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可分为升结肠、降结肠、胃盲肠、横结肠、乙状结肠等五部分,作为人体消化道一部分的结肠处于终端位置,与直肠共同构成大肠[1]。医学上将结肠任一部位发生的癌变定义成结肠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当癌细胞已开始出现肝转移、骨转移等现象时说明已经到了结肠癌晚期,与结肠癌局部晚期(若手术切除彻底术后积极配合治疗,有很高的治愈可能性)不同。结肠癌晚期患者可有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症状,前两者最为突出,腹水、浮肿、黄疸等为肝转移征象;手术治疗只能将局部肿瘤病灶切除并无法清除血液中的癌细胞,遭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极易产生不良情绪,影响生活质量。本文基于此探究安宁疗护应用在结肠癌晚期患者中的效果,并作如下汇报。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项研究对象均为结肠癌晚期患者共60例,为我院在2016年4月到2018年9月期间收治,以“信封盲抽法”纳入研究组(n=30)、参照组(n=30)。研究组基线资料: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40-73(54.6±2.5)岁;参照组基线资料: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39-71(54.4±2.3)岁。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对比差异甚微,二者可比(P>0.05)。实施本研究前已向医院伦理委员申请获准,患者均符合结肠癌晚期病理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均完整患者均署名。1.2方法研究组患者均接受安宁疗护,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借助疼痛量表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结合患者主述及陪护家属的补充,如实完整转达给主治医生,按照医生的嘱咐施予患者相应药物(芬太尼头皮贴剂-无创性用药)缓解患者症状,注意药物更换频率的合理性。告知患者可自行调整到舒适体位以缓解疼痛,尽量控制疼痛评分<3分(0-10分,分数和疼痛呈正相关),同时加强患者皮肤清洁护理和会阴部护理,并同时保护患者的隐私、维护患者尊严。②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应激反应,导致患者及陪护家属对疗效产生质疑,情绪波动较大,因此在心理、精神层面上的疗护需对患者和家属同时进行。耐心为家属讲解治疗当中出现反应的原因,鼓励家属做患者最坚强的后盾给患者更好的精神陪伴,给家属关怀的拥抱减少其失落和无助。用和蔼亲切的口吻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未了的心愿并尽最大能力帮助其实现,情绪状态较差可通过心理医师进行心理疏导。③动员患者参加院内抗癌、抗肿瘤交流会,借助社会的力量温暖患者的那颗饱受折磨的心,鼓励患者之间相互交流之前经历中最有趣的事件、取得的最大成就等,通过各种途径转移患者疾病的关注度,平缓情绪平和心态减少患者出现自我封闭的现象。参照组患者接受各项生命体征监测、临床症状护理、生活护理、病房巡视、皮肤护理等常规护理。1.3评价标准结合我院实际工作情况参照QLQ-C30(癌症生活质量问卷)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失眠、腹泻、便秘、呼吸困难、毫无食欲-单测项目;疲乏、疼痛、恶心呕吐-症状项目;情绪、认知、角色、躯体和社会功能-功能项目)进行评分[2]。100分制进行评定,症状性项目分数与生活质量呈反向相关,功能性项目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向相关,信度、效度均较好。护理满意度围绕患者护理、症状处理、家属支持等维度以很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评定。1.4统计学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强分析,用(

论文作者:杨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7
标签:患者论文; 晚期论文; 安宁论文; 结肠癌论文; 家属论文; 满意度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