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 15410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3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全过程密切主动配合医生手术,主要包括术前器械、药品的准备,术中器械传递的准确、术后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等,总结经过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的时间。结果:38例患者均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为(7±2)天。结论:对于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术前充分做好器械的准备,术中与手术医生有效配合,并在术后指导患者,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完善的护理机制能有效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继续探讨。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护理配合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nursing coordination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Methods:the research object is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in August 2014 -2016 year in November from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38 patient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operation,close coordination with the doctor surgery,including preoperative apparatus,drug preparation,operative delivery accurate,postoperative observation the general condition of patients,summarize after nursing complications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Results:none of the 38 patients had complications such as infection,and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was(7 + 2)days. Conclusion:the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patients,preoperative medical preparation,effective with the operation with the surgeon,and guide the patients after surgery,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improve nursing mechanis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worthy of clinical continue to explore.
Nursing coordination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在临床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较常见的治疗胆道疾病的手术方式,在胆囊切除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受到了临床医生及患者的普遍认可[1]。本次分析总结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要点,及具体的配合术者措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得到控制,患者的康复进程明显加快,现将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随机选取其中38例作为本文分析对象,其中12例为男性,26例为女性,年龄在27-59岁之间,平均年龄48.9岁,其中38例均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所有患者均行腹部彩超检查确诊,并且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
1.2 方法
手术全过程密切主动配合医生手术,主要包括术前器械、药品的准备,术中器械传递的准确、术后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等,总结经过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的住院的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1 术前准备
术前:手术室内的相关仪器应连接完成,手术器械根据所做手术准备完全,术前半小时开启层流设备,手术室内的温度调节至适宜,湿度以50%-60%为佳;巡回护士做好手术仪器的检查工作,确定所有设备工作正常,气罐做好标记,若出现气压过低,立即更换气罐,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而言,还应注意,采用低温等离机做好整套手术器械的消毒,手术物品及抢救药物、麻醉药物准备充分,术前需再次检查核对[2]。
1.2.2 手术中的配合
护理人员需在术前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确保延长管和三通管连接完好,以便术中及时遵医嘱给药,而患者躯体及上肢需在手术台上固定,方便麻醉师为患者麻醉,连接并安装启动腹腔镜的相关仪器,将其放置在患者的右侧,再次确认参数是否正确及镜头是否清晰[3]。将电极板贴在患者一侧大腿上,以肌肉丰富的部位为宜,调节电凝、电切至适当参数,为患者常规消毒、铺手术巾后,连接电凝线,吸引管,光导纤维,检测所有设备工作正常后,启动自动气腹机建立人工气腹,根据患者情况设定气腹压力数值。
术前器械护士需与巡回护士仔细清点纱布、器械等,术中缝合伤口及术毕,均需再次核对纱布、器械等,并将术前、术中、术毕的清点结果进行登记,避免出现体内遗漏纱布或器械等情况发生。术中器械护士应准确传递器械、纱布等,保持手术视野干净,器械整洁。同时巡回护士应监督手术流程,注意无菌操作,如有不符合操作规范的行为,应及时纠正,以防污染手术区,另外需要准备急救药物,以进一步保证手术顺利开展。
1.2.3 手术中密切觀察
术前,麻醉方式选择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麻醉起效后,护士需调整患者体位至仰卧位,应注意遵医嘱适当调整手术床,一般调节至头高脚低位,倾角在15°-20°左右,向左侧倾斜手术台至15°左右,调整手术台的目的是:使患者胃、大网膜、横结肠在重力作用下,从右上腹偏离,从而使得肝门下移,胆囊三角区没有肝门的遮挡得以充分暴露在镜下。手术结束后将患者体位恢复至平卧位[4]。手术中会有多方面因素影响,进而使手术流程及效果受到影响,因此在手术过程中,护士应密切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术者,并遵医嘱给予患者对症处置,需要监测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脉搏等。
1.2.4 置入器械的准备
术前20min,洗手护士洗手后,对手部彻底消毒,整理手术器械台,检查止血钳、电凝钩等,手术相关器械核对,操作器械桌面应保证整洁,环境应干燥。配合手术巡回护士,连接吸引器,冷光源,摄像头线路,电刀线路等。
1.2.5 人工气腹的建立
建立CO2气腹并将腹腔内压力控制在12-15mmHg。建立人工气腹目的是使术中镜下视野更加清晰,给手术治疗留出操作空间,从而更好的完成手术。目前常用建立人工气腹的气体为CO2,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弥散系数以及机体新陈代谢终末也会产生该气体,所以机体对CO2清除较快,并且CO2不可燃,在应用电刀操作时,不会损伤患者,但时间过长的手术应防止发生CO2气腹引发患者心率失常,影响手术的效果。
1.2.6 术后指导
术后对患者做好指导工作。手术后的24h内,观察腹壁上的切口,如有渗血、渗液、胆汁外漏等情况出现,立即上报主治医师并给予对症处置。住院期间定时更换敷料贴,告知患者保证切口干燥、清洁,以免发生感染,术后10天左右观察切口,如切口恢复较好,方可淋浴。
2 结果
38例患者均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为(7±2)天。
3 讨论
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全面考虑术中所需器械及操作流程,使处置措施不断完善,手术过程更加顺利。综上所述,对于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术前充分做好器械的准备,术中与术者有效配合,并在术后指导患者,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完善的护理机制能有效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延英.FTS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应用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1):1101-1103.
[2]丁孟平.氟比洛芬酯及曲马多分别联合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3):1790-1791.
[3]蒲莉,彭庆春,吴尚红等.超声和CT术前预测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价值[J].中国医药,2016,11(4):560-563.
[4]孙晓东,邱伟,吕国悦等.2364例肝外胆管结石三镜联合微创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6,15(4):357-362.
[5]施俊峰.腹腔镜微创保胆术治疗胆囊结石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8):11-12.
论文作者:于丽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胆囊论文; 器械论文; 术前论文; 腹腔镜论文; 术后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