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灌浆的施工技术论文_习文

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灌浆的施工技术论文_习文

海南州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安装总公司 青海省共和县 813000

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灌浆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为水利水电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灌浆施工中如何确保施工质量,成为了整个灌浆施工的关键性问题。施工技术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水利水电工程中灌浆施工的管理与质量控制,确保灌浆施工的质量,从而保障了水利水电正常的运行和工作。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涉及范围广、规模大、工期长等特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对其引起高度重视,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施工,以此来降低工程的施工难度,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灌浆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一项关键性技术,其质量控制同样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就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技术

1.混凝土裂缝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混凝土裂缝灌浆技术最早运用于水坝工程,经过多年的逐步完善,才慢慢引用到建筑工程之中。多年的实践应用证明环氧灌浆法在应对凝土裂缝的可行度是很高的,且经济实用。环氧灌浆法在北京试用后,得到很多人的认可,紧接着便在全国其他地区的公用建筑上得到广泛运用。并且在运用过程中又不断得以改进和完善,至今已经成为混凝土构筑物加固和堵漏的一个重要方法。

2.无塞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无塞灌浆施工技术是最为常见的施工技术之一。由于该技术采取从上到下的方式进行灌浆外,不仅能循环地灌浆,还不需要等待凝固就能进入下一道施工,这主要是灌浆结束后及时地将孔口封闭,因而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切实掌握以下五方面的技术要点:

一是钻孔。在钻孔施工中,所钻的孔的宽度应为76毫米,长度应为200±50厘米,钻孔结束后,应及时地将孔内的残渣清除,并用水洗净,待孔内干燥后方能进行浆液的灌注。二是制备浆液,所制备的浆液一般由水泥、水、粉煤灰以及外加剂等组成,因此,在做好浆液的拌合同时,应对浆液的含水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一般浆液中的含水量应在30%左右,制成的浆液应及时地按照标准进行养护,浆液的抗压强度不得少于5兆帕,且始终确保其和易性和可泵性以及保水性,尤其是流动度必须严格地控制;三是插入注浆管,所选的注浆管应为钻杆或者无缝钢管,并将注浆管和内壁间的孔隙作为回浆管用于循环灌浆;四是灌浆,注浆管插入之后就应及时地注入浆液,并通过回浆管进行循环灌浆;五是提钻,灌浆结束后,每灌注完一段就能提钻,并更换钻具后进入下一灌浆段的施工,而这一过程不需要等待浆液

凝固,不仅能极大地缩短施工时间,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提高灌浆施工质量,尤其是其防渗性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而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砼裂缝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砼裂缝施工技术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水利水电灌浆施工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技术最初在建筑物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近年来在越来越多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尤其是环氧灌浆法在砼裂缝修复过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而且具有较强的经济合理性。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其应用原理主要是结合施工的需要,确保灌浆工程不仅能有效地挡住泥土的侧压力,还能有效地防治渗漏,从而更好地对基础进行加固。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其应用要点如下:一是掌握灌浆机理。利用砼裂缝灌浆施工技术,主要是采取灌浆机械,直接将水溶性的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注入砼裂缝之中,此类浆液遇到裂缝中的水分就会快速的乳化、分散,进而膨胀和固结,达到补强和防渗堵漏的目的。二是科学地选用灌浆材料,采用此种技术进行砼裂缝修复时,浆液材料应有水溶性聚氨酯和丙烯酰胺以及丙烯盐酸和水玻璃以及水泥等。三是结合裂缝的类型针对性的处理。例如对网状裂

缝进行处理时,首先就应开凿开V型槽,再选取环氧树脂水泥砂浆,并将其嵌入缝隙之中从而使其与砼结构形成有机的整体。四是灌浆之后应及时地做好灌浆部位的养护和保养工作,以最大化地确保砼裂缝灌浆施工技术水平。

4.岩溶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当前,一些水利水电工程由于处于岩溶地段,而这就极易导致水利水电建筑物出现渗漏等质量问题,因此只有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切实加强岩溶灌浆技术的应用。但同时还应结合岩溶地段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一是岩溶地段存在充填物时,就应结合岩溶的规模采取针对性的技术进行灌浆处理。常见的灌浆施工技术主要有花管灌浆技术和高压灌浆技术。在采用花管灌浆施工技术时,主要是由于岩溶地段中含有泥沙,若采取高压灌浆的方式难以程控,此时就应选取带有孔洞的钢

管,并将其插入溶洞之内,从而形成人造的孔壁,进而在预防塌孔事故出现的同时,还能确保整个灌浆过程顺利的进行,浆液在较大压力下经过花眼注入土层之中,并在强大压力的作用下,将水泥浆摄入砂土层之中,并将砂土层中的水分挤出,进而在压实填充物的同时达到

灌注的目的。而在采用高压灌浆技术时,主要是在不冲洗的情况下利用高压将水泥浆灌入岩溶之中,在挤密压实的同时提高岩溶的抗渗性与稳定性,并在高压的作用下劈裂岩溶的一瞬间注入水泥浆,此时水泥浆以带状的方式插入土体之中,并形成纵横交错的网格将其包裹,

从而达到加固岩溶地段的目的。二是在一些空洞较大且无填充物的岩溶地段进行灌浆施工时,主要利用回填高流态混凝土进行灌浆,选取C15的混凝土,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20毫米,由于很多地方的岩溶发育很深,此时应采取导管浇筑或者溜槽的方式进行浇筑,从而更好地预防混凝土出现离析的现象,一般灌注之后应等待7天,才能进行再次扫孔后再进行水泥浆的灌注。此外,若岩溶的空洞较大,就应将灌浆孔的孔径扩大,并将洗净的粒径不超过40毫米的碎石投入孔内,填满之后再进行水泥浆的灌注,灌注后的第三天进行扫孔和压水处理后达到处理岩溶地段的目的。

5.大吸浆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大吸浆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要点如下:一是用低压甚至用自流式灌浆,等裂隙逐渐充满浆,浆液的流动性降低后,再逐渐升高压力;二是限制注入率不大于10~15L/min以减少浆液在裂隙里流动速度,促使浆液尽快沉积,待注入率明显减少后,将压力升高,使注入率基本保持在10~15L/min水平,直到灌浆结束达标后结束灌浆。

二、结论

在水利水电施工中,需要用到的施工技术种类较多,其中最常用,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便是灌浆施工技术,灌浆施工技术应用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的成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对灌浆施工的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同时不断提升灌浆工艺施工的准确度,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将灌浆施工技术准确的融入到工程施工的具体实践中去,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决策,从而确保灌浆施工的匹配性,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完工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于广政.关于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8).

[2]李留柱,王红峡.土卡河水电站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J].水电与新能源.2010(02).

[3]王树峰,张会竞,李志彬.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

论文作者:习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  ;  ;  ;  ;  ;  ;  ;  

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灌浆的施工技术论文_习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