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经验对探究性教学的制约和影响论文_纪付洽

儿童经验对探究性教学的制约和影响论文_纪付洽

山东省宁阳县葛石镇夏庄完全小学 27140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讲解、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实施开放性、探究性教学。对此,很多教师产生了疑问:探究什么?怎样探究?学生会探究吗?课堂上乱了怎么办?……因而,对于开放性、探究性教学形式,教师往往是“敬而远之”,最多是学校领导来听课时非常小心地在某一个环节开放一下。究其原因,除了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之外,教师对儿童的认识特别是对儿童的学习经验在探究性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一、传统教学忽略了儿童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传统数学课教师以讲解、灌输为主要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的学习信息,这主要是受到以知识和技能检测为目的的考试制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除此之外,教师对学生的分析流于形式,不考虑儿童的心理需求,特别是对儿童的学习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表现在课堂上,首先是每节课必奏的前奏曲——复习,把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再搬进课堂,它只为新知的学习做了铺垫与提示,没有考虑到儿童在运用已有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已经为学习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而也不能实现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的目的。

二、儿童经验为探究性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经验能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性教学通常是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因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课堂伊始首先要做的工作。但“问题”常常被教师包办代替。教师通常只考虑到知识在新知学习中的作用,没有意识到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运用已有知识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以及从已有数学思想方法中获得的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同样,经验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解决问题的基础绝不仅仅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把这些知识联结在一起的思想与方法。数学的联系性与逻辑性决定了在掌握数学的过程中存在着共性,即数学思想与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认识了这个共性,也就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基础。同时,经验还为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提供了保障。探究性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其主体性必须以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体验为主要标志。如果学生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没有感性认识基础的课题,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式,学生也不会感兴趣;相反,当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熟悉的学习材料时,很快就会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储存。在产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第一感觉后,马上就会与同伴交流看法,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研究之中。也正因如此,很多教师注意到了学习新知前让学生首先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

三、尊重儿童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是探究性教学实施的前提

尊重儿童经验在学习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观。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必须有物质基础作为支持,这个基础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这个基础,观念的转变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意识不到这个基础的存在,教师就始终打不开探究性教学这扇“大门”;对这个基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就会在探究性教学面前徘徊不前;而对这个基础的分析不到位,将会使探究走弯路。

尊重儿童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使教师获得“相信学生能探究”的自信心。对儿童学习经验作透彻分析,还可以帮助教师恰当地确立“探索点”,这是实现有效探究的关键。大量的课例研究表明,“探索点”确立得恰当与否,成为决定一节课成败的重要因素,也体现出教师对教育价值观的理解。这里面至少包含有两层意思:首先,“探索点”与“活动”相联系;另外,这个活动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所能完成的。

只有认识儿童经验在学习中具有的重要性,教师才会努力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然后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教学。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如果没有新理念作为支撑,是很难实现的。新的学生观如“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等,新的教学观如“提倡合作交流的课堂气氛”等,它们都是建立在正确认识学生尤其是尊重儿童学习经验这个基础之上的。一位教师曾深有感触地谈起执教“倍的认识”的经过:最初我是设计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摆2行小棒,第一行摆2根,第二行摆6根”,通过这个活动告诉学生6根是3个2根,第二行小棒的数目就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个活动是摆圆片,“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摆8个”,然后告诉学生8里面有2个4,所以8是4的2倍。在布置学生准备学具时随口问了一句:“你们知道‘倍’是什么意思吗?”他们问:“老师,是不是‘几倍’?我知道,10是5的2倍,6是2的3倍……”我实在是惊讶,没学他们是怎么知道的!我不得不改变最初的构思。一上课,我提出了一个要求:摆两行图片,要求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倍数。他们想的办法各不相同,而且还能说出是怎么摆的,这就为概括什么是“倍”提供了多种实例,而不是只有2个。我问教师:“你是意识到学生懂得‘倍’的意思,所以就改变了最初的设计。那你有没有想过学生是怎么知道‘倍’的意思的?”教师沉默了一会儿说:“可能是听家长说过,也可能是看课外书会的。”我说:“比如学生做游戏,有6个人,每2个人一组;假如有15个人,每5个人一组,分成3组,后来又来了一个人,他们又商量着分成了4个组,每组有4个人。你看,在分的过程中是不是也在理解‘倍’?”教师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学生会懂得‘倍’的意思:“经验,是经验在起作用。”

论文作者:纪付洽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月总第19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

标签:;  ;  ;  ;  ;  ;  ;  ;  

儿童经验对探究性教学的制约和影响论文_纪付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