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94上海国际莎士比亚节_戏剧论文

多彩:‘94上海国际莎士比亚节_戏剧论文

异彩纷呈:’94上海国际莎剧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异彩论文,上海国际论文,莎剧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4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于9月20日——26日在上海举行。这是继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1986年)之后的又一次大型莎士比亚纪念活动。由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文化局、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等单位发起主办的’94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旨在组织一项与上海国际大都会形象相称的高层次戏剧活动,以促进上海与世界高水平文化的交流与联系,增进中国和各国文化艺术工作者之间的了解与友谊,推进中国的戏剧事业与莎士比亚研究的开展。

一场成功的莎士比亚戏剧的演出,对于舞台艺术有着极高的要求。将西方古典戏剧艺术的典范莎士比亚戏剧搬上中国舞台,也是对我们今天的戏剧艺术整体水平的一次检阅、促进。本次莎剧节期间共上演了10台莎剧。这些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语言的精彩演出分别在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院、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出厅、逸夫舞台、兰馨大戏院、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人民大舞台等剧场上演。这些演出在戏剧体裁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色彩,既有话剧,也有越剧、歌剧、儿童剧;在表现手法上,注重了当代性与莎士比亚戏剧韵味的统一;在演出团体上,既有国内外首屈一指的专业剧团,也有民间剧社、校园剧团;在语种上,既有汉语,又有英语、德语。其中有英国索尔兹伯里剧团与爱丁堡皇家书院团联合演出的话剧《第十二夜》;英国利兹大学戏剧系演出的话剧《麦克白》;德国纽伦堡青年剧团演出的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奥赛罗》;上海戏剧学院的话剧《亨利四世》;上海儿童艺术剧院的话剧《威尼斯商人》;上海越剧院演出的大型古装越剧《王子复仇记》;哈尔滨歌剧院演出的歌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台湾屏风表演班与上海现代人剧社联合演出的《莎姆雷特》;上海复旦大学复旦剧社演出的话剧《威尼斯商人》等。

由英国索尔兹伯里剧团和爱丁堡皇家书院剧团演出的《第十二夜》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它独特的布景和服装设计。该剧的布景设计采用4块木板和几条绳索组成的“不是转台的转台”素色的大木箱,这个占据舞台中心硕大看似笨重的木箱却可以自由转动。木箱的四面可以用绳索调控升降,当木箱的一面被放下来的时候就组成了一个特定的场景。随着木箱的转动,观众的视线、思绪也自然而然的随着演员进戏出戏的节奏得到了转换和调节。整个舞台显得非常简洁,但又不简陋,这恰恰表现为一种复杂之后的再简单。因此,整个演出也在这简洁的背景下显得特别干净利落。这样避免舞台布景挤得过满,演出臃肿,给观众留下大片空白和想象空间的作法也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肯定。在服装搭配上看似平淡,却错落有致、匠心独运。英国利兹大学戏剧系的《麦克白》以饱满的演出激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将这种激情联结在一起的是莎士比亚、实验性演出样式和经过变形的中国传统戏剧程式。《麦克白》一剧的编导期望演员能从中国戏剧中得到灵感、启发,然后汲取其精神,经过“消化”创造出他们自己的不同以往的风格来。编导源于这样的一种基本信念,虽然莎士比亚和中国传统戏剧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但是他们之间决没有不可踰越的鸿沟,将中国戏剧精神运作于英国演员的表演之中,就可能创造性的发扬他们自己的戏剧传统。男女主角进行反串演出施行角色互换,既是对中国传统戏曲的一次借鉴,也是对英国传统戏剧的一种创新。在舞台上逼真地模仿动物(狗)的形体动作,准确体现了导演意图,丰富了莎剧的表现力,给观众以直观的感受。英国演员可以象中国戏曲演员那样用特定的动作在舞台上演出船在水 上行驶的场景,而又完全不必照搬戏曲的程式化功架,他们的表演融合了中国戏曲的某些神韵,他们期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对莎剧与中国戏曲文化的结合做出尝试。

德国纽伦堡青年话剧团演出的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以’94青春爱情作为副题,旨在歌颂能够冲破并克服传统偏见与藩篱、歧视青年的初恋,鞭挞至今仍存在于人类之间的相互仇视。导演鲁尔夫·约翰斯麦尔在谈到他导演的原则时认为:莎剧新版本与传统版本之间应该有所区别,实际也正是这样,莎剧是在不断演出中逐步完善的。在莎剧中存在着大量地即兴成分。有时是对社会和演员个人的影射和攻奸。从莎剧的风格来看,更适合于民间戏剧的演出。正是这一点为“演员戏剧”的演出提供了依据。莎士比亚是一个剧团的编剧,而不是个人作者。在现代莎剧演出中尽可能少用演员,这样并不是单纯节省演员的问题。观众并非要我们墨守成规的遵循莎士比亚时代的演出规则,改编就需要使莎剧与现代人的认知心理相契合。作为一种表演风格,“演员戏剧”产生于欧洲60年代末的“政治戏剧”及“街头戏剧”的演剧潮流之中。它将当众表演与叙述一个故事作为其最根本的也是最高的艺术准则。纽伦堡青年话剧团所演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正体现了“演员戏剧”的原则。在戏中每个演员都要扮演两个乃至更多的角色,为演员提供了更多的表演与表达自由,他们能频繁地在他们所扮演的人物与演员自我之间更换角色,在演员与角色之间“跳进跳出”,通过戏剧节奏的中断与继续进行场景的转换。不断调整他们表演与叙述故事的角度。该剧的演出虽然不乏独到之处,如衣服架子的运用,但是全剧似乎是在一种闹剧的节奏中行进的,尤其是结尾,这就与中国观众心里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拉大了距离。

上海戏剧学院献演了话剧《亨利四世》,这是中国话剧舞台上首部莎士比亚历史剧的演出。专家们认为:上演较为冷门的《亨利四世》所处的时代与当今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商品经济这一重要转型期具有相似性。扮演亨利王的演员以丰富细腻的情理体验完成了这样一位君临一切的僭主的悲剧形象的塑造,使亨利王丰富复杂的心理“走向死亡的无奈、对篡位者惶恐,对本姓王朝的期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剧中所展示的市井下层社会生活较之英国古代的宫廷斗争更加富有生活情趣、更能吸引普通观众。可以这样说剧中最吸引人的也是最为闪光的部分是福斯塔夫及其一伙所组成的所谓“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福斯塔夫的扮演者以节奏鲜明、性格突出的表演成功的塑造了这一戏剧舞台上不朽的形象。在布景和舞美设计上《亨利四世》显示出恢宏巨著和大制作手笔的特点。在大场面的把握上,给观众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巧妙地运用了中国戏曲的某些假定性原则,增强、丰富了莎剧的表现力。

本次莎剧节上演了《威尼斯商人》。上海儿童艺术剧院的话剧《威尼斯商人》是中国舞台上第一部“少儿版”的《威尼斯商人》。该剧在艺术上不求有什么大的“标新立异”,在编导、演出时考虑了儿童的生理特点。从青少年的接受能力、欣赏水平的角度出发,以清晰的情节线索、连续的演出节奏、多彩多姿的舞台画面、简洁明快的表现手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全剧将时间压缩为不到两个小时。该剧的演出是想借此对青少年作一次莎剧的普及教育工作。复旦大学复旦剧社的话剧《威尼斯商人》把人们对该剧的种种想法、猜测和不同的诠释以致于对立的解释搬上了舞台,其目的是让观众一同参予、共同探讨。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不存在着唯一的答案。特别是对夏洛克这一典型人物的评价。在演出中削弱了鲍西娅与巴萨尼奥、杰西卡与罗兰佐的两条爱情线,突出了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的矛盾以及法庭判决的戏。特别是法庭一场戏,通过主持人的话既摆出对立的观点,又为夏洛克这一人物“平反”,创造出两个不同的结尾。一是利用夏洛克之口,阐述了现代经济理论对人类发展的重大意义,“借钱取息”是天经地义之事,并借此对近代及现代史上纳粹迫害犹太人的恶行进了抨击;第二个结尾则重点强调了夏洛克“人性美”的一面。导演在对时代背景作模糊处理的同时,在服装设计上大胆向现代靠拢以尽量缩小观众与莎士比亚的心理距离。

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奥赛罗》是本次莎剧节上获得一致好评的戏。编导人员将全剧的艺术重心从奥赛罗调整到依阿古身上,将依阿古塑造成一个悲剧人物,为依阿古的一系列破坏性行为找到依据,对中心人物的性格做出新的诠释,并以细腻传神的笔触描述了伊阿古所作所为背后的心理性格和个人命运的依据。这就是《奥赛罗》不仅仅是一出性格悲剧,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揭示了人类某些根本性弱点的寓言剧,剧中的奥赛罗与伊阿古不再是简单的英雄与奸佞的关系。黛丝德蒙娜这个善良的女性是美的,但她的美不是去刻意求得的,而是存在于下意识之中。奥赛罗的性格虽然较单一,但却不能流于肤浅,应从更深层次上去把握、开拓其性格特点。他们由于各自的局限导致了最终的悲剧,而这些缺陷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又是循环往复、屡见不鲜的。人类从树上一下来就存在着厮杀,人类的历史正是在厮杀的悲剧中前进的历史。编导将原著删减为6场戏,去掉了大量地令现代观众费解的台词,将现代审美精神贯注于全剧之中,使之更加合乎现代人的审美感受。他们在演出时,反对崇尚考古研究的“仿演出”式的外在模拟,追求一种表现主义的环境艺术和新古典主义心灵感应的契合。在演出形式上全剧采用一景到底的构景法。舞台上是欧洲古建筑废墟,高大的石柱和残垣断壁构成空旷悲怆的古战场景像,菱形的地面构图延伸到通向前台观众席中间的花道,并拓展至后台的长廊,形成了幽远肃穆的纵深感。舞台构景突破了镜框舞台的限制,在一个小剧场里,使舞台空间延伸至整个观众席,突破了小剧场的限制。前台、后台、观众席、前景、中景、后景、远景、近影构成了一个很大的剧场,在观众心理上营造了一个巨大的空间,即心理感觉上的开放感和戏剧氛围上的压迫感。演出中间或出现的音乐也渗透了沉静玄思的宗教音乐,好似对人类灵魂的抚慰与同情,颇有恢宏博大的远古遗风,较好地渲染了悲剧气氛。

台湾屏风表演班和上海现代人剧社联合演出的话剧《莎姆雷特》创下了海峡两岸话剧人首次同台演出的纪录。《莎姆雷特》堪称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后现代主义的戏剧。它完全不同于劳伦斯·奥立佛的《哈姆雷特》。它采用戏中戏的套层结构。以拼贴、戏拟的手段故意模仿精典之作,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的部分人物及情节与今日表演此剧的演员的生存状况融合在一个起,借以表达编导对人生和艺术的种种看法以及生活在后现代社会人们的种种困惑。同时这出戏也反映了两岸话剧人面临的非常类似的问题,即独处一隅的戏剧文化所面对的种种窘境,而作为一门合作或综合艺术的话剧又必需将来自经费、演员、剧场、观众诸方面的不同的力量合拢在一起。《莎姆雷特》集闹剧、讽刺喜剧、悲喜剧等各种风格的戏剧手法于一炉,其中对“我是谁”的质问,巧妙地通过两个时代不同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揭示出人类某些超越时空的固有的弱点,这既是莎剧精神的体现,也如实地再现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这是对莎士比亚从仰视到平视的一种重新选择,既输出了现代意识,又运用特殊的表演方式达到了演出的间离效果。《莎姆雷特》还是第一次不按原著而是采用仿谐手法演绎的莎剧,戏外戏往往比戏中戏更好看。如果二者都好看、耐看,那么《莎姆雷特》在艺术上会更上一个台阶。总之这既是莎士比亚戏剧,又不是莎士比亚戏剧。

上海越剧院明月剧团演出的越剧《王子复仇记》在莎剧戏曲化方面再一次做出了尝试。编导之所以选择莎士比亚这出悲剧搬上越剧舞台,是考虑到哈姆雷特那种忧郁、自忏式的悲剧性格与越剧的艺术特性比较契合,目的也是想为越剧的男女合演拓展表演题材,拓展表现、表演路子。在演出中没有采用西洋化的包装,而采取了中国化、戏曲化的艺术形式。王子的扮演者扮演的越剧舞台上的王子形象,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演员在演出中既溶合了哈姆雷特的复杂性格,又突现了中国古代王子的风貌。以越味为主,莎味辅之,两者结合,融为一体。此举得到了包括莎剧专家、新闻评论和老中青几代越剧迷的热情鼓励和充分肯定。改编莎士比亚名剧,不该只有一种模式,应该百花齐放。呈现在舞台上的《王子复仇记》叙事分明、线索清晰,较完整地体现了原作的故事框架,有很浓的中国味。比如人物的姓名和服装,开场的宴会与王子的缺席,用烧香祝祷代替天主教的忏悔,用河畔墓祭代替掘墓人的场面,雷莉亚长眠于水中富有寓意的动人的下场方式,都充分发挥了越剧善于表现男女爱情的特长。并且能在重点唱段上较好地揭示人物的心理特点。比如在三次“遇魂”场面的描写中,虽然层次、容量、内质各不相同,但却紧紧围绕着一个行动(复仇)和一个意识“生存还是死亡,忍受还是反抗”,编导和演员在创造过程中努力找到一个内心体验依据——缩小与放大,着力于舞台情趣的创造,并将这种依据熔铸于剧中普遍的人生情感之上。《王子复仇记》一剧集中了三代男女演员的精华。主要演员意识到,演出是否成功,莎剧中的人物能得到观众的认可,标志着对自己以往越剧演出的突破。该剧在布景、服装、舞台美术、音乐唱腔、武打上都采取了土洋结合式的设计。如在服装上的披风、紫金冠富有中国王子味,表示复仇和哀悼则以白色服装为基调。用进行曲的节奏,使精神升华得以具体化。在武打中既借鉴了西洋剑法,又以中国功夫、戏曲武打为主。总之,该剧的主要演员在扮相、唱腔、武打诸方面都一致得到了莎学专家和越剧爱好者的一致肯定。用民族艺术手段来表演莎剧,既丰富发展了莎剧艺术,也丰富发展了我们的民族艺术。

哈尔滨歌剧院演出的《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一公演,就被北京、上海的莎学专家称为是超越常规,预示着中国歌剧未来发展趋向的优秀之作。这部号称中国首部“莎氏歌剧”的演出(也是亚洲改编莎剧为歌剧的第一部),无论在编导、作曲、导演、服装设计、舞美及灯光设计和几位主要演员的歌唱表演上、音乐的设计上都极其创意。较突出地体现了莎剧史诗般的气势和意蕴。全剧铺满了宣叙调、咏叹调、咏叙调、独唱、人白、合唱、五重唱等多种形式,不把调性作为完成音乐创作的主要手段,而是依据人物情绪的发展去设计角色的不同音区。在对不同声部男女伴唱演员的处理上,打破原来歌队只唱不动的形式,传统歌剧话剧加唱的特点,大胆运用了戏曲导演手法。歌剧中强化的演员表演,前卫音乐的表现手法,灵活多变的舞台调度,诙谐深沉的人物穿插,动静相交的舞台造型,舞台美术的重金属构架,异彩纷呈的灯光语言,使演出富有诗意和光彩,给观众造成了强烈的现代感,使全剧充满了震憾人心的张力。《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将历史与现实、者来贯通起来,致力于揭示此剧穿透历史帷幕的永恒思想内涵,直指现代人存在意义及其过程的悲剧性,营造了一个人类难以摆脱的悲剧性情节过程,重点剖析了战争对人性的影响,突出了打了十年之久的特洛亚战争的无谓性。歌颂了男女青年之间的诚挚、纯朴的爱情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显示了莎氏对人文主义理想不倦的追求与讴歌。全剧结构均衡,利用序幕和四次幕间戏的方式来说明事由、交待故事线索。全剧删去了十一个有名有姓的人物,留在歌剧中的双方将领,也只剩勉强勾出眉目的轮廓了。原剧本中的一些内容也不得不在歌剧这种形式面前做出牺牲。但是由于歌剧文学本身具有转化音乐结构的可能,音乐的一咏三叹却能充分表达出文学毋须言传的情感信息,所以歌剧表达战争与和平这样的主题仍然是相当成功的。

’94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虽然已经落下了帷幕,但是它在中国莎士比亚传播史上的贡献,是值得用浓墨彩笔大书一笔的,演出莎士比亚戏剧的成功、失败、经验、教训也值得莎学家、戏剧家仔细品味、长久思索。

标签:;  ;  ;  ;  ;  ;  ;  ;  ;  ;  ;  ;  ;  ;  

多彩:‘94上海国际莎士比亚节_戏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