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其渗透的方法,使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德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
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人才定向的作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三项’基本任务之一”。为此,体育教学同样肩负着德育的重任,它对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材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往往会被忽视。其表现为:在认识上,重视增强体质和对基本技术、技能的学习,而轻视思想品德的教育;在实施教育上,缺乏启发诱导、耐心说服,有的因操之过急而使用简单粗暴手段,或是姑息迁就,放任自流,这就容易导致教学任务的片面完成,影响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
尽管新课程改革已如火如荼,但是还有不少小学教师只重视培养学生身体健康与技能,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缺乏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他们错误地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软任务,体能测试是硬任务必须重视。其实,教师的职能是教书育人,各个学科教学中离不开德育的渗透,否则,所谓的有效课堂也是不完美的。本人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为宗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摸索出了德育渗透的捷径。
一、为人师表中感化学生的心灵
小学生模仿性很强,尤其对自己的老师“崇拜”欲望很强烈,往往一句话、一个行为动作就能让学生产生心灵的涟漪。因此,教师要举止大方,谈吐文雅;在课堂教学中,讲解清楚明了,重点突出,示范动作要规范、优美;要言行一致,做到诲人不倦地关心和爱护学生。假如能做到这些,那就能潜移默化地感化学生,真正体现身教胜于言教。其实,教师自身的表率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和良好品行,其思想行为、作风和品德无时不在感染和影响学生。我在课堂在教学中应坚持做到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譬如: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自己就提前到操场做一些课前准备工作。实践证明,教师只有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二、根据教材的特点注意引导教育
体育教材分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的内容都有鲜明的思想性。如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做贡献结合起来。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启发学生敢于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坚持锻炼,提高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因此,体育基本理论是教师有目的的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体育教学的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属于体育运动的技术。每个技术动作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学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如:教授各种器械体操、跳跃项目便于培养学生勇敢精神;篮球、排球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维护集体利益,自觉遵纪守法和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练习中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如本人在教学长跑时,把技术动作认真讲解示范并提出了练习的要求,注重强调思想教育因素,克服紧张、畏惧和怕苦心理,运用心理暗示法,暗示自己体力好,感觉也不错,以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用注意力转移法,使其把注意力转移到调整呼吸的节奏上来,这样既促进了他们充满信心地去完成任务,也使他们在努力完成任务时进一步磨炼意志品质。
三、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个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
课的开始要对学生进行动员,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他们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反映速度、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值日生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这样,将思想教育同体育教学中的组织与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
四、因材施教中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
小学体育新教材的内容很丰富,比较适宜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探究活动。因此,教师要结合学情,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灵活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接力赛跑、拔河活动时,教师应渗透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进行田径、体操和球类等教学活动时候,要渗透勇敢、顽强、拼搏的理念,强调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针对在中长跑训练中的“极点”现象,重点让学生明白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道理。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学生特点有机渗透德育教育内容,不断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
五、在游戏教学中贯穿竞争合作意识
教师经常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其中不少游戏既有目的性和思想性,又含对抗性和竞争性,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学生比较喜爱的综合性的活动。因此,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首先要注重发挥教材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培养他们机智、活泼、进取和创新的优良品质;其次,教师对游戏的选择要准,渗透要实,方法要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在游戏练习中,将“障碍接力”改名为“小兵张嘎送情报”这一情景游戏,将游戏内容故事化,把游戏中遇到的各个障碍改为绕过“敌人的岗哨”,跳过“小壕沟”,爬过“小山坡”,最后奔跑到“目的地”等,使学生在训练中置身于故事情景之中,这样的情景,他们兴高采烈,既培养了克苦耐劳的精神,又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宗旨。再次,在进行游戏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游戏的规则和公平竞争原则,尊重竞争对手,尊重裁判,切实体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良好作风,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风尚。
小学体育新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愿大家群策群力,锐意进取,不断摸索教学规律,为造就更多的合格人才而努力奋斗。
论文作者:蒋海浪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学生论文; 体育论文; 思想品德论文; 学生进行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德育论文; 目的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