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成”看数量词虚化为副词
李 晨
内容摘要: “八成”在现代汉语中有数量词和副词两种用法。文章从共时层面分析了“八成”在现代汉语中的表义功用,从历时层面研究了“八成”的虚化过程和动因,确定了“八成”至迟在清朝已完成从数量词虚化为副词的过程。“八成”的基本义是虚化的基础,“八成”的句法环境推动虚化的前进。
关键词: 八成 数量词 副词
“八成”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有两种语义:①数量词。十分之八。②副词。多半,大概。但关于“八成”究竟是如何从数量词虚化为副词的,目前还没发现相关的研究。本文重点分析“八成”的表义功用以及其虚化的过程和动因,以期探寻数量词虚化为副词的规律。文中所使用的语料都来自北京大学CCL语料库。
一.表义功用
现代汉语中“八成”的数量词和副词用法并存。作为数量词,“八成”是个位数词“八”和量词“成”的定型组合,表示“十分之八”,例如:
(1)拉戈尔干得好,全区恢复的合作社现有14个,粮食产量占本地的八成。(《人民日报》)
(2)另外叶的分配也很重要,最好是八成大叶加二成茶末,香味比较易引发。(《人民日报》)
(3)他说还算是,他那个话其实讲得蛮毒,还算是宝刀未老,全场已几乎八成满,就是接近八成满。(鲁豫有约)
模态分析是动力学分析的基础,结构的模态能够直接反映出结构自身刚度和结构布置的特性,是结构地震分析的基础。抗震分析的第一步是对结构进行模态分析,提取自振频率和振型,得到结构的基本动力特性。
(20)只有华忠口里不言,心里暗想说:“我瞧今日这趟,八成儿要作冤!”(《侠女奇缘》)
(6)造谣者八成是鲁道斯,他总是对别人说,这是最后一次。(新华社)
(15)大哥给些好银子。这银只有八成银。怎么使的。(《老乞大新释》)
(11)以官府之八成经邦治:一曰听政役以比居;二曰听师田以简稽;三曰听闾里以版图;四曰……(《周礼》)
“我们已经知道,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在处理极端问题时还存在一些争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安德莉亚·吉兹(Andrea Ghez)说,“要想寻找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异,还有什么地方能好过超大质量黑洞?”与根策尔博士一样,吉兹博士也领导着一支正在探索银河系中心的独立科研团队。“我之所以喜欢研究银河系中心,是因为我们可以在那儿观测到天体物理学在极端条件下的状况。”她说。
(5)待油温回升到八成热(约175℃)时,将鹌鹑下锅复炸呈金黄色捞出。(《菜谱大全》)
(7)拉拉估计他八成还没有看到她的那封辞职MAIL。(李可《杜拉拉升职记》)
(8)如果有人问您,有了钱往哪搁?八成您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放银行呗。(《人民日报》)
(9)据她介绍,报考人员大多是资深会计师,他们的客户八成已经在大陆设厂办企业……(新华社)
(10)梁平道:“八成已经定下来了。”(柳建伟《突出重围》)
例(6)表明说话人对造谣者的推测,说话人并没有确切的把握,只是带有较强的倾向性。例(7)中“八成”接的是否定词“没有”。例(8)位于句首的“八成”体现出述谓性,具有高位功能。例(9)和例(10)中的“已经”体现说话者是对已然事件真实性的主观判断。
二.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
“八”和“成”的连用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那时的“八成”是偏正短语,意思是“八种成规、成例”。例如:
作为副词,“八成”表示说话人对相关事物或命题进行主观评注,常出现在肯定句,也可出现在否定句。从位置上看,“八成”分布比较灵活,可以充当高层谓语。从功能上看,“八成”具有传信功能,表示主观推测,一般用来推测未然事件,也可以推测已然事件。例如:
(12)掌士之八成:一曰邦汋,二曰邦贼,三曰邦谍,四曰……(《周礼》)
传统图书馆多数采用纸质图书来实现学生的阅读教育,但在互联网背景之下,纸质图书愈发不受现代学生的青睐,学生更多地愿意翻阅手机、电脑等网络信息,对于此现象,许多高校都开展了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但收效甚微。在教育改革之后,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学生,需要将现代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教育进行结合,形成新式的教育模式才能再次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效,因此就诞生了“互联网+”阅读教育模式。
随着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一种新颖的学习形式——移动学习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这种学习形式突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能有效利用移动技术获取教育信息、资源和服务。与其他学习模式相比,移动学习具有学习便捷性、学习个性化、交互及时性、内容丰富性、情境相关性等优点,并逐步成为辅助学习的一种新趋势。
到了宋朝,“八成”的数量义形成,多出现在佛语录里,且在上下文语篇中已有“十成”与之对应。例如:
(13)师曰:“道也太煞道,只道得八成。”(《五灯会元》)
(14)问:“请师雕琢。”师曰:“八成。”曰:“为甚麽不十成?”师曰:“还知镜清生修理麽?”(《五灯会元》)
例(11)中的“八成”指古代官府治理政务的八种成规,例(12)中的“八成”指古代依以判罪决事的八种成例。
元明时期,“八成”多用来形容金子银子,指金子银子的含量,例如:
例(1)中“八成”表示粮食产量。例(2)中“八成”和“二成”对举使用。而例(3)和例(4)可以看出,“八成”常跟表示模糊范围的“几乎、接近、左右、大约”等词连用,一起表示一种估计的量。另外,根据语料检索发现,“八成”经常出现在菜谱中,如例(5)中“八成”指的是油的温度约175℃,再如“八成熟”、“八成烂”等等。
随着可持续发展,人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逐渐上升,具有可降解性的生物材料的环保性是其他材料不能相比的,在汽车塑料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28].
(16)你只把这块石头点做一块金子,送了我罢。再不然,就点做七八成的淡金子也罢。(《三宝太监西洋记》)
而在清朝小说中,“八成”大量出现,其词义从“十分之八”慢慢虚化出“多半、大概”的含义。例如:
(17)此山西人一进饭馆子,八成满的座,俱都站起来啦,连黄三太等也都站起身形。(《三侠剑》)
(18)艾虎问:“掌柜的,你可知道?”胡七说:“有八成是他们。”艾爷说:“你说吧,不是也无妨。”(《小五义》)
(19)众人说道:“小花子还闹鬼呢,他那纸包内不是银子,八成是石头呐。哪有银子到他手?”(《小八义》)
式中:Kj(Nx)表示待评对象Nx关于等级j的综合关联度;kj(xj)表示待评对象Nx关于等级j的单指标关联度j=(1,2,…,m);ai表示各指标的权重。若
(4)据介绍,当环球电讯网络全部完成后,将可处理世界八成左右的国际通讯流量。(新华社)
例(17)中“八成”指“十分之八”,在句中作定语。例(18)中“八成”可以理解为“十分之八的可能性”或“极大的可能性”,其数量义慢慢减弱,开始表示推测。例(19)和例(20)中的“八成”修饰动词充当状语,已经是副词,表示对事件真实程度的判断。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八成”至迟在清朝已完成从数量词虚化为副词的过程。而“八成”虚化为副词之后,其数量词用法并没有消失,仍然保留下来并沿用至今。
三.虚化动因
(一)“八成”的基本义是虚化的基础
“八成”表示数量义时,“八”指“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成”指“十分之一叫一成”,“八成”表示“十分之八”这个量。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将近十分之八”的量也被说话人主观判定为“十分之八”。在这一过程中,“八成”就从描述客观事物的具体数量,转变为描述说话人主观感觉到的事物的约量。从明确计量到模糊计量,客观性慢慢减弱,主观性开始增强。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社会建设进入新的高度,人民生活质量水平显著提高,与经济发展并肩而来的就是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的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形势不容乐观。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居所,平衡被打破就会产生自然灾害并对人民造成伤害,因此,有必要从人们的意识层面开始努力,使更多的人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环境监测是一种时刻测量环境各种数据的手段,能够根据提供的数据实施合理的保护措施,从而有效保护环境。本文对环境监测这种手段做了定义上的概述,并分析了它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以及应用。
我想了一下,不是因为要考虑是否加入心理社,而是因为原本想问她们怎么知道我是学弟、没参加社团、想加入社团,但随即想起她们的答案早在刚刚对话时就出现了。
而“八成”从数量义到情态义的转化机制是隐喻。其认知机制在于:数量概念是来源域,真实程度是目标域,客观数量与主观约量是相通的,人们将对客观事物具体数量的揣测,投射到对主观事件真实程度的推测。“八成”的词汇意义开始泛化,在语义上的理解就不是数词“八”与量词“成”的简单相加,不再强调量的准确表达,而是整体表达说话人的观点看法,开始强调说话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推测。
总结来看,该系统希望从高校的实际财务状况出发,解决传统中人工方式管理固定资产的主观瓶颈,体现“互联网+”创新技术优势,确保资产从进入高校到报废一系列流程都有效顺畅,确保固定资产更好地为高校教育提供服务。
(二)“八成”的句法环境推动虚化的前进
张谊生曾指出“汉语的副词多由实词虚化而来,就名、动、形虚化成副词的句法位置而言,充当状语,或者说进入状位,无疑是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根据上文的语法化过程分析,数量词“八成”也是在状语位置上虚化为副词。表示不完全确定义的“八成”进入了状位,引起了功能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一个表示“大概”的副词。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分布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CD4+、CD8+、 CD4+/CD8+之间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4周治疗,相比治疗前,两组患儿CD4+、CD8+、 CD4+/CD8+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4+、CD8+、 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另外,使用频率也影响着虚化的发展。CCL古代汉语语料库中很少发现除“八成”之外其他“X成”的状语用法,目前仅找到了关于“九成”的一例:
(21)只见他一捏嘴,一声呼哨,艾虎知道他九成是贼了。(《小五义》)
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中也发现了金庸小说使用“九成”作状语的几个例子。“九成”虽然进入了状位,有进一步虚化为副词的潜力,但由于使用频率较低,目前功能还没有定型。其他“X成”语法化动力也尚且不足。
四.总结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既是“数量词”又是“副词”的,有“八成、百般、万般、一度、一会儿、一气、一下”等等。本文选择“八成”为个案进行研究,发现“八成”至迟在清朝已完成从数量词虚化为副词的过程。“八成”从对数量的揣测到对事物真实性的揣测,其基本义是虚化的基础,句法环境也推动着虚化的前进。其他数量词的虚化机制与“八成”相比又有何异同?这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董正存.汉语中约量到可能认识情态的语义演变——以“多半”为例[J].中国语文,2017(01).
[2]曾建松.汉语数量词的主观意义研究[J].外语学刊,2016(03).
[3]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作者介绍:李晨,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标签:八成论文; 数量词论文; 副词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