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力论文,核心内容论文,先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309(2003)04-0037-07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第一、第二步战略目标已经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现在正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进军,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赶上当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推动力量,这既有着理论的依据,又有着历史的佐证。
一、现代化与先进生产力的本质联系
1、现代化的基本内核是发展先进生产力
现代化(modernization)产生于18世纪,具有两个基本词义:(1)成为现代的,合适现代需要;(2)大约公元1500年以来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也就是指(1)实现现代化的过程;(2)实现现代化后的状态。可见,现代化的两个基本内涵即:(1)指发达国家16世纪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2)指发展中国家在不同领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过程。(注:中国现代化报告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0~71、128~159、5、98~120页。)从现代化的基本领域看,现代化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个人等社会诸方面的深刻变革在内的系统工程。在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和个人现代化这几者的关系中,经济现代化是基础和主线,它推动政治、社会、文化和个人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推动政治现代化,使国家机构更加民主化和法制化;它推动社会现代化,使社会组织结构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经济、社会、政治的发展又提炼和结晶为文化的现代化,使各种文化现象和作品充满现代气息;现代化的最终要求是人的现代化,改变人的素质,实现传统人向现代人的飞跃,实现人的思想价值观念、情感心理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最终动力的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对整个现代化系统起到最根本的推动作用。
再从现代化的定量评价指标来看,也能得出发展先进生产力是主要内容的结论。根据评价模型,可以把现代化的评价指标分为16个,以高收入国家近年发展指标的平均值为例,这16个指标的具体参数如下:1、R&D/GNP:2.4%;2、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工程师全时当量/万人口:32.0;3、居民申请国内专利数/百万人口:700;4、中学普及率:106%;5、大学普及率:59%;6、电视普及率:662‰;7、因特网用户/万人口:375;8、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76%;9、每千人口医生数:2.8人;10、育龄妇女一生平均生育子女数:1.7人;11、婴儿死亡率:6‰;12、人均能源消费:5369千克石油当量;13、人均GNP:25510美元;14、人均购买力:23440美元;15、物质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35%;16、物质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例:32%。(注:中国现代化报告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0~71、128~159、5、98~120页。)其中第1、2、3条是科技投入与产出指标,第4、5、6、7条是教育发展、知识传播指标,第8、9、10、11、12条是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指标,第15、16条是产业结构现代化指标,第13、14条是生产力功能的现代化指标。科技、教育和人、产业结构、生产力功能均属于生产力系统,是其要素、结构和功能,所以,这16条均可通过发展先进生产力来达到。
2、先进生产力系统的理论内涵
生产力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这种实际能力、物质力量越大,生产力就越先进。生产力作为一个系统,我们可以用系统的四因素即要素、结构、功能、环境来对它进行考察。任何一个系统,都是由若干要素经特定关系而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生产力的先进性也必然体现在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环境的先进性上。
生产力系统要素的先进性。生产力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实体性要素和非实体性要素两类,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实体性要素,而科技、管理等则是渗透过这三要素之中、把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作为非实体性要素起作用的。这些要素的既定状况,具体体现着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作为先进生产力,必然需要以先进生产工具为主的先进的劳动资料和先进的劳动对象以及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具备较高素质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先进劳动者,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结合科学合理。而先进生产力诸要素之中的先进成份都是与科技知识密切相关的,科技知识的先进性是主要标志,生产力的先进性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和发达程度集中体现出来的。
生产力系统结构的先进性。生产力的结构是指生产力诸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总和,它的先进与否也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管理等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性质、方式的先进程度如何,这些又具体表现为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生产部门结构、生产技术结构、生产组织结构、劳动人口结构和生产资源结构等。生产力结构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生产力的功能。
生产力系统功能的先进性。生产力的功能是生产力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功能的先进性实际上决定于要素更主要的是结构的先进性。另外,由于功能是在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所以,还跟环境的好坏密切相关。具体而言,生产力系统的功能指生产力总体运行的结果、效能或经济效益,主要以生产力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总量的经济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标志生产力效率高低的经济指标(如劳动生产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来表示。
生产力系统环境的先进性。生产力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正是在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过程中,才能发挥出它的功能。(一个好的环境会有利于生产力功能的发挥,一个差的环境则会起阻碍作用。)生产力系统的环境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思想文化的和社会的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国际环境等。
综上所述,生产力系统的先进性体现在生产力要素的先进性、生产力结构的先进性、生产力环境的先进性,最终表现为生产力功能的先进性。
生产力系统的先进性不仅表现在规定该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环境这四个必需因素上,还表现在生产力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与生产力本身所具有的始终进步性特点和发展不平衡性特点密切相关。
首先,生产力具有始终进步性特点。生产力是一种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进步力量,它不断地朝前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取代落后的生产力,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三代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第一代是以手工工具为标志的手工生产力,其分工形式为自然分工,经济形态主要是自然经济,劳动者以体力型为主体,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体,人类在18世纪中叶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前的漫长岁月中,都处于这一阶段。第二代是以机器为标志的机器生产力,其分工形式是劳动产品交换的社会分工,经济形态是商品经济,劳动者从体力型变为脑力型,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导,从18世纪中叶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的40年代,都属这一阶段。第三代是以微电子技术为标志的信息生产力,自动化机器体系取代普通机器体系,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劳动者以脑力劳动者为主体,产业结构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体,这个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开始。所以,人类社会生产力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历程。
其次,生产力具有不平衡性特点。生产力在同一时期内不同的地区、国家及行业、部门之间,可以表现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有先进有落后,是不平衡的。如在古代,东方的生产力超前于西方的生产力,而近代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方后来者居上,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极快,生产力水平世界领先。另外在不同的行业、部门,生产力的水平也会有高有低,如英国工业革命中,纺织业成为实现工业化的火车头,英国纺织工业的机械化,带动所有工业部门的机械化;德国的煤化工业作为产业革命的突破口,也起到了带头行业的作用。
可见,生产力显示出时间和地域的差别性。从而,生产力的先进与落后是相对的,对于过去来说是先进的,但对于将来而言则是落后的;对于某些国家、地区、行业、部门来说是先进的,但对于另一些国家、地区、行业、部门而言则是落后的。由生产力时间的差别性得知,要不断发展出最新的生产力,靠内部力量使生产力不断向前演进;由生产力地域的差别性得知,要按照生产力的转移规律,依靠外部力量,学习先进国家、地区、部门和行业的生产力为自己所用。所以,要发展先进生产力,就要不断创新,不断学习(转移)生产力。总之,先进生产力的思想既包含创新的观点,又包含开放的观点。
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
根据上述现代化与先进生产力本质关系理论以及先进生产力系统内涵理论,我们来分析一下世界特别是西方现代化历程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紧密关系。
1、世界现代化的总体进程
根据现代化理论,可以把世界现代化发展模式分为二类:第一类是原发式,主要指以英国、法国、美国为代表的最先实现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第二类是后发式,指以日本为代表的后实现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以及目前正在向现代化目标前进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模式。另外,若按发展阶段分,世界现代化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或三次浪潮,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至今,分别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也有人把这一进程划分为两大阶段,即工业经济阶段和知识经济阶段。
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三次科技革命。现代化的第一阶段大体是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这个阶段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与第一次科技革命密切相关。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叶,是以牛顿力学为基础、蒸汽机在生产中的应用为标志,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一次革命。这次革命使生产力从手工生产力发展到机器生产力,从而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巨大变革,在这股巨大的冲力作用下,西欧和北美局部地区首先被卷入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大浪潮之中。现代化的第二阶段大约是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这个时期内,英国的现代化继续深入发展,法、德、美、日、俄等国也先后相继现代化。比利时、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也逐步走上现代化的道路。现代化第二阶段与科学技术第二次革命有密切联系。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下半叶,它是以电磁理论为基础、电在生产中的应用为标志的一次革命,这次革命带来了机器生产力的更大发展,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为生产规模的扩大、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技术基础。现代化的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下半叶,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密切的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基础,电子和原子能技术为标志的一次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西方经济的高速增长,其变化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了前二次革命,并使现代化走上了新的阶段。这个阶段,通向现代化之路更加多样、复杂,有的发达国家开始奔向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
2、通过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成功经验
在各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推动力量,我们试从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启动及早期的发展情况作一分析。
英国是第一个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国家,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至19世纪30、40年代完成,前后历时七、八十年,产业革命使英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巨大发展,整个生产力系统发生变革,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环境都得到更新。
从要素看,在产业革命之前,英国就非常重视发展科学技术,牛顿力学的建立为蒸汽机技术革命打下了基础,17世纪到1830年,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由意大利转到英国,在英国发生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这场革命,使英国率先变为工业国,获得了世界性的工业优势。从结构看,生产体制进一步从手工业工场发展为工厂制度,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代替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以机器大工业为特点的近代工业体系形成。英国劳动力就业结构改善,1820年,农业38%、工业33%、服务业30%;1870年,农业23%、工业42%、服务业35%。(注:中国现代化报告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0~71、128~159、5、98~120页。)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和结构的发展变化,引来了生产力系统功能的空前提高,1770年到1840年的70年间,英国工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1830年,英国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GNP)估算为370美元。(注:(美)戴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324页。)从环境因素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起来的君主立宪制,为英国发展生产力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前提和政治前提,英国众多的殖民地所拥有的巨大的资源和市场,为英国生产力发展形成良好的国际环境,而当时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为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也开了绿灯。
正是生产力系统的巨大发展,使英国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美国的现代化起步较晚,但发展却很快。美国人实行了引进与创新相结合的思路,1860年,160万欧洲移民进入美国,1875年达到260万,他们把欧洲的科学技术带到美国,后来成为欧美天然的信息渠道。19世纪上半叶,美国引进了英国的蒸汽技术,19世纪下半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又成功地引进了德国的化工、电力与内燃机技术。美国在引进欧洲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爱迪生的发明,在美国兴起了一场电力技术革命,创造了大规模的生产方式,建立和发展了工业实验室,开创了工业研究的新时代。
美国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成效是显著的,1860—1890年,美国通过工业技术革命、创新,使产值上升9倍。到1880年,它已经是西方第二经济大国。1890年,跃居世界第一,许多工业产品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其黄金储量占世界一半。1900年,人均收入超过欧洲,1913年黄金储量达到70%,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霸。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重大改变:1820年:农业70%,工业15%,服务业15%;1870年:农业50%,工业24%,服务业26%;1913年:农业28%,工业30%,服务业43%(注:中国现代化报告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0~71、128~159、5、98~120页。)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GNP)迅速提高;1830年为240美元;1860年为550美元;1913年为1350美元。(注:(美)戴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324页。)
此外,美国的优越自然条件,南北战争后统一的体制,善于吸纳外来先进事物的多元文化环境,以及与欧洲的天然联系等,给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与这几个国家相反,西班牙与葡萄牙虽然在17世纪曾经辉煌过,美洲大陆的发现与好望角航线的发展,使两国的财富大大增进,拥有了巨量资财,但没有用在本国生产力发展上。西、葡两国用掠夺来的金银向外国购买工业品,英国的工业产品泛滥于西、葡两国的市场,使两国的工业面临崩溃的境地。李斯特说:“英国人为了要在最巩固的基础上建立国家繁荣的结构,足足忙了几个世纪,而西班牙人与葡萄牙人却凭了他们的新发现,一下子就发了财,在极短促时间内拥有了巨大财富,但这是浪子手里的财富,是中了头奖得来的;而在英国人手里的财富则好比是一个克勤克俭的家长辛苦集聚起来的”。(注: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56页。转引自王慎之、刘国兴著:《生产力发展之国际比较》,第39页。)两条道路,两种命运,英国人发展先进生产力,国家从后进走向强盛,西、葡两国拥有财富,而不具备创造财富的能力,则从富裕走向衰落,可见,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
回顾西方这些国家走上现代化的过程,我们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就是,要迅速地发展先进生产力。英、美等国都是通过引进和创新努力发展生产力取得了成功,西、葡两国作为反例,不重视生产力发展,结果已有的财富也会丧失。
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1、中国现代化的总体进程
中国现代化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注:陈筠泉、殷登祥主编:《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30~531页。):第一阶段,1860~1911年清王朝为挽救其灭亡命运而从事的现代化努力,主要包括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与立宪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开端,洋务运动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力,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兴办了近代教育事业,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开始了工业化历程。第二阶段,1911~1949年资产阶级领导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努力,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中国进入了所谓“共和时代”。1918年,孙中山撰写了《实业计划》一书,勾画出孙中山先生致力于中国现代化的宏伟蓝图。1927年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但中国的现代化仍然是道路坎坷,进展缓慢。到1949年,中国仍然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农村人口仍占全国总人口的82.6%。第三阶段,1949~1978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的现代化。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全面的现代化建设,从1949~1965年,重点是发展工业化。1952年,毛泽东提出“一化(工业化)三改(对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的改造)”。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要把我国建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国家”。这个时期的现代化,由于党的领导及全国亿万人民的努力,在我国基本上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科技与文化有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改善。中国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面前。但是,这一时期的现代化建设也经历了曲折和停滞,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使国民经济达到崩溃的边缘。第四阶段,1978年以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历程。邓小平提出了现代化发展战略,邓小平理论为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带领全体人民沿着社会主义现代道路奋勇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历史给了我们深刻的经验与教训
回顾我国的现代化之路,前两个阶段虽说都有所发展,但都并不成功,主要原因就在于因各种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相当缓慢,清朝末年的现代化努力与资产阶级领导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都是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形势下发生的,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进行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现代化开始阶段的艰难曲折性,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受到极大阻碍,严酷的政治环境和落后的文化环境都不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两个阶段,环境因素对发展先进生产力可以说构成了极大的制约。第三个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开始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快速前进,然而不久,由于极左思潮的严重干扰,只讲政治不讲经济,只讲精神不讲物质,超前变革生产关系,批“唯生产力论”,不重视科技发展,不重视教育,从而影响了大量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及违背经济规律,利用群众运动搞经济,再加上国际形势的严峻和自我封闭政策,这样既学不到国外的先进生产力,又很难提高自身的生产力水平,正是由于整个生产力系统不论是要素、结构、还是环境条件都不理想,从而使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又一次被延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现代化建设得到顺利推进,现代化发展速度加快,关键在于发展先进生产力,使整个生产力系统得到了较为协调的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政治体制等的全方位改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科学技术、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引进先进的科技、管理、资金、人才的政策等进一步发展了生产力,劳动力结构得到改善,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例不断下降,从1970年的80%下降至1998年的5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不断增加,从1970年的114美元上升为1998年的750美元;大学普及率不断上升,从1970年的1%上升为1997年的6%;总的来看,我国1970年现代化实现程度是40%,而至1998年现代化实现程度已达73%,世界排名从1970年的第71位上升为1998年的第63位。(注:中国现代化报告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0~71、128~159、5、98~120页。)
3、发展先进生产力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几大问题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现代化道路上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发展先进生产力中遇到的问题。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作为生产力主导因素的人的问题。高素质的劳动者需要教育来培养,但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太少,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偏低,这与优先发展教育的方针相违背,也给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贯彻带来困难。另外,大量人才外流,尤其是一些高级人才,到国外寻求发展空间,许多人在惊呼:“第一流的人才都在国外。”在当今人才争夺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的情况下,如何留住人才、吸引国内外人才、用好人才已经是至关重要。
第二、引进与交流问题。我国属后发式国家,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学习引进先进国家的科技、管理、人才、资金等,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途径。从技术引进看,1991年以来中国的技术引进增长迅猛,1998年是1991年的7.2倍,而同期的研究与开发经费仅增加了3.6倍,这作为后发国家是正常的。但引进主要是为了消化、吸收,化为已有,再进一步创新,从而提高自身的生产力,这样才能逐步赶上先进国家,早日实现现代化。而不能落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之中。另外,目前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并加速向纵深发展,各国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这要求我们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科技的双边、多边的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
第三、创新问题。纵观世界现代化历程,三次科技革命导致三次现代化浪潮,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能力成为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现在不少国家都把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抢占未来科技、经济制高点作为重要内容,并把原始创新从企业、科研机构层次提升到国家一级。我国这方面还比较弱,单从技术创新的中心环节研究与发展(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看,我国一直徘徊在0.6~0.7%之间,1998年为0.69%,而美国1998年是2.8%,印度1995年是0.81%。(注:《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06页、112页。)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我们要树立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人才、营造创新文化,建立创新机制。要把科技创新真正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第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问题。从现代化建设第一、第二步战略目标过渡到第三步战略目标,是经济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重大变化,必须要求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实现经济结构从低级向高级的重大跨越。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另外要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盘活存量。但我国信息产业还存在两大瓶颈问题:芯片和软件,芯片和软件相当于信息产业的心脏和大脑,中国的信息产业如果没有自己的心脏和大脑,那这个躯体即使再大,也是脆弱的。(参见2002年2月国家科技部高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李健在制造业信息化研讨会上的讲话。)所以,要尽快发展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使高新技术产业真正名副其实。
第五、生态环境问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对生态、环境、资源产生越来越大的压力,不少资源被掠夺性的开采和高消耗,已难以支撑经济的持续发展。低水平、高消耗、高污染,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多,而高技术含量、清洁生产、高效率的先进生产装置和工艺短缺。我国的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高于世界先进水平3~7倍,主要材料消耗高于世界先进水平5~30倍,平均劳动生产率低于发达国家十几倍。事实证明,不调整经济结构,我国的经济发展就难以持续,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就会严重受阻。(参见原国家科技部朱丽兰部长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0年10月)
历史和现实向我们昭示,现代化的核心是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过程中固然会遇到众多问题,但只有知难而进,才能完成现代化的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夙愿。
标签:环境经济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社会财富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