确性的主要因素
随着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虽然我国电能计量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因素影响着电能计量准确性,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电能计量设备问题。据调查发现,对电能计量准确度产生影响的最主要因素是电能计量设备自身的问题,比如电能表误差、互感器误差以及二次接线误差等。同时,环境条件对电能计量设备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无法配置专用电流或者电压互感器,造成二次负荷偏大,进而对电能计量准确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当电流正常通过时,电能表输入端、电压互感器二次输出端的二次回路相关设备产生接触电阻,比如继电器触点、空气开关以及导线阻抗等,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二次回路压降和角度变化,进而影响电能计量准确性。实践中可以看到,因电能表问题而产生的误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计量设备的精确度,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防范,则后果将更加严重。
第二,电能计量中的二次回路误差问题。在安装电能计量设备时,因缺乏认知或疏忽,可能会导致未设置专用电压、电流互感器;计量专用二次绕组未用在互感器之中。与电能计量关联性不打算的监测保护设备被接入计量二次回路系统之中,当其运行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电磁干扰、二次负荷超标,严重影响着电能计量准确性。
第三,回路二次导线压降造成的误差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能计量设备输入端与电压、电流互感器二次输出端以及计量控制电路和信号传输线路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导线阻抗、熔断器以及继电器触点和空气开关等设备中都有接触电阻,以致于电能在实际应用时形成电路,进而出现一定角度、压降变化。较之于电能表而言,线路相移、压降会导致电压互感器出现附加误差,以致于形成电能计量误差,影响计量准确性。
4.提高电能计量正确性的方法
4.1采用高精度电能表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性
电能表作为电能计量仪器,在电能计量的准确性中价值重大,其计量的准确性与用户、供电单位和发电单位利益是紧密相关的。电能表的准确度的高低也是国家科学化水平及电能管理效率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提高电能表的准确性是作为提高电能计量准确性的首要出发点。在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使用智能化的电能表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增强电能表的防盗电、漏电现象。同时,这种衣服与互联网的电能表还可以长期保存计度信息,方便用户查阅。使用这种高精度电子电能表的特点是自动化与现代化,它是依托于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而存在,以自动化系统管理为基础的计量模式。当前,这类电能表主要有远程、红外、无线等,它们以通信方式数据能被自动抄取为特点,还有其他功能的电子电能表,都是取代单一功能的电能表的良好选择。
4.2 选用合理的互感器
选用合理的互感器能够降低由互感器因素造成的电能计量误差。互感器又分为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用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的标准是,正常运行的实际负荷电流在额定值的30%―60%。如因短路需求扩大额定一次电流输出,应采用额定短时热电流高的电流互感器,同时还应注意互感器的稳定性,不宜采用变化率过大的电流互感器。值得注意的是,互感器额定容量选取不得小于实际容量,也不能过大,一般控制在4倍实际负载以内,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4.3 规范人为操作,加强管理
人为因素是造成电能计量误差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要降低误差,就必须在实际操作中规范人的操作,加强对人的管理。首先应加强制度管理。对电能计量工人,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如图纸管理与审核制度、故障处理制度、定期轮换制度和抽检制度等。同时,装配人员在安装或更换电能表的时候都应做好资料登记,记录电能表的功能、型号等,在更换电能表时必须用专业的人员。在企业中,要定期对企业的电能表或是互感器进行检查,避免损坏造成的不利影响。其次是加强监督管理。在现行的电力企业管理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适时实行对广大用户的电能使用情况监督,及时对电力设施进行维修和保养,加大对电费收缴工作的监督,杜绝将监督停留在表面的做法。
4.4 其他方法
除此之外,电能计量中还有其他提高计量准确性的办法,如采用先进的电能计量技术和降低二次回路电压降等。先进的电量计量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实际计量的准确性,在遵循用电单位实际的情况下,经过市场调研和检验,采用高科技的计量产品。降低二次回路电压降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正确选择二次回路导线截面;二是减少电能表使用数量,采用多功能电能表;三是对于高压电路配置熔断器;四是专用计量二次回路,保护同一回路。
5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及互感器变比变化提高电能计量的正确性也是必然的趋势。利用电子式电能表对含谐波的电能计量,提出基波、谐波分别计量的方式和计费原则:按谐波电量乘惩罚系数对提供谐波的用户加收谐波电能费,并按谐波电量乘赔偿系数对谐波的受害用户予以赔偿。指出从能量的角度对谐波定量并计费,有利于谐波治理。电能计量装置是电力系统赖以记录电能流向、考核电力系统经济技术指标的重要手段,也是为用电单位、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准确的电能计量信息,为降低能源消耗、节约和有效利用电能、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依据,因此,电能计量装置计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电力工业与用电企业的安全用电。
参考文献
[1]余龙光.浅析供电系统电能计量误差[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2]国晓艳,卞春燕. 浅析如何对电能计量装置实施改造[J].神州,2011.11.
论文作者:王彩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电能论文; 电能表论文; 谐波论文; 误差论文; 互感器论文; 准确性论文; 回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