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文的整体教学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文论文,高中英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课文应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开始时就分段教学,容易产生见树不见林的毛病,不利于学生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也就是说英语课文教学应当遵循“从整体入手,逐层深入”的规律。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信息的整体输入,坚持以课文为中心,开展听、说、读、写的交际活动。下面以高一下册第20单元的“Integrating Skills”中的课文“We've already met,haven't we?”为例,谈一下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课文整体教学”。
一、课文整体教学的理解
(一)课文本身的认识
1.课文本身是一个整体,包含着语言、词汇、句型和语法诸方面的语言要素,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且语言的几个要素互相依存,相辅相成。作为整体,它不是这些组成部分的总和,而是整体比部分的总和大,整体优先于部分并决定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这是因为课文作为信息的载体,它传导的是两个方面的信息:关于客观事物的信息,即文化信息,如可以进行思想交流;关于外语语言规则的信息,如语法规则、语用规则。而把这些信息转换为行为,又要求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这就是说,一篇课文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是能力与行为的统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把它分割开来,一旦分割开来,课文的功能就不复存在了。
2.课文本身又是学生进行四会训练和语言知识教学的综合材料。运用系统论“联系的观点”,融那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语音、词汇、语法和句型知识于课文整体教学之中,使学生见林亦见树,为理解、消化、巩固和运用课文材料服务,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水平,特别是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应该高瞻远瞩,用整体的眼光来看待它、处理它、讲解它。
(二)课文整体教学的认识
课文整体教学强调信息的整体传授(教师)及整体接受(学生),“就是教师在教学的实践中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将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1],同时让学生就课文内容在概念上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即在教学中要力求保持课文故事的完整性。把课文内容作为整体信息向学生输入,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意思的理解,有利于训练学生对篇章结构分析的能力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得以发展和提高。“课文整体教学法”中的整体的含义包括以下几点:
1.课文的内容是一个整体
课文整体教学强调信息的整体输入。要求从阅读整篇文章入手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结合课文学习和运用语言结构,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以内容为主体。
2.课文句、段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是一个整体
它是听,说,读,写的综合材料。因此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在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时,做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突出能力的培养。
3.英语教学过程也是一个整体
英语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用三个方面。课文整体教学强调这三者的统一。教与学是矛盾的,但又是统一的,要求统一在“用”字上。“用”是课文整体教学的关键,是检验教与学成败的依据。
二、“课文整体教学”的尝试
(一)注意课文导入——用英语介绍课文内容
把课文作为整体来教,首先要求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整体内容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传授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的语言环境,吸引学生进入交际角色,使课文教学成为教师、教材、学生互相作用的积极过程。本单元的课文我是这样导入的——用英语介绍课文内容:
One day,a woman was on the way to her interview when a car suddenly cut in just in front of her,she had to brake so hard that she hit another cyclist,and both of them fell down.Luckily,neither of them was hurt.But the woman was very (extremely)angry.she saw the car was waiting at the red light,she then cycled as fast as she could and went up to scold the driver angrily.
Fortunately,the woman was on time for the interview,However,to her great surprise,it was the driver,the manager of the company,who would interview her.What would the woman do with this situation? Did she get the job at last? Please find the answers in the text.
设计说明:这是本节课设计的第一个任务——信息的输入,听材料。用英语介绍课文内容,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首先学生合上书本,专心听教师讲述,在讲述中尽量用学生学过的词汇,语法,句型。用简单的句子以旧带新,语言力求生动活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理解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板书①重要的短语或词组或句式:be:on the way to… when…,so… that…,as fast as one can…,to one's great surprise,it is…that (who)…;②过渡性的内容:One day,Luckily,But,then,Fortunately,However,让学生初步体会这些内容在一篇文章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为在随后的复述材料和书面表达中应用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根据所听材料来回答问题
在讲述时,还要加进自问自答的形式或提问学生几个问题,以启迪学生积极思维,估计和推测将要出现的故事情节,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
1.One day,what happened to the girl on the way to the interview?
2.Was the girl hurt?
3.Was she on time for the interview?
4.Was she very surprised when she saw the manager of the company? Why?
教师还应该边讲边环视全班,以观察学生能否听懂所讲的内容,以便调整语速,用简单的Yes/No? questions提问学生,检查学生理解课文的程度。
设计说明:这是本节课设计的第二个任务——信息的深入和巩固。在学生大致上听懂了上述材料基础上,为了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验证学生对材料掌握的情况,并为随后的复述课文做一个铺垫,让学生根据所听材料内容来回答问题。在设计问题时,注意到了问题的层次性,梯度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提问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的水平,还不断地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乐趣,提高能力。
(三)英语课文阅读整体教学
步骤一:了解课文的主要事实和情节
Skimming(略读):阅读前三段,了解故事大意,指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发生的事件。
1.How many characters are there in the story?
2.What happened to the woman on the way to her interview?
Scanning(查读):阅读前三段,找出解决人物矛盾冲突的可能的结果。
3.Who was the manage of the company?
4.Guess how the story would end.
(采取小组合作,让学生构思如何来结束这个故事,同时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幽默性。最后让学生阅读文章的第四段来体会本文中的主人公是如何以幽默的方式来解决这令人尴尬的局面的)
步骤二:了解课文内容的细节
此篇阅读课文是一个滑稽故事,共分为四个段落,每个段落的安排都有一定的目的性。要求学生要了解故事的结构。
1.哪个自然段让读者有悬念?(第一段)
2.哪个自然段是高潮?(第三段)
3.第二段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将读者的期望引到了高潮,但本段并非高潮)
4.第四段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延展滑稽的效果)
就像其他滑稽故事一样,为了达到滑稽的效果,故事要使读者有一种悬念。本篇故事中只有两个人物:参加面试的妇女和汽车司机即公司老板,在先后两幕中依次出场,在这两幕中两个人物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并且都导向一个小高潮。故事的结尾,许多细节依次出现,结果是故事发展中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给人带来了非常滑稽的惊奇。
步骤三:让学生读课文,并试着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课文情节
在学生复述课文时,可以参照先前黑板上的板书,尽可能地用到这些内容:①重要的短语或词组或句式:be on the way to…when…,so…that…,as fast as one can…,to one's great surprise,it is…that(who)…;②过渡性的内容:One day,Luckily,But,then,Fortunately/luckily,However等,让学生进一步来体会这些内容在一篇文章中所起到的重要的作用。
设计说明:这是为本课的第三个教学任务——“写作”做准备工作。通过教师的课程导入,学生对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对文章的结构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要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如何抓住重要的细节,如何构思与谋篇布局,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信息,如何在小组中学会合作,取长补短,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写作作好充分的准备。
(四)巩固和运用课文材料——书面表达
根据下面的提示,用第一人称完成一篇短文。
事情经过:今天下午,你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老大爷摔伤了腿,就“打的”把老大爷送到了最近的医院,并电话及时通知了老人的家属。晚上回到家已经很晚了,你向父母说明之所以回家晚的原因。
要求:1.必须简述事件发生的经过,可适当发挥,使文章连贯、生动。2.词数:100——120。
(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来完成任务。首先进行合理的分组——把不同能力、经验和兴趣的学生分配到同一个小组;然后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来展开讨论——如何抓住要点,如何谋篇布局,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信息,如何过渡等;学生进行讨论的同时,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适时对个别小组和学生给予帮助和指导,使群体教学和个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设计说明:这是本课的第三个教学任务——写作:本节课从听力导入,从阅读整篇文章入手,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结构的理解。为了体现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在教学的前几个环节已经给了学生一定量的信息的输入后,就进入对学生进行综合运用阶段的训练,做到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并且要突出能力的培养,从而顺利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反思
按照一般的规律,传统的教学程序应是:输入——练习——巩固——运用。这样的话,一般都要先做大量的机械练习和记忆练习,然后再进行灵活运用的活动。但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已经证明,这样的安排很难给学生活动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运用即练习’,本人大胆地调整教学程序,简化或略去机械的训练环节,直接就进入运用的环节,使学生边运用,边操练,边记忆。在运用的活动中去进行知识的内化,在内化环节自然就有了创造的成分。这种‘刚学了就卖’的程序,很近似于自然环境下的语言学习。虽然在开始时,困难较多,但活动一轮下来,情况立刻有了转变——语言流畅了,交际顺利了,完成任务的时间也缩短了”。[2]“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大多数学生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积极状态”,学习积极性很高,过去两个课时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一个课时就可以完成了。
当然,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说,在课堂50分钟内要完成既定的任务,在最初时确实是有一定的困难;学生的小组合作技巧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有些环节的学习任务占用的时间超时等。如何及时调整教学任务的内容及进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需要不断的探索。
总之,课文教学的全过程,是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由粗到精,由浅入深,由领会到表达,逐层深入的过程。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文教学中,文章信息的整体输入搞好了,无疑对后面的课文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英语课文教学中,文章信息的整体输入,是一项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活动,既要符合语音教学的规律,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做到形式和内容的尽可能统一。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与改进,教学就能臻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