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内服联合针灸加刺络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刘清明

(桃江县中医医院 湖南益阳 413400)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药内服联合针灸加刺络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中西药内服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增加针灸加刺络拔罐放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疱疹与疼痛情况,治疗后随访2个月,统计两组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以及疼痛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 中西药内服联合针灸加刺络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针灸;刺络拔罐放血

带状疱疹为临床皮肤科比较常见的一种自限性皮肤病,主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导致皮肤出现急性炎症,进而出现神经痛、成簇水泡、红斑等临床症状,多发生在身体的胸肋部及腰腹部,部分患者也会发生于面部及四肢;该病起病比较急,且疼痛剧烈,若治疗不及时极易导致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2]。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对策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尤为重要。本文为分析中西药内服联合针灸加刺络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临床效果,对我院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研究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23~65岁,平均(51.35±6.42)岁;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5~65岁,平均(52.41±5.8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西药内服治疗,口服阿昔洛韦片,每天5次,每次8片;甲钴胺胶囊每天3次,每次0.5mg,连用7d。中药内服采用自制的清热止痛消毒汤,方剂组成:黄芩10g,龙胆草10g,大青叶15g,连翘10g,栀子10g,甘草6g,元胡10g,薏苡仁30g;病发下肢者加10g牛膝,病发胸部者加20g瓜蒌,病发腹部者加10g厚朴、10g陈皮,大便秘结者加10g大黄,水疱呈血性者加15g茅根与牡丹皮,体虚者加20g黄芪,继发感染者加15g蒲公英、10g金银花。将所有药物加入冷水浸泡1h,水煎2次后取汁500mL,早晚饭后温服,每天1剂,连续服用7d。

研究组患者给予中西药内服联合针灸加刺络拔罐放血治疗,中西药内服方法同对照组,针灸方法 使用活力碘对患者病损和放血部位进行常规消毒,用30号1.5~2寸毫针于阿是穴边缘0.2厘米处进行围刺,针距1~2厘米,采用泻法,留针20~30min,1次/d;取患者皮损位置对应的夹脊穴、双侧支沟穴、后溪穴行体针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30min,1次/d。刺络拔罐放血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患侧朝上,暴露患处,常规局部消毒,使用三菱针对龙头及龙尾进行点刺,并选择适宜玻璃罐对刺络部位进行迅速拔按,留罐5min,放血3~5mL,用活力碘对患处进行消毒,再用三菱针对龙眼穴进行点刺,予以放血,1次/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疱疹与疼痛情况,治疗结束后随访2个月,统计两组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疗效评定标准:患者症候积分减少95%以上为治愈;症候积分减少70%以上为显效;症候积分减少30%以上为有效;症候积分减少不足30%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有效率、显效率与治愈率之和。

1.4 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分别行t与X2检验。当P<0.05时,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组治愈11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愈6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比较两组疱疹及疼痛情况

研究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以及疼痛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比较两组疱疹及疼痛情况(x±s,d)

2.3 比较两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治疗结束后随访2个月,研究组有2例出现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有10例出现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33.33%,研究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在治疗带状疱疹时,西医疗法主要给予对症治疗,包括营养神经、抗病毒、止痛等[1],其中关键在于抗病毒;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虽能有效控制病毒损伤神经,但不良反应多,疗程长,费用高,而且对于减轻患者疼痛方面效果欠佳,且易出现后遗神经痛[2]。中医学理论认为,本病属“蜘蛛疮”“蛇丹”及“蛇串疮”等范畴,主要病因为外感邪毒,情志久郁化火致肝胆热盛、脾湿内蕴,阻滞经络治疗当以清肝泻火、利湿健脾、通络止痛为主,因证施治,标本兼顾[2-3]。清热止痛消毒汤具有较好的利湿止痛、清热解毒之功效,针灸疗法具有泻火解毒、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刺络拔罐具有祛瘀止痛、泻热拔毒之功效,通过温度刺激以及局部放血来改善患者新陈代谢,提高其对病邪的抵抗能力,恢复神经炎性反应,缩短病程[3]。将诸法联合使用,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比对照组76.67%高,P<0.05;研究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以及疼痛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P<0.05。由此说明,中西药内服联合针灸加刺络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新华.清热散瘀汤内服外敷辅助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肝经郁热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02):305-307.

[2]刘志勇,张广中,王莒生.中西药内服联合针灸加刺络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6,35(10):946-950.

[3]牛燕超.刺络拔罐联合清热止痛汤治疗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

论文作者:刘清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  ;  ;  ;  ;  ;  ;  ;  

中西药内服联合针灸加刺络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刘清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