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中医医院 湖南娄底 417500)
摘要:目的 探讨在胃溃疡患者中实施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90例胃溃疡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用药类型将患者分为泮托拉唑组(n=45)和奥美拉唑组(n=45),对所有泮托拉唑组患者采取泮托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对所有奥美拉唑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状况。结果 泮托拉唑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Hp清除率与奥美拉唑组相比明显较高,1年复发率与奥美拉唑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胃溃疡患者中实施泮托拉唑治疗效果优于奥美拉唑。
关键词:胃溃疡;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疗效
胃溃疡在胃肠道疾病中发生率较高,当前临床检测结果显示90%以上胃溃疡患者存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因此临床常采取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1]。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均是临床较为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为进一步明确上述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本院对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间收治的90例胃溃疡患者分组采取上述两种药物治疗,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状况实施了对比。以下对治疗过程行回顾性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90例胃溃疡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胃溃疡通过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Hp检测阳性患者;,自愿配合药物研究患者。排除标准:其他胃肠道疾病及脏器合并症患者;研究药物使用禁忌患者;精神障碍、意识障碍患者。根据患者用药类型将患者分为泮托拉唑组(n=45)和奥美拉唑组(n=45)。泮托拉唑组男女比:26:19;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8.7岁(s=7.6);病灶直径5-19mm,平均直径12.2mm(s=4.2);奥美拉唑组男女比:27:18;年龄24-77岁,平均年龄48.8岁(s=7.4);病灶直径5-18mm,平均直径12.1mm(s=4.3)。对泮托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实施独立样本检测对比,P>0.05,可实施比对。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禁食、营养支持、血容量补给、机体内平衡调节、对症治疗等。对所有泮托拉唑组患者采取泮托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给予患者口服1000mg阿莫西林(海口市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475)+500mg克拉霉素(四川省旺林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127)+20mg泮托拉唑(湖南健朗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9990260)治疗,2次/d。
对所有奥美拉唑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给予患者口服1000mg阿莫西林+500mg克拉霉素+20mg奥美拉唑(修正药业集团长春高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484),2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检查溃疡面、水肿消失;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胃镜检查溃疡面减少≥80%;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胃镜检查溃疡面减少50%-79%;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②分析两组患者Hp清除率及患者1年后复发状况。
③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取SPSS19.0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治疗效果及预后以率表示,X2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泮托拉唑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奥美拉唑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详见下表1。
2.2 两组患者Hp清除率及患者1年后复发状况
泮托拉唑组患者Hp清除率与奥美拉唑组相比明显较高,1年复发率与奥美拉唑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详见下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状况
泮托拉唑组患者出现腹痛、头晕2例,奥美拉唑组为4例,泮托拉唑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奥美拉唑组相比无明显差异,X2=0.714,P=0.398。
3 讨论
胃溃疡临床发生率较高,患者常表现为上腹疼痛、呕吐、嗳气、反酸等症状,病情进展可引起患者消化道出血、穿孔、恶化,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且胃溃疡患者治疗后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减少患者复发状况是当前临床治疗胃溃疡的关注重点。三联疗法是当前临床治疗胃溃疡的常用方案,主要采取铋剂或质子泵抑制剂与两种广谱抗生素联合治疗的方案[2]。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均是临床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后均是在酸性条件下转化为亚磺酰胺,而亚磺酰胺的二硫键可与H+/K+-ATP酶出现不可逆结合,有效抑制H+/K+-ATP酶活性,抑制胃酸分泌;且质子泵抑制剂还可作用于患者胃黏膜细胞,促进胃粘膜壁细胞中H+/K+-ATP酶活性下降,进一步抑制H+转运过程,抑制胃酸的形成,减轻患者胃黏膜损伤,促进患者胃功能恢复[3]。本次研究中泮托拉唑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状况明显优于奥美拉唑组,分析原因为奥美拉唑属于第一代质子泵抑制药物,泮托拉唑为第三代质子泵抑制药物,泮托拉唑在弱酸环境中稳定性更高,激活后仅与质子泵上活化部位两个位点结合,药效更优,特异性及选择性更强;且泮托拉唑半衰期更长,对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的抑制作用较低,适用范围更广,对于患者溃疡症状改善效果更优[4]。
综上,在胃溃疡患者中实施泮托拉唑治疗效果及预后优于奥美拉唑,临床运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郑冬梅.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2):2461-2463.
[2]杨玉英,张兰华.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药业,2014,23(9):23-24.
[3]杨苗苗,伍建业.胃溃疡应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治疗的效果评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6):123-125.
[4]何建军,王艳玲.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5,34(26):118-119.
论文作者:刘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患者论文; 胃溃疡论文; 奥美论文; 质子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两组论文; 较高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