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宇
贵州省盘州市石桥镇威箐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到城市里务工,因此,留守儿童成为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尤其是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因为长期缺失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在他们成长与教育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究其原因,与其家庭、学校及社会都有密切的关系,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因此,本文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解决措施进行探讨,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
近年来,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把未成年的孩子留在家中,这便是人们常说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面临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认识价值上产生偏离、行为习惯极差等问题和危机。孩子的教育要想成功,那么和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是密不可分的。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恰恰在孩子的成长阶段,父母为了生活离他而去,这对于孩子的各方面成长是极为不利的,由此"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日趋严峻。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对他们的成长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儿童智力发育、人格形成、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并且,家庭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根本,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由于经济水平偏低的原因,为解决经济压力,大部分人选择外出务工,大部分儿童被留在农村由自己的爷爷奶奶监护。但由于老人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并且要承担大部分的农活和家务活,一般只是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充足的精力来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另外,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缺少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忽略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很多留守儿童都有会产生孤独、思念、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但是由于父母以及监护人的忽略未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在学校难以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对其学习及成长造成了严重影响。并且,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再加上父母教育的缺失,很多不良行为习惯无法得到有效的纠正,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如无法按时完成作业,迟到、旷课、说谎等问题较多,导致他们的成绩难以提高。
(二)学校教育的欠缺
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阻碍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地区学校教育环境的落后。一是因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教育的需求,学校环境简陋,没有标准的操尝实验室、图书室等功能室,也限制了留守儿童课外实践的开展,影响了他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二是因为条件的落后,缺乏专业的教师,致使农村教师质量及数量的缺失,教师的知识水平较低,且年龄偏大,无法与先进的教育观念接轨,教学理念及知识欠缺,无法给予学生高质量的教学。另外,由于教师数量的不足,教学的任务繁重,无法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学习,且很多教师仍然将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忽视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情况。
(三)社会关注的缺少
虽然教育部门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制定了一些措施,但多数仅停留在形式层面,而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没有及时对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调查,且留守儿童的资料更新不及时,在出现问题时,无法在第一时间给予他们帮助。另外,因为现在绝大多数学校都是以汉族文化教育为基础,专业院校出来的教师,即使是懂当地的语言文化技能,也难以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导致当地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不利于留守儿童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继承与传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解决措施
(一)加强家庭教育的重视
留守儿童的父母需要转变自己对子女教育问题的认识,不能将其当做是学校的任务,自己只是提供经济支持就行;也不能认为上学无用,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早早辍学打工。作为留守儿童的家长,需要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对于条件相对较好的家庭来说,最好是由父母其中的一方做监护人,尽量减少因父母外出给子女的教育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家庭条件较差,需要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则需要尽量增加回家探亲的次数,或者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密切关注子女的学习情况,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出现偏差时,及时地进行纠正引导。另外,还需要密切关注子女的心理状态,多与子女进行交流谈心,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以便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变化。还可以在假期时间,并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将子女接到身边,联络感情,增加之间的相互了解,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样也为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的氛围。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
学校作为学生们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更应该加强对学生教育的重视。在留守儿童逐渐增多的情势下,学校应该发挥自身作用,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家访,以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及家庭状况,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鼓励教师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重视,并注重与留守儿童父母之间的沟通,做好其思想教育工作。而且不能只将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标准,还应从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出发,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支持鼓励,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若是在发现留守儿童出现任何心理问题时,及时对其进行沟通疏导,若发现留守儿童出现思想及行为上的偏差时,学校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纠正,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双方共同努力,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习惯,使其专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另外,因为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在校寄宿,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及住宿环境,用更好的学校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三)加大社会的关注
政府需要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关注,并且为留守儿童制订专门的措施来解决他们的教育问题。首先,政府需要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让人们认识到受教育的重要性。还需要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资金支持,并吸引社会各界提高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以便吸引民间力量,投入到留守儿童教育建设中去。另外,政府还需要积极发展当地的经济,根据当地的特色发展产业,不断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就近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外出打工的人群,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对于外来的不良风气以及外来文化对当地文化的侵袭,政府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来净化当地的人文环境,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还需要鼓励当地多举办传统文化活动,提升留守儿童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三、结语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留守儿童作为新时期发展的新群体,其教育问题成为了制约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的教育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急需解决,所以需要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因此,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携手合作,共同为改善和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石梦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1):256.
[2]沈圣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分析[J].名师在线,2018(23):92-93.
[3]任建伟.如何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1):6.
[4]谢王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4(07):11-13.
论文作者:刘振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儿童论文; 他们的论文; 农村论文; 学校论文; 父母论文; 学生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