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 530401
摘要: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其中,村庄规划作为基础性工作之一,同时又是较为复杂的一项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充分的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由于其复杂繁琐,从而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了村庄规划的质量和效率。对此,本文就对当前村庄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提出一些个人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希望能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村庄规划;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随着当前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促使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逐步的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而规划是建设的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蓝图,直接关系着农村今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做好村庄规划工作,对自愿进行合理、细致的分配,防治因为盲目建设而出现财产的损失。但村庄规划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在实际工作井经常会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村庄规划工作仍待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一、村庄规划的意义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时期,要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任务还很艰巨,对此,我们在进行村庄规划的建设过程中,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针,协调推进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我们要不断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这样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基础问题后,要加强村庄规划工作的实施,使得村庄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要求。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一定要做到从实际出发,满足农村百姓的真实需求,注重农民朋友的承受能力来对村容村貌进行改善[1]。同时,为了方便农村的生产生活,突显地方特色,还要坚持节约以及集约使用土地的原则,这样才能在农民满意的基础上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稳步前进。
新农村建设工作是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任务,不仅能有效的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强化农民的幸福感,同时还展现了新农村的全新面貌和精神,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举措。因此,做好村庄规划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而实现城乡一体,推进新农村的建设。
二、村庄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规划不切实际
对于当前村庄规划的理解,很多人都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村庄规划工作就是将原本错落的房屋修建成整齐排列、规格相同的新房,将原本的乡村道路进行扩修,修建各种花园、休闲广场等等,甚至还有一些别墅、废物处理厂等设施,这样理想化的规划比城市中的小区建设还要更胜一筹,但在农民朋友的眼中却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而且农民也没有资金和能力进行这样的农村建设,比如一些处理厂并不是每一个农村都需要去进行建设的,这样的村庄规划就明显不切实际,没有站在农民的角度上去进行思考。
2、村庄规划地域特色不突出
不少农村在进行规划时,将原本传统布局的完全打破,使得村庄规划失去了原本自身的特色。由于村庄规划收费往往较低,因此很难保证规划的水平,并且不少村庄规划设计的周期较短,使得建筑设计都千篇一律,没有充分的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使得村庄规划缺乏自身的特色,导致各个村庄之间都大同小异,这样不仅影响了地方文化的传承,还影响了农民的日常生活习惯[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规划主体缺失
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但在当前村庄规划中并没有发挥出农民的主体地位,一些地区在进行村庄规划时,往往是市级、县级政府帮助农村进行统一规划,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农民,并没有进行实地的考察,征询农民的意见,与农民进行协商和讨论,这样的村庄规划完全忽视了农民的需求,只为了完成新农村建设而进行规划,使上级领导满意,进而本末倒置,不利于农村的进一步发展。
4、村庄规划不全面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我们要充分的结合党中央提出的建设任务,推进村庄规划的有效进行,但实际工作中却存在规划不全面的问题,只是单纯的为了建设而建设。
5、村庄的道路交通问题
过去由于农村经济较为落后,缺少购买力,在进行道路修建时,多以行人为主,使得路面较为狭窄,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升,各种农作机械、私家车数量的增加,使得对道路的宽度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建设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脱离了规划,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搞好村庄规划的思路与举措
1、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和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旋律,这与农村的经济、文化、政治等都是相互影响的,我们要在村庄规划中充分的体现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全面发展,要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才能有效的实现绿色发展,实现良性的循环,便于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3]。因此,村庄规划中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从而丰富农村建设的内涵,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推动农村经济、文化、政治的协调发展。
2、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在村庄规划中,我们还要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转变其传统的观念,改善世代沿袭的生产生活方式,但这样必定会与传统的思想发生碰撞而产生矛盾。对此,我们要加大宣传的力度,解放农民的思想,将其与村庄规划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农民明白村庄规划的目的和效果,使农民认识到村庄规划对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4]。可充分的借助当前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杂志以及各种文艺节目等来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在宣传内容的选择上,要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宣传内容要通俗易懂、容易接受,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村庄规划建设氛围,推动新农村的建设。
3、突出特色,因地制宜
区域文化是农村建设的特色,能有效的体现农村的精神面貌,对此,我们在进行村庄规划时,要做到因地制宜,充分的突出农村地区的文化特色,要根据其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地理条件来规划农村建筑的风格以及组合方式,使村庄规划符合农民自身的需求,并实现对区域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4、要思考对外交通联系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是村庄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之一,因此,要充分的考虑农村道路与外界的联系,关注道路的走向及过往车辆的流量,分清主次关系,对于主要的道路要进行综合考虑,对路面进行加宽,以便公交、消防等车辆的停靠。在进行村庄规划时,要对原有的道路进行充分的利用,要结合本地区的自然地形,在保障道路交通以及各种生活功能的需求上,要保证道路的整洁[5]。加强对道路两旁的绿化和硬化,这样能营造良好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农民经济效益的提升。
5、注重细节的组合
在进行村庄规划时,还要注意空间上的规划和功能的分区,注重现实事物之间的整合,务必要做到美观、实用,合理的处理实际建设与规划之间存在的矛盾,合理的运用住宅、院落之间的空间,为农民建设就近的休息、活动和健身场所。在细节处理上要进行反复的推敲,并对一些公共建筑设施,如学校、幼儿园等要进行单独布置,并对其周边的环境进行绿化。
结语
总而言之,村庄规划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具有很强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工作,直接影响着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村庄规划中还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人员要不断的进行探究,总结工作经验,贴近农民的真实需求进行合理的规划,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筑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叶众乐.村庄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舍,2018(23):217.
[2]杨瑞强.村庄规划整治问题及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19):268.
[3]张强.村庄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07):64-65.
[4]樊少臻.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问题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8(03):128.
[5]沈一览.论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54.
论文作者:梁珍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2
标签:村庄论文; 新农村论文; 农民论文; 农村论文; 工作论文; 道路论文; 注重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