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来乡村治理的自治传统及实践动向论文

70年来乡村治理的自治传统及实践动向

吕德文

【摘要】 自治作为中国乡村治理的主要方法,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同时,村民自治作为一种制度实践,能否适应新的社会形式变化,能否有效融入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实践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实施效果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自治传统 乡村治理 实践逻辑

70年来乡村治理的自治传统及其嬗变

中国乡村具有悠久的自治传统。在传统的乡里制度中,乡里作为县以下的行政区划,行政体制和宗法制度高度融合,基层行政依赖于地方人士和社会组织。尽管乡里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实践方式,但它作为一种半正式行政体制的性质并没有根本改变。简言之,自上而下的行政体系和自下而上的自治在这一体制中交汇,乡村治理也就有了鲜明的双轨政治的特征。清末民初,中国开启了国家政权建设的历程。客观上,乡村自治的空间在这一时期极大压缩。主要表现是,基层行政体系虽然建立起来了,却意外豢养了一批链接国家与社会的赢利型经纪人,乡村治理绩效并未提高,反而加重了农民负担,导致国家政权建设出现内卷化现象。

与此同时,部分欧盟成员国纷纷开始制定相应的法规、禁令以回应公众对于塑料微珠对海洋,其他水生生态体系的危害以及对人类作为生物链一环的潜在影响的担忧。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通过土地改革等方式改造农村的经济社会结构,并建立了完善的基层党组织、基层政权和各种群众性组织,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政权建设。国家政权建设的成功,并不意味着行政完全替代自治,相反,它为自治提供了更大空间,并为自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经济和社会基础。第一,国家在法律上确定了自治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通过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规范了党和国家的基层工作,乡村组织在决策、执行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实现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另一方面,在村一级始终坚持自治原则,无论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是在人民公社时期,村级治理都具有鲜明的自治特征。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组法》)的实施,更是使得村民自治获得了法律地位。第二,新中国的自治具有鲜明的现代民主特征。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农村集体所有制,再加上男女平权(如同工同酬)等社会改造运动,确立了农民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平等地位。相较于传统社会的“乡绅自治”,新中国的乡村自治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民主。农民不仅在村庄权力生产中具有参与权和决定权,且在经济生产过程中也有较强的自治权。第三,乡村自治成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人民公社体制还是“乡政村治”模式,农村事务被纳入国家权力的监控范围内,农村资源的汲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等,都被纳入“赶超型”国家战略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党和国家通过组织、思想和社会动员等工作,实现了行政和自治的有效衔接,并最大限度地将农村精英吸纳到乡村治理体系中,避免了国家政权建设的内卷化。

1.钱谦益(1582—1664)《绛云楼书目》:“《嵇中散集》二册。(陈景云注云:十卷。黄刻佳)”[3]72

具体而言,新中国70年的乡村治理实践,经历了人民公社、乡政村治和“三治”结合这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都内在地包含了自治实践,在自治的主体、内容和方式上,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1958年,经过土改、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制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基层政权组织。人民公社制度虽被视作一种全能主义的治理形态,但并不意味着这一制度不存在自治空间。恰恰相反,人民公社制度也是以自治为基础的治理实践。而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的“乡政村治”模式,则明确了自治在村级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其实践更为制度化,且体现了强势民主的实践逻辑。党的十九大提出建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把自治纳入了党的领导之下,是乡村治理新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

三是治理方式制度化。制度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乡村治理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乡村治理的制度执行能力也不断提升。人民公社时代,乡村治理主要依靠国家权力,尤其依赖于政治动员和基层干部的工作经验,制度化程度比较低;而在“乡政村治”模式下,虽然行政理性化不断加强,但其制度执行能力较差,很多情况下要依赖于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治理现代化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建立“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也意味着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

一是治理主体多元化。在人民公社时期,乡村治理主体比较单一,严重依赖政社合一的政治机构及群众动员机制。在“乡政村治”模式下,乡村治理主体逐渐多元化,村级组织逐步多元化,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成为村治主体。而在“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中,各类社会组织也将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

三是村级事务标准化。村级事务标准化是村委会规范化的重要环节。大致说来,村级事务分为政务与村务。政务是指政府下达的任务,政府是生产主体。村务是村庄内生的事务,村庄是生产主体。由于国家对村庄存在客观的管理需求,因此很多政务最终都要落实到村庄。于是,村庄范围内便同时存在政务和村务,它们共同组成村庄公共事务。政务和村务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村庄公共事务,它们的处理逻辑存在巨大差异。政务沿着政府行政系统下达至村,行政压力是推动村级组织积极处理的动力机制,其中配套有严密的行政考核机制。村务主要是在村庄社会系统中,村级组织对村务的处理动力来自于村庄社会的压力,村庄舆论、面子等是村级组织行为的主要约束机制。

从70年来乡村自治的变迁看,其演进路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乡村自治的制度化实践及其新动向

二是村干部管理规范化。当前,各地都加强了村干部管理的规范化。概而言之,村干部逐渐纳入了领导干部管理体系之中,遵循科层制的制度逻辑。首先是工资制与考核制。201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指出,要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这意味着,村干部的工资制将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村干部工资分为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大块,基本工资由财政拨款,绩效工资则由乡镇以目标管理责任制为导向的行政考核为基础。其次是坐班制与考勤制。为响应服务型政府的号召,越来越多的乡镇将城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模式推广到农村,开始要求村干部像乡镇公务员一样实行坐班制,建设便民服务工作站。最后是行政激励制。为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乡镇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激励措施。例如,有些地方政府开始探索村干部享有公务员待遇,即让村干部享有养老金和社会保险;有些地区开放村干部职业流动系统,工作业绩突出的村干部可以被吸纳进乡镇干部队伍。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背景下教师生存状态省思——基于2888名乡村教师的调查分析………………张晓文 张 旭(4·80)

一是选举规范化。全国各地的村委会选举制度不尽一致,主要有海选、推选和委派三种方式。大致而言,全国除了小部分地区实行推选和委派制度外,绝大多数地区都实行直接选举,即海选。其选举技术的要义是,由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竞争异常激烈。对于村委会的产生而言,选举既是一个形式认证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质认证过程。海选之所以被推广到全国各地,与“扩大基层民主”的考量有密切联系。但从治理有效的角度看,海选未必带来有效治理。恰恰相反,海选所带来的贿选、派系斗争等问题,引起了各地的重视。因此,从中央到地方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来规范海选。当前,村委会选举规范的关键是贿选治理。通过加强对候选人的制约、规范选举行为,以及实行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等政策,极大程度上规范了村委会选举。

近年来,乡村自治实践有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是,村民自治的制度化程度不断提高,《村组法》等法律法规对村委会的产生、决策、监督、任期等都有较为成熟的制度设计。乡村自治实践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突出表现:

二是治理内容从“政务”转向“村务”。乡村治理内容包括“政务”和“村务”两个方面,前者指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落实中央大政方针的各项行政任务,后者指自主管理村庄公共事务。大体上,人民公社时代的乡村治理内容,主要是服务于农业剩余的汲取,“政务”主导“村务”;在“乡政村治”模式下,“政务”和“村务”既分而治之,又相互配合;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下,“村务”成为乡村治理重心,大多数“政务”如民政、社保、计生等都是服务于村庄事务的,从村庄汲取资源的行政任务已经越来越少。

四是村务监督规范化。如何将《村组法》等相关制度有效落实,存在诸多困难。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不少村务监督规范化的有效举措。一是从规范村级权力着手。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宁海36条”,全称为“宁海县村级权力清单三十六条”。“宁海36条”通过完善制度,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实现了制度效益的持续性。二是从加强监督力量着手。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力量不断向基层延伸。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颁布后,村干部(非党员)也被纳入监察对象范畴。这给基层纪检监察机构介入村务监督提供了契机。相关调研发现,村务监督委员会被逐渐纳入乡镇纪检监察机构的工作范畴,强化了村务监督的规范化。

乡村自治的挑战与完善

近年来,一些村庄随着城镇化进程而消失了,附着于血缘和地缘关系基础之上熟人社会自然也就消失了。传统意义上的“村治”是建立在熟人社会基础之上的制度安排,主要是解决村庄共同体内部的治理问题。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自治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村级治理单元随意调整。村委会是建立在村级治理单元(行政村和村民小组)基础之上的。宏观上说,传统村庄和城市化村庄所对应的村庄体制应有所差别;微观上说,村级治理单元要尊重历史、文化和自然等因素。尤其是,村委会是村民自治制度设置,村委会能否有效运行,不仅取决于制度规范程度,还取决于治理单元是否合理。因此,随意开展“合村并组”工作破坏了村民自治制度。二是村委会官僚化。值得警惕的是,在村民自治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官僚化现象。村委会在村庄治理中侧重于外在形式建设,而缺乏实质内容。主要表现为科层化、文牍化、行政化。三是村级治理合规性成本剧增。当前,村和社区自治组织的负担越来越重,主要表现为复杂的规范要求越来越多。对于传统村庄而言,可能并非越是现代的乡村体制就越好,也并非越规范越好。乡村体制与乡村社会如果不匹配,就可能滋生形式主义,形成高成本的制度空转。

综上所述,在完善乡村治理的漫长道路上,应该秉持四个基本原则。第一,自治应该服务于民主化治理。村委会的民主价值与有效治理并非截然对立。村民自治是一项民主化村级治理的制度安排,乡村自治的完善本质上是要保证民主的有效运转。第二,乡村自治完善应坚持简约有效、因地制宜、弹性设计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一个巨型的单一制国家,任何制度实践都面临统一性与有效性之间的平衡。乡村自治的制度建设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乡村自治完善应以制度供给为主要目标,倡导简约有效、因地制宜、弹性设计的原则。第三,村民自治应与农村社区建设相匹配。乡村自治建设不仅要服务于村务的有效处置,还要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有效对接。当前,以服务下沉为主要目的的农村社区建设,正在各地推广。乡村自治完善可以与农村社区建设相匹配。第四,通过党的领导来保障乡村自治的正确路线。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更好地让村级组织发挥国家与农民之间的联系纽带作用。毋庸讳言,基层党组织在处理党群干群关系、保证中央政策上通下达等问题上,有成熟的工作机制,是村庄实现善治的重要资源。

本模型最大的亮点体现在两个地方:①外部展示盒精美,以使得模型便于观察、保存;②内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按照其特有的、真实的分子结构进行精细制作,以充分体现建模的科学性。此外,工程性还体现在按照此种方法制作出来的DNA分子结构模型都一模一样,具有一定的工艺流程。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为武汉大学社会学院研究员)

【注: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乡村治理70年: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研究成果】

责编/韩拓 美编/王梦雅

标签:;  ;  ;  ;  

70年来乡村治理的自治传统及实践动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