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马关县大栗树乡乐作小学 杨本算 邮编 663707
【摘要】语文学科中的情感教育一直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感和情操,在情感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精神和人格,使情感教育有效、合理地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为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为中小学生学习语文服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所谓的情感教育就是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具体场景氛围,以灵感的触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此,就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谈谈我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因材施教,挖掘课程资源
知识来源于生活。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如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图书资源、历史遗迹、各类博物馆、纪念馆以及社会流传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等。仅凭课本中的语文素材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要充分挖掘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课堂变得更大、更宽。因此,我在诸多的语文素材中又精选了一些洋溢着情感因素的素材,极大的丰富了教材内容。
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引导学生揣摩:五壮士把敌人引到绝路上,为什么在眺望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时,脸上会露出胜利的喜悦?跳崖就意味着牺牲,就要牺牲了,却能喜悦,五壮士的内心激荡着一种什么感情呢?学生通过思索和体味,五壮士那种为保卫祖国江山,保护人民群众而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壮烈情怀会使学生心灵震颤,五壮士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会给学生留下不灭的印象。这样,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但能够得到智慧以及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得到情感世界的丰富。不仅形象地再现了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使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自觉接受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二、以情育情,点燃学生情感
教育需要情感,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存在的。情感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是先决条件。因此,无私地奉献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情感教育,不紧要求教师爱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这份爱。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喜爱、信任、关注和赞扬时,就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激发上进的力量和信心,从而有利于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学生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只有教师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鼓励他们不断地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以学激情,加强情感教育
教学是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对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巨大作用,与学生在情感上能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大力加强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填补情感和社会经验的不足,使学生面对学习及社会的压力,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竞争,敢于挑战,勇于开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不仅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方法。对于教育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讲授《大自然的启示》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时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接近大自然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其次,应该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情感教学内容,通过大声朗诵让学生体会到浓烈的情感因素,注重朗读情感体验。朗诵是体会情感因素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讲授一些情感因素丰富的课文时,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大声朗诵,在朗读过程中体验情感;最后,教学应该注重多元化的教学素材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注重情境情感体验。目前,我国小学硬件教学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学硬件环境,给学生创设一个接近现实、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美、感受情感因素。
四、优化教学,激发情感教育
课堂是由情感与活动相互交织共生的世界。在课堂上,同学们不但能够得到智慧以及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得到情感世界的丰富。构建高效课堂,优化课堂秩序是小学语文课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要通过有序的组织,充满激情的有效引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秩序,实现师生共赢。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述为主,很难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通过多媒体的声、光、形、色、音等多种信息则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如教学《大海中永生》这篇课文时,由于学生年龄小,没有直接或间接经历过当年伟人骨灰撒大海的催人泪下的场面,学生缺乏有关历史的感性经验,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录像和录音,简介历史背景,并放映当年伟人骨灰撒大海的实况录像,播放哀乐,这就把学生带到了当时的环境中。这样,运用电教手段,再现历史情景,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悲壮、哀婉的音乐,通过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展开想象,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并和谐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成倍提高。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合适的思想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崇高的思想境界。使学生在学习中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心灵,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做到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思想教育双丰收。在情感教育过程中从小处入手,细心地观察学生心理上的倾向,及时地作出正确的指导,规范现代中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吕月青.关于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2、臧以霞.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5。
3、潘小梅.充分发挥小学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的作用[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05。
论文作者:杨本算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情感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语文论文; 教学中论文; 课堂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