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节点间FO的转换与感知_福州话论文

普通话两音节间FO过渡及其感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音节论文,普通话论文,F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主要研究普通话后音节为非清声母两音节组16种声调组合中的F0过渡及其感知问题;作为讨论F0过渡的佐证,还研究了福州话“降调+降升调”中F0上升部分的声学表现。作者通过对此二者的声学分析和它们的感知实验,表明普通话和福州话两音节组声调信息都主要由音节主要元音及其过渡所携带,而元音尾和鼻韵尾及零声母跟浊辅音声母一样都与声调信息无关。普通话VV和VCV中F0 上升和下降过渡所以未能被听见,是因为它不发生在主要元音上,而发生在后音节零声母或浊辅音声母上。福州话“降调+升降调”VV和VCV中F0 上升部分所以被听见,是因为它不仅发生在后音节零声母或浊辅音声母上,而且扩展到了此音节主要元音之上。本文还对D.House 的语音音调感知理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一、引言

基频(F0)过渡是普通话语音中实际存在的,但人们未能感觉到它,这是声调音高与语音基频之间没有一对一关系的重要表现。吴宗济认为,在后音节为非清声母(即浊辅音声母/m,h/,浊边音声母/1/和零声母)的普通话两音节组中,其基频曲线(F0曲线)在前后两音节之间是不连续的〔1〕。严景助和林茂灿指出, 这种两音节之间所形成的是一种F0过渡,如“老母鸡”中“老”和“母”之间F0曲线所表现的那样,人们听这个声音时是听不出这个F0过渡的〔2〕。P.J.Rose 研究了汉语镇海话里与这种F0过渡相类似的情况,他据此认为声调音高与基频之间并非一一对应〔3〕。

声调音高与F0之间的这种非线性关系,用目前的语音学和声学语音学著作中关于基频是声调主要决定因素的论点〔4〕当然无法解释。 D.House在他的《语音音调感知》〔5〕一书中提出,F0曲拱特征(F0 上升和下降)要能被听出来,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是,(1)F0上升或下降的大部分必须发生在元音中频谱相对稳定区域;(2)F0变化必须与元音同步,使得F0上升或下降的起点发生在元音里大约30—50ms处;(3)元音长度必须大于100ms,才能感觉到其音调变化。但是我们认为D.House的这个理论并不能解释汉语声调的这方面问题。 为此本文具体研究了普通话后音节为非清声母的两音节组16种声调组合的F0过渡声学表现及其感知问题。

二、普通话F0过渡的声学分析

1.实验材料和方法

本实验用的后音节为非清声母的16种声调组合如下:

在以上材料中,除“阳平+上声”和“去声+去声”这两种声调组合外,其它声调组合都用了6个两音节组作实验。 “阳平+上声”和“去声+去声”声调组合分别用了14个和16个两音节组,是因为此二声调组合是本文研究重点。在以上各种声调组合中,都有一个两音节组的后音节为清声母, 而其它两音节组的后音节声母为非清声母, 把前者的F0曲线与后者的F0曲线作比较,可大致确定音节间F0过渡的起点和终点。

每个两音节组用汉字和拼音分别写在卡片上,然后把这些卡片完全打乱。发音人为中年男人,出生和工作于北京,说标准普通话。发音在标准录音室里进行。实验者递给发音人一张卡片,发音人按照实验者递给的每张卡片的内容,以正常重音自然地读出每个两音节组,并根据实验要求以大体相同的力气读各张卡片。每个两音节组声音由高质量录音机(KENWOOD KX—W8020 )进行录音, 所记录声音由Kay 数字式语图仪5500—1作分析,给出宽带和窄带语图,波形及振幅曲线。由窄带语图中第三条以上谐波计算F0,获得各两音节组F0曲线。

2.声学分析结果

本实验证实,在后音节为非清声母的两音节组中,F0曲线在音节间是不间断的,F0曲线从前音节带音(声带颤动形成的)部分开始,到后音节韵母结束为止是连续的,而在后音节为清声母两音节组中,F0曲线在音节间就断开了,这是因为后音节声母为清辅音,发清辅音时声带不颤动。本实验又看到,音节F0曲线不仅有调型段(携带声调信息部分),而且有弯头段和降尾段(F0曲线起始和终了部分,这两部分跟声调信息无关)〔6〕。

对后音节为清声母的两音节组来说,前后音节调型段及弯头段和降尾段的起点和终点,尤其是前音节F0曲线终点和后音节F0曲线起点就比较容易确定,而当后音节声母为非清声母时,前音节F0曲线终点和后音节F0曲线起点就难以界定。本文用下面的方法确定两音节间F0过渡段起点和终点。首先根据振幅曲线在音节间可能出现的转折点和头三个共振峰结构在音节间的表现,大体确定两音节的“分界点”。由于发音人用大致相同气力念各个两音节组,因而可以认为同一声调组合的两音节组F0曲线变化幅度大体一样。把后音节为非清声母两音节组F0曲线重叠在后音节为清声母两音节组F0曲线之上,并使两条F0曲线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对齐,我们认为后音节为非清声母两音节组F0过渡段起点“S”F0 值,等于后音节为清声母两音节组的前音节调型段终点F0值,也就是说,后音节为非清声母两音节组F0过渡段起点“S”F0值, 等于同一声调组合后音节为清声母两音节组的前音节调型段终点F0值。同样道理,F0过渡段终点“E”F0 值等于同一声调组合的后音节为清声母两音节组的后音节调型段起点F0值。这样,后音节为非清声母两音节组的F0过渡段起点“S”和终点“E”及其F0值就确定下来了。从F0过渡段起点到“分界点”,称为这种两音节组前音节的降尾段;从这种两音节所谓分界点到F0过渡段终点,称为其后音节的弯头段。

图1.1a,b,c,d,图1.2a,b,c,d,图1.3a,b,c,d,图1.4a,b,c,d(图见文末第171页),是普通话后音节为非清声母两音节组16种声调组合的平均的F0曲线。从图1可以看到, 在“上声+上声”两音节组中,第一个上声F0曲线跟阳平调的很相似,所以,在普通话两音节组中,实际上只有15种性质不同的F0曲线。从图1还可以看到, 在后音节为非清声母两音节组中,有15种程度不同的F0过渡段跨越在两音节之间。它们可分为两种类型,即F0为上升过渡的和F0为下降过渡的。当前音节调型段终点调值小于后音节调型段起点调值,音节间形成F0上升过渡;当前音节调型段终点调值大于后音节调型段起点调值,音节间形成F0下降过渡。前音节调型段终点调值与后音节调型段起点调值相差越大,前后音节间形成的F0过渡段越明显,反之则反是。

表1 给出后音节为非清声母两音节组的前后音节调型段用五度制〔7〕表示的调值。从表1可以看到,在阳平和上声前面的阴平和阳平终点调值比这两个声调单念时(阴平55,阳平35,上声212,去声51 )的小;去声前面的去声终点调值比它单念时的大。后面声调对前面声调所产生的作用,称为逆向声调协同发音。前面声调对后面声调产生的作用,称为顺向声调协同发音。从表1也可以看到顺向协同发音的作用,例如,阳平后面的阴平起点调值比其单念的小,上声后面的阴平、阳平和去声起点调值比其单念的小,阳平终点调值也小,去声后面的阴平和阳平终点调值也小。把本实验结果跟普通话第二、三和四音节大多数为清辅音声母的四音节组结果〔8〕作比较, 可以看到无论顺向还是逆向声调协同发音,在后音节为非清声母音节组中声调协同发音都比在后音节为清声母中的强烈。表1也告诉我们,阴平、 阳平和去声后面的上声变成了“半上”。

表1.后音节为非清声母两音节组的前后音节调型段用五度制表示的调值

阴平 阴平 阴平 阴平 阳平 阳平 阳平 阳平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前音节调型段 55 54

54

55

34

34

34

35

后音节调型段 55 34

213 51

44

34

213 51

上声 上声 上声 上声 去声 去声 去声 去声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前音节调型段 21 21

34

21

53

53

52

52

后音节调型段 45 24

212 41

44

24

113 41

表2给出F0过渡段中F0变化幅度及其时长。从表2可以看到,除“阴平+阴平”外,在其它声调组合两音节组中,F0过渡段中F0变化幅度都较大,其时长也较长。例如, 在“阳平+上声”中, F0 过渡段F0 在116ms时间内下降了54Hz;在“上声+上声”中,F0过渡段在138ms时间内F0下降54Hz;在“去声+去声”中,F0过渡段在154ms时间内F0 上升36Hz。总的来说,F0过渡段F0在大约100ms时间历程中,约有40— 60Hz的变化幅度。

表2.两音节组不同声调组合中F0过渡段F0变化幅度及其时长

阴平 阴平 阴平 阴平 阳平 阳平 阳平 阳平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F0过渡段139- 143- 136- 142- 126- 132- 149- 137-

起讫点频率 -144 [124]*[115]-147[123][120][131][142]

[Hz]

-100 -86

-132 -103 -95 -159

F0过渡段时 43

59+

48+

77 86+ 63+ 55+ 58+

(ms)

817349

58

61

71

F0过渡段时长与两音 7

201914 25

17

17

24

节调型段总时长之比

上声 上声 上声 上声 去声 去声 去声 去声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F0过渡段 83- 75- 133- 74- 94- 96- 83- 88-

起讫点频率 [89] [77] [110][80] [89] [91] [77] [87]

[Hz] -120 -78 -79 -133 -119 -86 -70 -124

F0过渡段时长56+ 87+ 74+ 35+ 67+ 42+ 55+ 61+

(ms)

92

90

64

103 89 81

87

93

F0过渡段时长与两音节 25 28 22

27 27 20

2530

调型段总时长之比

*方括号中数字为前后音节“分界点”频率值。

为讨论上方便,把前音节为元音尾而后音节为零声母的两音节组记作VV,前音节为元音尾而后音节为浊鼻辅音和浊边音的记作VCV。 对“去声+去声”两音节组,本文进一步分析了F0和Am(语音振幅),以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图2.1和图2.2(图见文末第171页)分别给出7个VV和8个VCV的两音节组的平均F0和Am。近来,人们也看到,在音节之间,特别在VV和VCV之间,共振峰也会形成过渡〔9〕。本文用Rose使用的“transaction”法〔10〕确定VV和VCV前后音节之间的感知边界。在图 2.1和图2.2中“A—B”表示前后音节感知边界,也就是说, 前音节在感知上以“A”为终点,后音节在感知上从“B”为开始。

从图2.1和图2.2可以看到,F0上升过渡的起点落在前后音节感知边界“A—B”之中。F0上升过渡从“B”算起,其时长在VV和VCV中,分别为89ms和60ms,但从其起点算起,F0上升过渡时长在VV和VCV 中分别为133ms和127ms。从图2.1和图2.2还可以看到,Am随F0上升而上升, 但F0并不随Am下降而立即下降,也就是说,在普通话的这种声调组合中,Am在F0下降曲线的前半部为最大。

三、普通话两音节组F0过渡的感知实验

对普通话两音节组而言,从音系上说只有两个声调,但是,对后音节为非清声母两音节组作声学分析却表明,除了有相当于音系上两个调型段之外,在两音节之间还存在一个F0过渡段。对F0 过渡段在约100ms时间历程中,其F0大约发生40—60Hz如此大的变化,操普通话人为何没能听出来?本感知实验的目的在于揭示声调信息与F0过渡之间的关系。由于在普通话“去声+去声”中F0上升过渡和“阳平+上声”中F0下降过渡较为明显,本实验用“调任”和“概要”及“游览”和“调养”等语音作实验。

1.实验方法

(1)刺激的制备

用Kay5500—1型语图仪中切音装置(gating),从“调任”和“概要”及“游览”和“调养”4个两音节组分别得到刺激时长为120ms的刺激系列。在切音装置中设窗长120ms,步长为20ms。第1个刺激是从每个两音节组信号0—120ms处切割出来的;第2个刺激是从其20—140ms处切割出来的;第3个刺激是从其40—160ms处切割出来的,以此类推。为了确保最后一个刺激时长为120ms,制备最后一个刺激时,切音装置120ms窗长的右缘一定放在每个两音节组信号终点上。本实验选用时长120ms的刺激,是因为D.House提出,人们对元音时长大于100ms,其F0上升或下降的变化才能被感知出来〔11〕。从这4个两音节组制备4个刺激系列,每个刺激系列的刺激数目如下:

“调任”:120ms刺激27个

“概要”:120ms刺激27个

“游览”:120ms刺激31个

“调养”:120ms刺激30个

通过20k采样和16比特的模/数转换器,把每个刺激系列分别放在计算机内存,每个刺激都重复5次,每个系列的刺激又再作了无规打乱。

(2)受试者

8位(4男 4女)说北京话的年轻人参加本实验, 他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人员,但不从事语音研究工作。他们的听力没有毛病,而且是首次参加这种实验。刺激通过高级耳机送给每位受试者。刺激的音量由受试者自己调节。受试者各有一张听辨回答表。他听到一个刺激后,对所听到的刺激要立即判断是平调、升调还是降调,并在听辨回答表的相应位置上打个勾;如果对所听到的刺激拿不定主意,他也要强迫作出判断。

2.听辨实验结果

图3.1给出8位受试者对从普通话“调任”切割得到的刺激,所判断音高的平均百分数。这个百分数是对每个刺激的40个反应(8 位受试者×每个刺激重复5次)计算的。 普通话“调任”为“降调+降调”声调组合,“调”带元音尾,“任”带浊辅音声母。在图3.1—4(见文末第172—173页)中,代表平调音高,代表升调音高,代表降调音高;“A—B”表示感知边界即音界间共振峰过渡,而“C—D”表示音节内共振峰过渡。“第一个”刺激是“调任”语音信号0—120ms处切割出来的,它的听辨百分数划在图3.1横轴60ms上, 第二个刺激是从这个信号20—140ms处切割出来的,它的听辨百分数划在图3.1横轴80ms上,以此类推。“调任”的最后刺激为第27刺激,它是从其信号520 —640ms处切割出来的,它的听辨百分数划在图3.1横轴580ms上。 为了考察所得到的音高辨认百分数与共振峰模式和F0之间的关系,各图在辨认函数之上还给出这个两音节组语音的宽带语图、窄带语图和波形。

从图3.1可以看到,对前音节降调的最高辨认百分数为第8个刺激(140—260ms),它是从前音节主要元音及其过渡切割出来的;对后音节降调的最高辨认百分数为第25个刺激(480—600),它是从后音节主要元音及其过渡切割出来的。但是,对包含“调”元音尾和“任”鼻韵尾的刺激听为降调的灵敏度比起其主要元音的低,对包含“任”浊擦音声母的刺激并不听为降调。从图3.1可以看到,“调任”中F0 上升过渡主要发生在后音节浊擦音声母及前音节元音尾上。

图3.2给出8位受试者对从普通话“概要”切割得到的刺激,所作辨认的平均百分数。“概要”为“降调+降调”声调组合,“概”带元音尾,“要”为零声母音节。从图3.2可以看到, 对前音节降调的最高辨认百分数为第4个刺激(60—180),它是从这个音节主要元音及其过渡切割出来的,对后音节降调的最高辨认百分数为第22 个刺激( 420 —540ms),它主要是从主要元音及其过渡切割出来的。但是, 对包含“概”和“要”元音尾的刺激听为降调的灵敏度比起其主要元音的低,对包含零声母的刺激并不听为降调。从图3.2可以看到,“概要”中F0 上升过渡主要发生在后音节零声母及前音节元音尾上。

图3.3给出8位受试者对从普通话“游览”切割得到的刺激,所作辨认的平均百分数。“游览”读“升调+低降升调”声调组合,“游”带元音尾,“览”为浊边音声母音节。从图3.3可以看到, 对前音节升调的最高辨认百分数为第7个刺激(120—240ms), 它是从其主要元音及其过渡切割出来的;后音节“览”为低降升调音节。对后音节听为平调的刺激是包含低降升调的转折区域。对后音节听为平调的最高辨认百分数为第24刺激(460—580ms),它主要是从其主要元音及其过渡切割出来的。但是,对包含“游”元音尾的刺激听为升调的灵敏度比较低,对包含“览”鼻韵尾刺激的听辨灵敏度也低,对包含“览”浊边音声母的刺激不是像其主要元音那样听为平调。从图3.3可以看到, “游览”中F0下降过渡主要发生在后音节浊边音声母及前音节元音尾上。

图3.4给出8位受试者对从普通话“调养”切割得到的刺激,所作判断的平均百分数。“调养”读“升调+低降升调”声调组合,“调”带元音尾,“养”为零声母音节。从图3.4可以看到, 对前音节听为升调的最高辨认百分数刺激为第6个刺激(100—220ms), 它主要是从其主要元音及其过渡切割出来的;对后音节听为平调的刺激是包含在低降升调的转折区域。对后音节听为平调的最高辨认百分数刺激为第24个刺激(460—580ms),它是从其主要元音及其过渡切割出来的。但是,包含前音节元音尾的听辨灵敏度比起其主要元音的低,包含后音节鼻韵尾刺激的灵敏度也低,包含后音节零声母的刺激并不像主要元音那样辨认为平调。从图3.4可以看到,“调养”中F0 下降过渡主要发生在后音节零声母及前音节元音尾上。

本感知实验结果表明,对后音节为非清声母的两音节组来说,不论它们读“降调+降调”声调还是读“升调+低降升调”,声调信息都主要由主要元音及其过渡所携带。在普通话单音节中,已证明其声调信息由主要元音及其过渡所携带〔12〕。然而,包含元音尾和鼻韵尾刺激的听辨灵敏度比起其主要元音的低,包含零声母和浊辅音声母的刺激往往不被听辨为主要元音中的音高。他人作的另一研究成果指出,普通话阳平、上声和去声的声调信息在这个音节中部偏后处较丰富〔13〕。因而,我们认为不仅零声母及浊辅音声母,而且元音尾及鼻音尾跟声调信息都无关,声调信息主要由音节主要元音携带。本实验结果还看到,后音节为非清声母的两音节组中所形成的F0上升过渡和F0下降过渡主要发生在后音节浊辅音声母或零声母及前音节元音尾或鼻韵尾上。

福州话两音节组有“降调+升降调”声调组合,其F0曲线从表面上看跟普通话“降调+降调”声调组合的相似。下面对福州话“降调+升降调”声调组合的两音节组作声学分析和感知实验,观察其F0声学性质,作为研究普通话中F0过渡的另一根据。

四、福州话VV和VCV中的“降调+升降调”声调

这里的VV也指前音节为元音尾和后音节为零声母的两音节组, VCV也指前音节为元音尾(或鼻音尾)和后音节为浊辅音声母(/m,n,l/ )的两音节组。

1.“降调+升降调”中的基频和振幅

图4.1和图4.2(见文末第171页)给出发音人念的福州话14 个上述两音节组的平均基频(F0)和振幅(Am)曲线。图中,“A—B”表示感知边界即音节间共振峰过渡。从图4.1和图4.2可以看到,在VV和VCV 中,升降调中的F0上升部分的起点是跟这个音节同步发生的,这一点就跟普通话VV和VCV中F0过渡情况不一样, 其起点是发生在音节间共振峰过渡中。至于振幅,它也跟普通话不一样,它的Am随F0增加而增加,随F0减少而快速地减少。后音节Am最大值常常在这个音节F0曲线峰巅附近。升降调F0上升幅度大约15Hz。 F0 上升部分时长在VV 和VCV 中分别为140ms和167ms。

这个实验结果表明,福州话VV和VCV“降+升降”声调, 跟普通话声调一样,其信息主要由主要元音及其过渡所携带,然而,包含前后音节元音尾刺激的听辨灵敏度比起其主要元音的低,包含后音节零声母刺激的听辨灵敏度也比其主要元音的低,包含浊辅音声母的刺激并不被听为这个音节主要元音的音高。也就是说,福州话VV和VCV 跟普通话一样,零声母和浊辅音声母及元音尾和鼻韵尾都不属于声调管辖区。

在福州话VV和VCV“降调+升降调”声调组合中,F0 上升部分跟普通话F0过渡不同,它不仅发生在浊辅音声母和零声母上,而且扩展到主要元音上。

五、讨论和结论

1.本文看到,普通话后音节为非清声母的两音节组(VV和VCV )中,音节间有F0过渡;在各种声调组合中,F0过渡可分为两种:F0上升过渡和F0下降过渡。F0过渡中的F0变动幅度,在约100ms时间历程, 大约变化40—60Hz。

2.对普通话“降调+降调”和“升调+低降升调”声调组合作感知实验表明,声调信息主要由音节主要元音携带,然而,元音尾和鼻韵尾跟零声母和浊辅音声母一样,都跟音节声调音高无关。这个实验还看到,在普通话VV和VCV中,F0 过渡主要发生在后音节零声母或浊辅音声母及前音节元音尾或鼻韵尾上。

3.对普通话“降调+降调”的VV和VCV作声学分析表明, F0上升过渡的起点落在前后音节间共振峰过渡中;F0上升过渡时长从其起点计算,在VV和VCV中,分别为133ms127ms。后音节Am在其F0 下降曲线前半部为最大。

4.对福州话VV和VCV“降调+升降调”作感知实验表明, 跟普通话声调一样,福州话“降调+升降调”声调信息也主要由音节主要元音所携带;元音尾和鼻韵尾跟零声母和浊辅音声母一样都跟音节声调音高无关。但是,这个实验看到,它的“升降”声调F0上升部分跟普通话F0过渡不同,它不仅发生在零声母或浊辅音声母上,而且还扩展到其后的主要元音上。

5.对福州话“降调+升降调”的VV和VCV作声学分析表明, “升降”声调的F0上升部分的起点是跟这个音节同步发生的;“升降”声调F0上升部分时长在VV和VCV中分别为140ms和169ms;后音节Am 在“升降”调F0曲线峰巅附近为最大。

下面讨论D.House(1990 )提出的语音音调感知理论是否能解释普通话“降调+降调”VV和VCV中F0上升过渡为何不会被听见, 和福州话“降调+升降调”VV和VCV中F0上升部分为何能被听见。

在普通话为“降调+降调”的VCV中,F0 上升过渡从其起点计的时长为133ms。但是,F0上升过渡的起点发生在VC 之间的音节间共振峰过渡,F0上升过渡又通过C和CV(C=/m,n,l/)之间的音节内共振峰过渡。由于三个条件中只有时长一个条件能满足,所以D.House 的理论能解释普通话VCV中F0上升过渡为何不能被听见。

D.House理论的主要假设是,随着信号复杂性的增加, 信号音高的灵敏度就下降;他又进一步说,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频谱不连续区域。这似乎表明,VV中音节间共振峰过渡不像CV(C=/m,n,l/ )音节内共振峰过渡那样,能够最大量地产生新的频谱信息。对普通话“降调+降调”的VV来说,其F0上升过渡时长是127ms,F0 上升过渡的起点发生在相邻元音(V—V)中,整个F0上升过渡都发生在VV中。这个F0上升过渡满足了所有的三个条件,但是,普通话VV中的F0上升过渡实际上不能被听见。因此,D.House理论不能解释这种事实。

在福州话为“降调+升降调的”VCV 中,“升降”声调F0上升部分时长为169ms,但是,F0上升部分发端于C又通过C及C—V(C=/m,n,l/)边界。三个条件中只有时长这个条件被满足。D.House理论预测这个 F0上升部分应听为平调音高,然而,这个F0上升部分被听见了,D.House理论又站不住了。

在福州话为“降调+升降调”的VV中,“升降”声调F0上升部分时长为144ms,这个F0上升部分的起点与后音节起始元音同步发生,F0 上升部分又通过元音。三个条件都满足了,这种理论能说明这个F0上升部分为何能被听见。

从以上讨论看到,D.House 提出的理论既不能完全解释普通话“降调+降调”的VV和VCV中,F0上升过渡为何不能被听见, 也不能完全解释福州话“降调+升降调”的VV和VCV中,F0 上升部分为何能被听见。实验表明,普通话和福州话的声调信息都主要由音节主要元音携带,元音尾和鼻韵尾跟零声母和浊辅音声母一样都跟声调信息无关。在普通话“降调+降调”VV和VCV中,F0上升过渡未能被听见, 是因为它主要发生在后音节零声母或浊辅音声母及前音节元音尾或鼻韵尾上。在福州话“降调+升降调”VV和VCV中,F0上升部分被听出来, 是因为它不仅发生在后音节零声母或浊辅音声母上,而且扩展到其主要元音上。

最后我们要指出,F0过渡虽然对普通话声调信息来说是多余的,但是它在普通话自然口语中是实际存在的。用计算机合成普通话话语声调时,必须考虑这个F0过渡,以提高合成语句声调的连贯度和自然度。可是,在用计算机识别普通话话语声调时,就必须恰当地处理这个F0过渡。

注释:

〔1〕Wu Zongji(1982),"Rules of information in StandardChinese"in preprints of papers for the working group onintonation,pp.95—108,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Linguistics,Tokyo.

〔2〕严景助、林茂灿:《北京话三字组重音的声学表现》, 《方言》1988年第3期。

〔3〕Rose,P.J.(1988),"On the non- equivalence of F0 and pitch in tonal description", Prosody Analysis and Asian Linguistics:to Honour R.K.Spring( D.Bradel Eugenie,J.A.Henderson & Martine Mazadon,editors),pp.55—82.

〔4〕参阅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 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9—21页;吴宗济、林茂灿《实验语音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53—192页;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3—131页。

〔5〕House,D.(1990),Tonal Perception in Speech,Lund:Lund University Press.

〔6〕参阅林茂灿《音高显示器与普通话声调特性》,《声学学报》第2卷第1期,1965年;林茂灿、严景助《普通话四字词和短语的声调协同发音》,《声学学报》第17卷第6期,1992年;Lin Maocan & Yan Jingzhu( 1993) ,

"Tonal

coarticalation

patterns

in quadrisylabic words and phrases with normal of Mandarin",Chinese Joural of Chinese,Vol.12,No.3.

〔7〕Chao Yuenren(1930),"A system of tone lettes", Le Maitre Phonetique,45,24—27.

〔8〕林茂灿、严景助:《普通话四字词和短语的声调协同发音》,《声学学报》第17卷第6期,1992年;Lin Maocan & Yan Jingzhu(1993),"Tonal coarticalation patterns in quadrisylabic words and phrases with normal of Mandarin",Chinese Joural of Chinese,Vol.12,No.3.

〔9〕参阅 Ohala,M.( 1995) , "Acoustic study

of VC transition for Hindi Stops", Proceedings of The

XIII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honetic Sciences,Vol.1,pp .22—25,Stockholm; Yan Jingzhu, "On the study of the

formant transition between the first syllable with vocalic ending andthe second one with initial vowel in standard Chinese",Report of the Phonetic Research,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 CASS),1994—1995,pp.41—53;Chen Xiaoxia (1995),"An acoustic study ofintersyllabic anticipatory coarticulation of three places of articulation of C2 in C1V1C2V2 in Standard Chinese", Report of Phonetic Research,Institute of Linguistic(CASS), 1994 —1995,pp.54—63.

〔10〕Rose,P.J.(1988),"On the non—equivalence of F0 and pitch in tonal description", Prosody Analysis and

Asian Linguistics:to Honour R.K.Spring (D.Bradel Eugenie, J. A.Henderson & Martine Mazadon,editors).

〔11〕House,D.(1990),Tonal Perception in Speech.

〔12〕参阅林茂灿《普通话声调分布区》,《声学学报》第14卷第4期,1995年;Lin Maocan (1995) "A

perceptual study on the domain of tones in Standard

Chinese", Chinese Joural Acoustics,Vol.14,No.4.

〔13〕Xu Yi(1992)," Information for Mandarin tones in theamplitute contour and in brief segments",Phonetica,Vol.49,pp.25—47.

标签:;  ;  ;  ;  ;  ;  ;  ;  

普通话节点间FO的转换与感知_福州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