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如何提高中学物理实验水平论文_彭维崇

简析如何提高中学物理实验水平论文_彭维崇

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一中学 730097

一、用具体实例或实验进行新课导入

新课标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新课的导入方面,教师可以创设新奇的教学情境,尤其是根据学生实际生活接触到的实际例子导入新课。物理是探索自然规律的一门学科,尤其是中学物理所揭示的都是普遍的物理现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找到合适的生活实例与某一种物理现象相对应。如人教版物理第四节《自由落体运动》,先拿出一个硬币和一张小纸片,同一高度同时放下,让学生观察现象。显然是硬币首先着地。学生们很快就说是因为硬币比纸片重的原因。这时正好引出亚里士多德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观点。然后把小纸片撕成大小相等的两片,其中一片搓成纸团,另一片维持原样,也在同一高度和同一时间放开下落,结果是小纸团先着地。由于纸团和纸片的重量相同,此时学生们就会怀疑刚才获得的结论是错误的。那到底为什么呢?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被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开始引入到伽利略科学解释自由落体运动。

二、展示物理现象,演示物理实验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境,使学生感受倍深。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作记忆效率比语言文字记忆效率要高好几倍。“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境。教师不仅要用好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演示实验,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话、一幅插图、一道习题也可以将它搬上“讲台”进行演示。演示的形式不能仅仅是“教师演,学生看”,还可以是“教师导,学生演”,即边学边实验。

三、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

由于人的个性差异,一些学生往往不满足于课堂上所看到的或书本上所接触到的实验,他们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动手欲,很多想法都想付诸实施;而另有一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在实验中往往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有时想自己试着做实验,又怕周围的同学讥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既可以给学生施展身手、创造动手的机会,又可以为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提供锻炼自己、提高实验能力的场所。实行的办法可以采取自愿参加、全方位开放的形式,或根据兴趣爱好组织专题研究和探讨。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或复习已学实验的操作,或做些自己设计的小实验,能极大地增进学习物理的兴趣,有益于他们动手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

四、信息技术在物理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尝试

1.作为辅助手段。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使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内在的组成部分。

我在刚接触多媒体教学时,总是把每堂课都设计成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去追求外表的华丽以及“震撼人心”的效果,并且把一些本来很好说明物理概念或规律的实验也做成了动画,甚至把习题都做成了幻灯片。实践证明,这是多媒体教学的误区。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由于中学实验仪器和时空的限制,有不少实验很难演示和观察,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这些过程,辅助物理课堂教学。

以下这些情形用多媒体展示或动画演示效果较佳:

(1)课堂中做不出的实验,可以用计算机模拟和视频资源来支持教学。如固体的扩散现象、原子结构、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的模拟等。

(2)抽象的物理问题,如电流、电流方向、磁感线等。

(3)太快的动态物理过程往往不方便定格研究,如分子的热运动,可把它做成模拟动画以利于研究。

(4)太慢的动态物理过程,利用动画可加快物理过程的进行,如天体运动等。

(5)图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如电学、光学课时画图例,可以采用多媒体显示图象的功能。

(6)实物展示不方便的实验仪器的原理介绍,如天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原理及其读数方法,可把它们做成相应的动画加以放大。

2.使用多媒体教学激起学习欲望。

速度的概念,在小学已经有所接触,此节课程要让学生了解速度公式以及速度的单位;物体不同,速度各异。我使用多媒体播放了几组精彩的画面:忽而火车长啸驰去,忽而飞机翱翔飞来,忽而大象漫步,忽而袋鼠飞奔,忽而群狼飞足,忽而孔雀旋转,忽而大鹏冲天,忽而蜻蜓振翅……多媒体让课堂趣味浓浓。最后,画面上是雅典奥运会刘翔一跃,立时定格。物体的运动,速度的不同,精彩纷呈;爱国主义情操的感染,学习欲望的激发,纷至沓来,趣味浓浓。

五、把课外活动纳入实验教学的范围

实验教学改革是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应按统一计划组织好课外活动。例如:在学习液压机前,借来油压千斤顶,利用课外活动操作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自己操作等等。实验仪器制作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过程。例如,学完光的反射定律后,在研究“潜望镜”的实验中,由学生自己根据生活经验及背景知识,选择熟悉的材料设计实验。学生从日常生活用品中选择不同的材料,如硬纸板、酒盒子、小镜子、胶带、胶水等。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分析、体验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及潜望镜的特点。学生通过课外实验,体验自己“提出问题,进行猜测,设计实验,收集数据,检验假设,交流”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使实验获得成功。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把课内和课外内容衔接好,课内课外就能相互补充。

论文作者:彭维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3月总第1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8

标签:;  ;  ;  ;  ;  ;  ;  ;  

简析如何提高中学物理实验水平论文_彭维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