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及其作用论文_杜喜兰 葛凤英

浅议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及其作用论文_杜喜兰 葛凤英

杜喜兰 葛凤英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石桥镇古泉小学 742200

摘 要:美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的目的在于培养人。

关键词:美育 全面教育 德育 智育 体育

1906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说:“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美善之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教育的宗旨在于要让“人之能力天不收达且调和”,这就要通过体育“收达其身体”,通过智育、德育和美育“发达其精神”,以建立学生的“真善美之三德”。同时1912年,蔡元培不但从理论上对美育进行了探讨,而且还积极地把美育付诸实施。当他出任民国政府第一教育总长时,就把美育规定为教育的重要内容。1917年,当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期间又响亮地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西方,从古希腊就开始重视美育问题。可见美育在教育中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所包括的全部丰富内容。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一样都在于提高人的素质。但德、智、体等教育是通过学习、训练和实际的操作等方式来提高人的知识和才能,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提高人的体质。这些教育方式不仅是由外面加上去的,而且是实际的、具有实在功利目的的。美育就不同了,它虽然也要提高人的素质,但它只是一种精神上的陶冶和感染。

一、美育对德育的影响

美育通常亦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然而它的内涵绝不仅仅限于“审美”(即认识美)或“美感”(即感受美)来感化我们的身心,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谈到文艺的功能时,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的原则。这一原则实际上是美育和德育统一的结果,同时又要符合文艺的规律,要有魅力,直接给人以感动。他还认为:“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魅力,必须能按照作者的愿望左右读者的心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因此美育作为德育的必要前提,同时也内在地包含着德育的因素。苏联美学家奥夫相尼科夫说:“在培育人的行为美丽的方面,美学和伦理学应当携手并进。”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往往伴随着对审美准则的破坏,这更从对立方面谈论了美育和德育相辅相成的联系。

二、美育和智育相互影响

智育是促进人们认识的教育,它包括知识的积累和智力的发展。美育则是情感教育,且在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促进情感的表现和升华。很显然,智育的过程是教学的过程,而美育则主要是培养审美能力,使人的情感得到表现和升华的过程。智者尽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但审美对激发人的认识积极性是可取的。黑格尔也曾经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使我们“可关照可用感官接受的东西”。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认为:“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这些都说明美感与一般的教育所不同的是以一种感情的方式感化人,而不是理性的说教强制人。

智育的进行,就是要用学习知识来完成的。可美育教育能使学生变得非常愉快,不仅不用强制和勉强,而且是心甘情愿、乐而忘返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感教育就是使人“乐”的教育。当人们“乐在其中”的时候,他陶陶然、融融然,转移了自己的心理气质,改变了自己的精神面貌,而他自己还不知道。而且,当人们处于快乐状态的时候,他们的身心是自由的,他们能够自由而又充分地表现出来。这时,他们就成了全面发展的人。

三、美育对体育有何影响

体育是人的基本教育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着重在于增强人的体质,但现代健康的特征主要是身心的协调发展。这样,体育不仅是生理特征,而且是心理特征。蔡元培说:“体操者,一方以健康为目的,一方实以身体为美的形式之发展。”原始时代的娱乐歌舞常常既是情感的宣泄又是身体的运动,具有一定的健身功能。周武王时代的武舞,其舞蹈动作粗犷、刚劲有力,既是一种军事的演习又是一种审美的陶养。而且体育对自身健美的塑造更是与美育相结合。从教育的功能与性质上说:“美育与体育也有着相通之处。两者都以生命活动本身为目的,不带狭隘的功利性。体育以身体锻炼为主,促进全身心的协调发展。在体育中,身体运动促进着心理的发展和提高;在美育中,情感活动也带动着生理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科学地预见到:“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式,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他明确指出了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

美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的目的仍在于培养人。中国古人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美育和其他教育方式一样,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艺出版社,1963年出版,第62页。

[2]马克思 《资本论》.第32卷,第530页。

[3]《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26年出版,第142页。

[4]《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00页。

论文作者:杜喜兰 葛凤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浅议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及其作用论文_杜喜兰 葛凤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