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学的重要性论文_沈其华

中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学的重要性论文_沈其华

沈其华 宁夏中卫市常乐中学755000

摘要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使音乐教育成为名符其实的美育同时又寓教与美?关于这些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审美教学探索的点滴体会。

关键词 中学音乐 审美教学 新课改

一、培养审美兴趣

学生是审美的主体,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音乐活动是学生的审美对象。音乐活动的审美过程,正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造的过程。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作者凝情于笔,注情于音的结晶。但是,这仅是停留于乐谱上的成果,仅仅是一度创作。演唱(奏)音乐作品的过程是二度创作。听者对音乐欣赏感受及领悟是三度创作。鉴于音乐艺术在表达方式上的特殊性,使它在“二度创作”和“三度创作”的审美过程中,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理性分析为引导的多种心理因素。音乐艺术既不能象文学那样直接叙述事件 ,也不能象美术作品那样直接描绘生活,它以特有的声音语言叙说着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二度创作能力——有感情地歌唱能力和有表现力的演奏能力及较生动的作品剖析能力。教师的音乐表现力直接影响着学生音乐感受力、审美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力求按乐曲所要求表达的感情和风格特点准确地范唱、范奏,使学生学习时对乐曲有一个完整的艺术印象,以引发学生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学生才喜欢。这是培养学生审美趣的有效途径。同时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教学手势也是培养学生审美兴趣的因素。简言之,只有老师动之以情,才能培养学生审美兴趣。

二、注重审美体验的过程

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对音乐的学习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它是一种情感过程——审美体验”。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并产生强烈的艺术共鸣。因此,我在音乐教学中的侧重点就落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陶冶情操上,从而达到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的作用,为学生终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直观的插图、幻灯、录像来创设音乐情境,唤起学生的视觉美、听觉美,形成一个立体欣赏维度,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例如,教唱《雪绒花》时,通过观看美国故事片《音乐之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精美的画面、优美的歌声、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深深地打动了同学们的内心世界,继而引导学生重点欣赏其中的几首主要插曲《雪绒花》、《多来咪》、《孤独的牧羊人》等。在学生的欣赏过程中,我配以生动的语言,缩短了学生与歌曲间的距离,使他们对音乐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内心积淀起一股强烈的感情,急欲表达,因而唱歌的时候他们非常投入,从音乐中得到了美的熏陶。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

三、正确把握音乐教育的特点,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音乐课程标准》把音乐体验价值放在音乐课程价值的首位,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致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地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进行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一定要具有音乐审美的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生理特征,让学生“动”起来。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从中感知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如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每当听到它那优美的旋律时,就仿佛有一幅气韵生动,笔触秀丽的山水长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让人情不自禁地领略了祖国大自然的美好河山,从而产生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之情。同样,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有助于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总之,通过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通过游戏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教师的教学活动只有将技、情、趣融于一炉,杜绝枯燥的说教,还音乐于本体,才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

论文作者:沈其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

标签:;  ;  ;  ;  ;  ;  ;  ;  

中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学的重要性论文_沈其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