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人民医院 四川泸州 646100)
【摘要】目的:对结直肠癌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在围手术期采取FIS护理,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结直肠癌患者,均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20例,给予FTS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0.09±1.44)VS(12.56±1.23)d],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VS40%)(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FIS护理能够加速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加速康复外科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3-0228-02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癌症,有调查显示[1],我国每年新发恶性肿瘤患者约为300~500万,其中,胃肠道癌症占比约为60%。目前,临床上对结直肠癌仍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并辅助放化疗,能够取得较好疗效。加速康复外科(FIS)是一种新型外科医疗理念,能够减轻患者应激反应,降低手术创伤,从而缩短住院时间,达到加速康复的目的[2]。本文将对结直肠癌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在围手术期采取FIS护理,分析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制定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排除标准:(1)脑部病变患者;(2)凝血功能障碍患者;(3)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患者;(4)精神疾病、心理疾病患者等。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42~82岁,平均年龄(68.52±4.06)岁,结肠癌14例,直肠癌6例。对照组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68.67±4.14)岁,结肠癌13例,直肠癌7例。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包括:(1)术前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手术方法及安全性,减轻患者恐惧感;(2)术前禁食12h,禁水4~6h;(3)做好肠道准备,术前1d服用40mL的50%硫酸镁,或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清洁灌肠;(4)术前及术后均使用3~5d抗生素;(5)常规留置胃管,待后肛门恢复排气后去除;(6)常规留置3~5d尿管;(7)术后早期活动以患者自愿活动为主;(8)术后禁食、禁水,肛门排气、排便恢复后,可适当饮水及流质饮食,并逐渐过度到正常饮食;(9)患者疼痛剧烈时适当给予止痛剂。
观察组患者给予FTS护理,具体包括:(1)术前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讲解FTS理念及护理方法、配合重点;(2)术前禁食6h,禁水2h,术前晚上、术前2~3h分别给予适量糖水,(3)肠道准备时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不进行机械灌肠准备;(4)术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1次,术后使用3~4d;(5)不常规留置胃管;(6)术后患者清醒后即拔除尿管,低位直肠手术患者留置2~3d;(7)鼓励患者早期活动,麻醉清醒2h后即对患者进行体位变换护理,术后d1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术后d2指导患者下床活动,术后d3协助患者在病房、走廊走动;(8)麻醉清醒6h后给予少量温开水,术后d1安排患者流质饮食,尽量在5d内恢复肠道营养;(9)使用镇痛泵或定时给予止痛剂,充分镇痛。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包括尿路感染、下肢静脉血栓、伤口感染、肠梗阻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采取(%)、(x-±s)表示,采取χ2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09±1.44)d,对照组为(12.56±1.23)d,差异明显(t=-5.833,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40%,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n=20,n(%)]
3.讨论
结直肠癌主要与大肠慢性炎症、高脂低纤维饮食、环境因素、吸烟等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已经逐步替代了传统开腹手术,不仅能够减轻手术创伤及疼痛,还有利于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FTS是丹麦外科医师 Kehlet 提出的一种新型护理干预理念,其目的在于缓解患者紧张状态,减轻手术应激,缩短康复时间,降低医疗成本。
FIS理念认为,患者对围手术期知识知晓程度越高,其心理状态越好,术后机体恢复越快。同时,术前长时间禁饮食会导致机体营养状态下降,且灌肠的肠道准备增加了患者痛苦,降低了患者耐受力,甚至可能增加感染等并发症风险,因此,应简化肠道准备,保持电解质平衡,避免引起菌群失调。有报道称[3],术前给予患者适当糖水或液体葡萄糖,能够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刺激胰岛素分泌,减少术后高血糖引起的并发症。有研究显示[4],适当缩短术前禁饮食时间,并不会增加误吸风险。同时,术后不常规留置胃管,有利于患者咳痰,能够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而早期拔除导尿管则能够减少尿道感染发生。此外,指导患者早期活动、充分镇痛也是FIS护理的重点,能够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显示了FIS护理的应用优势,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FIS护理能够加速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应用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徐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3):2486-2487.
[2]刘文霞.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1):246-247.
[3]朱州,钟晓刚,秦俭.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8,22(02):122-125.
[4]朱彬彬.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疗效[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7):2072-2073.
论文作者:韩安素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9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外科论文; 术前论文; 结直肠癌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