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配合,谁之“罪”论文_田静

学生不配合,谁之“罪”论文_田静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 264100

在学校组织的听课评课中,时常会听到教师说这样一句话:“学生没有配合好。” 言外之意就是:如果学生能够积极配合老师的话,课就成功了。同事的话无不流露出对成功课堂的渴望,也道出了对“学生不配合”的无奈。我不禁思索起来:从这句话的口气上就可以看出来,一开始我们教师就爱把问题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出现不妥时再把责任往学生身上一推,似乎这样就可以为自己课没上好找一个合理的解释了。可是,在这期间我们教师都做了些什么呢?尤其是在我刚毕业接手3个C层次的班级时,面对学生的“不配合”,我屡屡“大发雷霆”“苦口婆心”,甚至也会抱怨学生“一点儿也不知道配合”“激而不发”“对牛弹琴”……似乎,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学生配合不配合。可是换来的只是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沉默和成绩的停滞不前。如今仔细想想,如果将课堂教学的失败完全归咎于“学生不配合”,那么教师的职责又是什么呢?是什么制约了我们的前进呢?我想这才是我们应该好好面对的问题。

一、学生为什么没有配合好?

我们许多老师有一个共性:认为现在的学生智力是一流的,于是给他们很高的起点。就好比让学生跳高,以为现在学生的体质都是一流的,总把横杆放在很高的位置,当许多的学生都跳不过去时,老师便露出了失望的眼神。不管老师的心肠有多么好、期望值有多么高,他们总是在“寻找”失败中消磨自己的生命,这是老师的一大悲哀。

我想我们都应该从基础做起,我们也知道基础的重要性,但确定不了“基础”的标高,于是片面地认为现在的学生见识多、智力超常,标准应较高,于是便把教学的标准确定在教材的标准之上。

我认为“基础”的起点与智力没有多少关系。我们不能否认今天的学生知识面广、智力发展状态令人欣慰,但他们的生活常识并不那么令人满意。因此“基础”的起点应有两个层面:一是书本知识,一是生活知识。这两个层面是彼此浸润而不可分割的。所以我们在确定教学的起点时,往往只考虑了书本知识的层面而忽略了生活知识的层面,这是有的教师认为课难教的原因之一。

审视课堂上“学生不配合”的现象,尽管因素不一而足,但老师“目中无人”也是导致“学生不配合”的重要因素。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就学生而言,他们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鲜明个性的人,绝不是学习认知的工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在我们的课堂上,尤其是公开课上,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程序能否顺利完成,才是教师心中最重要的——在哪儿该展示优美的课件、在哪儿该奏响美妙的音乐、在哪儿该响起掌声……这一切都是预先设计好的,而学生的学习程度、个体差异却成了次要问题。叶澜教授极其精辟地指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忽视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现,它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机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的确,当把认知性任务当作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时,教师的眼中就缺少了“人”,学生就变成了一个个没有血肉、没有差异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自然不会出现智慧与灵性的配合。

二、真的是学生没有配合好吗?究竟应该谁配合谁呢?

“学生不配合”绝对不可以成为教师教学不成功的理由。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自觉践行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发挥我们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在我们的带领下有所收获,不断体验到学习、成长的喜悦。教师既不应是编剧,也不应是导演,更不应做仙人下凡式的主宰,让学生一切听从“指挥”。课堂上,教师没有权利要求学生来配合,教师的身份应当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时刻跟着学生的需要与感觉走,摸透学生思维的“流向”,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并加以个性化的引导。

读了《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后,不禁让自己近期的课堂教学困惑豁然开朗,在此与大家共享我的收获:

“对话”是新课程理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但对话并不是让学生自发的讨论,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自己的经验去解读,进而领悟——所谓把自己的心摆进去,或者说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然后从中有所悟有所得,分享各自的收获。当然,教师也参与其中,分享学生的收获。

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作用何在?教师主要的作用是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舒展的心灵、思考的头脑,然后让感情融汇感情,让思想碰撞思想。当然教师的感情和思想也参与到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我始终提醒自己,不要老想着把自己深刻的领会、精彩的分析、独到的见解教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哪怕学生只悟出了五分,也比教师讲给他十分强。

而事实上,一旦学生情感的闸门被打开,思想的火炬被点燃,他们精神世界所迸发出的深刻、精彩和独到,会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也是教师的一个大脑所望尘莫及的,更是教师任何事前的设计所无法预见的。任何人为导演的高潮和亮点都不及学生情感激荡、思想喷涌时所自然而然绽放的心灵花朵更为灿烂夺目。

我想,“学生没有配合好”,“罪”在老师——老师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为学生服务好。课堂上如果老师重视的不是学生的认知成长变化情况,而是把重心放在自我表演和课程设计上,这样的课堂又怎么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呢?读《听李镇西老师讲课》,我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民主,更愿把这些话记到心里时时提醒自己:永远不要自以为是,永远不要低估学生的智慧,作一个学生心灵海洋的推波助澜者而不要作学生心灵的屠宰者!

请把“希望你们好好配合”变为“让我们好好合作”吧。

论文作者:田静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2月总第2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学生不配合,谁之“罪”论文_田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