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先要“拥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岁篇之——自我意识的发展
“财产私有制是无法跨越的历史阶段”——这是贝贝妈的一句无奈的笑谈,因为贝贝即使在梦中都会大呼:“我的!我的!”,孩子为什么像个“小气鬼”,不愿意分享呢?
成长案例
“小气”背后的原因
我带儿子酉酉在外面玩儿时遇到过一个2岁多的小男孩,他奶奶带着他走近我们。5岁出头的儿子,已经掌握了一些社交策略,看到男孩手里拿着的小车很感兴趣,便开始“公关”:“我看看你的车,行吗?”小男孩本来就在新环境下有些迟疑,听到这话时像是被蜇了一下,攥紧小汽车,侧过脸去,避开了酉酉的请求。酉酉以为小男孩没有听见,就跟在他后面,又重复了一遍,然而小男孩更加地畏缩了。“小弟弟,我玩儿一下就还给你。”酉酉认为这样可以打消对方的顾虑,可是小男孩抱紧他的小车,干脆迂回地在前面跑起来,想要甩掉尾随在后面的这个喋喋不休的“打劫者”。男孩的奶奶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劝自己的孙子不要太拗,甚至有意让我看到她在数落孙子:“你看这孩子……”我一边对她示意:没有关系,不要责备孩子,一边赶忙将屡屡受挫的儿子揽到跟前,平息他渐渐涌起的愤怒,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家长的介入,面对酉酉绝对的强势,小男孩可能真的会遭到“抢劫”。
为什么那些原来挺随和的孩子,忽然变得“小气”起来?其实这背后隐藏的是孩子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进步——自我意识的萌发。很小的婴儿并不能感觉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会认出镜子中或者相片中的自己。因而他们在有新异刺激吸引注意的时候,就不自觉地放开手中的玩具,不再想它了。然而到了2岁左右(甚至更早),孩子逐渐发展出了对自己身体特征和能力的觉知。儿子酉酉1岁8个月时正值圣诞节,当把圣诞老人的红帽子带到他的头上时,他会站在镜子前欣赏自己的样子。这表明他已了解到自己的外表是稳定的,而外加的东西是可变的。他对自己的称谓,在大约半年的时间里,从和别人一样称自己为“你”,到称自己“酉酉”,后来有时称“酉酉”,有时称“我”,最后终于变成了郑重其事的第一人称——“我”。孩子在逐渐发现自己是相对于其他人存在的时候,会对自己的所属物进行试探性的控制,体会自己有多大能力,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拥有“自主权”。这里的“所属物”包括他们自己的物品和玩具,还有自己的爸爸、妈妈,以及身边与他们有关系的亲朋好友。于是他们对“我的”极为敏感,因为这能够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更是有价值的,并且是完整的。
不要强迫孩子“分享”
当自我意识的幼苗还稚嫩的时候,家长的保护是非常重要并且关键的。强迫孩子将自己的心爱之物让给别人不可取,因为在成人眼中的附有道德意义的“分享”对于孩子来说是无法理解的,他们只会觉得自己那个“我”被割裂了,“我”是不可控的,甚至是不重要的。当孩子被迫出让了自己心爱的玩具时,那种情感体验会非常糟糕。
也许你会担心若一味纵容孩子这样“自我”下去,将来会不会变成一个“自私”的人呢?事实上,孩子的这种“极端自我”的阶段并不会很长,因为他们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做出调整,我们需要给孩子时间,让他们自己做出取舍。之所以强调在自我意识发展初期保护的重要性,是因为2岁左右的孩子还不能听懂复杂的语言,更不能理解道德伦理和社会规范,他们只能通过行动来理解事物,所以强迫本身就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挫败感。如果没能塑造最初健康完整的自我,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孩子会不自觉地忽略自己的内在需要而去做取悦别人的事情,然而,一个不能准确把握自己内在需要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也不能很好地把握别人的真正需要,这会在他们今后的人际交往中造成难以逾越的障碍。
让“自我”健康发展
那么怎样做才能给孩子一个合适的社会环境,让他们有条件进行调整和平衡呢?
首先,家庭中的每个人需要有比较明确的自我空间,例如父母的生活用品,如衣物、书籍等和孩子的分开放置,有条件的家庭甚至可以从孩子1岁以后就给他们独立的房间。但这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这意味着,相互的“侵犯”是要引起冲突的。例如,在我儿子能够分清物品的归属时,我就给他灌输“这个抽屉是爸爸的,爸爸同意才能打开;那个饮料是姥姥的,先问问姥姥才可以喝……”,当然,我们在动他的东西时,通常也要一本正经地问问他可不可以。这样,孩子可以学会通过合理的沟通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满足自己的需要。孩子当然不会十分自觉地遵守这个规则,但是当他“想要”的愿望遭到对方的拒绝时,这个规则会成为最好的解释。例如,当酉酉因为想玩儿萱萱的盒子却遭到拒绝而大哭时,我一边搂着他不让他冲过去抢,一边简单清楚地说:“那是萱萱的,那是萱萱的……”。酉酉会很快平静下来,他不会质疑这个规则,因为正是这个规则帮助他处理了内心的冲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在发展自我的同时也在渴望规则,我们需要呈现的是他们可以理解的规则,并且遵守它。
其次,孩子的社会化仅仅限于家庭范围内是不够的,带着孩子外出玩耍非常必要。没有一个孩子是不喜欢户外活动的。在小区里的广场上,如果天气好,会跑满了大大小小的孩子,还有跟在一旁的大人。这样的环境要比家里复杂多了,孩子有更多机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有助他们的社会化发展。记得我儿子在2岁前,话还说不大清楚的时候,就学会了一句“换换”,这是他在想要玩儿别人的玩具又得不到允许时,姥姥教他的。那时,对方是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小男孩,当酉酉把自己带的小车递到小男孩面前,指着对方手里的推土机说:“换换”,小男孩欣然接受了。自从有了这个“秘籍”,酉酉便可以自信勇敢地自己找朋友了。为了让自己尽量立于不败之地,酉酉很快就理解了人际交往的内在规则,他不与比自己大的孩子争抢玩具,眼馋的时候就在一旁等,绕着大孩子转圈圈,等大孩子将玩具放下才动手去拿,如果人家回来取,他就规规矩矩地还给人家,没有过多地抱怨。其实孩子是很明智的,只要家长处理得当,适时给孩子提出建议,促使他们思考并开发新的社交策略,他们绝对不会浪费这一次次让自己变聪明的机会。
家长反馈
小雪妈:我家小雪小时候也是这样,这种“抠门”行为是这个年龄段的共性。家长如果强迫他们和别人分享,会让他觉得你不喜欢他了,家长这时要耐心等待、引导,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与别人分享也不要强求。平时可以教育孩子,东西有些是分你的我的,别人的和公共的不能争抢,自己的也要学会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会更加快乐。孩子听的多了、在实际交往中体会到分享的好处了,也就会懂了。
泛泛沙鸥:“分享”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词语,这时他们基本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对自己的物品也有了“占有意识”,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对孩子说:“把你的玩具给小哥哥/小姐姐玩一会儿”,他可能会觉得受到侵犯,从而不愿意合作,如果家长换种说法,“对,这是你的玩具,他不会拿走的。只是先给他玩一会儿,然后你再玩……”可能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或许就会让出手里的玩具。因为你的话让他知道“分享不是痛苦的,他并没失去什么”。而且“分享”的前提是“拥有”,一个人如果对他所拥有的东西没有安全感,是很难真正做到去和别人分享的。
香朵儿:我家宝贝学会和别人分享经历了一个有趣的过程,最初是任何东西都不准别的小朋友动,再到吃的东西可有选择,但玩具不成;然后是部分吃的和部分玩具;现在是对喜欢的朋友,基本上都可以分享。我发现在这过程中,宝贝自己心里像是有个小帐本,像吃的东西,知道没有了我会再给他买,他就会拿出来分享,他喜欢的东西或是玩具给出去可能就没有了,就不愿意给别人。但如果他从别人那里分享到东西,他就会也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好像是在模仿一样。
专家点评
冉乃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自我教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要求,它是人发展成长的核心因素。
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基础是自我肯定、自尊的需要,根据这个需要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但由于不同年龄对事物的主观理解不同,调节水平也会不同。
心理学家瓦龙的分析:两三岁的孩子,他们正处在“混成阶段”,自己与别人能够区分,但人与物不分。维护自我,就包括维护自己的物,因此“小气鬼”就不奇怪了。这时孩子是处在“前道德阶段”,这种“小气”不具有道德性质。
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绝不是孤立、自发的,而是在互动中发现自我、意识到自我。对自我提出要求。每一个孩子都是在与环境、他人的共生、互动中走向独立。
所以在这个阶段,家长要引导孩子通过交往发展其自我意识水平。
一是在交往中,满足孩子自我肯定、自尊的需要,启发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正像伊林娜和“泛泛沙鸥”强调的:“每个人需要有比较明确的自我空间”,“分享”的前提是“拥有”。
二是帮助孩子在交往中得到不同的体验。“泛泛沙鸥”主张“这是你的玩具,他不会拿走的。只是先给他玩一会儿,然后你再玩……”让孩子有一种安全的体验。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自己的体验:最重要的是在幼儿园学到的“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自己的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
三是寻找到比较好的调节方法。“香朵儿”的孩子学会和别人分享的经历,可以看出孩子通过交往,逐步找到了越来越好的调节方法。这时候,成人和孩子之间导向性的互动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