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纲要_贫困人口论文

以人为本的纲要_贫困人口论文

以人为本论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以人为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540(2004)03-0005-04

一、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并不是一个新鲜命题。在传统政治思想宝库中,以人为本的观点源远流长,在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中,以人为本的著述汗牛充栋,而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既不同于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以人为本,也有别于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以人为本,它揭示的是发展的本质、目的和动力。

1、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本质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经过25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发展史无前例,举世瞩目。到上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这种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原因是我们对发展的本质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对发展的本质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发展的本质是经济增长,可以称之为物本论。这种观点将发展的指向标定为经济增长,它认为只要经济增长,社会就会发展。由这种观点派生的发展战略是以物为中心开发自然资源,利用资产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创造物质财富,以经济增长推动社会发展。与物本论相适应的衡量指标为GDP,也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当地的生产总值。第二种观点,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可以称之为人本论。这种观点将发展的指向标定为人的发展,它认为只有人的发展,社会才会发展。由这种观点派生的发展战略是以人为中心,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本,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维护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以人的发展推动社会发展。与人本论相适应的衡量指标为人类发展指数HDI,主要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的知识技能、预期寿命、生活水平等。

尽管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互为因果,但是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本质,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毫无疑问的。

从理论上讲,首先,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而经济增长是发展的主要手段,手段服从于目的,离开了人的发展,经济增长就失去了意义。其次,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唯一主动的、能够实现其它因素保值增值的要素,没有人的创造,经济增长是不可能的。

从实践上看,经济增长不必定带来发展,有时还会背道而驰。公平增长可以增长,不公平增长也可以增长;低通胀率可以增长,高通胀率也可以增长;低失业率可以增长,高失业率也可以增长;可持续可以增长,不可持续也可以增长。而不公平增长,高通胀率增长,高失业率增长,不可持续增长,只能为一部分或少数人群和地区带来福祉,而对另一部分或大多数人和地区来说却是损害,甚至是灾难。“拉美陷阱”就是佐证之一,“拉美陷阱”,是一些拉美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人均GDP高涨的同时,贫困人口大量增加,社会问题积重难返。像巴西,2002年巴西的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了82%,然而贫困人口却占到了34%。贫困是动乱的温床,如此高的贫困人口,使得拉美国家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增长也出现疲软。

2、以人为本是把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以人为本,首先是把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一切为了人,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定为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的内容丰富多彩,其一般递进顺序是脱贫——致富——达贵——自由,其中脱贫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一个食不裹腹、衣不遮体的人是不可能发展的;自由是人的发展的至高境界,它指的是人具有了完全独立的人格,摆脱了对人和物的依赖,不再是人和物的“附属品”。在社会阶级和阶层分明的今天,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能的。现实社会中,人的发展的基本标志是致富和达贵。富与贵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富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是人物质生活的水平:贵是教育有素,德高才专,是人精神生活的境界。富是贵的基础,贵是富的升华。一般说来,贵者需要富,但是富者却不必然贵。

把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一切为了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要不断满足人合理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切实保障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大多数人致富,使尽量多的人达贵,逐步推进人的自由发展。

3、以人为本是把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

以人为本在把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的同时,也把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依靠人,把发展的引擎器和助推器选择为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的类型各不相同,其一般成长程式分为人手、人材、人才三种。人手是那些凭借个人的体力和知识,能够胜任某种熟练工作的人,这种人在自在的利益欲驱使下具有积极性,他们敬业爱岗,恪尽职守,对所做之事专心致志、乐而不倦。人材是那些具备科学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能够从事某种专业技术工作的人,这种人在自为的责任感感召下具有主动性,他们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对所做之事精益求精,追求优秀。人才是那些以独到的思路和技艺,创造出新技术、新模式、新理论、新成果的人,这种人在自觉的事业心的吸引下具有创造性,他们打破常规,敢破善立,对所做之事多快好省,实现卓越。

把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一切依靠人,选好人,用好人,育好人。要适当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努力提高领导人管理人的水平,让越来越多的人手成为人材,使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和才尽其用。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所指的人有两点质的规定性:第一,它指的是全体人,至少是绝大多数人,不是一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要让亿万人民在发展中各献其能,使发展的成果惠及亿万人民。第二,它指的不仅是当代人,还包括后代人,要让子孙后代在发展中建功立业,让发展的后果造福子孙后代。

二、如果不以人为本

首先,如果不以人为本,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的目标就会落空。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就是共同富裕,这既是最主要的,也是最为困难的。

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非常悬殊,并在继续扩大。1997年世界银行发布的《共同不断提高收入》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基尼系数1980年为0.28,1995年是0.38,到1996年达到0.458。几家权威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得出一致的结论,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5,属于世界上收入分配不平等严重的国家之一。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教授所言,穷人与富人的收入悬殊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不幸,也最终会使富人不安。譬如,1998年5月印度尼西亚首都亚加达随着政府的更替发生了暴乱,一些暴徒洗劫了5000多家华人店铺和住所,此后以袭击华人富商为目标的暴力活动席卷印尼全国各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过去20多年间印尼政府倡导自由市场经济,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造成了仅占印尼总人口3%的华人,拥有了70%的私人财富,由于广大印尼穷人不能从经济增长中分享成果,一旦出现政治动荡,他们就以公开抢掠和其它灭绝人性的手段向华人进行报复。

以人为本,就要把发展的方针由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调整为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共同富裕提供政策和制度平台。显然,如果我们再不把共同富裕提到议程上来,就将犯历史性的错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非落空不可。

其次,如果不以人为本,调适社会心理,化解社会矛盾,发展的进程就会紊乱。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我国改革开放正处在深层次推进阶段,社会心理日渐复杂,社会矛盾日渐突出,群众上访居高不下,局部骚乱时有发生,抗拒事件屡见不鲜。据国家信访部门分析,目前群众上访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改制、劳动和社会保障问题,如一些单位拖欠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工资,职工下岗再就业困难,基本医疗无保障,社保基金不到位等。二是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如部分地方农村税费改革政策不落实,农民负担没有减轻:一些村组财务管理混乱,干部滥占滥用;村委会换届选举不规范,宗族问题严重;违规征占农民土地,补偿标准低且被截留折扣,一部分农民失地、失业、失保等。三是涉法涉诉问题。主要是不服法院判决。四是城镇拆迁安置问题。如城镇拆迁不依法办事,补偿不合理,安置不妥当等。五是干部腐败问题。

据国家信访局局长周占顺分析,在当前群众上访特别是集体上访的问题中,80%以上反映的是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80%以上是有道理或实际困难的;80%以上是各级党和政府可以解决的;80%以上是通过基层组织的工作能够解决的。

以人为本,就要适当调节社会心理,化解社会矛盾。要像重视经济建设一样重视社会稳定,大力解决人民群众生活问题,正确处理人民群众内部矛盾,妥善调停人民群众抗拒事件。显然,如果我们不创造和保持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发展就不可能优质、高效、低耗、安全地进行。

再次,如果不以人为本,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本,发展的动力就会不足。综合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而综合国力分为物质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根据世界银行1995年对192个国家的评估,物质资本占国民财富比重的16%,自然资本占20%,人力资本占64%。人力资本是发展的第一资本。

以人为本者胜,是个人、企业和国家发展的基本法则。就个人而言,比尔·盖茨何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拥有世界超一流的企业家、经理人和科学家。从企业来看,世界500强强在那里?强就强在他们有选拔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的方法,能把人才吸引来,留下来,发挥好。拿国家比较,欧美国家凭什么发达?凭得就是高素质人才源源不断引进和发挥,凭得就是他们有人力资本激励和约束的法制体系,凭得就是他们有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按小口径计算,我国社会劳动者占世界经济活动人口的23.1%,按大口径计算,我国劳动力资源总数占世界经济活动人口的27%,按同一口径估算,我国经济活动人口占世界经济活动人口的1/4。我国的人力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人力资本却相形见绌。我国劳动者中专业技术人员仅占从业人员的5.5%,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占17.5%,中专以下的人员一半以上,高级专门人才仅占5.5%,而我国42%的教授、副教授,50%的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高级经济师等行将退休。同时科技人才大量流失,仅移居美国的本科以上各类专业人才就达到45万之多。

以人为本,就要积极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本。把科教兴国作为第一国策,在大力发展各类教育的同时,建设学习型社会,构筑人才高地。显然,如果我们不尽快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为人力资本,发展就会因为缺乏足够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而力不从心,举步维艰。

最后,如果不以人为本,和谐人天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的条件就会恶化。经济增长在为人类带来幸福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灾难,一些不正当的增长方式,严重破坏了生态,污染了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众所周知,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我国癌症死亡率为108.39/10万人,占人口总死亡率的17.94%,其中肺癌的死亡增长幅度最大,已经由上世纪中期的7.45/10万人上升为现在的17.88/10万人,为什么癌症尤其是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和交通造成的空气污染。

对人类健康来说,最为重要的生态环境因素乃是我们的盘中餐。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者饮食结构不当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据统计,目前世界死亡人数中有40%与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有关。食物污染造成了人类自身繁殖能力下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指出:现在肠癌、妇女宫颈癌、卵巢癌的发病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这与农药、添加剂、防腐剂和催生剂的过量使用有关,在过去的50年间,男性精子数量减少了一半,并且每年还以2.1%的速度在递减。上世纪40年代男性平均每毫升精液含精子1.3亿个,60年代少于2000万个的占5%,到了90年代,这个比例猛增到15%。要使卵子顺利受精,2000万个精子是不够的,所以男女不孕症患者比例由上世纪70年代的3∶7,上升到90年代的1∶1。为此,钟南山院士惊呼:再过50年,很多人将生不了孩子。

以人为本,就是要和谐人天关系,改善生态环境。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护生态、治理污染,尤其是严格加强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变事后查处为事前防范,消灭制假造劣的源头,让老百姓吃得健康,吃得安全。显然,如果我们不把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好,发展就会牺牲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终将葬送发展的成果。

三、以人为本的当务之急

第一,重视劳动就业,实行工者有其业。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世界上最大的就业挑战。据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教授计算,我国在以世界上9.6%的自然资源、9.4%的资本资源、1.85%的知识技术资源、1.83%国际资源来为26%的人创造就业机会,换句话说,我国至少要提供7.3亿个工作岗位,而整个西方发达国家总共提供4.3亿个工作岗位就行,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有我国这样严重的就业压力。

我国的就业供给与要求失衡。2003年城镇的登记失业率为4.3%,总量约为1400万人,而实际失业率超过10%,在3000万人以上,另外每年还要新增就业人口1000万以上,也就是说城镇有4000万人待就业,而今年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大约是1000万个,缺口为3000万个,而我国剩余劳动力的大头在农村,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为1.7亿人。这样我国剩余劳动力的总量将近2亿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以人为本就要实行积极的就业方针,努力提高就业率,尽量降低失业率。当前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各种素质的劳动力;二是控制劳动力供给数量,减缓增长速度,降低劳动参与率;三是建立阶段性就业制度,鼓励自主创业,广泛推行临时工、钟点工、季节工、短期合同工等多样化的就业形式;四是组织好农民工进城务工,消除政策制度歧视,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第二,重视贫困救助,实行贫者有其济。国家统计局最新调查表明,我国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城市贫困人口为2510万人,农村绝对贫穷线(年纯收入627元)以下的人口为2900万人,还有6000万人介于农村低收入标准之间(年纯收入627-869元),他们刚刚跨进温饱线,遇到天灾人祸极易返贫。也就是说,我国的贫困人口至少在1.15亿左右以上。而如果按照人均消费1天1美元的国际贫困线统计,我国的贫困人口为2.1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的1/6左右。

如此多的贫困人口存在,就好比一人向隅,举座不欢。对此,党和政府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效果并不显著。2000年以后国家用于农村扶贫开发的资金投入大幅增加,而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的速度不断下降。2001-2002年年均扶贫开发投入分别为“八五”和“九五”期间的3.7倍和2倍,而每年减少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却不到这两个时期的一半和1/3。我们的扶贫方式需要做出调整。我国农村剩余的未解决温饱的人口主要是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和劳动能力的人群。对于这些不救不活的要变造血为输血,直接救济。按农村最低保障线627元,以2002年口径计算,只需要27.07亿元,相当于国家财政支出的0.12%,国家财政完全有能力承受这部分支出,而继续沿用以项目为中心的开放式扶贫方式,不但成本很高,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而城市贫困人口则主要是一部分企业职工下岗失业所致。如何提高就业率成为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关键。

贫困分为收入贫困、人类贫困和知识贫困。收入贫困是指缺乏最低水平的收入或支出;人类贫困是指缺乏基本的人的能力,如不识字、营养不良、缺乏卫生条件、平均寿命短等;知识贫困是指缺乏获取、交流、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或者缺乏权利、机会、途径获得这一能力。以上三大贫困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收入贫困导致人类贫困与知识贫困;而人类贫困与知识贫困则是收入贫困的主要根源;贫困人口不仅收入不足,而且人类发展能力低下,知识资本匮乏。所以反贫困应当从狭义的消除收入贫困转向更为广泛地持久地消除三大贫困,以提高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为核心,以保证贫困人口的基本和扩大发展机会为前提,以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为基础,以有效的政策和制度为保障。

第三,重视教育改革,实行学者有其教。据2002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在各项储蓄目的中,按选择人数多少,教育储蓄列为储蓄目的第1位,高达19.8%,高于第2位养老储蓄6.2个百分点,高于第5位购买耐用消费品储蓄1倍。

然而,我国的教育存在严重的不平等,而且这种不平等又是制度性因素造成的,主要表现在:①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城乡之间差距过大;②教育的城市中心取向不公平,教学难度过高是造成农村学生辍学仅次于经济负担的第一个成因。③重点学校制度不合理,人为地制造学校的投入的不平等;④高等教育入学的机会不均等,同一份考卷,各地录取分数线不一样;⑤教育腐败现象的存在,条子生、缴费生、学校利益集团搅乱了招生秩序。

以人为本,就要消除教育制度的不平等,其中关键在于处理好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要适当改革教育制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保障全体公民的教育权益,关注弱势群体教育工作,尤其是需要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知识和文化素质,增强他们对城市文明的适应能力及非农产业的从业能力,促进更多的农民完成向市民的转变。

第四,重视信用建设,实行行者守其信。诚实守信,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言必信,行必果”,这句话已经说了2000年了,教育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然而在我们这个转型期的社会中,经常发生的失信行为正疯狂啃噬着人们对诚信的敬仰,酝酿成为严重的社会信用危机。可怜的国人经常生活在层层疑云之中:看到地上掉了东西,不敢去捡拾;看到有可怜的人和事,不敢去帮助。早上起床后喝牛奶会担心这牛奶是不是掺了水,走在桥上会揣摸这桥会不会垮塌,你抽的烟可能是假烟,你喝的酒可能是假酒,甚至喝一口水都会考虑这水有没有污染。

一个信用缺失的国度,是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因此,以人为本,必须重视信用建设,重塑社会信用架构。一要大力宣扬信用文化。要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让守信用者受到褒奖,使失信者受到鞭笞。二要建立失信惩治机制。必须制定和推行失信成本高于守信成本的惩治机制,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让失信者得不偿失,把他们淘汰出局。三要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包括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个人信用风险预警,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及个人信用风险转嫁制度等。

第五,重视食品安全,实行食者保其健。猪肉注水,奶粉掺假,矿物油抛光粮食,超市出售过期变质食品,化学药品浸泡火腿,石腊凝固火锅调料,化肥漂白粉丝等等,在食品生产和流通领域,降低标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行为在全国各地屡禁不止。刚刚过去的3.15,在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2003年消费者投诉的十大热点问题中,食品安全高居榜首。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要让人们吃上放心食品,首先要完善法制,用法律法规规范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行为,其次,要加强市场监管,建立食品安全的定期发布制度,让有害食品没有进入和扩散的场所。第三是实行企业自律。建立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到包装、运输、库储、销售整条链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老百姓才能不再为食品安全提心吊胆。

第六,重视解放人才,实行才者尽其用。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三者关系中,解决思想是基础和前提,解放人才是核心和关键,解放科技生产力是终结和目的。解放思想的力度,决定解放人才的限度,制约解放科技生产力的程度。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其中重中之重是解放人才。

我国并不缺少人才,而一些地方和单位是缺乏人才成长、成事和成功的社会环境,其中既有观念障碍,也有机制障碍,更有体制障碍。所以,在世界人才争夺战中,我国仅有的一些高科技人才大量流失,《中华读书报》曾经刊登了一篇题为《“托福”——美国人设置的中国教育成果收割器》的文章,该文指出:中国培养出的拔尖人才,是在国家投入的巨大教育经费的基础上,再加上千家万户的投入,每一个大学生都是用人民币堆出来的,而美国人只用一笔助学金就把中国的拔尖人才收购走了。

解放人才,根本之处的是营造人才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要为解放人才奠定思想基础;为人才成长、成事、成功提供制度平台,使一切有用之才在其位,尽其责,行其权,取其利,获其益,咎其过,惩其误。

结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纲领,是发展的主旨、主题、主线。人的发展既是也必须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动力。如果不以人为本,发展的条件就会恶化,发展的动力就会不足,发展的进程就会紊乱,发展的目标就会落空。当前我国以人为本的当务之急是实行工者有其业,贫者获其济,学者得其教,行者守其信,食者保其健,才者尽其用。

标签:;  ;  ;  ;  ;  ;  ;  

以人为本的纲要_贫困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