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中的增长稳定性波动:1999年世界经济与国际金融回顾_美股论文

调整中的增长稳定性波动:1999年世界经济与国际金融回顾_美股论文

调整中增长稳定中波动——1999年世界经济与国际金融回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金融论文,世界经济论文,稳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9年世界经济发展轨迹的分析

1999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利好因素逐渐增加,促进经济增长呈现向好的趋势,经济增长预期连续三次向上调整。世界经济增长上调的主要支持因素是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日本经济已停止衰退、欧盟经济有所恢复、亚洲经济明显复苏、巴西金融危机基本缓解和拉美经济稳定的预期。预计1999年世界经济的增长为2.8%。

但是今年由于国际政治军事矛盾的恶化升级,科索沃危机对世界经济和金融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使得国别和区域经济的不均衡进一步加大,这突出表现在美欧之间、美日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异。尤其是美国经济增长周期的持续增长引起人们的关注,美国经济过热以及通货膨胀压力的忧虑不断影响国际金融市场;而日本经济增长趋势的出现使得人们预期日本经济复苏的来临,导致国际金融市场资金流向的难以确定;西欧经济增长的恢复,欧元疲软状况略有改变等等,都对经济增长的预期有所影响。目前美国经济并未出现停滞或衰退,日本经济仍处于不景气状态,而西欧经济相对较为稳定,世界经济三个主体状况的稳定使得有利因素相对占据主导地位,不利因素中不明朗和不确定性尚未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增长趋势。

美国经济继续增长并主导着经济的发展趋势 美国经济在1998年第四季度呈现6.1%的强劲势头之后,1999年第一季度继续保持3.7%的良好增长势头,第二季度虽下降为1.9%,但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继续强劲上升,为4.8%,预计第四季度为4%,全年预计为3.8%。目前美国经济的特点是产业转型推动经济发展,高科技产业和金融业取代了传统工业成为主导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1998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2万亿美元,占世界比重的25.4%,加之美元的巨大作用,其占世界货币交易额的68%,以及美国资金流动的强烈影响,美国股市的市值占全球总市值58%,美国因素的重要性和主导性愈加明显。

西欧经济有所恢复并刺激经济信心上升 1999年上半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均处于下调状态,唯有西欧经济出现上调。全球不景气的主要地区就是西欧,加之科索沃危机的冲击,进一步加重了西欧经济调整和复苏的难度,欧盟15国的经济增长从2.6%向下调整至2.1%。进入1999年下半年,西欧经济复苏的迹象明显,经济利好因素增加,尤其是失业率有所改善,欧元区11国6月份的失业率由去年同期的10.9%下降至10.3%;欧盟15国的失业率由同期的10.0%下降至9.4%;欧元区和欧盟国家1999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为2.1%。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增长格局将会出现加大的差异,其中爱尔兰的经济增长预期最高(预计为7.8%);芬兰、卢森堡、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和瑞典经济增长将为中速(预计为3%以上);奥地利、比利时和法国将为低速增长(预计2%左右);比较差的状况是德国、丹麦和意大利(预计为1.5%以下)。

日本经济前景仍然难以确定 1999年第一季度日本经济呈现近5个季度以来的首次增长,同比增长1.9%,第二季度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从而刺激对日本经济的信心持续上升。加之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金融状况的好转,日本经济走出低谷的预测已经显现。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日本经济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基本面并未出现根本性的好转,银行坏账仍然居高不下,目前判断日本经济已经走出衰退步入复苏为时尚早。日本经济景气复苏的难点主要为:日元不断升值的压力、债务过多的压力(主要是指企业和银行的不良债权)、雇佣过多的压力以及设备过剩的压力,其中日元升值的压力较大,日本银行为此自1999年6月10日以来,虽然已经7次入市干预,并动用了300亿美元的资金,但日元汇率仍然超出日本政府意愿,对于日本经济复苏形成了阻力。预计1999年日本的经济增长为0.9%,并有可能实现1%的增长。

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

近期亚洲经济呈现较为明显的好转趋势,主要国家的经济指数逐渐向好的方面转化,投资信心逐渐恢复,国际资本开始回流亚洲,预计亚洲经济增长率将可能达到5.5%,远高于1998年的2.1%。亚洲经济好转的主要支持因素为:韩国和泰国的引导作用、香港市场的保障作用以及日元稳定的支持作用。而各国经济利好的表现在于:汇率稳定走强的趋势、利率下调中宏观环境的改善、贸易顺差的增加和国际收支状况的好转、外资流入的支持。但亚洲经济利好状况中仍然具有潜在的风险和难点,特别是日本的影响不可忽视。预计1999年亚洲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为:新加坡为5%至6%、马来西亚为5.6%、泰国为4%至4.7%、菲律宾为2.9%至3.4%、印度尼西亚为负0.1%至正1%。

拉美经济仍然处于波动调整状态 1999年年初的巴西金融动荡严重影响了拉美1999年经济前景,国际组织将拉美的经济预测向下调整。但随着巴西金融动荡的逐渐缓解,以及拉美一些国家经济金融的平稳运行,国际机构近期已经将拉美的经济预测向上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负0.5%改为零增长,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巴西的经济由负增长2.5%修正为1%。

1999年国际金融的基本状况与特点

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日本经济的持续不景气以及西欧经济的相对稳定,仍是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状况的重要因素。目前美元和美股的影响支持美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处于绝对优势,而日本和西欧金融则仅次于美国,并且与美国的差异十分明显,美欧之间、美日之间争夺市场、资金和效益的竞争愈加激烈;新兴市场国家则处于较为被动和牵制状态,缺乏足够的实力、完善的体制及和谐的协作,金融地位和状况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但随着经济复苏的逐渐强劲,新兴市场国家的国际金融影响力和竞争力将呈上升趋势,但整个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的不均衡将进一步扩大。

1999年国际金融领域关注的焦点仍是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基本走向,而国际金融发展的特点为:汇市波幅加大中的稳定与股市涨跌中的调整引导资金流向的变化和指数的盘整,汇市、股市的基本指数呈现较大的涨跌态势,但市场运作有序,并在各国政府驾御和政策把握之中。

外汇市场 美元兑日元汇率的变化上半年与下半年相比反差极为明显,年初至6月份,美元兑日元汇率从1:113持续升值为1:122左右,而第三季度至今美元兑日元汇率则一路下跌,从1:122持续下跌至1:101。欧元兑美元汇率则自欧元问世以来,呈一路下跌趋势,其间最大跌幅为14%。亚洲和拉美货币汇率平稳波动,尤其是亚洲货币市场汇率回稳明显,其中韩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对汇率的回升起到较大的支持作用,目前主要危机国家的汇率逐渐恢复到危机初期的水平;而拉美货币波动较大,但重要的主导货币——巴西雷亚尔则相对稳定,十分有利于区域汇率的调整与规避风险,巴西货币目前稳定于政府控制的目标区——1美元兑1.9雷亚尔。

股票市场 美股的领头羊作用十分明显,美股上涨,全球股市则普遍向上;而美股下跌,全球股市则疲软波动;下半年与上半年持续上涨状况相比,大多数股市处于技术调整和经济磨合阶段,全球股市普遍呈现较大幅度的下跌趋势,其中美国股市的带动与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因素。1999年从资金效益看,美国及西方国家仍然占有优势,而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经济已经明显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冲击,股市的恢复上升十分明显。

据统计,今年1至8月全球股市普遍处于上涨中,其中最大涨幅的前10大股市为新兴市场国家,依次为俄罗斯、土耳其、希腊、韩国、印度、新加坡、中国、巴西、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其中金融危机的主要受害国俄罗斯股市的涨幅今年以来已经达到152.3%、韩国为63%、新加坡为52%、印尼为45%、巴西为50%。金融危机受害程度较深的国家股市的大幅回升表明:亚洲金融危机已经基本走出谷底,经济复苏已经开始显现;银行利率的降低有利于股市的上涨,全球公司企业购并也促进股票指数的大幅上升。而西方国家股市上涨的幅度虽然不如新兴市场国家,但市场盈利的涨幅则较高,其中日本的盈利涨幅为73.8%、美国为34.7%、英国为26.4%、新加坡为44.2%、意大利为24.2%。有人预计美股泡沫高出合理价格的40%,比1987年股灾前的情况还要严重,从1995年到1998年的4年间,美股的回报率高达24%,美股潜在的风险系数加大。但应该注意的是美股快速上升中的国际经济环境与自身的经济质量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化或化解泡沫风险。

标签:;  ;  ;  ;  ;  

调整中的增长稳定性波动:1999年世界经济与国际金融回顾_美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