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产业化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高等职业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要积极发展高职教育,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职教育推向新世纪,笔者认为理性的选择是开放高职教育市场,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职教育创新模式,使高职教育走向产业化发展。
一、高职教育产业化发展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自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该《决定》指出:教育事业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行业,属于第三产业)颁布以来,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讨论已成了教育理论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之一。综观目前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讨论,虽然尚无定论,但有一点却是大家较为认同的,即教育产业化主要是指非义务教育产业化。教育产业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不仅有利于转换现行的教育体制,对高等教育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而且能使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非义务教育。其目的是面向生产企业、职业领域,培养高层次产业技术人才。它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联系最直接、结合最紧密,使之成为我国经济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用产业化的办法来经营管理,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充分的必要性;而且是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从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看。本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发现,西方发达国家战后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收入水平的差异不断扩大,是无法仅仅用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增长来解释的。这种差异显著扩大的关键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人力资本拥有的差异上。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促使美国农业生产产出迅速增加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劳动数量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能、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的决定因素已不是空间、能源、耕地,而是人口质量的改善。他在《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进一步阐述道,人力资本投资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劳动者成为资本拥有者不是因为公司股票的所有权扩散到了民间,而是因为劳动者挖掘了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投资的结果。可见,对人力资本投资(指人们把受教育而带来的时间投入、机会成本以及为受教育和训练而支付的所有费用)如同物力资本投资一样,同样能获取收益,甚至比物力资本投资获取更大的收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3年度报告明确指出,占有知识的差距,最终导致国家之间竞争力的差距,教育蕴藏着巨大的财富。比尔·盖茨预言,教育将成为衡量个人财富的唯一尺度。高职教育作为知识传播、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基地,培养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的摇篮,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阵地,无疑不单是一种消费,而是一种具有长久效益和巨大收益的人力资本投资。我国要想实现科技跨越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世界发达国家,就必须在人力资本投资上花大力气,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发展高职教育。但就我国政府目前的财力而言(中国高校在校生规模列世界第二位,为美国的2/5,而中国的GDP 总量列世界第七位,只有美国的1/10),可行的办法是换一种思维, 摆脱传统的办学思维模式,开放高职教育市场,强调高职教育的社会性、商品性和产业性,使高职教育从一种福利性、消费性事业转向成本分担事业,用发展产业的办法来发展高职教育。
2.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已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唯有高等教育一直是紧缺的卖方市场)。在这种市场态势下,经济新的增长点主要集中在占市场消费份额大的居民个人的消费领域。从我国目前居民消费的市场需求考察,除经济欠发达地区外,我国居民消费正在逐步由那种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消费层次转向以住房和汽车等为内容的较高层次的消费领域。随着住房商品化的完成,汽车更多地进入家庭,信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人们更高的消费热点将首推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据统计表明,目前城市居民消费支出中增长最快的项目是教育,其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左右,人均支出为250元, 在北京等大城市这一数字甚至已高达300元;在我国居民高达5万多亿元的储蓄中,据人民银行调查,为子女教育准备学费是城镇家庭储蓄的主要动机之一(注:参见《改革内参》,1999年第7期第16页)。可见, 只要在居民和高校之间搭起一座桥梁,鼓励教育消费和投资,不仅教育产业将成为新世纪最具竞争性、最有活力的产业部门,而且能够提高高职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和高职教育的市场弹性,探索出一套全新的高职教育发展机制,有效扩大内需,改变消费支出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改革战略。
3.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国企改革的深入,我国已出现历史上少有的就业困境,失业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和跨世纪的难题。为缓解失业矛盾,各级政府都相继推出了一些增加就业的措施。但一个不容回避的基本事实是:这些措施显示了明显的过于简单、操之过急、短期行为和行政手段的倾向,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据1998年有关统计,我国当前的失业主要是结构性失业,下岗职工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者不到10%,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60%,约有60%的下岗者没有专门技术,约有70%的下岗者是由于技术水平不适应。下岗人员的主体是36岁以上的职工,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所谓的“老三届”。他们所处的时代,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基本上处于停止状况,据估计当时约有1500~2000万人失去了所需要的职业技术教育机会(注:参见嘎日达:《下岗人员流动阻滞的个体原因分析》,载《调研世界》1999年第2期)。 要长久有效地解决失业问题,促使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劳动力跨行业、跨产业、跨地区流动,就必须借助于高职教育和培训来对劳动者进行知识“输血”和技术“充电”。同时,在我国7000多万产业技术工人中,高级技术工人仅占总数的3.5%,而发达国家一般达到20%~30%。 由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传统产业中技术含量的不断增加,这数千万产业技术工人也必须重新拿起书本、重新参加技术培训。这些表明,高职教育产业市场空间极为广阔;再从另一个角度看,将高职教育作为产业来经营将会有一个飞跃式的发展,这一方面可以满足一部分年青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从而推迟这些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又可容纳大量的教职工,而这两方面的综合作用都将有助于减少劳动力供给,缓解就业矛盾,为国企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创造分流劳动力的宽松环境;从更长远的眼光看,“终身职业”时代行将结束,随之而来的是进入“终身教育”时代,下岗、培训、再就业将成为劳动市场的常态。高职教育产业的发展能满足下岗、在岗和转岗职工对高职教育与培训的需求,拓展居民的消费空间,提高我国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含量,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加出口,而这又可为我国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人口。仅中小学在校学生就有2.2亿人,而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加起来才接近650万人, 大学毛入学率仅9%,每年有100多万普通高中毕业生没有升学机会;加之我国教育结构较单一,高职教育处于刚起步阶段。这将形成庞大的正规和非正规高职教育和培训的需求,有着巨大的高职教育市场潜力;随着社会进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周期缩短,正在改变以往“机器排挤工人”的效应。有关科技进步与就业的关系,传统的认识已无法解释实践提出的新课题。技术进步快的国家和地区,往往也是就业率增长的国家和地区。这是因为随着科技创新的进程而需要大量服务业和高新技术的劳动者。以美国为例,就业人员中,专业职位、技术职位和非技术职位的比例已由50年代的2:2:6, 演化为90年代的2:6:2。在过去的15年里美国已淘汰8000种低技能职位。 同时又诞生了6000种新职位(注:转引自定军:《教育:不堪憔悴到如今》,载《科学时报》1999年3月9日)。在我国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各级政府为增创社会经济发展新优势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社会职业内涵也日益丰富,在高新技术及服务业方面将产生大量的新职位。而这些职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术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对高职教育市场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5.开发教育产业,用发展教育的办法去解决社会经济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已得到了世界众多国家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的认同。德国一份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最大的产业是教育,这是由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所决定的。事实上,世界许多国家都把教育尤其是把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特殊产业。发达国家在经营教育产业上更是积累了不少经验。如政府有效投资、经营管理、产学研紧密结合、发展高新科技工业园区、吸纳社会资源兴教助学、发展私立教育、对外输出教育等等。在这些国家教育日益成为振兴经济的支柱产业、创汇产业和“无烟工厂”,在发展中国家获取了巨大的外汇收入和人力资本。如美国的教育产值处于美国所有产业的第三位,仅教育服务一项1 年创下的收入就达2000亿美元,提供了200 万人的劳动就业机会(注:转引自《了望》新闻周刊,1999年2月1日第5期第19页)。 至于其布满全球的“托福”考试和MBA更是财源滚滚,垄断了世界教育市场30%~40%的份额。所以,有关专家呼吁:如果我们不抓住机遇开发教育产业,那么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许多国家将会在我国兴办教育,占领中国教育市场。届时教育领域的国际抢滩不会亚于金融领域,高等教育将会由于没有良好的运行机制、缺乏竞争能力而面临不妙的前景。
由上述可见,将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产业来运作,走产业化发展之路,不仅有利于改变我国教育长期形成的计划经济色彩,建立起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职教育创新模式和运行机制,盘活高职院校蕴藏着的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促进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占领教育市场;而且能带动整个民族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为人们创造更多的选择教育的机会,构建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缓解高职教育市场供求不均衡的尖锐矛盾,促进劳动就业,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二、高职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实施途径
高职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实施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笔者认为,在现阶段我们应该把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如下几方面:
1.确立高职教育产业观,真正视高职教育为一种重要产业。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在我国一直没有被视为一种产业,而是单纯地视为主要由政府支出的公益消费;对于高职教育,人们也习惯于把它仅仅看作是一种事业而忽略其产业属性。在这种观念导向下,我国长期实行国家办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的计划体制。应该说,这种体制在我国历史上的确发挥过重要作用,适应了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随着形势的变化,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这种教育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与市场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连接机制,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缺乏应有的外部环境条件。具体表现为一是“僧多粥少”,政府有限的经费支撑着数量众多的高校,一方面政府不堪重负,另一方面高校资金短缺;二是由于计划管得过死,办学体制单一,使得高教市场长期供不应求,呈现出严重的数量性短缺,于是只能实行高淘汰率的高考制度,助长了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之风愈演愈烈,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三是形成了“千校一面”的模式,窒息了学校和地方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办学局面;四是高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和办学活力,高校在市场中没有活动空间,在运营过程中没有自主权,“等、靠、要”思想存在,依赖国家“输血”,不计成本产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要求极不相适应,严重影响了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市场。一旦确立了高职教育的产业属性和地位,其效益和收益将是无法估量的。要确立高职教育产业观,我们认为根本的是要把高职教育纳入经济范畴,按经济规律来发展高职教育,真正把高职教育当作一种产业来发展,强调高职教育的商品性和产业性,重视高职教育的经济价值,引进经营高职教育和学校的新观念,核算办学成本,瞄准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问题的结合部,引导全社会增加教育消费和产出,改变办学方法,倡导多种方式办学,增加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强化办学效益和质量,尽快建立高职教育市场。
2.彻底变革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形成多元化的高职教育资源输入机制和办学模式。
我国市场经济的表现方式和运行机制的多元性,决定了我国高职教育办学体制必须打破过去政府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多元化高职教育资源输入机制;“穷国办大教育”造成的教育经费缺口越来越大,而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却日益扩大,要实现大国办大教育的战略,满足人们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就我国国情而言,可行的选择是建立多元化的高职教育资源输入体制;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事业和一种独特的产业,它具有多项功能和多重价值,因此,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除了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和学生收费外,它为整个社会所享用的公共部分还可以通过国家财政收入方式向企业和居民收取,然后再补偿给教育部门;高等教育不仅是一种高效率和高投资回报率的产业,而且是一种收益率高、 投资风险小的产业。 据美国经济学家对美国1985年各行业投资回报率比较分析:高等院校的投资回报率为17.6,房地产为6,10年期债券为10.6,公司债券为11.4,银行利率为9.9(注:转引自李静如等:《从成本收益分析,看高校改革方向》,载《群言(京)》1998年第9期。)。可观的收益率, 使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投资对象是颇有吸引力的。从社会效益看,投资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教育这种独特的产品具有后发优势,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这种贡献将随着社会文明水准的提高而不断提高,这也是吸引人们投资的重要原因;从法制的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六条明确指出:“国家鼓励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它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可见,建立多元化的高职教育资源输入机制,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可行的、合法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它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实际和高职教育内在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它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费短缺问题。
建立多元化高职教育资源输入机制的目的是为了发动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办学,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这就是说,在多元化高职教育资源输入机制下,由于资源输入主体的不同而呈现出高职教育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模式,如国家财政拨款型、社会集资型、学生交费型、股份制型、中外合作型、独资私立型等。实践表明,多元化的高职教育资源输入机制和多元化的高职教育产业结构,不仅能使高职教育的发展充满生机活力,真正形成“千帆竞发”的生动局面,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而且为社会资金流向教育开拓了更多更宽的渠道,为教育与经济、科技的紧密结合创造了一种机制,为更多希望进入大学的青年创造了机会,使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有效。
3.确立高职院校独立的法人地位,增大其在经营过程中的自主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它的运行必须符合市场逻辑,遵循市场规则,受市场规律的制约;高职院校应该作为独立的实体,具有法人地位,实行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主动依据市场的需求,发展自己、形成特色;这样做也完全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的精神。高职院校独立的法人地位一旦确立,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产业办学的实体,政府在高职教育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自然也应随之改变。即由过去对高职教育的“一条龙”服务,转为宏观的指导和督导,转为主要通过制定有关高职教育法律法规来保证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和为高职教育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及弥补高职教育产业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遗缺之处。
要确立高职院校独立的法人地位,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我们认为:第一是要切实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增强自负盈亏责任,打破地区和行业限制,充分挖掘学校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盘活学校教育资产,面向社会、面向企业有偿服务,增强学校的自我“造血”能力。第二是要提高学校的教育供给能力,扩大招生规模,切实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满足市场对高职教育的需求。政府办高职院校在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内招生名额后,应允许扩招一定比例的按培养成本收费的自费生;民办高职院校,则应允许他们完全按培养成本收费。第三是要尽快建立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间的中介机构。中介机构的成员应由高职院校的校长、教职员工、政府官员和企业界人士组成。这一机构具有双重作用,一是可以代表学校,就高职教育产业运作政策向政府和企业提出建议,同时通过这一机构扩大学校为社会、企业服务的层面和空间,加速学校从社会的边缘向社会中心迁移;二是可以代表政府和企业参与学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对学校专业、课程的设置及人才培养规格提出要求和建议,对学校的办学效益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估,从而促进高职教育的社会化进程。
4.高职院校要建立具有竞争性的内部激励机制,尽快走进三大市场。
建立具有竞争性的内部激励机制,就是要按照产业经济活动的规律,通过强调教育活动过程中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优化组合的有效作用,充分激发内部要素,有效地提高人、财、物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众所周知,我国高校办社会的状况是非常严重的,高校俨然一个小社会,不仅要办学,而且要行医、经商、从政,无所不为。高校办社会是市场经济的大忌,也是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大忌。因为教育产业化发展意味着教育机构功能纯化即专注于教育教学,专注于教育产品——人才的培养。同时,在有效的竞争性的激励机制中,教师职业的“身份制”和职务聘任的“终身制”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变教师“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终身聘任”为“竞争上岗”。教师职业不再是“铁饭碗”,而是按需设岗,根据“公平竞争、双向选择”的原则择优劣汰;学校人员的工资结构也将改变“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现象,代之以优质优酬、责权利相统一。这样不仅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下的竞争规律,有利于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成和教师价值的充分体现和发挥,而且有利于教师市场的形成、教师资源配置的优化、学校人才的流动,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由于受传统办学观念、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多数企业还没有真正树立起依靠高校发展科技、提升产业、提高产品质量的观念,加之在政府转变职能之后(在计划经济时代主要靠政府来沟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中介环节不够健全。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必须树立市场观念,挖掘学校潜力,盘活教育资源,增强学校活力和“造血”能力,尽快走进三大市场。
①人才市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高校毕业生由国家“统购统销”,实行国家对人才使用单位的配给制,人才市场自然不复存在。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人才市场成了联结高校与用人单位的主渠道,高校与社会通过人才市场达成双向调节。所以高职院校一方面要主动走进人才市场,主动根据社会、市场、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和供给人才;另一方面要通过人才市场来调适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调整教育结构,改进教育内容,从而适应市场的需要。
②技术市场。高职院校具有一批高精尖科学技术人才,拥有较为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理所当然对社会的科技进步负有使命并具有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让和技术贸易的实力。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主动地走进技术市场,通过技术市场使学校科研与社会技术进步形成互动关系,一方面将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为社会技术进步提供资源;另一方面社会的科技需求,通过技术市场反映出来,高职院校可以因此而调整自己的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使之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还有利于广大教职工树立市场意识,改变高校传统的搞关门科研、搞被动科研的状况,主动走向市场、承接科研和技术攻关项目。
③信息市场。高校(包括高职院校)是文化的集散地,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信息源(最新最前沿的科技文化信息大都来自高校),高校的这些特征使之进入信息市场成为可能。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各种软科学研究、图书情报资料及专家、教授、高级技术人才的知识和技术,走进信息市场,为政府特别是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重大建设工程及技术攻关项目提供咨询、参谋、决策作用。
标签:教育论文; 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教育产业化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高职高考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