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柳泉艺术学校,255000)
摘要:小学对于学生今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对小学教学引起重视,同时采取有效方式促使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全面提升。小学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阅读是其中的重点内容,为了促使学生能够提升阅读能力,教师就应当转变传统阅读教学模式,避免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照本宣科,需要掌握合适的阅读教学策略。本文主要是关于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探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采取的教学方式往往过于老旧,严重落后时代发展潮流,忽视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导致学生主体地位失落,课堂上教师过于以自我为权威,学生不敢发言,仅仅只是被动听讲,这样造成课堂气氛过于紧张以及比较沉闷。另外,实际的语文阅读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往往采取单一性的教学方式,整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这样导致语文教学质量以及效果不符合预期。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应当对于学生阅读能力进行必要培养,同时应当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进而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促使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有所提升。
一、掌握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结合单元教学重点进行课内阅读教学
(一)掌握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对于学生语文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应当意识到学生才是整个课堂阅读教学重要的主体,自己在上课的过程之中就是扮演引导者以及启发者的角色,不应当以自己为权威。教学的过程当中关键是提升学生们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对于学生的阅读进行必要的引导。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促使学生可以逐渐掌握语文阅读的方式以及方法,促使学生阅读能力以及水平大幅度提升。另外,教师为了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各自的阅读能力,可以采取摸底测试的方式,通过测试情况教师就能够对于学生实际阅读能力有所了解。
(二)依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择教学策略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在开展小学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阅读能力选择合适教学策略。其中,课前教师需要对于学生进行提问,通过提问方式初步对于学生阅读能力进行判断,之后,给予学生阅读卡,通过阅读卡反馈对于学生阅读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判断,教师通过学生在阅读卡的答案,就能清楚知道学生是否理解文本,是否能够掌握本文思想以及内容。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开展有差别教学,针对于学生常见错误以及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纠正错误,从而促使学生对于文章理解更为深入,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多媒体辅助阅读教学,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一)多媒体可以调动学生阅读训练的兴趣
由于目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多媒体工具出现也给予当前教育领域新的发展动力以及新鲜血液,促使我国教育模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以往在教学方式上过于单一,学生仅仅只是被动听教师讲解各种知识内容,这样就比较枯燥以及乏味,学生不感兴趣,缺乏上课的积极性,势必不利于学生语文成绩以及语文能力的提升。但是,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如果运用多媒体工具,就能促使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得到激发和调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集和课文相关视频或者音乐等,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这样学生不但可以有视觉享受而且有听觉享受,学生在边看边听的过程当中获得各种语文阅读知识,激发学生们语文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三)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阅读训练的重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进步,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育领域是一种重大趋势,尤其是运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能够促使学生对于阅读训练重点进行掌握。教师可以将重点以及难点内容制作出PPT,之后通过多媒体工具演示出来,学生通过多媒体工具就可以很清楚认知到本课重点以及难点内容,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进行语文阅读,避免阅读过程当中的盲目性,以往语文的阅读的过程当中,一般是书本阅读,这样,学生无法把握重点,对于一些词语等也不够了解,导致了阅读障碍。但是,通过多媒体工具,将课文当中的学生不懂的词语标注、解释出来,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更加具备流畅性,不容易产生阅读障碍,这样就可以提升学生对于课文理解,能够促使学生感受到语文阅读的乐趣,进而调动学生语文阅读积极性。
三、加强学生课外阅读
语文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但应当注重课内的讲解活动,而且应当注重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对于学生而言,通过课外阅读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兴趣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语文当中进行课外阅读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此,语文教师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高年级而言,由于他们本身就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具备一定自制力,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内课程完成之后安排一定课外阅读。不过,课外阅读还是需要教师进行督促以及引导,避免学生平时忽视。第一,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不能放松课内教学,在课堂内就应当对于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进行相对严格训练,其中,文章层出不穷,类型多样,有说明文、记叙文、散文等,对于不同类型文章,教师也需要进行分别指导。第二,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应当对于学生阅读兴趣进行激发和培养,在上课期间就给予学生一定的推荐,最好推荐教师自己之前看过的优秀名著等。从而对于学生阅读进行必要引导,促使学生可以感受到课外阅读乐趣,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以及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对于阅读教学引起高度重视,对于学生阅读习惯进行培养,从而促使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提升,尤其是教师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现实需要选择合适的阅读教学策略,转变传统教师模式,激发出学生们的阅读热情以及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杜兰芳.农村小学高年级有效阅读教学方法探究[J].文学教育(下),2018,04:90.
[2]刘杨.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106.
[3]孙晓东.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2008:189.
[4]邓静佳.关于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横向分层教学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2:343-344
论文作者:战倩倩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过程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