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若干问题的经济学思考_社会保障资金论文

社会保障若干问题的经济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若干问题论文,社会保障论文,经济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社会保障既是一个分配问题,也是一种政府行为,单靠市场机制无法实现。社会保障与财政分配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保障具有财政分配的性质,是国家财政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同时,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具有能动作用,因此,社会保障客观上要求国家财政参与分配和管理。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国家财政 市场失灵 财政分配

社会保障是维护社会安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社会经济制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正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新旧体制的转换尚需时日而又迫在眉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探索社会保障的经济学理论,明确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对于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

(一)关于社会保障的定义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亦称“社会安全”。这一概念首先为官方使用的是美国于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案》。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数十年来,国内外对社会保障的涵义有如下几种代表性的解释:

1.社会保障是指通过再分配国民收入,使社会公众在就业、生活、医疗教育、养老诸方面的基本条件得到保证的各种制度和安排的统称。[1]

2.社会保障是指保障个人及家庭的经济收入和社会福利等公益事务的原则和实践。社会保障计划旨在帮助个人及其家庭免于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收入上受到的损失,并通过公益服务(如医疗保险)和家庭经济补助提高其福利。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计划、保健和福利事业以及各种维护收入的计划。[2]

3.社会保障是为了给失去劳动能力者(因年老、残疾、疾病和生育)提供物质保证而组织和使用集中性货币资金的主要形式。

4.社会保障,是社会(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社会消费基金,对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社会安定的一切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3]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社会保障是国家为了履行其社会管理职能,通过立法,以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形式,向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物质帮助,以保证社会安定的各种制度和安排的统一。

(二)社会保障的涵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稳定机制,即以政府干预来弥补市场失灵,以消除竞争机制运行中产生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保证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运行。

2.社会保障是以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形式为公民提供健康保障和最低收入保障,其保障所提供的基本生活资料具有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公共产品特性。

3.社会保障由政府依法组织实施,保障资金来源于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方面,政府财政负有重大责任,但不排除企业和个人的义务。

4.社会保障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行为,即国家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其范围、资金来源及支付标准等基本内容,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该任务的完成。

5.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处于特殊状态(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困难)的社会成员。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学基础

(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来源

1.马克思的社会保障理论

马克思在其著名的《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提出,社会产品的分配应当有专门项目用作保障,即:社会总产品除了扣除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和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部分外,应当设立“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同时,总产品的消费资料部分在进行个人消费品分配之前,除扣除与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外,还应当留出:“(1)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2)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的基金。”[4]可见,尽管马克思没有使用“社会保障”这一概念,但实际上已涉及了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2.西方现代社会保障理论

(1)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理论来源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西方世界经历了本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Keynes)于1936年出版了其《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一书,提出了国家通过扩大有效需求,干预经济,缓解经济危机和失业的有效需求理论。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采取转移支付的形式,实行社会保障,增加社会福利设施,增加消费支出,达到有效的总需求,实现充分就业。这也是英国等西方国家执行“普遍福利”政策的理论基础。

(2)庇古的福利经济学

20世纪20年代福利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Welfare)盛行于英国,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Pigou)。庇古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福利的是:第一,国民收入的大小,第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情况。”[5]福利经济学主张,增加经济福利有两条重要途径:“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种情况,即或者使国民收入增加,而不减少穷人在其中占有的绝对份额,或者使穷人占有的绝对份额增大,而不减少国民收入,都一定会增加经济福利。”[6]具体的说,一是实现劳动力的合理配置,给劳动者适当劳动条件,改善他们的生活福利,使劳动者患病、伤残、生育、失业、年老、死亡等,都能得到适当的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二是通过国民收入重新分配以增进普遍福利,即采取“强制转移”的方式向收入高的富人征收累进所得税和遗产税,把集中的一部分国民收入再分配给穷人。庇古认为,转移的方法有直接式和间接式两种。所谓直接转移法,就是通过举办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设施,向穷人支付养老金、失业补助金、医疗费、教育费和住房补贴等,直接增加穷人的实际所得;所谓间接转移法,就是政府对穷人最迫切需要的日用品生产部门和服务单位,通过降低相应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而使穷人受益。因此,福利经济学也成为现代西方“普遍福利”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

(3)社会保障分配对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的修正

现实经济中,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存在很大差异。西方经济学中,对收入差别的测定工具主要是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一般认为,社会保障对原有收入分配格局产生了“再分配作用”。即社会救济和优抚使一部分收入最低的居民增加收入,保证了基本生活需要;同时,社会保障也改变着社会不同阶层、不同成员及同一阶层、同一成员在不同时期的收入分配状态,从而调整了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如上图所示,横轴表示按照收入水平排列的家庭百分比,纵轴表示实际收入(可支配收入)百分比。OE线为“均等分配线”。社会保障分配前的洛伦茨曲线(OAB)远离均等分配线,表明分配不够公平。经社会保障分配的调整,将洛伦茨曲线修正为OBE,更接近均等分配线,从而使收入分配得到改善。同时保障分配后的基尼系数较以前减小,证明了分配状况的改善。可见,社会保障分配对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具有修正作用,可以提高分配效率。

(二)现代市场经济是社会保障产生的直接原因

在现代市场经济模式下,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中发挥着基础性调节作用。它主要借助于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参数及竞争机制进行调节,保证微观经济的高效率运行。然而,单纯市场机制会使收入分配趋于两极分化,不利于年老、伤残、患者等弱者,从而构成社会稳定的消极因素。而社会保障制度正是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初次分配加以调节,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政策工具。这样,市场分配侧重于效率,社会保障侧重于公平,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既促证了市场经济的高效率运行,又保证了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从而促进社会稳定。

三、社会保障分配与财政分配的关系

(一)社会保障分配具有财政分配的性质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由私人经济部门和公共经济部门构成的“混合经济”,其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收入分配也以市场机制作为基础性调节工具。但在市场经济中,确实存在一些由于各种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处于困境的社会成员,市场机制不能提供其生活所必须的物质条件。这是单纯市场分配的一个重大缺陷,即市场失灵(Market Pailures)。恰如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描述的:“完全不受限制的市场制度可能使某些人缺乏收入以致饿死,而其他的人得到不合适的或过多的收入。因此,公民们通过他们的政府,用政府的支出来补充某些人的实际货币收入。例如,它给公民提供医疗并对在失业或年老时期需要帮助的人给予按月的津贴。最低生活标准已经广泛地成为现时代的目标。”[7]

市场失灵是市场经济在其自身运行中必然产生的缺陷或弊病,仅靠市场机制本身是难以克服的,只能或最好通过政府公共活动(即国家财政)以社会保障的方式加以解决。财政部门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操作中,采用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的方式,给予这些特殊的社会成员以基本物质生活保证。同时,凭借公共权力和私人部门征税,既为公共部门提供公共产品和实行转移支付筹措资金,又在征税过程中进一步“课富济贫”,缓解社会分配不公。这种在市场失灵领域中发挥作用的社会保障制度,无疑具有财政属性,其资金体现了财政资金的性质。

(二)社会保障是国家财政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社会保障作为国家财政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主要表现在“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两个方面。二者通过调整经济总量,使财政收支向国家要求的方向靠拢。[8]

首先,就“自动稳定器”而言。在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经济萧条时,个人收入普遍下降,更多人的收入低于贫困线。加入领取或接受政府财政救济的行列;这将使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增加社会需求规模,刺激市场尽快复苏。在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过热时,个人收入也急速提高,更多人的收入超过贫困线,这将减少领取财政性补贴的人口数量:这使得财政支出小于财政收入,至少可以缩小财政赤字规模,相对减少社会需求规模,使经济运行趋于稳定。

其次,就“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而言。由于一般情况下,“自动稳定器”不能消除所有经济波动力量,政府不得不更多地运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在供大于求的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可以提高财政性补助水平,降低贫困线,以增加财政赤字规模,扩大社会需求,实现供求平衡。在供不应求的经济过热时期,政府可以降低财政补助支出水平,提高贫困线,以削减财政赤字,甚至增加财政结余,从而使国民经济恢复均衡。

另外,社会保障资金的投资总量和投资方向的确定,本身也是对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调控手段。因此,社会保障资金的收入、支出及其投资活动已成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调控手段。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也已证明了这一点。

(三)社会保障收支对政府财政收支结构具有重大影响

社会保障资金从根本上属于一种消费基金,而财政作为国家主要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肩负着对国民收入分配、并形成合理的积累与消费结构的责任。因此,社会保障资金的规模、支出结构、收入结构影响着财政收支结构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在一定的收入分配总量中,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越大,财政集中的社会财富总量中用于积累和其他方面的消费就会受到影响和制约,二者存在着一定的消长关系。社会保障基金中当期支出和结余部分的比例,影响到现实消费基金结构,财政部门在安排支出时,必须考虑到消费性支出总量,妥善解决即期消费和长远积累的比例关系,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于国家,企业和个人,这三者出资的比例决定着各自的负担大小,影响其税收负担能力,从而对财政收入结构产生影响。

(四)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具有能动作用

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补贴以及企业和个人的缴款,基金的筹集方式、比例和管理监督都离不开国家财政,二是社会保障基金的财务会计制度应由国家主管财务制度的财政部门制定,其管理机构的管理经费提取比例及使用办法需由财政部门核准:三是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需要财政部门参与。即使由专门的机构从事基金的运营,也不能脱离国家财政的监督,四是社会保障基金使用中的缺口需要国家财政弥补,其结余用于购买政府公债,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状况直接影响财政收支状况。

(五)社会保障制度与财政税收制度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有机联系

财政税收政策与社会保障(尤其是社会福利)制度在许多方面是相互交叉,密不可分的。例如,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在60年代率先提出,并在美国一些地方进行试点的“负所得税(NIT)”制度,解决的就是税收政策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联动”问题,使“收—支”之间建立内在联系。实现所得税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合并或结合。负所得税制度是将所得税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有机合并的一种有效机制,它可以把所得税的累进机制进一步延伸到低收入阶层,(而不必对现行所得税制进行大的改动),通过负所得税的形式对应税所得低于起征点的个人和家庭提供生活帮助。其优点之一就是在社会保障制度与财政税收制度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

可见,社会保障既是一个分配问题,也是一种政府行为,单靠市场机制无法完全实现,客观上要求国家财政参与分配和管理。因此,应该尽快建立起我国财政主导型社会保障体系,从而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运用和管理加强调控、规范和引导,消除市场竞争带来的不安定因素,保证资源配置相对公平,在实现经济有效增长的前提下,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注释: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 财政税收金融价格卷》第357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

②《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6卷737页,台湾中华书局1989年印行。

⑧《社会保障经济学》第2页,葛寿昌主编,复且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出版。

④《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9页。

⑤⑧《福利经济学》庇古著,第123页,第645页。

⑦《经济学》萨缪尔森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上册第70页。

⑧《财政学》武彦民主编,第25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出版。

标签:;  ;  ;  ;  ;  ;  ;  ;  ;  

社会保障若干问题的经济学思考_社会保障资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