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听书论文_马丽

大观园听书论文_马丽

河南永城一中 河南永城 476600

摘要:近来周末,常去大观园听书。别误会,我不是《红楼梦》里冰雪聪明的大小姐,这个大观园,是永城市曲艺大观园,而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听众。听的多是河南坠子,豫东大鼓,永城大铙。听后,思绪飘荡,感慨良深。

关键词:大观园;听书

小时候,随爸爸的工作调动,家住在异乡的校园里,那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听书之风盛行。爸爸作为一校之长,常常早出晚归,外出开会更是家常便饭;妈妈为了照顾我们,辞去了教职,却又终日埋头在缝纫机旁。农忙过后的冬夜,不远的村庄常常传来阵阵鼓声,为生计忙碌的爸妈却很少领我去听,孤零零住在学校的我们,并无邻居,当然也没有伙伴可邀约同去,而在漆黑的夜里独自前去听书,又是不被妈妈允许也是我所胆怯的。鼓琴声声传来,我呆在家里,早早地上床睡觉,眼里却藏着委屈的泪花。极偶尔的几次,妈妈也领我听过大鼓书。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和乡亲们一起,挤在村庄的大牛屋里,明晃晃的汽灯下,听一位女艺人敲鼓打板唱杨家将的热闹景象。一定是那个女艺人特别受乡亲们喜爱,我听的几次大鼓书都是她唱的。她大约二十岁左右,身段匀称,肤色白净,头发乌黑。书没开场时,她总是安安静静地坐在鼓架前,先亲切地问候乡亲,未语先笑,温声软语。当打起梨花敲起鼓、唱腔响起之际,金戈铁马的战场、鸡鸣犬吠的生活、喜怒哀乐的人物却纷沓而来。我不仅被曲折紧张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更叹服艺人说书的神奇技艺。妈妈教一些短短的诗词童谣我尚且不耐烦,时常背得磕磕绊绊。而她,这大段大段的说唱词,是怎么记住的?又如何能表演得如此惟妙惟肖?在我心中,她简直是比穆桂英还厉害的女英雄!

可惜,这样的听书次数寥寥无几。当我渐渐长大,不再需要大人事事引领时,学业负担也日渐沉重起来。教师家的孩子,考大学几乎是理所当然的选择。偶尔,依旧有邻村的锣鼓之声传来,而我依旧是埋头在书堆里。当我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已近九十年代,商品经济大潮已经席卷到了我们小县城,家家也都买起了电视机。电视剧、流行歌曲、综艺节目,更多地成为了人们紧张劳作后的消遣娱乐,而我,也再没有听到过说书的鼓琴之声了。

再次听书,已经是2006年的一天了。那时,正值政协会议召开,我们文卫科教组自行讨论已近尾声,组长说:“讨论到此结束吧?说得没有唱得好听,大家放松放松,听听咱永城大铙,我们欢迎王玉玺委员来一段!玉玺可是咱永城大铙第五代传人。”大家纷纷鼓掌赞同,王先生也慨然应许。“……劝君家别嫌俺的卦礼贵,我能算这生死在眼前,隔山能算几只虎,隔海能算他龙几盘,乌鸦能打俺头上过, 我能算羽毛全不全,小蠓虫要打我头上过,我能算几个对来几个单 ……”“……我算你七岁文来八岁武,九岁上兵法武艺都学全,十岁北平探过父,十一岁你领兵在燕山,十二岁你夜打过登州府,一杆枪战杨林兵万千,十三岁你在山东放响马,恁弟兄聚义在济南,十四岁你胶州打过擂,十五岁你扬州夺过状元……”高亢浑厚的唱腔在铙板的伴奏下响彻,充满了浓郁醇厚的乡土气息和酣畅淋漓的美感。生动质朴又夸张诙谐的唱词下,包蕴着严肃的道德主题。大铙《罗成算卦》,表达了对忠信礼义的推崇,对善恶有报的信奉,底色又是无可避匿的宿命与漫无际涯的悲凉。虽然罗成骄纵轻狂、背信失礼,但他英武才俊,正值青春而喋血沙场,真不由让人扼腕痛惜、泪滴衣衫。后来王先生又唱了两段,分别是《不爱天堂爱永城》和《汉高祖斩蛇》,内容可谓丰富多彩。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永城大铙,听后既觉得享受了一顿听觉上的饕餮盛宴,也被家乡说唱艺术质朴明快的伴奏和活泼晓畅、大俗大雅的唱词所震撼,从而对民间曲艺刮目相看,觉得它有其独特深邃的文学、音乐、历史、民俗审美价值,同时,也为自己的无知而深深惭愧。

但随后,在现实生活中,却也几乎再无缘现场欣赏说唱艺术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年,随着电视、电脑、互联网等强势媒体的崛起,历史悠久的说唱艺术却日渐寥落。在我们永城,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固定的场所能去听书。但外出旅游,我倒多了一项行程,尽量到当地的书社或茶馆听听那儿的民间说唱。因此,几年游历,倒听了京韵大鼓、苏州弹词、山东琴书,陕北说书、东北二人转、侗族大歌、苗族古歌等等,河南坠子还是在山东牡丹园听的呢。那林林总总的说唱故事,不仅使我的旅行意趣盎然,也让我得以找寻脚下这片土地文化精神的重要来处。我想:时代可以更迭变换,而文化精神总是连绵不绝,既有我们依然在传承的精粹,也有我们仍不能摆脱的痼疾。古老故事中人物的悲欢沉浮,何尝不是我们今人正相沿袭的生活?我穿行于祖国的山水间,又何尝不是溯洄于同胞心灵的秘密之河里……

庆幸的是,现在,终于可以在寻常周末听家乡的曲艺了!新建的曲艺大观园里,艺人们纷纷一展绝活,听众全部免费听书。在这个熙来攘往的功利时代,王玉玺先生自建书场,众艺人坚持公益展演,这份对家乡曲艺的深深眷恋和传承担当,也是一段令人感动的传奇佳话吧!

现在,大观园听书,已经成为我周末生活的一部分了。那些登台的艺人们,大多年过半百,有的已是古稀之年。候演的时候,他们坐在台下,安然平常,但一登上台,无论观众多寡,他们都倾情尽力。声声弦板鼓铙,时而如壮士出征,时而如仙女下凡;时而如山洪倾泻,时而如流水潺潺。艺人随着故事情节,时唱时念,忽喜忽悲,或怒或愁;唱腔也随之翻高落低,时而紧促激越,时而舒缓哀婉;时而欢快豪壮,时而深沉柔美。无论老段新作,都被演绎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来,我们不妨一起听几段:

“好一个元帅杨延景,他人欢马叫出了征,前面跑的是马队,后边紧跟的是步兵,刀一层、枪一层,刀枪剑戟耀眼明……”这是豫东大鼓《杨家将》。杨家满门英烈、舍身报国的感人事迹,被演绎得铿锵有力,荡气回肠!

“……你要选我的女儿杨八姐,无有彩礼你莫要娶亲……我再要一两星星二两月,三两清风四两云,五两火苗六两气,那七两青烟八两琴音……”这是河南坠子《佘太君要彩礼》。以世上难寻的彩礼打消昏君赵王对女儿的觊觎,刚直端正又巧言慧心的佘太君形象跃然眼前!唱腔更是疾徐相宜,刚柔相济,爽朗风趣!

“……愣头青说青头愣,我可能敲敲你的磬,青头愣说愣头青,我可能撞撞你的钟;把葫芦蹦说蹦葫芦把,我可能打打你的叉,蹦葫芦把说把葫芦蹦,我可能念念你的经;点点星说星星点,我可能吹吹你的管,星星点说点点星,我可能吹吹你的笙……”这段妙趣横生的永城大铙《八个徒弟乱换工》,十分绕口,却被唱得脆快清晰,也干净俏皮,韵味十足。

大美乡音真醉人!我深深沉醉于艺人的精彩演出中!作为个人偏好,我其实特别爱听那些经典老书,那些不知出于何人之手的古书老段,以形形色色的人物,悲欢离合的故事,向我和盘托出人性的玄黄错杂和命运的风谲云诡,让我在动心动容中认识到生活的深长意蕴。也在正史教科书之外,向我打开了认识古代风物世情的另一扇窗户,那弦乐鼓点、豫东方言交汇而成的音符,徐徐向我展开了时代人情世风的全景画卷,画卷上有赫赫庙堂的邪恶奸佞与忠义豪杰,也有家常市井的儿女情长和爱欲风情。更随处可见善与恶的交缠争斗,美与丑的痛切呈示,劝众醒世的良苦用心。那粗犷豪迈却不失婉转的旋律,那激昂酣畅又不失深沉的演唱,也和我们日日生活的长天厚土、朔风粗沙是如此合拍,和天天辛苦劳作却又倔强质朴,乐观坚强的乡亲们是如此般配。也让我这个几乎大半生拘于校园、困于书斋的拘谨孱弱之人,在听书之时心有戚戚、忍俊不禁、豪情顿起、同时又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冯松龄. 今天你“听书”了吗[N]. 中国消费者报,2016-10-20(002)

[2]李丽宾.新技术开启全新的阅读方式——听书[J].情报探索,2007(05):14-15

作者简介:

马丽(1968-3-6),女,汉族,河南永城人,研究生,硕士学位,永城市第一高中高级教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论文作者:马丽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  ;  ;  ;  ;  ;  ;  ;  

大观园听书论文_马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