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贤
云南省楚雄市人民医院 护理部 675000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于我院并行手术治疗的10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4例,给予该组患者常规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54例,对该组患者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血管疾病,其具有发病率高、并发症多、致残率高等特点,成为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不断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趋于下降,容易引发冠心病、心力衰竭、中风、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措施是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至关重要[1]。本文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于我院并行手术治疗的10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的降压药治疗和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另加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于我院并行手术治疗的10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且无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异常。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在41~76岁之间,平均年龄(62.67±10.13)岁,病程1~17年,平均病程(5.24±0.93)年;观察组54例,男29例,女25例,年龄在42~75岁之间,平均年龄(61.48±10.06)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5.31±0.97)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氯沙坦钾片、盐酸贝那普利、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络活喜(氨氯地平)等。按照医嘱指导患者合理的用药,并叮嘱患者将药物放在显眼的地方。观察组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主要方法有:①心理护理,患者住院后及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疾病的基础知识教育,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及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辅导,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调理,注意营养的均衡,严格控制胆固醇类食物和食盐的摄入量,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食含有钙、钾等微量元素的蔬菜、水果,以及具有降压作用的豆类、玉米等,禁止暴饮暴食,降低脂肪的摄入量,禁止吸烟、喝酒等。③运动指导,鼓励患者多做运动,增强自身体质,促进血管的新陈代谢,降低血压,同时应该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运动过量。④用药指导,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根据患者的病情从小剂量开始用药并适当的增加剂量,掌握好服药时间,嘱咐患者血压控制后还应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治疗,按照医嘱减量,不可自行减量。⑤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护理过程中加强对患者血压的监测,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经常对患者的尿常规、尿素氮、肌酐、血脂等的检测[2]。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治疗前和干预治疗后血压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舒张压为104.7±8.9mmHg,收缩压为164.8±13.9mmHg,经过护理干预后舒张压为75.2±5.6mmHg,收缩压为126.1±6.2mmHg,共发生4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41%。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舒张压为105.1±8.6mmHg,收缩压为163.9±14.4mmHg,经过护理干预后舒张压为89.7±7.4mmHg,收缩压为148.5±11.7mmHg,共发生7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2.96%。观察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不断增加,其与糖尿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3]。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年龄的增加,身体功能逐渐减退,尤其是在视力、记忆力等方面,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将护理人员的嘱咐忘掉,且由于行动迟缓,运动功能降低,不能完全掌握血压计的使用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中断吃药的情况,降低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患者的恢复。此外,高血压还会诱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如果没有及时的护理则会导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增加护理干预,可以增加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指导患者规范用药,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5]。
因此,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全秋艳,陈红艳. 护理干预对控制老年高血压病的效果分析[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01:137-139.
[2]陈芳. 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及体会[J]. 中华全科医学,2012,12:1967-1968.
[3]罗彩娟.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中外医疗,2013,01:159-160.
[4]朱爱琴. 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3:296.
[5]罗志辉.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5,02:257.
论文作者:李忠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1
标签: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老年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