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对经济形势进行全面分析_宏观经济论文

应该对经济形势进行全面分析_宏观经济论文

应当全面分析经济形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形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宏观报喜,微观报忧”。这是目前议论经济形势时常能听到的一种说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军扩撰文认为,这种说法并不确切。他的看法是——

对于今年以来的经济运行状况,一种很有代表性的看法是“宏观报喜,微观报忧”。这种观点初看起来是对的,宏观上增长率比较高,物价回落幅度较大,而微观上企业经营困难,产销比率低,亏损严重。但仔细分析,这种说法并不确切,难以反映经济运行的现实状况。

宏观经济有喜有忧

首先,今年以来整体经济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1—9月,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9.6%;全国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在我国经济已经连续四年以两位数的增长率增长之后,能够取得接近10%的增长,是十分不易的,这无疑是宏观调控政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是,分析经济增长状况不能仅看增长率的高低,更重要的是要看经济运行的效益如何。从今年前三季度的情况看,全国工业产品销售率仅为94.6%,低于正常水平约3个百分点;1—8月累计与去年同期相比,工业产品库存增加了将近20%。说明在经济增长保持较高水平的同时,经济运行的质量并不理想。

其次,物价涨幅今年以来回落较大,1—9月零售物价上涨6.6%,消费价格上涨8.8%,涨幅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10和10.3个百分点,全年涨幅控制在10%以下是有把握的。显然,这也是宏观调控政策的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应当清醒看到,为了控制物价上涨,我们采取了大量的行政控制政策,支付了大量的财政补贴,推迟了许多本应出台的调价措施。物价指数虽然回落了,但引起物价上涨的体制和结构根源并没有消除,物价稳定的基础并不牢固;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随着调价措施的增多和地方政府甩包袱意识的增强,物价反弹的压力正在增大。

再次,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不能仅看增长率和物价这两个指标,还要看国际收支和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以及高就业水平是宏观经济的四大指标,被西方经济学称为“神秘四角”。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今年以来并不理想。前三季度累计外贸出口比上年同期下降2.7%,虽然7月份以来外贸出口扭转了上半年持续下滑的势头,但全年预计大体与去年持平,即零增长。这与改革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况形成明显对照。考虑到今年外贸出口增幅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我国出口政策,特别是出口退税税率调整和出口退税欠税严重的影响,因此,从短期来讲,出口增幅的下降并不值得过分忧虑。值得重视的是,由于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软弱,适应性比较差,致使对国内经济影响较大的一般贸易出口,不论从占总出口的比重,还是从本身的增长幅度来看,都呈现出增长乏力的状况。从就业情况来看,情况也不令人满意,不论是公开的失业率还是潜在的失业状况,都有所加重。

因此,如果要对今年以来的宏观经济状况概括一下的话,我认为是有喜有忧,喜忧参半。在看到宏观经济从过热趋于稳定这一积极态势的同时,也不应忽视经济生活中潜伏的严重问题和危机。否则很容易产生盲目乐观情绪。

微观经济需作具体分析

在经济增长降温,物价涨幅回落,宏观经济环境趋于稳定的情况下,今年以来,企业产成品积压,相互拖欠增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经济效益大幅度滑波的问题却越来越突出。据统计,截至8月底,工业产成品资金占用比年初增加747亿元,应收帐款比上年末增加807亿元。与此同时,1—8月独立核算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7.7%,实现利润总额也大幅度下降。

对于这种“微观报忧”的状况应当具体分析。事实上,微观经济运行状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①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之间,国有经济困难较大,而非国有经济特别是集体经济的情况相对较好;②地区之间,东部沿海地区情况要大大好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国有经济比重较小的地区的情况要好于那些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地区;③不同行业之间,困难较大的主要是轻工、纺织、机械、军工、森工、化工、有色、煤炭等行业。

企业困难和效益下滑,从浅层原因看,主要是总量基本平衡前提下的结构矛盾所致。所谓结构矛盾,既包括需求结构矛盾,又包括供给结构矛盾。

今年以来,总需求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增长已经基本形成了投资、消费、出口三架马车拉动的格局。但今年以来,由于出口需求增幅下滑,三架马车少了一架。从而使国内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增强,经济增长的拉动由外需转向内需。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面向出口的生产性企业,特别是轻纺工业企业的困难进一步加剧。

三项需求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最突出的是出口需求的变化。今年出口需求下降较猛,主要是一般贸易下降较猛,而加工贸易则继续稳定增长。1—9月一般贸易出口下降19.2%。对于国内总需求来讲,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意义有较大的差别。一般贸易与国内产业的关联度较强,带动力较大,而加工贸易则要小得多。因此,出口需求结构的这种变化,对于国内总需求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从消费需求来看,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也在发生明显变化,名优特新的产品及进口优质产品畅销,有些品种甚至供不应求,而一般产品则销售偏淡,甚至出现大量积压的现象。这对于传统产业特别是多年来技术改造不足的国有企业构成了较大的压力。

在需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的条件下,供给结构由于体制的和社会历史的等各方面原因,难以做出及时的调整。这些长期存在的供给方面的问题,在遇到总需求收缩,总需求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环境之下,就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出现较大的困难,出现效益的滑坡。

从深层原因看,我国正处于体制模式的转变过程之中,适应于市场经济的体制模式还没有完全确立。由于政府宏观管理体制、价格形成机制和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等各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因此,虽然由于改革开放的推动经济呈现出较高的增长速度,但资源配置效益和企业的运营效益都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伴随着还没有完全消除的“投资饥渴症”和追求高速度行为,必然会使经济不断呈现过热通胀—紧缩—增长及物价回落的循环。1993年下半年开始实行的以控制投资和贷款规模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调控政策,除了使经济降温,使物价回落,实现软着陆这一直接目标之外,另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就是要为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经过三年的调控,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物价明显回落,可以说基本实现了软着陆,成绩是不小的。从推进改革的角度讲,应当说条件和环境也是相当不错的。但是,改革的推进不是仅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就能解决问题的,还需要政治的、经济的、思想意识及改革理论政策准备等各方面的条件。适宜于改革的宏观环境是出现了,但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其他条件并不完全具备,因此,体制弊端依然存在,结构调整并非易事。

下一步发展与改革的政策思路

目前,由于经济过热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基本消除了,但伴随着经济的降温又出现了另一些新的问题。经济的表层问题有所缓解,但深层问题依然如故,有些方面甚至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全面把握今后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应包含以下三点:

1.继续采取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全面实现经济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是实现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和高效的增长。因此,在宏观经济降温以后,我们应努力保持对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十分有利的宏观环境。这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使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问题和矛盾暴露得更加充分,有利于在改革和调整中对症下药。二是有利于形成一种改革和调整的外部压力。在高速增长和通货膨胀时期,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往往被掩盖,企业、政府等也缺乏调整结构的压力和动力。

2.要在保持适度从紧的前提下,积极采取微调措施,缓解经济生活中的矛盾。转变机制和调整结构是一个较长时期比较艰巨的任务,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宏观经济过热、物价上涨过猛不利于深化改革和调整结构,而经济运行矛盾尖锐,特别是企业困难、开工不足,失业增加,亏损上升等问题突出,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今年以来,宏观政策已经做了一些调整,对于改善经济运行状况,缓解经济生活矛盾起到积极的作用。今后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继续采取一些微调措施。

3.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前提下,努力使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整个体制改革的焦点。积改革开放十多年的经验,国有企业的改革只在企业内部经营体制的改革上做文章是不够的,必须与国有资产、国有经济的行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关键是在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的基础上,使国有资产逐步从那些生产能力已经大量过剩,已经呈现过度竞争的领域退出,并将收回的资金改投到本应由政府投资兴建和运营,但长期以来政府又投资不足的领域。应当看到,与国有企业的内部经营体制相对比,对国有经济的行业结构进行调整更加重要。这是因为,行业结构的调整不仅是企业内部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而且,也是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经济结构扭曲状况,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

标签:;  ;  ;  ;  ;  ;  

应该对经济形势进行全面分析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