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大陆钢铁工业的现状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祖国大陆论文,钢铁工业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展历程及现状
祖国大陆钢铁工业起步于50年代,当时钢产量只有61万吨,铁产量97万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形成包括金属矿开采、拨离、炼铁、炼钢等门类齐全、布局合理、产量可观的工业部门,取得了历史性的变化。目前大陆有钢铁企业1667家,职工总数333万人。年产钢超过100万吨的企业和主要特钢企业的钢产量,已占全部钢产量的75%。全国十大钢铁企业有:首钢、鞍钢、宝钢、武钢、包钢、攀钢、太钢、马钢、本钢、唐钢。
大陆的钢铁工业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1952年,在鞍山、本溪、抚顺、大连各钢厂恢复的基础上,北京、天津、唐山、上海、太原、重庆、昆明、大冶等老钢铁企业的生产也逐步恢复。政府开始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苏联援助下建设156项重点工程,其中钢铁行业有:鞍山钢铁公司、本溪钢铁公司、齐齐哈尔特殊钢厂、吉林铁合金厂、武汉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热河钒钛矿和吉林电机厂等8个项目。在这一时期共完成投资37.93亿元,新增生产能力为铁矿开采1383万吨、炼铁306.93万吨、炼钢278.93万吨。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一度给钢铁工业带来了重大损失。经过三年调整,钢铁工业走上了自力更生的道路。
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钢产量从1978年的3178万吨起步,以每年平均增长7%的速度增加,到1994年粗钢产量已达9200万吨,已由1949年的世界第26位跃居到第2位。钢铁工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结构,也向优化方向加速发展。武钢1700mm轧机工程的建设,是钢铁工业向现代化进军的标志,引进了德国和日本的设备,是学习和掌握70年代先进技术的开始。根据世界产钢国家钢铁产品“生长寿命周期”的阶段特征分析,祖国大陆钢铁工业经历了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起步”阶段和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起飞”阶段,现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陆钢铁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战略布局方面看,钢铁工业的布局得到了改善。50年代,约有80%~90%的钢铁产量集中在东北,现在已逐步形成了遍及大陆的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布局。
从钢铁工业的装备方面看,设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50年代,大陆最大高炉容积只有900立方米,现在宝钢已有4063立方米的现代化高炉,已有300吨大型转炉,大陆轧机已具备世界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技术水平。
从人员培养方面看,形成了一支综合性的冶金专业建设队伍。50年代初组建的冶金勘探、设计、施工和建设科研队伍,发展到目前,已形成了一支30余万人的综合性建设力量。
从生产结构方面看,转炉钢的比例已达61%,电炉钢的比例已达24.1%,连铸比已达39.6%。
从产品品种方面看,可以生产重轨、轻轨等铁道用材;各种大、中、小型型材;各种普遍及优制线材;各种特厚、中厚、薄板材;管材及特殊钢等产品。
从科学技术方面看,在高炉炼铁方面,富氧喷煤技术进一步得到推广,高炉长寿技术取得新突破,高炉精料工作也取得新的成绩。
在炼钢方面,主要抓了炼钢—炉外精炼—连铸三位一体的组合优化,推进全连铸生产,大大提高了连铸比。
在轧钢方面,以连轧、半连轧为主要方向,推进小型型钢生产技术进步,同时考虑与连铸的衔接,采用了切分轧制、控制冷却、在线检测及后部精整等一系列技术。
在自动化方面,以计算机应用为中心,以检测、驱动为基础,以设备自动化为重点,逐步实现主体工艺过程自动化,生产经营管理自动化。
机会与挑战并存
目前大陆的钢铁业面对的仍然是一个供不应求的巨大市场。现在大陆人均粗钢消费量仅为70公斤左右,尚未达到世界平均值150公斤的一半。以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只要经济增长率维持在8%的水平,一年新增加的钢材消费即高达500万吨以上。大陆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正在进一步加强,三峡工程、浦东开发、塔里木油田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陆续投入施工,这些都会增加对钢材的需求。
另外,近年来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将进入到以住宅和汽车等为代表的高层消费阶段。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客观上就需要重工业必须有一个很大的发展,将对钢铁产品产生强大的需求。
再有,汇率并轨对钢铁工业发展利大于弊。它将提高进口钢材成本,有利于国内钢铁业的发展。
90年代钢铁工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实现以数量为主,向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降低成本、改善环境的方向转变,以优化结构支撑数量增加,以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能力,支持生产的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预测,到2000年钢材的消费量可达到1.2亿吨左右,钢材产量可达1.1亿吨左右。从供求总量平衡预测,仍需进口1000万吨左右。钢铁品种将随产业结构调整而变化,主要品种结构趋势是:钢轨将随铁路大规模建设而进一步增长;中厚板将随造船、化工等产业的发展而增长,继续保持相当的比例;小型材、线材将随基本建设和民用建筑发展而增加,但占总消费量的比例会略有下降;薄板是长期不能满足的品种,随着市场需求上升,消费量将大幅度增长;无缝管是供需缺口较大的一个品种,特别在质量上不能满足需要,预计无缝管的比例将有所提高;镀层板目前大部分依靠进口,今后几年将有较大的发展。
预计到2000年,板管比可达到44%,比目前实际消费比率(40%)有所增加,但比经济发达国家要低20多个百分点,而型材、棒材、线材消费比例仍然较大,这是大陆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要实现2000年的发展目标,钢铁工业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题是:
1.现有钢铁工业的工艺技术装备,既有80年代先进水平的,也有50、60年代陈旧落后的,从整体上看,与国际水平有较大的差距,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要求。
2.改造和新建钢铁企业,需要大量资金,但依靠企业自身赢利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如何筹集改造资金,是钢铁工业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条件。
3.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多数钢铁企业缺乏适应市场经济的经验和经营体制,同时企业还担负着历史遗留的社会负担,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效率的提高。
4.由于国际钢铁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一些主要产钢国的钢铁产品正以新工艺、新技术为依托,向祖国大陆市场发展,大陆钢铁工业将面临严峻的竞争和挑战。
90年代钢铁工业的基本发展思路是:
——加速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今后,将以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为前提,增加钢铁产品产量以满足经济需求,进行结构调整,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本世纪,将抑制和淘汰落后的小高炉、小转炉、小轧机和平炉炼钢,重点发展有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用连铸取代大部分模铸,2000年连铸比达到70%以上,加快轧机的连铸化、自动化、高速化改进,适应发展高功率电炉和新一代工艺技术的钢铁生产流程。通过工艺技术的结构优化,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重点发展造船、汽车、石油、电站、铁道等行业用钢材,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还要调整钢铁企业的组织结构,尽快改变钢铁企业规模不经济和生产率低下的状况。
——用新技术改造规模较大的老企业。大陆钢铁工业的特点和经济现实,决定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只能以产量占80%以上100家大中型企业为重点。这是钢铁工业的基础。在本世纪,要以品种质量为龙头,以技术进步为依托,有重点地进行技术改造。有些企业将按已形成的产品特色有重点地进行根本性改造。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本世纪钢铁企业的改造、扩建和新建需要投入几千亿元资金。在投资体制改革后,所需资金的不足部分只能通过国内外资金市场筹集。钢铁工业优化工艺技术结构需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大陆的钢铁产品和技术也应进入国际市场竞争。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目前,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始按市场体制运行,要解决企业历史债务、人员外流、企业办社会等问题。其次是建立多种模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体系,逐步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配套措施和社会保障体系。
两岸交流方向与互补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两岸相互交流的帷幕已拉开,两岸钢铁界也开始了交往。1992年和1995年在台湾召开了两次两岸钢铁工业发展研讨会。1994年在北京召开了两岸钢铁工业的贸易洽谈会。
台湾部分钢铁加工工业在产业外移及海峡两岸经贸的开放潮流下,也纷纷赴大陆东南沿海地区投资。据初步统计,目前在大陆投资设厂的已有十几家,略具规模的产业有:钢管、钢材裁剪、集装箱、自行车、制伞等。
两岸交往中,钢铁业的合作呼声最高。在两岸钢铁业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可合作的领域是很多的,如能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互补,必将推动两岸钢铁业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可合作的领域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海峡两岸共同筹划投资。大陆是台湾产业发展的腹地,如果台湾的钢铁厂向大陆迁移,或创设新厂、租赁、对旧厂更新改造,使之合理化、现代化,将发挥台湾资金优势。比较明显的发展领域有:(1)发展铁路建设。(2)发展钢铁业原料如煤、铁矿、石灰石、铁合金、耐火材料等的生产。(3)钢铁剪裁业的发展。(4)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如不锈钢产品大陆每年需大量进口。以上这些,如果由海峡两岸来共同筹划,通过世界银行的协助,将可发挥各自的潜力。
2.增强贸易往来。台湾与祖国大陆近在咫尺,从大陆进口原料,既价格低廉,运费也可大幅度降低。台湾可以从大陆进口各种原料、半成品和型钢等低附加值产品,以及部分钢铁设备。大陆南方沿海各省可以优先选择从台湾进口所需钢材。另外,台湾在生产高级钢铁产品方面实力较强,可考虑从大陆进口钢铁半成品进行深加工,然后在大陆销售,这也是一条途径。
3.合作研究、开发、引进。大陆在钢铁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已有几十年的经验,形成了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力量,在基础科技人才及重型生产设备制造方面明显强于台湾;而台湾则在运用现代科技、市场化经验和资金上有优势。两岸在联合开发新技术,研制新设备等方面有很多合作机会。应加强两岸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互访,交流彼此成功经验,进行互补。
总之,两岸钢铁业若能携手合作,则可增强钢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双方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