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高中数学“优效教学”的探索性论文_张晓银

论述高中数学“优效教学”的探索性论文_张晓银

张晓银(湖北省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 湖北 恩施 445000)

摘要:优效教学理念的提出,不仅为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还为学生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前提,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使课堂教学优质、高效。

关键词:高中数学优效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9-0180-01

所谓“优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优效的数学教学”强调理性思维的培养和数学素养的发展,注重数学文化价值的发挥,关注数学思维方式的教学,关注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强调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追求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为了实现高中数学课堂的“优效教学”,我们应大力提倡问题驱动,例题变式,展示过程和课堂小结的优效创设。

一、问题驱动的优效创设

引例:在算法-循环结构教学中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引入的:播放奥运跳水冠军田亮的跳水录像,然后提问: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大家知道他是谁吗?(说实在的,他与数学没多大关系),学生回答“田亮!”,然后再回顾比赛过程,了解计分情况,接着问:能否设计一个算法,统计他前五轮的比赛总分?

该案例中的问题在学生还不了解循环结构,就要求他们设计循环结构去统计分数是困难的,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这个问题对学生理解循环结构的本质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因为那些无关信息而干扰理解,纯粹是“探究无力”的无效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而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学习情境。新课引入的问题情境要蕴含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本质,并能很好地贴近学生,从而起到先声夺人、发人深省的效果。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但我们要避免“开放过度”, “探究无力”和“探究无味”的问题情境。

所谓优效的“问题驱动”是指教师以问题链的方式合理的呈现问题并有效地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通过自主活动来建构知识和完善自己认知结构的一种模式。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创设优效问题情境和课堂优效提问上。因此,优效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应满足以下几个特征:(1)可及性:跳一跳够得到,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一般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包括学生的认知经验、能力水平、生活经验及环境。(2)直观性:能够提供某种直观,符合数学学科特点,使学生借助于这种直观领悟数学实质,提炼数学思想方法,灵活运用数学。(3)开放性:问题富有层次性,入手较易,开放性强,解决方案多,学生思维与创造的空间较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挑战性:问题情境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接受问题的挑战。(5)体验性:能给学生提供深刻体验,人人有所得,包括操作,探究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例题变式的优效创设

例题变式教学应是设计合理巧妙的问题变式,设计悬念、疑问、优化知识结构的过程。教师从一道典型例题(或习题)出发,运用逆向或横向思维,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改变题目的结构,运用一般化、特殊化等手段,使原来的一道题变成一组变式题。通过研究这组变式题,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问题变式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彻底触动思维,使思维向深层次纵向发展。问题解决过程中,不仅知识得到优化,而且让学生有豁然开朗感,从而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三、展示过程的优效创设

展示过程,是高中数学“优效教学”的基本策略。展示思维过程,通常从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问题的提出与探究过程、方法的建构与反思过程等三个方面进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有机会学习教师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了解教师在解决问题时遇到的困惑与挑战,与教师共同经历解决问题的曲折与艰辛;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学生共同分享数学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让全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从而使问题合理解决。认识知识在应用过程中的注意点。使学生在教师有意设计的问题中发现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别和冲突,在认知相悖中激发对新知识的追求欲望。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花些心思,为问题饰以背景,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处为学生的思维留下点棱角,布下思维的“空缺”,敦促学生在交叉口形成迫切心理,发散思维行为,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知识得到迁移,使整个课堂教学处于一种动态思考之中,由此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堂小结的优效创设

在课堂小结教学实践中,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形式——教师的独自与“告知”——学生只是在“听”,接受教师强加给自己的“教学效果”;课堂小结甚至成了课堂结束的序曲。叶圣陶先生说:“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的完了”。所以,优秀的教师在教学结课时常常使用设置悬念的方法。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作解答,以造成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果教学没有成效,或少有成效,那么一切教学改革的目标都会落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只能成为幻影。因此,优效教学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基础和归宿。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掌握有效的策略,能激活学生们的思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应不断地探索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同时要充分发挥它的艺术价值,不断地创新,追求数学课堂教学的完美境界。

【参考文献】

[1]何江.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探究[J].数学通报2008

[2]曹凤东.清楚的数学才能砥砺思想[J].]中小学数学2009

论文作者:张晓银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  ;  ;  ;  ;  ;  ;  ;  

论述高中数学“优效教学”的探索性论文_张晓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