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四十五年南方耕作制度的演变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四十五年论文,耕作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南方耕作制度的演变历程
建国45年来(1949-1994年),我国南方耕作制度经历了一段曲折的道路,但由于党和政府、科技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耕作制度总体上是向逐步完善的方向发展和演变的。综观其45年来的演变历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传统经验阶段(1949-1955年)
从1949-1955年,我国南方农田耕作制度基本处于继承传统技术经验阶段。其主要特点是:(1)土地利用率低,尚有相当面积的耕地没有得到利用,有的一年至几年休闲、荒芜,尤以低洼冷浸稻田和边远瘠薄旱地常见;(2)耕地复种指数低,这一阶段南方耕地复种指数平均只有150.78%,最低的1951年仅142.96%;(3)作物生产力低,如1952年,南方粮食平均亩产只有117Kg、棉花也只有14.14Kg、油料47.14Kg,主要是物质投入少,生产技术低,耕作粗放,尚处于原始的“低投入、低产出”阶段;(4)种植方式单一,如稻田多为间作稻,双季稻面积不大,旱地则以粮(旱粮)、棉、油单种(单作)占绝对优势。
(二)全面改革阶段(1956-1977年)
50年代中、后期,针对我国耕作制度普遍存在复种指数低、生产力低等多方面的问题,中央农业部提出在全国进行“单季改双季、间作改连作、籼稻改粳稻”的“三改”,南方各地即进行了大规模的耕作制度改革,如江西进行了“单季变双季、中稻变早稻、旱地变水田”的“三变”;浙江省进行了“发展连作稻、发展三熟制、发展高产作物”的“三发展”;江苏省进行了“旱改水、籼改粳、中改晚、单改双”的“四改”;湖北省从1956年开始也进行了耕作制度的大改革,水田主要改冬泡、冬闲为冬种,改中稻为主为绿肥——双季稻;旱地以套种(套作)为中心,棉区推广“麦/棉”、“蚕豆/棉”、“油/棉”,山区推广“麦/玉米”、“甘薯/玉米”、“麦/甘薯”等套作方式,等等。南方这一大规模的、大范围的、全局性的耕作制度改革,一直持续到大约1977年,前后共持续了20多年,持续时间之长、涉及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在国内尚属首次,国际上也极为罕见。
这一阶段耕作制度的全面改革,给南方农业生产带来了以下几个明显的变化:一是粮食产量迅速增长。南方粮食生产从50年代中期的10000万吨左右,增加到1978年的近18000万吨,增长80%左右;二是棉油等农产品产量相应增长。如棉花总产达141.14万吨,油料312.48万吨,分别比改制前增长近1-2倍;三是熟制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南方农田大多进行了改“零熟”(指休闲,不种作物)为一熟、改一熟为二熟、改二熟为三熟的耕作制度改革,使农田熟制明显增多,耕地复种指数大幅度提高。1956年,南方耕地复种指数均不足170%(仅为168.84%),1977年则达到207.97%,净增近40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8个百分点,相当于南方每年净增耕地1000万亩以上,可见提高南方耕地复种指数潜力之大、效益之明显;四是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这一时期,我国南方和全国一样,进行了大江、大河的综合治理和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修筑、修建各类堤坝、水库、水沟,改善排灌条件,增加农田旱涝保收面积,等等,这极大地改善了南方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尤其是旱涝灾害)的能力,为南方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局部调整阶段(1978-1989年)
1978年,我国广大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开始由自给性生产向商品性生产、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南方各地没有进行全局性的、大规模的耕作制度改革,但政府引导与群众自发的局部性、小范围的耕作制度调整却从未停顿过。其主要内容和特点是:
第一,种植面积减少。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从1978年的116894.71万亩下降到1989年的114317.40万亩,减少2577.31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00-700万亩,主要是压缩了部分不适宜种植的双季稻面积。
第二,复种指数下降。1989年南方耕地复种指数平均为202.9%,比1977年下降5个百分点,主要是双季稻面积减少、冬闲田面积增多及旱地利用率降低等原因造成的。
第三,复种方式增多。由于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南方各地在保证粮食增产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把饲料、瓜果、豆类、蔬菜、牧草等纳入农田种植,形成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农田复种方式,如这一时期各地普遍出现和兴起的“立体农业模式”、“复合种植模式”等,则是此阶段复种方式增多的明显标志和集中反映。
第四,经济作物比重上升。1978年,南方作物总播种面积中经济作物只占不到10%(仅9.49%),1989年则达14%以上,表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自主经营,更加重视农田的经济效益。事实上,一些受农民欢迎的、大面积推广的耕作制度模式,都是经济作物比重高、经济效益好的复种方式,如“稻×萍×鱼”、“马铃薯/玉米+大豆—晚稻”、“冬作+冬季蔬菜/棉花+夏季蔬菜”等。
第五,“吨粮田”大量涌现。据农业部统计,1989年我国吨粮田面积达到1961.5万亩,其中南方的湖南省实现吨粮田600万亩,广东澄海、潮阳及福建的龙滨县达到“吨谷县”,其种植方式大多为:小麦—双季稻、大麦—双季稻、油菜—双季稻、大麦—玉米—晚稻、马铃薯—双季稻、蔬菜—双季稻等。
(四)结构优化阶段(1990年— )
进入90年代,我国农业由单纯追求高产量向高产、高(优)质、高效的“三高”并重方向发展,即在保持高产量的同时,更加重视和讲求高质量和高效益。这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为适应这一新形势和新变化,我国南方耕作制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结构优化阶段。
1.调整作物结构。改传统的“粮—经”二元结构为新型的“粮—经—肥—饲—菜”多元复合结构,重点是调减一部分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种稻面积,扩种高效经济作物和饲料、蔬菜等作物,如烟叶、瓜果、蔬菜、食用菌、药用植物(如车前籽)和优质牧草等,这大大提高了农田效益,优化了作物结构。
2.优化种植模式。首先是种植模式的高效化,如“双千田”、“万元田”、“高效农田”的出现,则是南方各地种植模式高产高效的具体反映;其次是多样化,如南方稻田建立起以水稻为主体的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粮饲、粮经、粮鱼、粮经饲、粮经饲菜、粮经肥饲菜鱼等多熟种植模式;旱地出现棉、油、麻、蔗、果、菜、菌、药等多组合、多方式的高效复合模式。
3.提高经济效益。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各类耕作制度,是90年代南方耕作制度改革的重要特点,也是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正因为如此,90年代我国南方农田耕作制度较80年代有很大改观,集中表现在经济作物种类增多、面积扩大、比重提高。如南方90年代的经济作物种类约增加1倍、面积扩大3000万亩左右、比重(在作物总播种面积中的比重)提高了2.55个百分点。
4.增加优质比重。一是增加了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作物种类;二是增加了优质、多抗、高效的作物品种(良种)。如江苏省1993年粳糯稻面积占水稻总播种面积的近70%;安徽省优质米品种的种植面积1993年达931.5万亩,比1992年增长37.7%。
5.开发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针对目前环境污染导致的人类生存环境恶化而提出来的。1990年在我国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绿色食品工作会议上,农业部部长何康同志宣布“绿色食品”工作在中国起步。
绿色食品的显著特点是无污染、食用安全、品质优良,在通常情况下,绿色食品的价格可比同样的一般商品价格高1倍至数倍,因此生产绿色食品还具有高经济效益的特点。
目前,我国南方很多省、区、市均在进行绿色食品的示范和开发,如江西已在京九沿线的九江、南昌、吉安、赣州等地市建立了绿色食品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基地,并可望在近几年逐步向沿线其他市、县推广、扩大,形成规模。这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的开发效益,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南方农业的持续和稳定发展。
二、南方耕作制度改革与发展的成效
我国南方耕作制度经过45年的调整、改革与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复种指数不断提高
耕地复种指数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土地利用率的大小。从表1可以看出,建国45年来,南方耕地复种指数有很大提高,1993年比1949年平均增加近60个百分点,即每年增加1.3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年新增耕地700-800万亩以上,这对南方农业的持续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表1. 南方历年耕地复种指数(1949-1993年)
南方耕地复种指数得以不断提高,主要在于不断开发南方冬季农业、开发利用秋季资源及集约利用旱地资源等,这也是南方农业得以持续高产高效的关键。
(二)作物产量成倍上升
表2显示,建国45年来,我国南方粮、棉、油产量均有大幅度增长。如粮食单产提高2.15倍,总产增加2.55倍;棉花单产和总产增长6-10倍;油料也增长1倍至几倍。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南方在这40多年里,不断增加肥料、农药、农膜、农机等的投入,不断推广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和新的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这是作物产量得以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表2. 南方历年粮棉油产量增长情况
(三)农业结构趋向合理
首先是大农业结构趋向合理。由表3可见,80年代以前,南方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6.85%,即占农业总产值的2/3,以后一直下降,到1992年只占52.66%,即只占农业总产值的1/2;牧业产值比重由1979年的不足15%,到1992年已上升为27.32%,增加了近13个百分点,表明畜牧业的地位在南方农业中日益重要;林业的比重由3.36%提高到5.48%;渔业由1.47%提高到7.73%;副业比重有所下降。这一比重的变化,逐步使我国南方农业结构趋向合理。
表3. 南方农林牧副渔“五业”产值及其比重(1979-1992年)[*]
其次是种植业结构趋向合理。从种植业内部结构来看(表4),其明显变化是粮食作物占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近80%下降为约70%,经济的作物比重由不足6%上升为近15%,这一结构的变化,大大提高了南方农业的经济效益,这是农民得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4. 南方历年作物总播种面积及其比重
* 均按当年价格计算。
第三是粮食作物内部结构趋向合理。传统农业过分强调粮食生产,粮食生产中又过分强调水稻,这一结构不利于农民增产增收和农业高产高效。适当压缩水稻种植面积,扩种小麦、大豆、甘薯、玉米等粮食作物的面积,不仅有利于优化粮食内部结构,提高种粮效益,而且还有利于改善膳食结构,有利于人们健康。近15年来(1979-1993年)南方粮食作物内部结构的变化,正好说明了这一问题,表明了发展态势,详见表5。从着眼长远来看,今后南方水稻面积宜保持在45%上下,小麦比重提高到20%左右,大豆在5%以上,甘薯在10%-12%,玉米在10%以上,并重点提高单产,这是保证结构合理、持续高产高效的关键所在。
表5. 1979-1993年南方粮食作物内部结构
(四)农田优化模式增多
一是立体种植模式增多,如南方稻田实行“紫云英×油菜×肥田萝卜—早稻—玉米+甘薯”、“马铃薯/玉米+大豆—晚稻”、“麦/瓜—稻”,旱地实行“大蒜/棉花+西瓜”、“花菜+大白菜/蕃茄+棉花”、“油菜(或麦类)/甘蔗+大豆”等;二是立体种养模式增多,如四川利用冬水田发展“垄稻沟鱼”、“垄稻沟笋”、“垄稻沟萍鱼”、“垄稻沟萍鱼笋”等立体种养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稻田的生态经济效益;三是高效复合模式增多,包括:①农—鱼型;②农—牧型;③农—瓜型;④农—瓜菜型;⑤农—药型;⑥农—菌型;⑦农—蔬菜、瓜果、饲料、绿肥、食用菌结合型;⑧农—果型;⑨农—外贸型,如席草—晚稻,油菜—薄荷—稻型;⑩基塘型,如桑(饲、果、菜、经)基鱼塘;(11)庭院型,等等。
(五)养地方式明显改变
首先,少免耕方式增多,如半旱式耕作、板田油菜、稻茬板麦、旱稻收后直接栽插晚稻、再生稻开发利用、晚稻套播紫云英、稻底蚕豆、禾根豆及旱地间套作等均广泛存在于南方农业生产中;其次,化肥用量增多;第三,有机培肥有所削弱,主要表现在绿肥种植面积减少、单产下降,河塘沟泥、猪牛栏粪等的利用有所减少甚至忽视等;第四,轮耕轮作有所发展,即将少免耕、深浅耕、常规耕等结合起来,并以作物轮作为中心,组成新型的轮耕轮作体系,这是一个新的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耕作制度
建国以来,特别是近10多年来,由于广大群众和科技人员的不断实践和探索,我国南方耕作制度经过不断调整、改革和发展,已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生态经济效益较好的、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耕作制度体系。归纳起来,可包括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
(一)水土保持型耕作制度
针对南方水土流失严重的特点,群众总结了在实践上可行的水土保持型耕作制度。
1.改常规耕作为少耕免耕。常规耕作(Conventional Tillage),即传统的多耕多耙耕作方法,曾长期为我国各地及世界各国所采用,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其明显的缺陷是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实行少耕、免耕,则不仅可显著减少水土流失,还对缓和季节紧张、维护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具有明显效果。我国南方的江西省实行的“冬深耕,增加蓄水保墒能力;夏浅耕,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春季不耕,减少水土流失”的土壤耕作制度,就是实行少耕免耕的具体一例。
2.改单一种植为复合种植。传统的单一种植,作物结构单一,植被冠层稀疏,容易遭受雨水冲刷和侵蚀,造成水土流失,降低土壤肥力,尤以旱坡地更为明显。若改单一种植为复合种植,即实行由多种作物组成的间、混、套、复、轮多层复合种植,可大大增加作物的地面覆盖度,减少地面受雨滴打击,削弱地表径流,对减少水土流失十分有效。云南农业大学于1986-1989年在昆明试验表明,将单作(净作)改为间作,能明显减少农田水、土、养分的流失量(表6)。
表6. 单作与间作的水、土、养分流失量的比较
3.改裸露种植为覆盖种植。裸露种植作物,田间不加任何覆盖物,很容易使地面遭受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必须进行农田覆盖种植。我国南方农田覆盖常常包括3种方法:一是“绿色覆盖”,亦叫“活体覆盖”,即在农田实行间混套作多熟种植,四季种植作物,全年绿色覆盖,不仅增加了作物产量,也保持了水土资源。二是“白色覆盖”,即农用塑料薄膜覆盖(简称农膜覆盖)。我国于70年代引进农膜覆盖种植,并首先应用于园艺作物,80年代扩大到大田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由于它有明显的增温保墒、防虫灭草以及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增产增收的效果,我国1990年农作物覆膜栽培面积达5000万亩,成为现代农业中将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综合运用的典范。从发展趋势看,无霜期较短的南方丘陵地区,将进一步扩大其栽培种植面积。三是“黑色覆盖”,亦叫“残体覆盖”或“死体覆盖”,即将农作物秸秆于作物生长期间覆盖于作物行(株)间,具有显著的水土保持效果和增温培肥作用,在我国南方得到广泛应用。
4.改顺坡种植为等高种植。江西新建、永修等地近50%-60%的新垦红壤地均为坡耕坡种,这是一种粗放的耕作方法,其主要缺陷是:土壤冲刷严重;水壤水分流失而又缺少灌溉水源,伏秋期间旱情环生。若将顺坡耕种改为等高种植,则具有明显的保水、保土、保持养分的效果(表7)。
表7. 顺坡种植与等高种植的水、土、养分流失量比较
南方等高横坡种植方式主要有等高条垦、等高垄作、等高梯地等,层层作埂设防,减少地表径流所引起的水土冲刷和养分流失。
(二)农牧结合型耕作制度
农牧结合,农业(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优质肥料,二者相互促进,有利于实现农牧双丰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的农——牧业系统。建立农牧结合型耕作制度,包括:
1.扩种饲料作物,增加饲料供应。将传统的“粮—经”二元种植结构改变为新型的“粮—经—饲—肥”多元复合种植结构,将高效、优质的饲料(绿肥)作物纳入到耕作制度中去,通过间、混、套和复种增加饲料作物的种植。如在大豆、甘薯、花生等矮生作物中间作玉米,增加一季饲料;甘蔗田间作大豆、马铃薯、蔬菜(饲用)和饲料;在幼林地、果园、菜园间作套种玉米、大豆、饲料、绿肥等均可增加饲料产量;在棉花行里间作短期绿肥;在稻田中放养红萍等均可扩大饲料生产,增加饲料供应,而同时又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由于生物间的“互补共生”作用,有时还可提高作物产量。
江苏省苏南地区突破传统的麦—稻二熟制,发展麦/玉米—稻三熟制,优化了粮饲结构,有利于缓解饲料不足的矛盾,促进了养猪业的发展。江西利用秋闲田扩种玉米、大豆、甘薯等饲米作物,大大增加了饲料供应量,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福建省有大量稻田放养红萍,实现了增粮(稻谷)、增饲(红萍)和增肥(增肥地力)。
2.绿肥过腹还田,实现良性循环。江西农业大学于1989-1992年在江西鄱阳湖区永修县进行了“冬季农业开发研究”,将32896.5亩冬季绿肥紫云英的地上部2/3的生物量用来青贮喂猪、过腹还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平均每亩增收68.85元,共增收226.5万元,实现了粮(油)、肉(猪肉)、钱全面丰收。目前,这一模式正在江西及南方各省、区广泛推广。
(三)用养结合型耕作制度
用地养地、用养结合,这是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基本原则。建立我国南方用养结合型耕作制度,主要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1.增加物质投入。着重增加各种肥料的投入。一是在增加化肥投入的同时,重视有机肥的投入,做到无机有机结合。南方有机肥源特别丰富,有猪牛栏粪、人粪尿、灰肥、泥肥、饼肥和各种垃圾肥;二是施用化肥时,做到氮、磷、钾肥配合,大量元素肥与微量元素肥同时兼顾;三是实行秸秆还田。推广秸秆还田、产投平衡,是促进农作生产中有机物良性循环的主要措施。
2.种植养地作物。首先是扩种、种好冬种绿肥。南方绿肥有冬季绿肥(紫云英、肥田萝卜等)和夏季绿肥(猪屎豆、田菁、乌豇豆、决明等),主要是通过利用农田间套作和非耕地种植来扩大面积、提高产量;其次是种植各种豆类作物,如花生、大豆、绿豆等;第三,种植油菜、棉花、芝麻等兼养作物也具有较好的养地作用。
3.实行轮作换茬。将长期肥—稻—稻连作的稻田轮种“稻×萍×鱼”模式,则同时具有防病、除虫、去草、肥田的效果。目前这一模式在我国南方正得到大面积的推广,预计这一模式还将有较大发展。
(四)集约高效型耕作制度
充分利用我国南方地区丰富的光、温、水资源和较好的技术、经济条件,走技术密集、劳力密集、资金密集的道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提高南方单位耕地面积的产出。目前我国南方出现的“吨粮田”、“双千田”、“万元田”及各种“高效农田”,都是南方集约高效型耕作制度的具体反映。
(五)抗灾减灾型耕作制度
1.抗旱避旱型耕作制度。一是多熟复种抗旱,即在旱地上发展各种类型的多熟复种方式,实行全年“绿色覆盖”,可有效地防止土壤干旱、提高作物生产力;二是休闲养地避旱,在可种植作物的季节不种植任何作物,而令其休养生息,从而达到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对抗旱保肥有一定的效果;三是间混套作抗旱;四是深耕抗旱,由于深耕对蓄住天然降水有重要作用,因而有利于增强作物抗旱能力;五是少耕免耕,对抗旱保墒具有明显的效果;六是通过合理施肥和调整播种期等栽培措施来达到抗旱的目的。
2.抗病虫草型耕作制度。我国1989年稻田养鱼面积达1330.05万亩,其中绝大部分分布在南方稻区。西南农业大学在四川巴县推广稻、鸭、鱼复合种植模式,结果表明这种模式比常规双季稻田的水稻虫害可减轻50.49%-85.71%,病害减轻85.40%-97.77%,同时杂草也大为减少,即稻田放养鱼、鸭在不施或少施农药下能有效地防治水稻病、虫和杂草危害,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
3、其他减灾型耕作制度。江苏如皋改传统耕作制度麦—稻为麦/玉米—稻,这种新型模式,一年三熟,多熟互补,分担了自然灾害的风险,玉米可以有效地避开台风的危害,使新型耕作制度的稳产性能大为改观;而且,这种新型模式还能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地力,减轻了病、虫、草害。可见,建立新型的、具有抗灾减灾能力的“两旱一水”耕作制度是我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今后改革的重要方向。
(六)资源保护型耕作制度
将优质品种、高效作物及绿色食品的生产纳入到整个耕作制度中去,充分利用系统内生物间的“互利互惠、共生互补”关系,尽量不施或少施农药,杜绝或减少一切污染源,以真正生产出高产、优质、高效、无污染、无公害、持续发展的各种农产品,这正是目前我国南方建立资源保护型耕作制度的思路和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