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考察与启示--以经济史与思想史相结合为视角_经济总量论文

中外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考察与启示--以经济史与思想史相结合为视角_经济总量论文

中外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考察与启示——经济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视角论文,启示论文,思想史论文,中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结构问题是关系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在这种形势下,从经济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视角,考察作为其核心内容的产业结构升级,对探索和阐述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进而把握我国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特点及其走向,显然是有益的。

      产业结构可以从全社会、各产业内部和各行业内部去做分析。本文只拟考察全社会的产业结构,而且仅限于其中两个基本方面:即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的结构,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结构。

      改革后我国学界在这方面发表了大量论著。这些论著主要是总结了西方学者在产业结构理论方面的著名代表人物的学术成果。其中有些著作还总结了新中国建立前后特别是改革以后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贡献。显然,这些总结对教学研究、实际经济工作都起了积极作用。但似有不足之处。一是除了少数著作以外,多数著作都把产业结构升级仅仅归结为近代工业化以后的事,很少提及甚至根本不提此前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诚然,近代工业化以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和理论发展为其基本内容。但忽视甚至完全无视此前产业结构升级历史和理论的发展,也并不完全符合史实。二是许多著作在论及近代工业化以来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发展时,也只是提到西方经济学在这方面的贡献。当然,西方经济学在揭示近代和现代产业结构升级规律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如果忽视甚至根本否定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这方面的贡献,也很片面。三是许多著作在论及现代产业结构升级时,对信息产业论述得多(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很少提到甚至完全不提生态产业和文化产业,这也不能认为是全面的。实际上,生态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产业结构升级的最重要特征之一。而文化产业是我国当代产业极具民族特色的产业。基于这些考虑,本文在论述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和理论发展时,针对上述的不足,做些扼要分析。至于对我国学界已经总结的西方经济学在这方面的贡献就略而不论。

      一、世界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及其理论发展

      1.原始社会产业结构形成和升级的历史及其理论总结。历史表明:人类和人类社会是从劳动开始的;劳动又是从人类学会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开始的。在原始社会初始阶段,由于原始人生产经验的限制,还只会使用原始工具,史称旧石器。这时人类还只能主要依靠自然界提供的现存食物来生存,当时制造的工具只起辅助作用。这就形成了原始的采集业和狩猎业。这是人类社会最初的产业形态。它表明人类在很大程度上还沿袭了动物获取生存资料的方式。

      经过漫长时期,随着原始人生产经验积累和技能提高,生产工具有了改进,迈入了新石器时代。采集业、狩猎业过渡到种植业和畜牧业。这表明人类已经基本摆脱了动物获取生存资料的方式,创造了具有人类特征的获取生存资料的方式,是原始社会产业形态的重要变革。

      后来,又经历漫长岁月,由于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从事畜牧业的部落逐步从农业的部落中分离出来,史称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它表明原始社会产业结构的形成。

      在后续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主要由于金属生产工具的出现和发展(开始是青铜工具,最后发展到铁制工具),逐步取代了石器。于是畜牧业、种植业和家庭手工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形成了史称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与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分工。这是原始社会发生的第一次产业结构升级。

      恩格斯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特别是其中的关于两次社会大分工的论述),是对原始社会发生的产业结构形成和升级的科学总结。①

      2.古代社会产业升级的历史及其理论总结。这里所说的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之所以把二者统称为古代社会,尽管后者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比前者都有很大发展,但就二者以人力和畜力为主要生产动力,以手工工具为主要生产工具和农业在产业结构中占主要地位这些方面没有根本变化来说,是相同的。

      古代社会产业升级的最重要之点有二:第一,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原来附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商业逐步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产业。恩格斯曾将这次分离称之为第三次社会大分工。②

      第二,在整个古代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服务业内部的分工都有很大的发展,在产业结构方面大体形成了近代社会产业的结构雏形。这一点尤为突出地表现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在农业方面,主要表现在作为其基础的粮食生产方面。这期间中国农业在品种改良、种植技术、农田灌溉和粮食单产方面都有很大发展。中国在12世纪麦子产量与种子之比就达到了10:1;水稻的这一比例更高。而在中世纪的欧洲,这一比例只有4︰1。耕地的复种指数在1世纪为0.6(即复种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到19世纪上升到1.6。耕地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在1400年达到了30.3%。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在1400-1820年期间,由每公顷1038公斤提高到1840公斤。在粮食产量增长的基础上,整个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也都发展起来。

      在手工业方面,金属冶炼业、食品业、纺织业、日用品业、家具业、建筑材料业、造船业和兵器业等制造业以及建筑业都有很大发展。到1890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7.9%,建筑业达到了1.7%。③

      在商业方面,其突出表现就是不仅国内贸易有了很大发展,而且早在汉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就揭开了丝绸之路国际贸易的序幕。交通方面的突出事例就是在隋朝(589-617年)开通了贯穿中国南北的运河;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率大型船队出使“西洋”(当时称南海以西至非洲之间的海洋为西洋)。④在科学技术方面,其最大成就就是纸、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1890年,商业和交通业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2%和5.5%,其他服务业(包括金融业和公共服务业等)占8.0%。

      可见,中国封建社会在农业、手工业和服务业都有很大发展,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形成了近代社会产业结构的雏形。1890年,中国第一、二、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分别达到68.5%、9.8%和21.7%。这是中国当时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在1700年就达到了22.3%,1820年上升到32.9%。⑤中国经济这种发展,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产业结构变化,是由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条件决定的。第一,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221年)就实现了由封建领主制向地主制的过渡。这种经济体制改革是决定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发展的首要因素。⑥第二,中国早在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就实现了全国政权的统一。尽管在秦王朝灭亡以后,中国也发生了多次战乱,但从总体上和长期来看,全国统一的政治局面还是延续下来,而且疆土还不断地得到了扩大。这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极为重要政治环境。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要素在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开始有了显露。第四,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优秀的统一的以精忠报国为重要特征的中华民族文化,这是形成和增强全国人民的凝聚力的极为重要因素,成为有效抵抗外族侵略、维护全国统一的强大力量,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也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第五,人口的巨大增长。公元1-1990年,中国人口由5960万人增长到40000万人。在手工劳动为主的条件下,劳动力作为生产力要素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而人口的巨大增长就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劳动力的增长。这显然是在要素方面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第六,中国领土广阔,可以扩耕的土地面积也大。1400-1820年,中国全部农作物的种植面积由2470公顷扩大到7370公顷。⑦这在农业为主的时代,也是在要素方面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基本因素。

      但主要由于中国封建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束缚,终究没能实现英国在18世纪下半期开始的那样的工业革命,农业在社会产业结构中占主要地位的状况也没有根本改变。直到1890年,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林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还有68.5%,农业劳动力占了全社会劳动力的4/5。⑧

      3.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及其理论总结。这里所说的近代社会是指的以工业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现代社会是指的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社会。在这方面,二者是有交叉的。就经济发达国家来说,从18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就先后开始并完成了工业化,并从20世纪下半期开始和实现了现代化。但就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其中多数国家还分别处于工业化以前的时期、工业化的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少数国家也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但就知识经济从20世纪下半期开始已经起着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这方面来说,仍可以认为从这时开始了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时期。

      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产业升级包含两个基本方面: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的依次演变及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演变。就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主体地位而言,这种主体地位有两重含义:一是在社会生产中起主导作用;二是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占大部分,超过1/2。前者可以称作绝对意义上的主体地位;后者可以称之为相对意义上的主体地位。

      历史表明:作为近代工业发源地的欧洲,其主要国家(包括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从18世纪下半期就先后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并先后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实现了工业化。随后又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到20世纪50年代初,这些国家都实现了经济恢复,并于六七十年代开始了经济现代化的进程。这些国家第二产业增加值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最多也只有40%至50%,可以称作相对意义上的主体地位。

      显然,这同作为工业化起点的农业社会中农业占大部分的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主体地位(前述中国1890年农业比重的数据可以说明这一点)是有重大差别的。导致这种差别的最重要因素是:一是在作为工业化起点的农业社会,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比比第二产业大,前者的起点比后者高。前述中国1890年数据表明: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比已达21.7%,高出第二产业11.9个百分点。二是相对农业社会中农业发展对工业发展的关联度来说,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发展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关联度要大得多。这样,工业的发展会在更大程度上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三是工业化过程中,工业技术水平不仅大大超过第一产业,而且还超过第三产业,因而其增速不仅大大超过第一产业,而且超过第三产业。但第三产业行业多,进入门槛低,其增速虽低于工业,但也超过第一产业。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第二产业不可能达到绝对意义的主体地位,而只能达到相对意义的主体地位。

      如果考察的视线不限于经济发达国家,而放大到二战以后新兴工业化国家,这种相对意义的主体地位还更为突出。

      韩国工业化始于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1953-1961年间,韩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分别为16.7%、20%以下、40%以上。1986年,第一产业的占比下降到12.0%,第二产业上升到40.4%,第三产业上升到47.6%。2005年,第一产业的占比下降到3.3%,第二产业的占比仍为40.4%,第三产业的占比上升到56.3%。⑨这些数据表明:韩国在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到80年代下半期,就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此后就开始了迈向现代化的进程。

      巴西也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工业化的。1950年,巴西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分别为26.7%、23.5%和49.8%。到1980年,第一产业的占比下降到13.0%,第二产业的占比上升到34.1%,第三产业的占比上升到52.8%。2000年三者的占比分别为9.1%、33.1%和57.8%。2011年,三者的占比进一步发展为5.5%、27.5%和67.5%。⑩可见,巴西20世纪末也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并开始步入了现代化的进程。

      印度工业化是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启动的。1950-1951年,印度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55.4%、16.1%和28.5%;2000-2001年,三者的占比分别为26.2%、24.9%和48.9%;2011-2012年,三者的占比分别为16.0%、25.0%和59.0%。(11)可见,印度当前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实现了与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现代化的结合。

      上述数字表明:韩国、巴西和印度在工业化起点年份,第二产业增加值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分别只及第三产业的1/2、47%和56%。在工业化完成阶段(对韩国和巴西而言)或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对印度而言),第二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分别只有第三产业的71.7%、40.7%和42.3%。这表明第二产业在工业化过程中更是只具有相对意义上的主体地位。

      就二战后开始工业化国家的整体而言,其情况也大致如此。低收入国家(大体可以看做是工业化处于初期阶段的国家)在1980-2011年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分别由37.52%下降到26.68%,由19.30%上升到23.94%,由43.19%上升到49.39%。中等收入国家(大体可以看做是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的国家)在1965-2011年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分别由28.22%下降到10.03%,由30.40%上升到36.87%,由40.80%上升到53.09%。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大体可以看做是工业化处于后期阶段的国家)在上述年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分别由25.24%下降到7.99%,由32.85%上升到38.53%,由41.36%上升到53.48%。(12)上述情况表明:就二战后开始工业化国家的整体而言,在上述期间内,不仅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工业增加值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分别只有23.94%和36.87%,就是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工业增加值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也只是接近40%,其相对意义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

      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国家都是在二战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此前这些国家的经济都是在帝国主义控制下运行的。而帝国主义的本性又决定了它会极力阻止这些国家成为独立的工业化国家,限制了工业的发展;但相对说来,需要在某种范围内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要发展交通运输业。这样,在这些国家工业化的起步阶段,第三产业增加值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就普遍高于工业。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如果说,在农业社会,经济发展是始于第一产业,在工业社会,经济发展是始于工业,而在知识经济社会,经济发展是始于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特点,是其增速不仅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大大高于第二产业,也高于传统的服务业。而且,这些国家是在现代化条件下推进工业化的,其重要特点是制造业的服务业化。这意味着工业化对现代服务业的依赖程度和促进作用要大得多。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经济发达国家就纷纷迈入了现代化时代。其第三产业增加值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逐步居于绝对意义的主体地位。这一点,在经济发达国家中的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表现得很明显。美国195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下降到7.3%,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37.0%,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到55.7%;1960年,三者的比重分别依次为4.3%、35.5%和60.2%;2000年,三者的比重为1.3%、21.8%和76.9%;2012年,三者的比重约为1.0%、19.0%和80.0%。(13)日本1970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依次为6.1%、46.7%和47.2%;2000年为1.8%、29.7%和68.5%;2010年为1.1%、31.2%和67.7%。(14)1970-2003年,德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分别从3.29%下降到1%,从50.62%下降到29%,从46.09%上升到69%;英国三者的占比分别从2.24%下降到1.0%,从45.68%下降到27%,从52.08%上升到72%;法国三者的占比分别从7.34%下降到3%,从39.81%下降到24%,从52.85%上升到73%;意大利从7.97%下降到3%,从42.05%下降到28%,从49.98%上升到70%。(15)可见,在上述六国中,在进入现代化以后,第三产业增加值在经济总量中都占到了70%—80%。

      就经济发达国家的整体来说,大体也是这个情况。在高收入国家中,除少数国家(诸如石油生产国)以外,大多都可以看作经济发达国家。在1970-2010年间,高收入国家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分别从5.55%下降到1.42%,从38.77%下降到24.59%,从55.68%上升到74.03%。(16)

      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历史起点高。如前所述,低收入国家大体可以看作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国家。这些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在1965-2011年间由40.87%上升到53.09%。可以大体把1965年第三产业的占比看作是工业化起点的数字。高收入国家大体可以看做是现代化国家,这些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在1970-2010年间由55.68%上升到74.03%。大体可以把1970年第三产业的占比看做是现代化起点的数字。这样,现代化第三产业的占比就要比工业化起点高出14.81个百分点。第二,在这方面更为重要的因素还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起主要作用,而知识经济在第三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比第一第二产业要大得多。这就必然导致前者增速比后者大得多。

      前面分析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主体地位依次转变的趋势。下面分析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在这方面的转变趋势。

      如果说在封建社会的末期还形成了近代社会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的雏形,而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则只是近代社会以来的事。

      近代工业化以来不仅逐步形成了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结构,而且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也呈现出三者主体地位依次转变的趋势。

      这种趋势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但最明显地存在于工业中。

      历史表明:经济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的规律,先是发展轻工业,后来重工业才发展起来。比如,英国在处于工业化初期的1740年,重工业和轻工业在工业总量中的占比分别为16%和84%;而到工业化完成时的1907年,二者的占比分别为58%和42%。美国在工业化初期的1860年,二者的占比分别为30.80%和79.20%;到工业化完成时的1937年,二者的占比分别为88.49%和11.51%。(17)相对说来,轻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重工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显然,由发展轻工业到发展重工业的转变,就意味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趋于下降,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占比就趋于上升,以致前者的主体地位逐步转变为后者的主体地位。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这样,知识密集型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就趋于上升,以致占主体地位。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其集中表现就是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据测算,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经济发达国家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约为20%至40%;60年代以来,伴随现代化的发展,科技进步贡献率上升到60%至80%。这一点是同他们拥有强大的科技资源相联系的。第一,在当代,许多专利都是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载体的高技术产业的核心技术。因此,专利申请量的增长可以看做是科技进步的一个最重要资源。1985年,美国、日本和德国三国的PCT专利的申请量在世界总量中的占比就分别达到35.71%、10.14%和13.23%。仅这三个经济发达国家PCT专利申请量就占到世界总量的59.08%。2012年,这三国的PCT专利申请量分别达到世界总量的26.44%、22.35%和9.61%,其总和仍然达到58.4%。(18)

      第二,研发强度是科技进步的另一个重要资源。1994-2011年,美国和日本这两个经济最发达国家的研发强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2.24%增长到2.77%,由2.79%增长到3.39%。2012年,二者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强度占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比例,分别为16.89%和36.84%,10.50%和31.29%。

      这样,科技进步就大大促进了高科技产业增加值在制造业中占比的上升。比如,美国在2001-2009年期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7.0%上升到21.3%。(19)可见,作为生产力第一因素的科技进步,使得知识密集型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上升,并将趋于主体地位。

      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在经济理论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奠定了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第一,按照马克思的分析,消费是推动包括产业结构升级在内的生产发展的动力。这有两重含义:一是从生产一般来说的。其原因是:“只有在消费中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20)当然,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追求利润,但其生产的发展最终也是依赖于消费。二是从社会主义生产特殊来说的。在公有制经济条件下,要“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21)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这两方面来说,消费都是生产的目的或动力。可见,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是消费的手段;消费是自变量,生产是因变量。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伴随社会生产的发展,消费是处于不断升级的状态中。即由对生存资料的需求提高到对发展资料的需求,再提高到对享受资料的需求。这样,作为自变量的消费的升级,必然推动作为因变量的生产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二,马克思不仅揭示了产业升级的根本动力,而且揭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运行机制。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做的分析,部门内企业的竞争,使得商品的社会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部门间企业的竞争又使得利润平均化,价值转化为社会生产价格。这样,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企业,就可以获得大于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反之,就连平均利润也得不到。这样,企业为了获取超额利润就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其决定性的手段,就是提高生产技术。而这种提高正是产业升级的技术基础。可见,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产业升级,就是在这个旨在获取超额利润的竞争过程中实现的。马克思这里分析的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产业升级的运行机制。但从一般意义说,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或市场经济)也是适用的。

      第三,马克思还分析了经济发展(包括产业升级)的基本条件:国民经济按比例的协调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具有一般意义的社会扩大再生产公式从总体上和根本上说明了这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我国学界流行的观点,把这个公式仅仅归结为Ⅰ(v+m)>Ⅱc。笔者依据《资本论》的原意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将其扩展为两个公式:Ⅰ(v+m)>Ⅱc和Ⅱ(c+m)>Ⅰ(v+m/x)。(22)

      第四,马克思还揭示了近代社会以来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基本因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依据近代社会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在1857-1858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明确提出:“生产力也包括科学。”(23)

      马克思不仅揭示了工业化以来产业结构实现了由农业为主体向工业为主体的转变,而且揭示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转变。马克思依据英国在18世纪上半期以前的工业发展情况,提出“资本构成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这意味着在英国工业化初期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增长。但在这以后,技术进步和资本构成提高就会导致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在积累的过程中形成的追加资本,同它自己的量比较起来,会越来越少地吸收工人。另一方面,周期地按新的构成再生产出来的旧资本,会越来越多地排斥它以前所雇用的工人”。(24)这意味着伴随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在增长。而且,从马克思在这里揭示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规律,还可以直接得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即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的结论。这个优先增长规律的作用,又必然导致前者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上升。显然,相对说来,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由于时代的局限,马克思既没有也不可能揭示以第二产业为主体向以第三产业为主体转变的规律,也没有揭示以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体向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体转变的规律。应该肯定,在这些方面(还要加上现代化生产条件下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其他方面)西方学者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述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过程的一个基本方面,这是其一。其二,如果仅就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来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绝对意义或相对意义上的主体地位)的依次转变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主体地位的依次转变,是产业结构升级规律的两个基本方面。其三,决定这个转变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科技进步),二者是一种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其四,相对能够容纳较低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作为其实现形式的经济体制来说,能够容纳较高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实现形式的经济体制,其产业升级的速度和高度要大得多。这也是一种正相关关系。这些可以看做是已为经济历史证明了的客观过程,并对考察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具有借鉴意义。

      二、新中国发展经济的纲领(25)的演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

      前面分析已经表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社会生产中主体地位依次转变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在社会生产中主体地位依次转变的过程。为简略计,这里只拟分析前一个过程,而不专门分析后一个过程。

      1.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经济的纲领和产业结构的发展(1949年10月-1952年)。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起过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应以有计划、有步骤恢复和发展重工业为重点,例如矿业、钢铁业、动力工业、机器制造业、电器工业和主要化学工业等,以创立工业化的基础。同时,应恢复和增加纺织业及其他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轻工业生产,以供应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26)

      在这个纲领的指导下,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1950-1952年,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到22.9%。其中,农业产值年均增速为14.1%,工业为34.8%,建筑业为1倍多,运输业为22.6%,商业为18.5%。在工业中,轻工业产值年均增速为29.0%,重工业为48.8%。这样,在短短三年间,不仅恢复到了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高水平,而且部分地超过了这个水平。

      同时使得产业升级向创立工业化基础方面开始迈出了重要步伐。1949-1952年,第一产业(农业)在社会总产值中的占比由58.5%下降到45.4%,第二产业由25.9%上升到40.0%(其中,工业由25.2%上升到34.4%,建筑业由0.7%上升到5.6%),作为第三产业主要组成部分的运输业和商业由15.6%下降到14.6%。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比由73.6%下降到64.5%,重工业由26.4%上升到35.5%。

      乍一看来,似乎经济增速过快(特别是建筑业和重工业增速过快);在产业结构方面,似乎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占比下降过快,建筑业和重工业的占比上升过快。但是第一,总的说来,其经济增速主要都是恢复性的。第二,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束缚是严重的。因而,当这些制度得到根本改变以后,社会发展生产活力就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第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总的说来,经济都是落后的,但相对农业和轻工业来说,重工业更为滞后。这种不合理的结构为新中国建立后重工业的较快发展留下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第四,新中国建立后面临着百业凋零、百废待兴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是合乎实际需要的。第五,上述第三产业只包括了运输业和商业,未包括公共服务业和个人服务业,其数据显然不全。考虑到这些情况,宁可说,经济增速和产业结构发展大体上是合理的。这一点,明显地反映在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显著改善方面。一般说来,经济增速适度和产业结构合理是提高效益和改善生活的决定因素。而在1950-1952年,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了13.6%,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收入年均分别提高了19.4%和9.3%。(27)当然,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由于缺乏建设经验,也不能认为,经济恢复时期的增速和产业结构发展是完美无缺的。但这三年其成就确实是伟大的!

      2.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发展经济的纲领和产业结构的发展(1953-195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依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计划提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一百五十六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六百九十四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展手工业合作社,建立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地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建立对于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28)

      这期间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就是在这个纲领的指导下运行。

      1953年是我国开展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这种经济形势极易发生经济过热。这年也确实发生了建国后第一次经济过热,其经济增速高达15.6%。后来在1956年又发生了第二次经济过热,其增速也高达15.0%。周恩来和陈云称前一次为“小冒了一下”,后一次为“大冒了一下”。(29)但在这期间,民主集中制在党中央领导层还执行得较好,以务实著称的、主持中央经济工作的周恩来总理和陈云副总理的正确意见还能得到贯彻执行,1954年和1957年经济得到了及时的有效调整。这样,从“一五”总体情况来看,其年均增速虽偏高一些,但大体还是合适的。“一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9.2%,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为3.8%、19.7%和9.1%。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和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为19.8%和18.8%。在工业中,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年均增速分别为12.9%和25.4%。

      产业结构在实现工业化方面也进一步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期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分别由1952年的50.5%下降到1957年的40.3%,由20.9%上升到29.7%,由28.6%上升到30.1%。其中,工业增加值由17.6%上升到25.4%,建筑业由3.2%上升到4.3%。在工业总产值的占比中轻工业由64.5%下降到55.0%,重工业由35.5%上升到45.0%。这期间产业升级可以简括为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不仅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又是以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比重迅速上升为主要特征的。

      当然,这期间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比重上升虽有上述偏快,但大体合适。这期间经济效益提升和人民生活改善可以明显反映这一点。“一五”期间,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达到5.0%,投资效果系数年均值达到0.54。全体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年均提高4.5%,其中农村居民为3.2%,城镇居民为5.7%。(30)这些指标在建国后各个时期都是比较高的。

      3.计划经济体制强化时期。由于“大跃进”(1958-1960)和“文化大革命”(1966-1976)的破坏,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都受到极大挫折。1958-1960年,由以盲目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主要特征的“左”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导致的“大跃进”,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破坏。1961-1965年实行了正确的经济调整方针,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经济又得到了迅速地恢复和发展。但在1966-1976年的十年间,由“左”的阶级斗争理论导致了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更为严重的破坏。这同时意味着我国产业升级遭受了两次严重挫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头两年(1977-1978),由于“左”的建设路线继续实施,1978年又发生了一次经济过热,其增速高达11.7%,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雪上加霜。

      这样,1958-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下降到5.4%,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下降到1.7%、9.1%和4.5%。在第二产业增加值中,工业和建筑业年均增速分别下降到9.6%和4.6%。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和重工业年均增速分别下降到8.4%和11.2%。

      这就使我国产业结构处于严重的全面的失衡状态。这期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分别由1957年的40.3%急剧下降到1978年的28.1%,由29.7%猛升到48.2%,由30.1%不正常地下降到23.7%。在第二产业增加值中的占比中,工业由25.4%飞升到44.3%,建筑业由5.4%不正常地下降到3.8%。在工业总产值的占比中,轻工业和重工业分别继续由55.0%大幅下降到43.1%,由45.0%大幅上升到56.9%。

      这种严重破坏在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方面也有明显的反应。1958-1978年,我国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下降到2.8%,投资效果系数年均值下降到0.24;全体居民平均消费水平年均增速下降到1.7%。其中,农村居民下降到1.4%,城镇居民下降到2.4%。

      当然,这期间我国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就。其突出事例就是:这期间我国实现了两弹(原子弹和氢弹)和“一星”(人造地球卫星)上天。这不仅是我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而且在现代化方面开始迈出了重要步伐。

      将上述三个时期(1949年10月-1952年、1953-1957年和1958-1978年)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成就概括起来,可以归结为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依附、畸形和落后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结构。这是改革前30年经济发展伟大成就的一个基本方面。

      当然,这期间产业结构的缺陷也很明显,这不仅表现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在量的比例关系上的全面严重失衡,而且表现在它们之间在技术基础的悬殊方面。尽管在第一、第二个时期也存在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发展偏快的缺陷,但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大体上还是协调的。但经过“大跃进”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其比例关系就陷入全面严重失衡。在技术基础方面,这期间大机器工业的技术水平固然提高不快,但仍然要先进得多,农业和手工业仍要落后得多。这表明大工业和农业之间以及大工业和手工业(其中第三产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之间存在的二元结构没有多少改变。

      4.市场取向改革时期发展经济的纲领和产业结构的发展(1979-2013)。1978年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三大报告对这一点作了完整的概括。报告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方面,报告提出:“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31)后来,第三步战略部署还有重大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殷实”。(32)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33)这可以看做是这个时期发展经济的基本纲领。

      在这个纲领的指导下,这期间我国经济获得了长期的持续的高速增长。1979-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达9.8%。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6%、11.2%和10.7%。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和建筑业增加值分别为11.3%和10.6%。1979-2011年,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年均增速分别为15.7%和15.8%。

      这就使得我国产业结构在迈向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现代化方面迈出了重大步伐。这期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分别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2013年的10.0%,由47.9%下降到43.9%,由23.9%上升到46.1%。其中工业和建筑业增加值的占比分别由44.1%下降到37.0%,由3.8%上升到6.9%。1978-2011年,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的占比由43.1%下降到28.2%,重工业由56.9%上升到71.8%。(34)

      尽管这期间也曾发生多次经济周期波动,但产业结构变化大体是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前进的。这期间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可以清楚地显示这一点。1979-2013年,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高达7.8%;投资效果系数年均值上升到0.39。1979-2012年,居民平均消费水平年均增速也高达7.9%;其中农村居民为6.5%,城镇居民为6.9%。

      这期间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不仅显示了我国工业化已经处于中后期阶段的特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现代化的特点。第一,如前所述,现代化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上升到具有相对意义的主体地位。改革以来,第三产业的占比不仅一改此前不正常的下降局面,而是走向上升,并于2013年超过了第二产业的占比。这是我国产业结构在迈向现代化生产方面一个具有标志意义的变化。

      第二,高技术产业是现代化生产最重要的载体,而我国高技术产值增长很快。2001-2007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由9.5%上升到12.7%。(35)此后还有进一步增长。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整个现代化生产的发展,都是同研发人员、PCT专利、研发强度和创新指数这些发展现代化生产的最主要资源的增长直接相联系的。2013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6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PCT专利申请量达到21516件,占世界总量10.05%,超过德国,仅低于美国和日本;研发强度达到2.09;创新能力指数从新世纪初的第38位上升到20位。(36)

      第三,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之所以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列入我国现代化生产的组成部分,不只是因为它是同我国特有的优秀文化传统相联系的,而且因为它也是由现代市场经济规律支配的,是运用现代技术的,并受现代文化观念的支配。这样,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发挥我国的独特优势,加速其本身的发展,有望迅速成长为支柱产业,而且可以推动整个现代化生产的发展。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确实得到了迅速发展。2010-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由11083亿元增长到210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7%上升到3.7%。

      第四,海洋产业的发展。海洋早就是我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当代我国陆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并不充裕,但是相对海洋资源的开发来说要充分得多。我国海岸线很长,海洋资源丰富,也是有效运用现代生产技术的广阔场所。这样,海洋产业必然成为我国现代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正在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事实上,2013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已经达到54313亿元,比上年增长7.6%,已经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9.5%。(37)

      第五,环保产业是最具时代特征的现代产业。显然,它的发展是我国现代化产业的一个最重要部分。

      环保产业是在当代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经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但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不可能系统地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这个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38)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将这个理论付诸实践。党的十三大报告“特别指出,人口控制、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在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要大力保护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努力开展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很好地结合起来”。(39)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坚持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资源的关系”。(40)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环境污染少”列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41)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列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42)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43)

      这样,尽管我国发展环保产业从零起步,且面临重重困难,但在上述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环境产业还是取得了重大发展,已初具规模。据测算,到“十一五”结束时的201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已经达到2万亿元,大约相当于当年工业总产值的28.6%。(44)预期“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还有更大的发展。2013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产值将达到4.5万元,成为新的支柱产业。(45)

      第六,实践证明,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具有极强的融合力。文化产业和环保产业虽不具有这样强的融合力,但其融合力也不能低估。这样,我国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同时就意味着这三种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深化。这也是我国产业结构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在提出和实施信息化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同时,似乎还需要提出和实施文化产业和环保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和发展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措施的推动下,我国产业升级在循着现代化方向前进方面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5%、7.3%和7.8%。这表明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继续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继续上升。这个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49%,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出0.5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速要高3个百分点左右。(46)

      我国产业结构在迈向工业化中后期的同时,开始在很大程度上迈向现代化,是在成为经济大国的条件下实现的,其经济、政治、社会和世界意义都是小国不可同日而语的。

      但是,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方面还存在诸多重大问题。简要概括说来就是:农业基础不稳,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性很弱。就农业的物质技术而言,经济发达国家一般都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基本实现了综合机械化,而我国直到2013年也只达到59%。这就从物质技术基础方面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农业的基础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经济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我国则大部分掌握在别人手中。近几年,世界上20个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创新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其中美国和德国甚至高达80%,而我国只有40%左右。(47)我国的PCT专利申请在世界总量中的占比、研发强度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制造业中的占比均大大低于美国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我国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尽管第一次超过了第二产业的占比,但它不仅远远低于高收入国家(2010年为74.0%),也不仅大大低于和我国处于同等水平的中等偏上收入国家(2011年为53.48%),而且显著低于中等收入国家(2011年为53.09%)和低收入国家(2011年为49.3%)。不仅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而且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占比和服务业进出口在进出口中的占比也都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当前经济发达国家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为70%;占对外货物贸易的比重为20%以上,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保持平衡发展。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全国服务业比重只有46%,占对外货物贸易的比重只有12.5%,服务贸易长达18年逆差,并呈逐年扩大态势。(49)还有,环保产业严重滞后,文化产业和海洋产业的巨大潜力亟待充分发挥。

      从主要方面来说,这些问题突出反映了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不高,亟需沿着这个方向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依据前述近代和现代社会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和我国当前情况,主要就是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以及环保产业、文化产业和海洋产业。这可以看做是我国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趋势。

      当然,上述问题不只是产业结构升级问题,还包含着产业之间的不协调问题。当前这种不协调状况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其中突出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制造业产能过剩,愈演愈烈;不仅许多传统产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而且某些高技术产业也存在这类问题。2006年仅有10个制造业行业被国务院列为产能过剩行业,而到2009年产能过剩行业达到19个。目前我国制造业大约有30%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此外,新兴产业中目前光伏电池的产能过剩达到了95%,风电设备产能利用率低于60%。(49)二是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不协调。诚然,改革以来,金融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这方面的不协调的情况也很明显。一方面,总体说来资金是过剩的;另一方面,农业和小微企业却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到2013年末,商业银行贷款是1978年的333倍,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是142倍。(50)这项数据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的相当大的部分是在金融业内部循环的,是脱离实体经济的需要的。

      当然,产业结构层次低和不协调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但二者又是有区别的。前者需要通过升级来解决,后者需要通过调整来解决。但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二者发生的主要根源都是由于市场取向的改革不到位。所以,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都是全面深化改革。当然,同时需要大力推进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进步,着力推进科技创新战略。这需专文论述,本文不拟展开。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79—18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88—189页。

      ③[英]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6、48、56页。

      ④朱伯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上册第179—183页、下册第120—126页;侯家驹:《中国经济史》,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上册第431—434页,下册第553—561页。

      ⑤⑦[英]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168页。

      ⑥拙著:《汪海波文集》(第9卷),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版,第344、358、361—362页。

      ⑧[英]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56页。

      ⑨卢中原主编:《世界结构变动趋势和我国的战略抉择》,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1—446页。

      ⑩卢中原主编:《世界结构变动趋势和我国的战略抉择》,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5—609页;柴瑜主编:《巴西经济数字地图》,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2页。

      (11)卢中原主编:《世界结构变动趋势和我国的战略抉择》,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9页;刘小雪主编:《印度经济数字地图》(2012-2013),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4页。

      (12)(16)资料来源:wind资讯。

      (13)景跃军著:《战后美国产业结构演变及与欧盟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2、76页;《世界经济年鉴》(201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531页。

      (14)卢中原主编:《世界结构变动趋势和我国的战略抉择》,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2、401页;陈建主编:《日本经济数字地图》(2012-2013),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15)卢中原主编:《世界结构变动趋势和我国的战略抉择》,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2页。

      (17)资料来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集》(1848-1960),第204—205页。

      (18)资料来源:wind资讯。说明,PCT是《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的英文缩写,是有关专利的国际条约。根据PCT的规定,专利申请人可以通过PCT途径递交国际专利申请,向多个国家申请专利。

      (19)《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年鉴》(各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2014年2月24日。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4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3—224页。

      (22)拙著:《汪海波文集》(第7卷),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版,第24—33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1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72—689页。

      (25)这里所说的“纲领”,也可以称作“指导思想”。以下同此。

      (2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件选集》,中国人民大学印,第46—47页。

      (27)以上资料来源:《伟大的十年》,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中国统计年鉴》(1986)和《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

      (2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事辑》(1949-1985),红旗出版社1987年版,第72—73页。

      (29)《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5页;《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页。

      (30)以上数据来源:《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国统计出版社;国家统计局网,2014年2月24日。以下这类数据均同此,不一一注明。

      (31)《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15页。

      (3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20页。

      (3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18页。

      (34)从2012年起,《中国统计年鉴》不再发表轻工业和重工业的产值数字,只发表主营业收入的数字,二者不具有可比性。故在此只计算到2011年。

      (35)《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第482页。

      (36)资料来源:wind资讯;《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2014),人民出版社,第258页。

      (37)国家海洋局:《2013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3月14日。

      (38)拙文:《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根源》(上),《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39)《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页。

      (40)《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8—29页。

      (4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4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6页。

      (4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

      (44)《“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国政府网》,2012年6月16日。

      (45)《经济参考报》,2013年11月4日。

      (46)《国家统计局网》,2014年4月16—17日。

      (47)《行政管理改革》,2013年第9期,第10页。

      (48)《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10月11日。

      (49)《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10月17日。

      (50)《经济参考报》,2013年12月16日。

标签:;  ;  ;  ;  ;  ;  ;  ;  ;  ;  ;  ;  

中外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考察与启示--以经济史与思想史相结合为视角_经济总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