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娟[1]2008年在《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导向分析》文中认为2001年七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标准》),新的《标准》吸收了国内外的有关文化与外语教学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明确把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作为英语的五项基本目标之一,规定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密切,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也是学习目的语国家文化的过程,教一种语言也是教一种文化。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只有将文化教学渗透到语言教学的全过程,才能实现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文化教学应贯穿外语教学始终。外语教学只有有效地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帮助学生获得英语交际能力。《标准》明确把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作为英语的五项基本目标之一,外语教材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递文化知识的重要媒介,其编写必须包含比例适当的与文化有关的内容,做到语言和文化的融合,既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又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并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从而完成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一套好的教材本身就体现了科学的语言观和文化观,体现了设计者的总体思路。因此,本文对全国使用面最广的高中英语教材——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进行文化导向分析,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直观的反映出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状况,帮助教师从总体上把握文化教学的方向。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概述了研究的课题背景、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内容。第二章描述了文化与语言的定义,以及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关系。第叁章介绍了《标准》的目标和内容,着重介绍了与文化方面相关的要求。第四章在对文化研究概述的基础上,对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学生用书的单元话题与功能对照《标准》的文化意识八级目标,按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归类并对其比例进行了分析;又用目的语文化、母语文化、世界文化、对比文化和其它文化五种文化素材的分类方法,针对其中内容最为充实的听力(Listening)、口语(Spealking)、阅读(Reading)和综合技能(Integrating skills)四部分进行了归类及文化比例分析。第五章为本文的结论部分,在对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学生用书文化导向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本套教材以交际文化为重点和目的、以知识文化为基础;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等特点,并得出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重视文化意识培养、基本符合《标准》文化意识目标要求,并且基本满足增强中学生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同时,指出教材文化知识内容方面的一些不足之处,并给出一些修订建议。
朱丽君[2]2008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初探》文中指出跨文化交际学源于美国,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具有重大实际应用价值。实施跨文化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当今社会,尤其是“WTO后时代”是十分必要的。社会发展必将使跨越不同文化的人类交流愈加频繁,外语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培养高素质、有着深厚文化修养的外语人才。注重跨文化教育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能增强不同文化的认同感和包容性,从而更好地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以及不同语言、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目前,我国跨文化教育主要集中在大、中学外语教学中,而针对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首先阐述了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理论,其中包括语言与文化及其关系,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概念。之后,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十五所小学46名小学英语教师和其中叁所小学289名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问卷分析,了解了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与学的现状。其中小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知识的了解程度不深,缺乏对本国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差异的意识。教师对跨文化交际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是总体认识还不深刻;其次,教师本身跨文化交际知识比较欠缺,这也是影响跨文化交际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对教师跨文化交际教学情况的调查显示,教师们在教学中注意到了讲解有关跨文化交际知识,但是做的还不够。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笔者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原则和策略。第一,培养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目标包括:跨文化交际知识目标、跨文化情感目标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目标。第二,培养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原则是:真实、实用原则;比较、融合原则;参与、体验原则。第叁,培养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策略有: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培养英语思维能力;激活教材内容,比较文化差异,渗透跨文化知识;丰富第二课堂,多渠道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方育红[3]2007年在《对中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问题的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接受和实践了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强调语言内部结构的认知,注重词汇、短语、语法等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目的语背景文化知识的导入,致使学生学习英语后因不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在交际中时常出现很多语用错误。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文化导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中学外语教学现状,针对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从课堂教学和课后任务两个视角来进行探讨以便提出对策及途径,希望能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起到一定的作用。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分析了语言、交际和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这就决定了语言离不开文化。脱离了文化,语言就失去了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和工具性。第二章通过中学词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我国中学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第叁章是本文的重点,从跨文化意识培养和实践活动设计两个视角进行文化导入对策及途径的研究,并给出相关案例;第四章结语。
高雪莹[4]2016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现状调查》文中提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交流工具显得尤为重要,由此英语教学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单纯的语言知识学习已不足以同不同国家的人们交流,需要加强语言知识所包含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同时,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只有加强文化学习,才能真正习得语言。然而当前的英语教学存在重语言、轻文化的现象,即教师只注重英语语言的学习,而忽视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本研究意在调查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现状、实施文化导入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而为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建议。本研究选取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七中、怀仁峪宏中学和怀仁十一中叁所中学的300名初二学生及30名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及访谈的方法,就文化导入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文化知识深受大部分学生与教师的喜爱,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也得到了大部分学生与教师的认可。但在实践中却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对文化导入重视不够、教师自身文化知识素养不高、教学中文化导入时间不够以及获取文化教学材料不易。导致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教师的文化及文化导入意识不强、教师的文化知识结构及文化教学能力不足、当前应试教育及考试制度的弊端以及教材框定和学校条件的限制。最后,在对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现状、问题、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笔者结合实际及相关文献提出了一些建议。总之,只有从各方面努力改进,才能为文化导入的有效开展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培养更多国家需要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陈必红[5]2007年在《我国高中英语课的文化教学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跨文化交际的需要,2003年4月我国教育部针对基础外语教育颁发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文化敏感性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显然,只有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实现外语教学的目的,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主要强调教授学生语法知识和词汇的学习,忽视了跨文化差异的介绍,导致学生缺乏跨文化意识。很多学生尽管掌握了一些英语语法规则,并且记住了一定量的词汇,语言较流畅,但仍不能得体地运用英语去进行交际。因此,本文试图就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重对高中阶段跨文化教学的目标、原则、内容设置、策略以及具体的实施进行了实验研究,力图为我国高中英语教育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供经验与借鉴。文章由五部分组成。引言部分通过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不断得到重视的现象分析了文化与高中英语教学的关系,提出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第一章为绪论,对文化教学相关的理论研究做了概述。第二章通过对高中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验证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叁章为笔者所做的高中英语跨文化教学实验描述,介绍了该实验的理论基础和流程设计,实验目的、原则和措施,以及实验得出的结果。第四章总结全文,指出高中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培养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指出本文的局限性。确定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韩笑[6]2017年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意识作为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第五项基本技能,其作用和地位在较长时间里并没有得到较好地体现。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于为何要培养英语文化意识以及如何培养英语文化意识都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英语文化意识作为英语课程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形成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研究培养英语文化意识的现状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培养英语文化意识。本文从核心概念入手,界定了文化以及文化意识的基本概念,并对有关培养英语文化意识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高中英语课程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内容及培养目标。从追求文化品质、课程内容、价值观培养等角度明确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价值。实证研究以市级高中和县级高中的师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对目前高中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总结出了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教师技能短板、学生态度消极、培养内容及方法不当以及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困境的根源,基本来自于应试环境、教学条件、教师素养和文化教育的操作难度四个方面。现状分析后提出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的教学模式设计,分别为目的语文化框架展示模式、模拟交际融合体验模式、目的语-母语文化互动模式和综合性文化教学模式,并就每个模式给出了相应的案例分析。文章结尾提出了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的策略:首先要营造英语文化氛围;再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铺垫学习;评价方式需要向创新多元化方向转变;课内外的文化活动和文化反思也必不可少。我们要从多维角度引导和落实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保证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基本地位。
汪火焰[7]2012年在《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化语境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有效交际的前提是:除学好外国语言外,还必须了解外国文化,体验并熟知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具备必要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本研究将对我国的外语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学生在外语交际过程中的问题和中国外语教学的缺陷;探究那些导致我国大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深层原因;审视外语教学法的演变历史以求获得外语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借鉴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来纠正外语教学中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轻视文化因素的倾向;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崭新的外语教学模式——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国的外语教学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教学效果始终不如人意,培养的学生语言能力强,语言技能熟练,但社会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差,大学英语教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七种主要原因:一、主流的外语教学法流派都忽略了文化在外语教学和交际中的重要性;二、外语教学界还缺乏成熟的跨文化外语教学模式,特别是跨文化英语教学模式;叁、学校普遍缺乏涵盖跨文化交际项目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四、英语教师和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五、教师缺乏文化教学的训练和接触英美文化的机会;六、跨文化交际英语教材匮乏;七、学校缺乏系统评估文化能力的手段和标准。以培养外语人才为目的的语言教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演变过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传授语法知识培养阅读能力;第二阶段,按幼儿习得母语规律,强调模仿和重复,训练学生外语的听说能力;第叁阶段,以认知为前提,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或交际能力。目前正在进入第四个阶段,以语言和文化作为输入,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到目前为止,比较系统化的语言教学法流派不下二十种,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流派有五种:翻译法、直接发、听说法、认知法、交际法。前四种教学法都以传授语言知识和培训语言技能为目的,在不同时期为语言教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都忽略了文化因素。跨文化交际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世界各地的众多学者在吸纳了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哲学、文化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跨文化交际学构建了独特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美国人类学家艾德华.霍尔(Edward Hall)对于文化与交际之间的关系颇有研究,被称作“跨文化交际学之父”,其着作《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1959)被看成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奠基之作。古迪昆斯特(Gudykunst)于1983年发表的着作《跨文化交际理论:当前视角》(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Current Perspectives)被认为是跨文化交际学作为独立、成熟学科的标志。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成果在外语教育和相关方面体现了最高价值。跨文化交际学使语言教学专家们认识到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因素,外语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衡量现代外语人才的重要标准是看他们是否具有文化认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经历了从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到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再到现在关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3个主要阶段;形成了两种教学方法:文化知识传授法和文化过程教学法;出现了4种教学模式:外国文化模式,跨文化模式,多文化模式和超文化模式。跨文化交际学阐明了语言-文化-交际关系、文化的内涵、交际的原理、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内涵,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差异等一系列概念和原理。在跨文化交际中,每个参与者都根据自己的文化习俗和预见理解别人的话语,很容易引起误解,甚至导致交际的完全失败。根据跨文化交际学原理,教授外语的理想目标是让学生使用所学语言在目的语的文化语境中以符合对方文化习惯的方式交际,即培养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针对中国外语教学的缺陷,本人带领研究团队以外语教学法理论、文化研究和文化教学成果、跨文化交际理论为基础,以武汉大学本科学生为对象和平台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构建分为叁个步骤;主要内容包括十个方面。该教学模式的实施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为各大专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为其他外语语种的跨文化教学提供参。
霍晨阳[8]2016年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交流日益增多,各国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化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密不可分。同时,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与文化也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词汇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让学生在文化背景中学习词汇是必要的。本人在河北省邢台市XXX中学进行了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的实证研究,以证明文化渗透对词汇学习的有效性。本文着重研究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对英语词汇学习是否有效。立足于此,笔者以河北省邢台市XXX中学高一年级的9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测试的方式,对实验数据的进行了收集。在前测中,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对学生实验前的词汇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测试题检验学生对词汇文化意义的了解情况。因此,笔者了解实验前学生词汇学习现状以及其对词汇文化意义的掌握情况。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笔者收集了后测的调查问卷、访谈、测试题的实验数据。在后测中,笔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实验班级对于教师这一学期词汇教学的看法;通过测试题检验学生实验后对词汇文化意义的掌握状况;通过访谈,了解学生对于实验中教学方法的看法以及对于教师教学中优缺点的评价。最后,通过对比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测试卷成绩,实验班测试题的前测与后测成绩,发现在词汇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实验班学生的文化意识、英语学习兴趣、运用词汇的能力有多提高。平有所提高。结果表明:在词汇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有利于学生全面地掌握词汇的内涵,熟练地运用词汇;有利于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兴趣的提高,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文化意识。
江俊丽[9]2007年在《全球化视野下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是一个受到学术界与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程度的不断纵深发展。不少学者认为,全球化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一体化。然而,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一个核心问题,即人是全球化的主体,人的观念主导着全球化的走向,而人在本质上是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问题是全球化演变的关键。因此本文讨论的全球化主要是指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需要大量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才,而跨文化能力的先导是跨文化意识,所以如何提高人们的跨文化意识成了目前世界上的重要课题。教育具有文化的特性,是特殊的文化。本论文便是将英语教学中培养人的跨文化意识置于全球化语境之中,分析全球化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影响,并结合教学理念,针对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意识以适应全球化这一趋势展开讨论,希望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同时对全球化视野下的英语教学科研有所裨益。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涉及文化、全球化以及教育全球化的解读,在这里从文化、全球化的内涵与特性来分析,同时阐述他们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第二部分分析全球化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什么样的教学理念、英语教学理念以及文化教学理念。第叁部分探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意识,以便适应全球化趋势。
秦江丰[10]2016年在《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隔的两个交互体,社会发展至今,文化间的互动越来越密切。掌握一门语言,就必定需要感知语言里所蕴藏的文化层面。在我国教育系统中,文化意识目标作为五项综合运用技能之一被列为2003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至此文化教学、文化内容以及文化知识在中学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上升了一个高度。教材是学生接触和学习英语最直接的学习工具,因此教材里文化因素的体现对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有十分关键的影响。此次研究以重庆市部分中学校采用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英语教材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教材文化因素进行分析,该教材是否满足新课标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要求。新课标对各方面目标一共做了6到9级要求,本研究一方面,依据对文化意识目标的7级、8级要求,张占一先生对文化的分类(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以及Byram对教材文化内容的评价标准为理论依据,结合国内外对培养文化意识的研究,对外研社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分类,数据统计、定性和定量分析。另一方面,根据Castro设计的问卷,针对使用该套教材的高中英语教师和高中生做了问卷调查,从而了解他们对外研社版教材的文化因素和文化意识的态度和评价。本次研究发现:(1)外研社版教材文化内容更注重交际文化;在七八级文化意识目标中侧重了解英语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世界文化,中外文化比较;英语国家俗语、宗教传统、大众传媒等鲜有涵盖。(2)高中英语教师大多认识到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但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不计。(3)高中生认为该套教材基本能满足文化学习,题材广泛、贴近生活,但还希望学到更多关于中外文化差异等方面的文化知识。研究表明外研社版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因素未全部达到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文化教学方面实践不足,高中生期待教材文化内容改进。本研究对教师文化教学和教材编撰者提出建议,望对以后研究有益。
参考文献:
[1]. 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导向分析[D]. 王玲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2]. 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初探[D]. 朱丽君.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3]. 对中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问题的研究[D]. 方育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现状调查[D]. 高雪莹.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6
[5]. 我国高中英语课的文化教学研究[D]. 陈必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6].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研究[D]. 韩笑. 华中师范大学. 2017
[7]. 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 汪火焰. 华中科技大学. 2012
[8].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实证研究[D]. 霍晨阳. 宁夏师范学院. 2016
[9]. 全球化视野下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D]. 江俊丽. 四川师范大学. 2007
[10]. 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因素研究[D]. 秦江丰. 重庆师范大学. 2016
标签:中国语言文字论文; 跨文化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英语论文; 文化论文; 跨文化交际论文; 高中英语论文; 文化差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