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丁丹
(郑州颐和医院妇产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 目的:观察并分析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58例免疫性不孕不育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83%,明显优于对照组72.41%,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SH、E2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效果更佳,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免疫性不孕不育;中西医结合;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5-0094-02
免疫性不孕不育多由于生殖系统抗原的自身免疫或同种免疫而造成的,且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1]。传统的西医治疗疗效不甚理想,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其安全性,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和治疗的58例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均为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确诊收治的。随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在21岁~37岁之间,平均年龄27.3±3.5岁;病程:1年~7年,平均4.2±3.5年;实验组男性15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在19岁~37岁之间,平均年龄26.5±3.5岁;病程:1年~8年,平均4.1±3.6年。排除女性宫颈性不孕、输卵管性不孕、子宫性不孕以及卵巢性不孕,男性生殖细胞成熟缺陷、外生殖器畸形、精索静脉曲张、内分泌功能障碍等疾病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病情等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行西医治疗,强的松:5mg/次,每日3次;维生素C:200mg/次,每日3次;维生素E:100mg/次,每日3次。均口服,3个周期为1 疗程,每周期为1个月。
1.2.2实验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药治疗。组方包括:桂枝、附子均3g,甘草6g,山药、赤芍均10g,麦冬、苍术、葛根、玄参、当归、生地黄、川芎均12g,当归、山药、党参、丹参均15g,黄芪30g。水煎服,2次/d,一剂/d,3个月为1疗程,之后对比两组的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2]
治愈:抗精子抗体阴性,夫妻性生活正常,妻子受孕;有效:抗精子抗体阴性,夫妻性生活正常,但是妻子未受孕;无效:抗精子抗体阳性,夫妻性生活正常,但是妻子未受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系统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表示方法用均数±标准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变量,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经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83%,明显优于对照组72.41%,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以下表1。
表1 一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58,例)
注:*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前相比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 <0.05。
3.讨论
免疫性不孕不育多由于患者产生了抗子宫内膜抗体或抗精子抗体,从而导致阴道内精子不能正常运行,精子死亡或凝聚、受精、受精卵着床等环节受到干扰,引起不孕不育[3]。精子作为同种异体抗原进入女性生殖道,精浆上的强效免疫抑制剂牢固地吸附在精子表面,女性生殖道有局部免疫防御功能机制,生殖道对精子抗原免疫攻击被抑制。男性精浆内的免疫抑制剂存在缺陷时,或女性生殖道炎症,或细菌感染生殖道,均会加强生殖道对精子抗原的免疫性,代孕女性对精子抗原致敏增加,产生AsAb,导致不孕的发生[4]。
传统西医治疗,疗效不太理想,强的松通过加速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分泌,同时扰乱内源性激素,促进排卵受孕;维C和维E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现代中医理论认为免疫性不孕主要因患者肾虚而致女性生殖能力降低[5-6]。只有肾气(肾阴与肾阳)既充盈又协调平衡,生殖力方可正常。中医治疗方法主要以活血化瘀、滋阴补肾为主,以调节好患者免疫能力,增强受孕可能。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联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4.83%)比单纯西医治疗(总有效率72.41%)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中西医联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旭辉,陈文英.中西药联合治疗60例免疫性不孕不育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1):119-120.
[2] 孟焱.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症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4,20(06):1029-1031.
[ 3 ] F o l e y R N, P a r f r e y P S, S a r n a k M J. E p i d e m i o l o g y o f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i n c h r o n i c r e n a l d i s e a s e. J A m S o c N e p h r o l, 2013 9 ( 1 2 S u p p l): S 16- 23.
[4] 王景春.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2):26-27.
[5] 许玉刚,张喜凤,朱立华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9):110-111.
[6] 贾文惠.中医药联合西药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症临床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2,12(09):70-71.
论文作者:张丁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2
标签:免疫性论文; 疗效论文; 精子论文; 患者论文; 不孕不育论文; 实验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