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名称研究_中国古代史论文

“香港”名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祖国南海之滨的“东方之珠”香港,曾被人们赋予了很多芳名,有代表性的如“香江”、“香海”、“香岛”、“香洲”等。但是,这块神秘而又奇特的土地的称谓,历史上却有过不同的传说,史籍中也有着明确的记载。1841年1月26日,英国殖民主义者在鸦片战争的硝烟中,强行登上了这个岛屿,并在倾斜的谈判桌上,逼迫满清政府签订了屈辱的城下之盟,从此香港岛沦入英人之手。

为了使自己对这片土地的占领更具合法性,英国人一直声称“香港”之名系在英军占领港岛之后始有之,很多外国人也随声附和,从而将历史人为地引入误区。

然而,历史毕竟不是任人装扮的女孩。史籍文献黑字白纸,早已记录在案,它们清楚地昭告世人:香港的命名权正如她的主权一样,不属于来自异域的侵略者。

早在5500多年前,香港地区就有中华先民耕种狩猎,过着简单的初民生活。距今3000多年前,汉族已定居珠江流域的广东一带,香港考古发现证明,那里的文化与东南沿海有着极深远的渊源关系。由于香港是一避风汲水的良港,气候温和,交通便利,所以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南部的重要商业中心和海军基地。那时,“香港”一名是狭义的,系指香港岛上的一个港口,位于港岛南端香港仔附近的海湾。港口附近有一村落,曰香港村,1688年前已开村,而古时的香港岛则有很多“曾用名”。

一称“赤柱山”。盖因香港地区原木棉(红棉)树甚多,这些树就象红色的柱子,故明代以来,香港即有赤柱山之名。赤柱之名最早见于明《粤大记》中,标在港岛南端。《新安县志》载:“(赤柱)在东南洋海中,延袤数十里,诸山环拱,为海外藩篱,有兵防守。”1704年,清政府派兵驻守,建赤柱汛。英国人占领港岛后,最初曾打算在赤柱村建埠,后因其地“瘴气盛行”,英军士兵死亡甚多,遂改在裙带路一带开辟市场。

一称“大潭”。大潭在香港岛的中部,即现在的大潭笃水库(自来水水库),是香港名胜之一。南面有大潭湾,是船只停泊的地方,因此,有些古书也曾把“大潭”作为整个港岛的名称。

一称“红香炉”。据传说,从前有一个红香炉由海上漂流到岸上的天后庙前,当地居民以为是天后显灵,就将其供在庙内,这块地方就叫红香炉,香港也就叫“红香炉港”。《夷务始末》称:“香港为商船内驶必由之路,其岛曰红香炉,上有营汛居民。”

一称“裙带路”,又叫群带路、群大路,也是香港岛的古称。香港西北部的山腰上,原有一条渔夫背的小路,蜿蜒曲折,远远望去好象一条飘拂的裙带,故称“裙带路”,后来又把它作为整个岛的总称。早年广东东江一带人民出国到南洋群岛去,都经过香港,当时就叫香港为“裙带路”。又据英国人说,道光年间,英人登岛,有一个住在赤柱的居民叫阿群,常常带领英国人从赤柱经过香港围,而到北山,即现在港岛的上、中环,英人遂把这条由阿群所带的路叫作“群带路”(裙、群同音)。这一说法显然与史实不符。早在明末清初,《东莞县志》钱粮册中即有“裙带路”之名,清人《广东图说》及《新安县志》中也出现了这个名字。

“香港”之得名,也有很多说法。

有一种古老的传说:清朝嘉庆年间,海盗林某与其妻香姑横行于伶仃洋一带,后为清军将领李长庚击败。林某逃死台湾,香姑则率其余众占据港岛,后人因而称之为“香港岛”。然而遍查史籍,清代并无名叫香姑的海盗,只是在明崇祯七年(1634)间,有海盗名刘香曾侵扰香港西北方的南头,所以人们怀疑有关香姑的传说系由刘香的故事演变而来。但据此便说岛名由此而来却是有悖情理,一则香港各地区至今未发现任何与海盗刘香或香姑有关的史迹;二则中国古代稀有以人名称谓地方的传统;第三,善良的中国人民一向最恨盗贼,断不会以盗匪之名为一岛冠名,由此可见,此说实不足信。

另据传说,今日港岛薄扶林往南华富邨的瀑布公园所在地,原有一条由瀑布注成的泉水,味淡而甘,行船者爱汲此水食用。英国人最初到香港就是在此登陆,船员们见这里的水甘甜可口,便称此泉水为“香江”,瀑布入海的港口被称香港。但香江一名是近百年来香港繁荣后所起的,今日新界之各山溪,并无称为“江”者,可见“香江”一名绝不会早于“香港”一名而成立。

那么,港岛究竟由何而得名呢?原来,本区自明代起即盛产莞香(一种香木),当时,每年由广东省东莞南部以及新安(今宝安及深圳地区)与本区所产制的香品常在石排湾东北岸海湾集中转运,这里也就由运销香木和香品而知名,这个港口被称为“香港”,进而演变为岛名。

“香港”一名,早在16 世纪就出现在我国的文献中。明嘉靖年间,礼部主事郭棐绘制《广东沿海图》,附于《粤大记》一书中,万历年间,《粤大记·广东沿海图》刊刻。该图为一连续长图,分32幅,自防城营起,至潮州府止。香港、九龙、新界全境绘在长图中段第18幅至23幅,地形虽略有差异,但位置颇为准确。所载地名中,即有香港。在明代舆图中,这是记载香港舆地最早且最准确者,因之成为研究香港前代历史的重要文献。

香港正式隶属于中国中央封建王朝,始自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那时的香港、九龙、新界均划归番禺县管辖。后来,王朝兴替,岁月流逝,香港先后隶南海郡博罗县、东莞郡宝安县、广州府东莞县,直到明清之初,香港乃归宝安(后称新安)县管辖。清初史官修志,在康熙《新安县志》、嘉庆《新安县志》中多录有港岛史事和地名。

康熙《新安县志》撰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由知县靳文谟主持修纂。该书是研究香港古代史最基本的文献材料。其卷二《地理志》中即载有“香港村”之名。香港村是香港岛上的古村落,属官富巡检司辖下五都内的村庄,因与“香港”这一古地相近而得名。

嘉庆《新安县志》修纂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由知县舒懋官主修,王崇熙总纂。该志所记载事略,多有涉及香港者,《舆地略》与《海防略》部分载港事尤多,“香港村”一名亦出现在该志中。今香港仔黄竹坑一带有两条围村;新围与旧围。旧围又称香港围。据考证,香港村即指今之黄竹坑新旧围一带聚落。

上述志书所载,足证“香港”一名的专利权不属英国人。

其实,英国人在自己的文献资料中也记载了他们占领香港前即有“香港”一名的史实。

1844年,伦敦出版了贝拉德(W.D.Bernard)所著《纳米昔斯号航程及作战史》(Narrative of the Voyages and Services of the Nemesis)一书。该书分上下两册,据书中记载,1816年时,在英国人的笔下就出现了“香港”之名,书后附有一幅香港地图,这是关于香港岛的最早地图。再往前追溯,早在1780年,乔治·希托(George Haytar)根据葡萄牙人和中国地图绘成的珠江河道图,已标有香港(Hong Kong)的名字。

1816年,英国阿默斯特使节团访华途中曾寄碇于香港一条瀑布对开之水域,该使团的副团长史丹顿(Sir George Thomas Staunton)在1833年向英下议院指出:

“香港是轮船停泊的良港,这是早已公认的,18世纪,商船偶然到这岛上避风汲水,岛上有一条清溪,名叫香江(Heong Koong)……英国的船长经常到来,所以对这个港口相当熟悉,特别是18世纪以来,英法长期战争后及19世纪初,我们的船队常到这里来。”

香港是否因岛上有清溪(香江)而得名,前文已述,但英国人因这条清溪而认识到香港岛,进而起觊觎之心,却是事实。而且在英国人的认识中,香港是整个岛的总称,自始而然。这种认识的基础则是早在香港开埠前的200多年就已出现香港地名。至于英国人以“香港”来正式指香港岛的全部,那都是1841年琦善和义律私定《穿鼻草约》和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以后的事。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帝国主义用大炮轰开了中国大门,强行占领了香港岛。1856年,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逼迫清廷签订了屈辱的《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的南部割让给了英国。1898年6月,清廷在甲午战争失败后,被迫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地区,以及附近的200多个离岛租借给英国99年。从这时起,“香港”的概念也由原来面积只有80平方公里的“蕞尔小岛”变成1000多平方公里,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和230多个离岛的广阔地区了。

标签:;  ;  ;  ;  ;  

“香港”名称研究_中国古代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